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曉佳一】用文字記錄農村生活,書寫三農問題,解讀社會焦點!敬請點擊關注!
「沒吃過豬肉還沒有見過豬跑」?現在這句話好像不太適用,因為許多現在的人就算是整天吃豬肉還真不一定見過豬跑。在以前鄉下,農民養豬的家家戶戶,經常有老母豬帶著一窩小豬仔在馬路上晃蕩,小豬跑來跑去很是惹人煩,因為到處弄得都是豬糞,不小心踩上,就和吃了「狗屎」一樣噁心。
而現在就是在農村有多少人還見到路上母豬撒歡的?幾乎沒有了,大多數的農民已經不再養豬,一年到頭養一兩頭太費事,新農村建設也是沒有地方養了。現在的養豬已經被當做了事業,都聚集到大規模養殖的環境中去。因此在以前經常見到的殺年豬也越來越少,我們現在吃豬肉都得上菜市場、超市等地方才能買到。
那麼有些人就發現,現在的豬肉之上基本上都有蓋章,但是好像並不是很統一,無論是顏色形狀都會有差別,當然有些肉販子上還和在村裡殺的豬一樣,是沒有蓋章的,那這些章到底有何說法呢?
為此特地去請教了當地的一位豬肉攤老闆,周星馳的電影賣豬肉的都叫「豬肉佬」,因此也可以稱之為「豬肉佬」。據他透露,通常豬肉會蓋3種顏色印章,分別為:紅、藍、紫;並且有5種不同的形狀。主要是代表豬肉的品質和等級,關係到是不是可以食用,安不安全,健不健康的問題。
比如顏色
紅色是等級章,豬肉按照不同部位,可分為四級。特級,裡脊肉;一級,通脊肉,後腿肉;二級,前腿肉,五花肉;三級,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後肘。每個等級裡按照優劣再分為三等,按照價格高低銷售。
藍色是動物檢疫站加蓋的滾動檢疫印章,生豬屠宰之前就必須保證是檢疫流程已經做了,生豬餵養時各種疫苗的注射,疾病等都是通過跟蹤,檢測,由動物檢疫站準予發放檢疫合格章。
紫色是定點屠宰企業加蓋的肉品品質檢驗章,屠宰場在屠宰過生豬以後還要對豬肉品質檢驗,是否有藥殘,是否可以食用等等,合格以後加蓋印章出售。
除了顏色不同以外最重要的是看形狀,印章的形狀決定你能不能吃。
X型,堅決不能吃,這是「銷毀」標誌,表明禁止食用;
橢圓形,同樣不要買,這是「工業油章」,熬成豬肉用作工業;
三角形,最好也不要買,這是「高溫章」,必須經過高溫處理才能食用,也許裡面就含有病毒;
長方形,這是我們平常說的豬油,「食用油章」,我們可以帶回家熬製成油食用,因此相對來說很是便宜,頂多是豬肉價格的一半。
圓形,這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也是我們在菜市場最常見的豬肉,所有程序都符合標準。
作為我們主要食用的肉類,豬肉常年佔據我們的餐桌,因此對於選擇什麼樣的豬肉一定要謹慎,有些冒牌的章也是經常會出來的,特別是一些病死豬不符合檢疫標準,但是在當下豬肉價格高昂,許多人鋌而走險,走私豬肉,病死豬肉,從印章是可以看出來的。
比如印章上的墨水,合法封印由食用色素製成,對人體無害,不易擦拭。但是有很多假印章並不具備制章條件,上面的油墨通常由非食用顏料製成,易於擦拭。
還有最簡單方法是仔細識別「一卡兩章」:動物檢疫籤發的「畜禽檢疫合格證」部門。肉銼上掛的就是,印有豬肉表面的「肉檢印」及指定屠宰場名稱的藍色印章,這兩個密封從上到下滾過豬肉。還有很多人買豬肉沒有見到印章的,一種就是小販子自己買豬殺的,沒有經過屠宰場,一種就是豬肉是非法來源,最好還是不買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