《包寶寶》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導演是四川人

2021-01-09 網易新聞

石之予領獎畫面

動畫海報

石之予亮相奧斯卡

第91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封面新聞密切關注的該片導演石之予成為華人之光!封面新聞曾採訪了該片導演Domee shi(石之予)的家人,石之予是皮克斯動畫短片製作行業的首位華人導演,也是首位女導演。她祖籍四川綿陽,在多倫多長大,在Sheridon college畢業,以實習生的身份進入迪士尼皮克斯電影公司,並根據自己作為華人移民的經歷,設計製作了《包寶寶》。

石之予拍攝奧斯卡海報

回憶成長道路 父母的愛陪伴成長

在皮克斯動畫長片《超人總動員2》放映之前有一部貼片短片《包寶寶》,讓所有觀眾為之動容:影片講述了一家移民到多倫多的中國人的故事,一個熱愛做包子的華人婦女,有一天她的包子活了過來,成為了她的「包兒子」。她對包兒子細心呵護,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但兒子不可能永遠是寶寶,也有長大叛逆要離巢的一天……

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石之予在成都的堂姐,她透露,妹妹走上動畫導演這條路,和家庭有很大關係。「我么爸在川美畢業後留校當了老師,認識了我么嬸,我么嬸也是重慶人。上個世紀90年代初,他們去了加拿大。因為么嬸兒在加拿大得了博士後,么爸也是在加拿大直接是拿到美術專業的最高學歷。」

在堂姐看來,她妹妹獨立完成的那個短片《包寶寶》,裡面有很多東西,包括包包子的原型,都是她媽媽教她的,裡面也含有父母對她的那種愛的在裡面。

2016年石之予回成都參加奶奶90大壽

2016年曾回成都採風 在黃龍溪品嘗四川小吃

石之予的堂姐說:「妹妹上次回成都是2016年,當時是我奶奶的90大壽。她回來也有採風性質,我還帶她去了黃龍溪,還吃了火鍋。當時有點採風性質,對四川的很多小吃,她都非常留意。雖然她很小就去了加拿大,受的還是比較西化的教育,但是對家鄉的親人,她還是很惦記著,每次回來基本上都要走一圈兒。她骨子裡面受的那種教育和文化,對她的這個創作,我覺得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石之予參加多倫多電影節

石之予的父親 :女兒最愛吃糖醋排骨

石之予的父親石砳[lè]。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現為川美特聘的外籍專家;石之予的母親是多倫多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封面新聞記者獨家採訪了石之予的父親石砳。

封面新聞:首先向您女兒和家人表示祝賀,這是中國人的榮耀、四川人的榮耀。請問女兒的美術天賦,您認為與您和夫人的藝術薰陶是否有密切關係?

石砳:?確實,女兒第一部動畫短片能獲奧斯卡提名,已是非常傑出的了。她是迪斯尼·皮克斯第一位女性導演,第一位華裔導演,第一位如此年輕的導演,據國外媒體報導是破記錄的。作為畫家的我,主要是在繪畫基礎上給予了她一些指導,諸如素描,色彩。我是一個職業藝術家,每天都畫,沒完沒了的畫,女兒常說我是一個工作狂。估計這個對她學藝術有些許潛在的影響。女兒的媽是研究教育的(多倫多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主要對她各個學習方面進行大方向的指導。

封面新聞:你當初在川美是學哪個專業的?目前偶爾回國是從事哪方面的教學?

石砳:我是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1979屆學生,畢業後留校任教。1992年到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留學研讀美術碩士學位。碩士畢業後先後執教於加拿大累克赫大學和女王大學。2008年受聘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美術基礎課程至今。

封面新聞:在您記憶中,女兒對美術的愛好是什麼時候展露出來的?您和夫人最初是如何給予她這方面的教育?

石砳:女兒從小就喜歡畫畫,選其為職業學習是初中。她對美術是由衷的熱愛,除了學習其他學科外,任何時候都在畫。「么兒啦,都十一點了,該睡了,明天還要上學」。「我畫完這些就睡」。這是我與她每天的必定對話。報考加拿大希爾旦學院動畫專業,需要人體素描若干。因是裸體,在家搞不定。每個星期帶著她去參加安省美術學院的「無教師指導」人體素描課(註:學校只提供場地,模特兒費都是來畫素描的人分攤)她第一次畫開始人體素描學習非常緊張,我總是給予她略帶「誇張」的正面鼓勵。完成第一張作業,旁人都讚嘆不已。展現出了她對人體動態和藝術的天賦。當然在她學習過程中也有困難的時候,但我總是給予她「嚴厲」和「溫和」的鼓勵與指導。

封面新聞:女兒雖然從小在加拿大長大,但從她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濃厚的中國情結,這是否與您二位對她的日常教育有關呢?

石砳:從幼兒園到大學她都是在加拿大完成的。在家我們與她的交流幾乎都是英文,她的生活習慣,處事方式都是很「香蕉人」的。但「孝順」「謙虛」「坦誠」「吃苦耐勞」等諸多中國人的美德是她「與生俱來」的。後天教育更多是「順勢指導」。從不強求她去做她不想做的事。以動畫藝術為職業也是她自己的選擇。我們做父母的也是盡其所能的給予幫助。

石之予和LADYGAGA

封面新聞:女兒去迪士尼·皮克斯之後,是否就完全離開你們單飛了?有沒有給她一些特別的鼓勵?

石砳:她大學畢業就去美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實習。作為父母肯定是擔心的。會不會料理自己的生活,安不安全,都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但兒女大了總要進入社會。唯一能做的就是永遠站在一旁默默地守護和支持她。

封面新聞:《包寶寶》創作之初,石之予和你們是否有交流?

石砳:沒有。她對我是實施「創作主題」保密。與她媽有少許交流。但我相信她的藝術創作能力。她一旦決定創作一個作品,她就會把它做到最好。

封面新聞:《包寶寶》以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美食作為主角,非常感人,能描述一下您第一次看到完整成片的感受嗎?這裡面是否有深刻的女兒的成長烙印?

石砳:是的。第一次看到完整的影片,我心裡感動的流淚。每個情節都充滿了特別的刻骨銘心的中國式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記得她讀大學時,學校離家遠,大一,大二她都會回家過周末,大三,大四功課忙,周末回不了家,每周未我們都去看她,給她買些食物和生活用品,她特別喜歡吃她媽做的蔥油煎餅,為了讓她吃到熱的餅,算好時間(四十五分鐘高速公路路程),餅做好,包幾層保暖,出發前電話通知她什麼時間到。一刻都不耽誤的開車送到她宿舍。這可能就是她用食物作為中國式父母與孩子之間愛的連結的原始動因吧。

封面新聞:雖然身在異國,日常生活和傳統節日是否保持著中國和四川的傳統習俗?日常最愛吃什麼?

石砳:國外生活沒有明確過中國年和節的習俗。但我們會在家做飯應個節氣。她媽是北方人,逢年過節最喜歡做麵食。我是四川人,喜歡「蒸燒白」「回鍋肉」,「火鍋」。女兒隨她媽,都不喜歡。唯一喜歡的川菜是「糖醋排骨」。

封面新聞: 你們一家經常回四川探親,四川小吃是否也給女兒帶來了一些靈感?

石砳:記得她小時候喜歡吃綿陽的春卷。

封面新聞:如何看待女兒取得的成就?她有沒有和你們分享在奧斯卡揭曉前的一些活動和見聞?

石砳:幾乎沒有。她很謙虛。

新聞連結

催人淚下的《包寶寶》

8分鐘的動畫短片《包寶寶》講述了一位中國「空巢媽媽」的故事,《超人特工隊2(Incredibles 2)》播影前的「開胃菜」。該短片創下多個第一紀錄:它是Pixar第一次由華裔加拿大人執導的動畫短片,也是第一次起用女編劇兼導演製作團隊的動畫短片。短片以多倫多華裔移民子女的經歷為創作靈感,聚焦一個熱愛做包子的華人婦女,有一天她的包子活了過來,成為了她的「包兒子」。她對包兒子細心呵護,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但兒子不可能永遠是寶寶,也有長大叛逆要離巢的一天……

本文來源:封面新聞 責任編輯: 王徵_NN7526

相關焦點

  • 《包寶寶》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給中國動畫什麼啟示
    ■《包寶寶》為中國風動畫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創新案例——所謂的東方元素、本土元素,不僅僅存在於宏大的歷史敘事與塵封的歷史符號中。基於現代情感的經驗反思與價值判斷,往往是文藝作品發掘民族精神的富礦。  日前,由華裔導演石之予執導的動畫短片《包寶寶》,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包寶寶》英語原名為《Bao》,一語雙關。
  • 除了《包寶寶》,這些中國風動畫也讓奧斯卡評委動容
    近日,由皮克斯動畫首位華人女導演石之予執導的,有著鮮明中國元素的動畫短片《包寶寶》,喜獲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包寶寶》以其細膩的描述、大膽的想像、感人的劇情,打動了無數人。除了《包寶寶》,還有一些中國風動畫短片與奧斯卡金獎擦身而過,這些潛心製作的佳片,值得人們靜心去觀看。中國美食講述中國親情「家庭」與「愛」,一直是皮克斯動畫所關注的主題。這部時長僅8分鐘的動畫片《包寶寶》,將中國美食包子塑造為一個人格化的寶寶形象,講述了一個中國母親與孩子之間,關於愛與成長、親情與理解、包容與放手的故事。
  • 奧斯卡最佳短片《包寶寶》 戳中了怎樣的痛點?
    原標題:奧斯卡最佳短片《包寶寶》,戳中了怎樣的痛點? | 睡前聊一會兒 前兩天,一部七八分鐘的中國風短片《包寶寶》,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細膩的描述、大膽的想像、感人的劇情,打動了無數觀眾,也戳中了不少中國家庭的痛點。受黨報評論君的邀請,今晚我們來聊一聊這部短片。   這部由華裔女導演執導的短片,用華人家庭的形象和場景,講述了一個中國人熟悉的話題: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控制」,以及如何面對長大以後的孩子。
  • 精品推薦:7部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簡單有趣又耐人尋味!
    片長:3分鐘上映時間:2000年豆瓣評分:8.7所獲榮譽: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的動畫短片、2001年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動畫短片等。02《Bilby》兔耳袋狸片長:8分鐘上映時間:2018年豆瓣評分:8.1所獲榮譽:2019年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等
  • 實至名歸《蜘蛛人:新宇宙》、《包寶寶Bao》獲2019年第91屆奧斯卡...
    2019年91屆奧斯卡金像獎於美國時間2月24日登場,在動畫電影的部分,分別由《蜘蛛人:新宇宙》(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包寶寶Bao>》榮獲本屆最佳動畫長、短片,改編漫威漫畫原作角色的同名英雄電影《黑豹》(Black Panther)更是一舉奪下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原創電影配樂、最佳美術設計3項大獎!
  • 隨筆丨《包寶寶》奪奧斯卡的驚豔
    多數美國媒體報導華裔女導演石之予作品《包寶寶》奪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都把包子譯成泛指用麵皮包餡的食品dumpling,而這個可以泛指世界各國此類麵食的英文詞,在中文裡經常被直接譯成餃子。食品翻譯上的困難,令人聯想到東西方文化互動中的很多相似情形。2月24日,在美國洛杉磯杜比劇院,獲得最佳動畫短片獎的《包寶寶》的導演石之予(右)展示獎盃。
  • 來了,奧斯卡100年來最佳動畫長片短片大集合! | 典藏影單書單
    原標題:來了,奧斯卡100年來最佳動畫長片短片大集合! 1933-2018 繪本 童書 與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短片獎 の不解淵源 (適合5歲以上親子共享) ▎ 三隻小孤兒貓 第8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 陪娃過暑假,觀賞歷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關掉垃圾動畫,開啟奧斯卡經典之旅-《Bilby》2019奧斯卡獲獎短片【影片信息】導演:彼埃爾·佩裡菲爾片長:8分鐘語言:無對白上映時間:2018年豆瓣評分:8.1《鷸》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影片信息
  • 讓孩子受益一生的故事,都在這17部奧斯卡動畫短片裡了
    歷屆奧斯卡的最佳動畫短片或提名,都有類似傳達教育意義的作品。今年同樣不例外。美國當地時間2月24日晚,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由華裔女導演石之予(Domee Shi)執導、美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迪士尼電影公司發行的動畫短片《BAO》(包寶寶),獲得最佳動畫短片獎。
  • 奧斯卡動畫《包寶寶》幕後:一個中國留守少女的好萊塢之路
    她畫了一個包子,溫暖了全世界,順便拿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一】一個「包子」的意外走紅北京時間2月25日上午,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洛杉磯舉行,最佳動畫短片獎花落《包寶寶》。7分42秒,講述了一個中國人再熟悉不過的話題——親子關係。
  •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鷸》的視聽語言分析
    《鷸》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於2016年出品的動畫短片,由艾倫·巴利拉羅(Alan Barillaro)執導,該作品獲得第44屆安妮獎最佳動畫短片獎和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
  • 30多年前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棄嬰》,真牛
    這是一部1979年的加拿大老動畫,算下時間快40年了,該片獲得了1980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並不是大家不喜歡這個嬰兒,而是每戶人擁有著屬於自己的事物。《棄嬰》這個短片讓人深思的點很多,有關於善良,關於棄嬰問題,關於二孩問題等等。總之,這個短片很牛逼。
  • 第91屆奧斯卡:10部動畫短片角逐提名,老外腦洞真大
    第91屆奧斯卡:10部動畫短片角逐提名,老外腦洞真大近日,官方公布了入圍第91屆奧斯卡動畫短片的10部候選影片。在10部候選影片中,有8部可以在網上觀看,跟隨少醬來看看今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的競爭者吧。
  • 明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絕對是這部!
    本文來源豆瓣電影(film-douban),轉載請註明出處學院今天公布了16部報名參評第88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影片名單
  • 歷屆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合集(2010-2020)
    在奧斯卡各大獎項中,最佳真人短片雖不及最佳影片、最佳導演那樣受到媒體和大眾關注,但對於新人導演來說卻非常重要,很多活躍在當今影壇的電影人都曾獲得此項大獎,這為他們在好萊塢站穩腳跟奠定了基石,同時也迅速地打開了知名度,有效地積累資源和人脈。今天,小編整理了近十年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供同學們鑑賞與學習。
  • 日本VS日本,皮克斯VS皮克斯:16部電影角逐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
    動漫與二次元,關注↑↑三文娛↑↑了解更多這個星期,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發布了第88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的申報名單
  • 中國動畫短片入圍奧斯卡 創作團隊:靈感來自中國女太空人
    當地時間1月22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正式宣布第91屆奧斯卡提名名單。來自中國武漢太崆動漫製作的《衝破天際》入圍了最后角逐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五個短片名單。將與《衝破天際》競爭的另外四部影片包括愛爾蘭老牌工作室Cartoon Saloon的《午後時光》,加拿大國家電影局的《動物行為》,皮克斯故事藝術家特雷弗·希門尼斯的《周末》,以及同樣很有中國特色的來自皮克斯首位華裔女導演石之予的《包》。
  • 《包寶寶》:一隻包子走紅給中國動畫帶來什麼啟示
    《包寶寶》用隱喻手法描繪了一段典型的中國式親子關係,卻難能可貴地用現代的、具有國際性的視野去講述故事,讓中國文化內化為一種真摯的情感,並具有當代性的反思《包寶寶》為中國風動畫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創新案例——所謂的東方元素、本土元素,不僅僅存在於宏大的歷史敘事與塵封的歷史符號中。
  • 心理短片 | 奧斯卡最佳短片《動物行為》
    這部入圍了2019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的由大衛·芬恩(David Fine)導演的動畫短片《動物行為》(Animal Behaviour),就將你的腦洞拍了出來。這部短片講述了5隻動物定期參與由狗狗治療師克萊門特引領的團體治療小組的故事。影片很短,但是卻發人深思。
  • 20部皮克斯經典動畫短片,爆笑中孩子的內心更強大 | 附連結
    ,《玩具總動員 4》榮獲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  這已經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簡稱「皮克斯」),出品的第10部奧斯卡獲獎動畫片。  除了耳熟能詳的動畫長片,皮克斯每年還會精心製作一些動畫短片,有的是動畫長片的番外篇,有的則是獨立的動畫短片,每一部都凝結了他們對世界的熱愛,既富有童真童趣,又飽含著哲理,可啟迪思考。其中,不少曾榮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