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與荷西:在荒瘠的沙漠中開出絢美的愛情之花

2020-12-05 八卦的歷史菌

「你還記得我嗎?我和你約的期限是六年。」

這也許是三毛聽過的,最動人的情話。

「在我說要與荷西永別的第六年,命運又將我帶回到了他的身旁。」她如是說。

三毛與荷西,將要共同攜手,在壯美的撒哈拉沙漠中,接受漫天黃沙的洗禮,描繪著生命的顏色,度過此生最珍貴的幸福時光。

大漠的生活是艱苦而惡劣的。酷暑難耐,飛沙走石,三毛需要頂著近乎五十度的高溫去買水,她常常汗流浹背,脊椎痛的發抖。她用炭爐子做飯,常常被濃煙嗆得咳嗽不止,但是,她還是靠著超乎常人的毅力適應並堅持了下來,她沒有厭煩沙漠,而是在異域中,找到了風情萬種的藝術氣息。

她與荷西在暗夜中頂著寒風去探險,他們一起精心裝扮著屬於他們兩個人的家,他們一起攜手旅行,在泥濘的日子裡,他們朝夕相伴,一起看雲捲雲舒,殘陽如血。

惡劣而艱苦的生活條件並沒有抹殺他們的愛情,在歲月的打磨中,他們的感情反而愈加深厚。他們在黃沙中,編織著浪漫的情網,幸福在這貧瘠之地欣欣向榮地滋生著。

在這片沒有沒有花朵綻放的土地上,悲愴的落日,輪轉的沙丘,沙漠中的各處風情,有些令人著迷的力量。在渺無人煙的沙漠中,你總是能看到一個身穿藍色方格襯衫的男人,和一個頭戴草編帽子,身穿白色細麻布長裙的女人手挽著手,盡情地享受著茫茫大漠的旖旎風光,他們在細水長流的日子裡,感受著恬靜與美好。

婚後甜蜜的日子裡,三毛並沒有放棄她手中那支如花妙筆,她勤奮的筆耕耘得更快了,生花的筆開的濃了,品味的感覺更加細膩了,對情致的體悟深厚了。

每當她寫作時,荷西都會陪在她的身邊,看著她不停地寫作思考,他心中的敬佩和寵溺油然而生。

如果說文化的汁液將三毛滋養的內秀如竹,愛情的芬芳則讓她渾身上下都氤氳著幸福的香氣,她變得自信,靈動和活潑起來。

荷西,是她最信任的依賴,是她精神上唯一的寄託。在這片荒漠裡,她只有他,只愛他。在這人生旅途中,他是她生命中的光,只有看到他,昏暗才會散去。

前世故鄉撒哈拉,治癒了三毛內心的愛情傷痛,帶給她一段回味無窮的夢幻時光。

這對甜蜜浪漫的情侶,在恬靜平淡的歲月之中收穫幸福的真味,可是這世間從不缺乏變故,戰爭,促使他們離開了這個凝結著濃濃情結的精神聖地。

他們來到了大加那利島上,在這裡,荷西找到一份潛水員的工作,一切似乎變得更加美好,可三毛的夢中,洶湧的海浪席捲而來,那個巨大的漩渦,驚擾著三毛的夢靨,她怕,她感覺到了不詳,感到自己與荷西之間,將會發生什麼。

命運像三毛露出了嘲笑的爪牙,即使未卜先知,她卻猜不出天意。

死亡給荷西下最後通牒的時候,是他送三毛和她的父母去機場。三毛和父母前往歐洲。期間突然接到了一封電報:荷西遇難。

看到丈夫已經被海水浸泡的有些發腫的身體,她瘋狂地跑過去,抱住他的身體嚎啕痛哭,可是此時的荷西,再也無法給她深深的安慰與應答。

有時我想,如果他們不曾相遇,該有多好!如果不曾擁有過,就不會存在失去,更不會有失去後壓在心肺上的沉沉痛楚。

人世間最為痛苦的事情,莫過於得到幸福之後,你還沒有來得及靜觀它的樣貌,品味它的芬芳,上天便把它帶給你的一切快樂,悄悄地拿走。

這世間總有些情緒,讓人無可奈何。

她痛,她亦恨,她指責荷西為什麼那麼不負責任地撒手人寰,徒留她一個人如孤魂野鬼般流浪在這空蕩蕩的人間。她在一個人的房間裡放聲大哭:她走遍萬水千山,跨過江河湖海,卻沒有人,陪她走到天涯的盡頭。

荷西走了,帶著三毛依依不捨的心魂歸遠方。

他的離去,使三毛陷入了徹底的孤獨之中,但卻也使她回到了自己身邊,整理好雜亂的心情之後,她收拾好行囊,重新出發,擁抱這顆廣袤而空曠的藍色星球。

之後的她,在編劇和寫作的方面都取得了更加長足而輝煌的成就,鮮花和掌聲應接不暇,她每天忙於應酬和工作,只有在晚上,她才真正面對自己,在屬於自己的時間中,她還是非常想念荷西,儘管她每天都會接到許多讀者的來信和支持,但閃閃明亮的鎂光燈,還是會照的她睜不開眼。

她累了,倦了,對於人間繁華,她早已看遍。名利場上的勾心鬥角,她毫無興趣。她只想安靜地呆在那個她為自己建造的精神家園中,好好地安放自己支離破碎的心。

她懼怕孤獨,卻也享受著孤獨。

對於她來說,孤獨是一種自我的回歸,是一種返璞歸真,是一種信仰,她在漫漫的孤獨中,找尋著生命的本真與充盈。

三毛並不屬於這個喧囂浮躁的世界。

所以她選擇了悄悄離開,在生命的最後幾分鐘裡,她仿佛看到了荷西在向她招手,看著那熟悉的微笑,三毛在心底輕聲說:「你別怕,我馬上就過去陪你。」

她,終究是去那邊找荷西了。

生命再痛,她有幸來過。

伊人逝去,這樣一位曠世才女的隕落,留給這個世界的,只有對生命無常的感嘆。有很多人為三毛的死感到惋惜,但我卻覺得,這樣的結局對她來說是一種圓滿,更是一種成全。

她離開了車水馬龍,來到了那個只有他的安寧世界。她在那個世界中,又重新找回了自我。

願她在那個世界中,與荷西重續那美好的沙漠情緣。

相關焦點

  • 文周周丨三毛與荷西:撒哈拉沙漠的愛情
    冬天的一個清晨,荷西與三毛坐在馬德裡的公園裡,荷西問起她明年的計劃,三毛斬釘截鐵地表示,過完復活節準備去撒哈拉沙漠,荷西雖然震驚,但仍然支持她的決定。他不聲不響地申請到一個撒哈拉的工作,卷卷行李,竟先比三毛先到非洲去了。
  • 三毛與荷西的愛情告訴我們:最好的愛情是互相懂得
    有人說最好的愛情是勢均力敵;有人說最好的愛情是你在鬧,他在笑;也有人說最好的愛情是彼此成為更好的人。你認為最好的愛情是什麼樣的呢?01王小波對李銀河的愛情是:愛你就像愛生命。荷西對三毛的愛也是如此。在兩人因為想要去的地方出現分歧以後,荷西一聲不吭地申請了一個在撒哈拉沙漠的工作,比三毛更早到達那裡。他想自己先去熟悉環境,為三毛的到來做好準備。三毛曾多次勸說荷西不必為她做出如此大的犧牲,但是荷西堅定地說:「我想的很清楚,要留住你在我身邊。我們夏天結婚好嗎?」海洋和沙漠相比,沙漠確實太令人難以適應了。
  • 記者花5年重訪三毛之路,質疑三毛和荷西愛情造假,到底誰在說謊
    三毛的死,無疑讓這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再度升華。 三毛去世多年來,她和荷西一直是國人腦海中的愛情典範。然而,在近幾年,一位叫馬中欣的臺灣記者,他卻對三毛和荷西故事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 為了探尋三毛當年在作品裡描述的美好愛情的真實性。他特意花了5年時間,重訪了三毛在小說時間線裡走過的旅途。同時,他還採訪了三毛大量的親友和鄰居,希望從多面解讀一個完全不同的三毛。
  • 都說三毛與荷西的美好愛情故事是假的,一切都是三毛自己臆想的?
    相信三毛與荷西的愛情故事很多人都聽說過,但也有人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就是:三毛和荷西的愛情故事都是假的。當年三毛自殺的消息在整個學界都鬧得沸沸揚揚,所有人都迫不及待的想要解開三毛自縊之謎。這本書將三毛和荷西虛構愛情故事推上了風口浪尖。據說,這位作者去了三毛生前的居住地,採訪了她的好友和鄰居,最後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三毛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抑鬱、癲狂,在作品中常常說謊。比如她和荷西的關係,荷西對三毛的愛情都是刻意美化過的。
  • 三毛與荷西的愛情,真如她筆下那般甜蜜?鄰居:其實是她一廂情願
    ——三毛  年少讀三毛,最羨慕的是她與荷西之間的愛情,兩人一同浪跡天涯,生活的一點一滴都帶著驚喜和刺激。可後來覺得,三毛描寫的愛情故事有些過分粉飾了,愛情好像也不是她筆下描寫的那樣子。  初中時,三毛數學不好,為了不讓父母失望,她拼命學習,數學有了很大的進步,在三次小考中皆獲得滿分,老師卻懷疑她作弊,故意出了一張超綱的試卷給她做,這當然難倒了她。老師拿著蘸滿墨汁的毛筆,在三毛臉上畫了兩個代表零分的圓圈,讓三毛到走廊上罰站。還未乾的墨汁,和她的眼淚混在一起。
  • 三毛與荷西的曠世愛情,真如書中那樣浪漫?馬中欣直言:一場騙局
    熱愛文學的三毛一入大學就碰到了寫過詩還出過書的才子,怎麼可能不一頭陷入愛河? 1973年,在撒哈拉沙漠中的尤恩小鎮上,三毛跟荷西正式結為夫婦。三毛的作品描繪了他們在沙漠中生活的點點滴滴,不膩歪,卻有一種細水長流的感動,他們一直都在熱戀,感情從未冷卻。
  • 三毛與荷西的愛情故事多少人讚頌?一旦愛上了便是一生!
    三毛是一位早時期很知名優秀的女作家,據記載,她的情感經歷很是豐富,一生中遇到過很多同樣優秀喜歡自己的男人,三毛叫陳平,看三毛的照片,小編想像三毛一定是一個很優秀很漂亮的女孩子,在上學的期間,有三個富豪啊外交官等很多很有身份的人表示了,對於三毛的喜愛,可見三毛的女人魅力所在啊!
  • 三毛給荷西做菜,說食材是春雨、魚線和魚翅。荷西:你當我是白痴
    三毛說:在這個人為了愛情,去沙漠裡受苦時,我心裡已經決定,要跟著他天涯海角,一輩子流浪下去了。三毛口中的這個人,就是她的丈夫荷西。高中時看到三毛的文,驚為天人,無 比豔羨。一群情竇初開的小女生,從題海裡抬抬頭,喘口氣,嚮往著三毛筆下的撒哈拉。也嚮往著她與荷西的美好愛情。
  • 撒哈拉的故事:為什麼三毛對沙漠情有獨鍾,甚至拋棄一切?
    我們認識到三毛一定是從《撒哈拉的故事》開始的,她用文字寫就佳話,更用一生追求詩和遠方。她說:「我是一個像空氣一樣自由的人,妨礙我心靈自由的時候,絕不妥協。」撒哈拉沙漠是一個危險之地,不是勇者斷然不會前往,為什麼三毛對其情有獨鍾,定居在沙漠多年?
  • 三毛:她的孤獨,源於她始終沒有走出沙漠!
    有一次,三毛在墳場遇到一個極老的撒哈拉威男人。並花一千塊錢從他的手裡買到了5個石像。對於三毛來說,這五個石像不啻無價之寶。但是,「撒哈拉威鄰居看見我買下的東西是花了一千塊弄來的,笑得幾乎快死去,他們想,我是一個白痴。」荷西卻非常喜歡,「第二日,荷西又給了我兩千塊錢,我去上墳,那個老人沒有再出現。」
  • 三毛與荷西的故事:我們沒有另一半,我是完整的!
    說起作家三毛,大家應該都知道,三毛和荷西的愛情更是廣為流傳,三毛曾寫過一本書,叫做《撒哈拉的故事》那時,有那麼一種愛情叫三毛與荷西,奔走沙漠,洗淨鉛華,三毛一生追求真善美,感情坎坷,直到遇到了荷西,才覺得自己是遇到了真愛,他們的愛情沒有任何外在條件束縛,即使是不同的國家
  • 重遇三毛與荷西:一生陪你盡瘋狂
    雖然她的生命只有短暫的48年,卻依舊活出精彩的人生。 這一生能否有幸,像三毛一樣遇到一個願意一生陪你盡瘋狂的人。 1 1967年,三毛初戀失敗,赴西班牙馬德裡康普頓斯大學哲學院留學。偶遇少年荷西。
  • 三毛&荷西:你是我跨越萬水千山唯一的等待
    我以為這樣的女子,就應該浪跡天涯,她的身邊會有無數好友,可是我以為三毛是不會為一個男子所束縛的,我以為她不會為任何一個男子駐足。可是那個男子出現了,他叫荷西,在《雨季不再來》中匆匆露過面,是三毛朋友的弟弟,在三毛讀大三的時候,荷西才讀高中。
  • 三毛與荷西結婚6年,膝下無兒女,為何在生命彌留時說看到孩子?
    這段話應該很適合三毛和荷西。三毛是中國臺灣著名女作家和旅遊家,荷西是她的丈夫。荷西不是第一個追三毛的男人,也不是第一個和三毛談戀愛的人,但卻是真正和三毛結婚的人。儘管三毛和荷西相遇得晚,但他們轟轟烈烈的愛情卻讓世人都知道了三毛和荷西的相愛。
  • 撒哈拉沙漠中的三毛: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日復一日,我這隻原本不是生長在沙漠的「黑羊」,是如何在努力有聲有色地打發著漫長而苦悶的悠悠歲月。——三毛對於作家三毛而言,在撒哈拉的生活是她一生中最刻骨銘心的經歷,那裡有她和摯愛荷西的記憶。他們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被三毛筆下的文字詮釋的生動而又具體,讓人忍不住也要想深入大漠體驗一把。01 天生自由愛浪漫很多人以為三毛為了愛情去了撒哈拉,其實當初要去撒哈拉沙漠的人是她,而不是荷西。為了她,荷西願意陪著她一起去。結婚前三毛就宣誓女性主權,強調婚後自己仍要我行我素,因為她不願意失去自己獨立的人格和內心的自由自在化。
  • 《橄欖樹》背後的名字——三毛的哀婉情緣
    可三毛的主治醫生趙灌中講,三毛的病,只是一般的子宮內膜肥厚,而且做的小手術非常成功,原定1月5日出院,可在出院前一天,三毛卻自殺身亡。所以,趙灌中無法認同警方結論……荷西命殞大海,讓她失去了生命追尋的那棵「橄欖樹」,有朋友勸她再覓良緣時,她都黯然神傷,荷西是她的所有一切的前因和後果。
  • 26歲相愛,48歲自殺,三毛與荷西的姐弟戀,真像她書中那樣幸福
    三毛的大姐陳田心在《三毛:1943-1991》一書中的序文寫下過這樣的話: 「荷西走了後,她就無法承受了......關於她的自殺,我們都知道她可能有這一天。」 在親人的眼裡,三毛的死並不意外,在荷西離開這個世界之後,三毛就仿佛已經隨之而去了。
  • 馬中欣花5年重走三毛軌跡,得出結論:三毛怪異、虛偽、不愛荷西
    三毛作為臺省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除了表達對自由的嚮往以及描繪自己的流浪生活外,她與愛人荷西之間的愛情也是一大"重頭戲"。荷西是西班牙人,他小了三毛8歲,二人相識於三毛去馬德裡留學,荷西對其一見鍾情。但荷西當時只是個小孩子,三毛並不認為荷西對自己的感情能有多熱烈,萬萬沒想到的是當她再次因感情受傷去到馬德裡療傷時,又碰到了荷西,而荷西對其感情依舊,這讓他們最後走到了一起,並且相伴去到撒哈拉的沙漠小鎮中完婚,在這裡過著無拘無束的生活。
  • 三毛曠世愛情被疑造假?馬中欣重走三毛之路後說:她和荷西是假的
    中國現代知名女作家三毛憑藉著她描寫的自己在撒哈拉沙漠中的絕美愛情故事,斬獲了全世界眾多對於愛情有著美好期望的男女讀者。在作家三毛短暫的生命歷程裡,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她和荷西之間的愛情。三毛在書中寫道,自己是在西班牙的馬德裡大學進修時遇到荷西的,荷西比她小八歲,那時還是個高中生。在一次派對上,荷西對三毛一見鍾情。
  • 臺灣女作家三毛自殺,到底是放不下荷西,還是被王洛賓傷透了?
    臺灣女作家三毛的地位足可以和金庸、古龍這類武俠小說巨匠相提並論,現代流傳著這麼一句話「看完金庸瓊瑤看三毛」,可見三毛在現代中國的文學史上地位之高且影響之巨。在三毛這個流浪的女人的生命當中,我認為有兩個男人對她影響至為深刻,不管是在她青春最美好時候遇到的荷西,還是在她人生最沒落時候遇到的王洛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