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析
教學目標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看一看下面的幾副圖,猜猜這是誰的耳朵?
教師簡介動物耳朵的用處。引出第19課課題,《大象的耳朵》。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學生自由讀課文,指名分段讀課文。
2.教師出示生字詞,鞏固生字詞的識記。
我會辨別多音字:聯繫生活實際,從詞語入手。
3.理解詞語意思,做動作演示「耷拉」、「自言自語」。
4.指導書寫。
本課要求會寫的八個字都是合體字,學生要注意結構、比例和關鍵筆畫。
重點字書寫指導。
三、合作交流,理清文脈。
四、精讀感悟,理解文意。
1.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了解大象的耳朵的特點。
2.閱讀課文第2~8自然段。
指導讀好小兔子、小羊的問話。
師生分角色朗讀,讀好問的語氣。
想一想,分角色演一演:小鹿、小馬、小松鼠會對大象說什麼呢?
指導讀好大象自言自語的問話。
思考:大象為什麼要改變想法?
3.閱讀9~12自然段,理解重點句「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說一說大象是怎麼改變的?
改變後導致了什麼後果?
經過了改變之後,大象有怎樣的感悟?
大象為什麼這樣說?
大象的耳朵豎著和耷拉著分別有什麼結果?對比之下大象什麼感受?
討論交流,說一說:從大象和其它小動物身上,你分別有哪些感悟?
聯繫生活,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你聽說過或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嗎?當你發現自己跟別人有不一樣的地方時,你是如何做到「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
每個人都有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要正確對待別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正確判斷,不要為了迎合別人而盲目地改變自己。只要是對的,我們就應該堅持。
五、抓關鍵句,講好故事。
同學們,課文學完了,我們一起來講講這個故事吧,怎樣才能講好這個故事呢?我們可以抓住文中最關鍵的句子來講。
建構故事的框架。
豐富故事的情節。
看著這三句話,你能不能把這個故事完整的講一講呢?
全體參與。
學生自由練習,指名讓學生講一講,其他學生聽他講得是否完整,如果很好,可以去誇一誇他,如果不完整,可以讓其他同學幫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