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男童被狗咬身亡獲賠78萬」的新聞,成為熱搜。
原來,去年4月份,6歲的昊昊在小區裡被狗撕咬受傷。
雖然後來進行緊急治療和狂犬病疫苗注射,但還是在孩子出院十天之後出現了狂犬病症狀。
要知道,狂犬病一旦發作,死亡率近乎100%。哪怕父母想醫治,也是無力回天。
所以,沒過幾天,昊昊就經搶救無效死亡。
父母悲痛欲絕,把遛狗人告上法庭。歷時一年,最後只得到了78萬的賠償。
媽媽泣不成聲說:「牽好繩子,管好自己家的狗」
01
不要讓「野狗」舔自己
蘇州一個2歲的女孩兒思思曾遇到了一件「離奇」的事兒。
思思既沒有被狗狗抓傷,身上也沒任何傷口,可是被狗狗舔了幾下之後,僅僅半個小時,思思的右眼卻腫得和鴿子蛋一樣大!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狗狗的舌頭舔到了思思的眼睛。思思還下意識地揉了一下,把唾液帶進了眼睛裡!
倫敦大學 John Oxford 教授稱,由於狗狗長期接觸人類不會去接觸的角落,例如垃圾堆、房間的暗角、骯髒的街道,所以它們口腔內的病毒、細菌的量級,是人類一輩子都接觸不到的量級!
而這些細菌,容易導致感染、過敏。
為什麼眼睛被舔了幾口就要打針呢?
原來,孩子被狗舔到眼睛,按照3級暴露處理,需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同時,醫生也告訴思思爸爸,思思眼睛裡的體液跟狗狗的唾液混合了,有可能傷到腦部神經,所以打疫苗,最是妥當。
其實,狗的舌頭舔在完好的皮膚上,並不會帶來疾病。但是孩子手卻極有可能把細菌帶入眼、鼻、口。
02
這4個認識誤區一定要注意!
如果不幸被狗咬了,一定要注意狂犬症的預防。
雖然狂犬病是「絕症」,但是狂犬症的預防效果遠遠大於治療效果!只要我們做好預防,就能防患於未然。
誤區一:狂犬病潛伏期有10~20年。
其實,狂犬病潛伏期具體為多久,醫學上並沒有具體確證。潛伏期波動最大,長則數年,短則幾天。但是從我國現有的狂犬病病例來看,狂犬病的潛伏期99%都是在一年之內。
發病前,無任何症狀,也無任何診斷方法。一旦發病, 70%會在6天內死亡,死亡率近乎100%。
誤區二:只有被狗咬了會得狂犬症。
貓、狼、狐狸、黃鼠狼、鼠類、豬、雞等恆溫動物都有可能傳染狂犬病毒。其中以狗和貓毒性最強。
中國人間狂犬病報告數據指出:90%的狂犬病是由狗傷造成,5%的狂犬症是由貓傷造成,剩餘5%是由其餘動物造成。
誤區三:「十日觀察法」是先觀察動物有沒有異常再決定要不要去打疫苗。
「十日觀察法」是一邊打疫苗,一邊觀察傷人的動物10天之後是否健康。
我國是狂犬病流行國家,被咬傷之後,第一步是先打疫苗,同時觀察傷人的動物。如果之前有打過疫苗,也需去醫院,按醫囑行事。
誤區四:沒有出血不需要接種疫苗。
根據工作規範,狂犬病暴露主要分為三級,達到第二級就有需要接種疫苗。
二級暴露:
·裸露的皮膚被輕咬或輕微抓傷
·皮膚破損但沒有出血
三級暴露:
·一處或多處貫穿皮膚咬傷或抓傷,有出血
·動物唾液與人體破損傷口有接觸
·黏膜被動物唾液汙染
所以,不是只有傷口見血了,才有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從二級暴露開始,我們就得乖乖去打針了!
誤區五:在二十四小時之內打疫苗才有效。
據中國CDC監測系統最近十年的抽樣統計,中國人群在狂犬病暴露後的疫苗接種復蓋率平均只有12%,即有88%的人在被狗咬後並未接種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是一種可以及時預防的疾病。在無法確認傷人的動物是否健康的情況下,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03
作為父母,一定要懂得教育孩子如何避免被狗咬傷:
1.不要對視狗的眼睛。你眼神的注視會讓狗產生戒備感。
2.當身邊有惡狗,不要跑,不要有太激烈的反應,最好慢慢離開。如果我們反應過激,狗會誤認為你對它產生威脅,就會死追著你不放。
3.不要慌張,可以觀察狗的身體語言,了解狗的情緒狀態,再見機行事。
4.不要隨意逗小狗。你的一個無意間的小動作,可能也會激怒一些野狗。
5.不要接近被鏈條拴住的狗,也不要打擾吃東西或者睡覺的狗。
安全事事需謹慎,警鐘時時可長鳴。
來源 | 網絡綜合整理,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