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搞好工作需要怎樣的兒童觀教育觀?

2021-01-08 陳靈均的教育筆記

01 什麼是兒童觀和兒童教育觀?

兒童觀是指成人如何看待和對待兒童觀點的總和。涉及兒童的特點、權利、地位、兒童期的意義、教育同兒童發展之間的關係等問題。

兒童觀的問題從根本上上來說是人類社會對於人類自身不成熟的幼體的生存和發展持什麼看法的問題。在這個意義上,兒童觀是人類自我意識中的重要問題。從一個時代或一種文化的兒童觀那裡,我們大致可以看到處於該時代的人類或發展該文化的種族自我意識發育到了何種程度。

兒童觀的形成受政治經濟的制約,受傳統文化、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的影響,特別是兒童發展理論的影響。兒童觀不同,教育兒童的內容、方法以及具體教育任務的不同,就有了不同教育觀。

原始社會的孩子為氏族共有,教育處於自發狀態,沒有系統性和組織性。在外國和我國古代,人們認為兒童不懂事,需要經過嚴格管教甚至壓制。比如,《紅樓夢》中的大家閨秀都是端莊守規矩的,從小就懂禮儀。工業革命後,歐美新的教育理論、兒童發展理論不斷產生,如成熟論、精神分析學派、行為主義、認知發展學派和社會文化歷史學派等,他們對兒童的發展有各種不同的解釋,因而也有不用的兒童觀。

我們需要在分析比較這些兒童觀的基礎上,充分吸取其合理的一面,逐步形成對兒童及兒童發展的合理看法。

02 我國教育界主流的兒童觀

結合我國當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學前教育學以及學前教育實際和國情,在兒童觀方面主要應明確下列觀點。

兒童的發展是生物因素和社會因素多層次的相關結合、相互作用的過程;發展不是孤立的、靜止的由於某些因素的作用而促成的;兒童的發展是主客體相互作用中主動地發展。

兒童具有發展潛力,在適當的教育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下,有可能最大限度的發展兒童潛力每個兒童都是獨特個體,發展水平和速度不同,興趣和愛好不同,不可能以年齡和班級為標準統一制定。兒童通過活動來發展,在對物體的操作和與人交往中發展認知、情感和個性,而不是坐著,只通過聽和看教師的說和做來發展。兒童的身心各方面是一個整體,對他們進行的體智德美幾方面的教育也是相互聯繫的,應使兒童從小獲得初步的全面發展,不要孤立的只偏重某一方面的發展。每個兒童都有權利受到尊重和愛護。聯合國1989年通過《兒童權利公約》以及1990年通過的《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世界宣言》,呼籲全世界尊重兒童的權利和福利。兒童有生命權、生存權、發展權、受教育權和從事與兒童年齡相應的遊戲和娛樂活動權利。兒童權利應受到保障。

以上可能說得比較抽象,我們只需要記住:

兒童是有潛力、有個性的、主動發展的受教育主體,在環境和教育多因素、多層次相互作用的活動中得到身心全面發展。這是當前我國教育界主流的兒童觀。

學前教育機構男幼師

03 我國教育界主流的教育觀

基於上述兒童觀,在教育觀上,應明確下列觀點:

教育是為了促成新生一代身心的健康發展,使他們將來可以順利走入社會,成為有利於社會的成員。為此教育者應當熱愛兒童、尊重兒童。愛是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必要因素,也是保教人員首要的職業道德,要尊重兒童的獨立人格、個性特點和健康成長的權利。(熱愛兒童)要對兒童進行身體的、智力的、道德的、審美的全面發展的教育,不應只重視其中一方面。(全面發展)教育內容和方法要依據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重視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水平和特點,不應小學化、成人化。(尊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對全體兒童的統一教育要求要與符合個別兒童發展特點相結合,共性與個性結合,不能忽視個別特點,機械劃一。(集體要求與個別要求相結合)兒童是受教育主體,教師的指導作用要發揮兒童的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兒童主題、教師主導)在統一的學前教育目的、任務的要求下,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幼兒園可以採取不同的課程模式和教學活動方式,同時,教師應該創設環境和活動,鼓勵兒童通過自身的活動主動發展。

另外,教師還應當積極與家長溝通,取得家長配合,共同教育兒童。

幼師舞蹈

本文中的兒童觀、教育觀是作為幼師最基本的應端正的思想觀念,近年來,隨著幼師的各種負面新聞如虐童、組織學生追星、低學歷、低素質等消息不絕於口,對整體幼師形象極為不利,改變幼師低素質、沒文化的形象除了提高幼師待遇外還需要我們所有學前教育工作者積極努力,提高學前教育專業認可度,樹立自身良好的教育形象——學為人先,行為人範。

相關焦點

  • 宋代詩詞中的兒童觀
    歷史上,關注兒童,描寫兒童,莫過於宋代文人,他們寫了大量的兒童詩詞,從不同角度展示了當時的兒童觀、教育觀。現在看來,其中不少還具有先進性,值得我們很好地研究與汲取。
  • 2021年幼師和保育員缺口或超300萬!成為一名幼師需要哪些證書?
    小編今天看到一遍報導說「明年幼師和保育員預計缺口超300萬, 高職試破幼師匱乏之困」,該篇文章說明了,自從「全面二孩政策」發布後,首批年齡合適的兒童陸續進入幼兒園進行學習了。從這個報導大家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兒童進入幼兒園進行學習,但是全國幼師和保育員人數嚴重不足,缺口超過了300萬人。看到這個消息,對於很多準備或者正在考慮是否從事幼師的小夥伴來說是很重要的,那麼想要形式幼師工作,需要考取哪些證書呢?
  • 家長應該樹立正確的兒童觀
    什麼是正確的兒童觀?理論上說起來好像容易理解,但不少的家長甚至有些教育機構的園長都感到,要更新兒童觀並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實際生活中,那些陳舊的、落後的兒童觀在日常生活中常有所反映。在此我們請看下面這個例子: 這是某幼兒園小班一次教學活動中發生的事情。
  • 保教知識與能力:現代化的兒童觀
    涉及到兒童的權利與地位、兒童期的意義以及教育和兒童發展之間的關係等問題,中外古今,不同地域、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兒童觀。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兒童被視為家庭和家族的隸屬品,父母的私有財產,兒童沒有自己獨立自主的人格,只有對長輩的依附關係,那我們來看一看現代兒童觀是什麼樣子的呢?
  • 如何與鸚鵡搞好「關係」?這4方面需要注意
    養鸚鵡的人越來越多了,那麼,我們會有這麼一個疑問,我們應該如何與鸚鵡搞好關係呢?怎樣和它們成為朋友呢?這4方面需要注意,下面一起來看看。鸚鵡是一種高智商的動物,它可以模仿人的發音,給人們帶來樂趣。他不僅有一種靈性,它還擁有自己的世界,它的智商已經達到了三歲半小孩的智商水平,這是一種神聖的存在。我們應該給予鸚鵡至高的尊重與愛護。
  • 魯迅先生作品中對兒童觀的解讀
    經過社會的變遷,人類對兒童教育的轉變,兒童觀的演變歷史也呈現了複雜的變化,從兒童是「小大人」,變成兒童是「有罪的」,再到兒童是「白板」,接著兒童是」花草樹木「,轉變為兒童是「私有財產」,再變成兒童是「未來資源」,迄今為止又變成了兒童是「有能力的主體」。而魯迅作品中所呈現的兒童觀是什麼呢?我們可以從《懷舊》開始研討開始。
  • 幼兒園的大熊貓——男幼師為何這麼稀缺?看看這三位男幼師的故事
    既然男幼師這麼重要,也是國家、社會需要的人才,為什麼還是這麼稀缺呢?這應該是最主要的原因了,幼師工資不是很高,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女孩子尚且好說,男孩子就不一樣了,需要賺錢養家,家庭中的重擔壓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即使是再熱愛的事業,也很難堅持下去。 不過,隨著現在整體社會上對早教和幼教的重視,相信這個問題可以慢慢解決,到時候男幼師隊伍也會越來越龐大。 2、社會地位。
  • 應傳遞怎樣的兒童觀?長三角兒童文學論壇舉辦
    匯聚在這面嶄新的旗幟下,來自長三角的兒童文學研究者和出版人進行了深入誠摯的探討:新時代兒童文學應傳遞怎樣的兒童觀?該如何揀擇我們所要講述給孩子的故事?如何使童書真正回應兒童的處境?  正確的兒童觀是童書創作的基石。
  • 幼師和保育員缺口超300萬人 為何年輕人都不喜歡幹幼師了
    幼師缺乏,直接影響幼兒成長和教育,也限制了幼兒園發展。長遠看,更不利於提升基礎教育質量。如何讓幼師職業健康平穩發展成為社會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困境: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每天至少工作9個小時。」提起自己的工作內容,北京某幼兒園的侯老師向記者打開了話匣子。清晨7時15分是侯老師一天工作的開始。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幼兒園對班內環境要求提高不少。
  • 曾以為幼師很輕鬆,做了3個月保育員才知道,太難了……
    且不說見了老師又是怎樣一番怨氣衝天推卸責任,幼兒園老師太難為了。曾經以為幼師特輕鬆,只要教孩子唱唱簡單的兒歌,跳跳幼稚的舞蹈,教最簡單的123,aoe就好。在幼兒園做了3個月保育員,親眼目睹了一群20歲左右的年輕女孩帶著一大群別人家的孩子,超負荷的勞動,一個月工資也不過2000塊到5000塊,我對這個她們充滿了敬意。1.看著孩子吃飯。
  • 提高幼師和保育員待遇,增強這一群體的獲得感——幼師缺口該怎麼補...
    幼師缺乏,直接影響幼兒成長和教育,也限制了幼兒園發展。長遠看,更不利於提升基礎教育質量。如何讓幼師職業健康平穩發展成為社會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困境: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每天至少工作9個小時。」提起自己的工作內容,北京某幼兒園的侯老師向記者打開了話匣子。清晨7時15分是侯老師一天工作的開始。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幼兒園對班內環境要求提高不少。
  • 《虎媽貓爸》誰的教育觀比較好?
    媽媽的教育方式是選擇好學校好老師,以至於借錢買房子變成房奴,這種教育觀可以否定了,雖然古代有孟母三遷,但是也是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的。爸爸什麼也不管的態度也可以否定了,雖然我們要給孩子自由空間,但是不是放任不管。爺爺奶奶過分溺愛會對孩子成長不利,過分溺愛長大後會不適應社會,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受得了你的公主脾氣。
  • 我們的兒童觀:從公共託育政策變遷看當代育兒焦慮
    因此,我們通過對新中國託育政策的歷史演變的回顧,及其伴生的人們的兒童觀的變遷,也許對形成今天關於人們對兒童的情感和觀念,會有一個更加全面和歷史性的認識。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即使在計劃經濟時代,也並不代表我們已經建立了國家對育兒的公共責任意識,公共託育的安排並不意味著育兒責任轉移到國家身上。類似育兒的工作,實際上依然屬於「家庭私事」,婦女也並未因此徹底擺脫「家庭是婦女需要自己克服的私人困難」的境遇,只是當時,國家通過機制安排和成本付出,給予了積極重要的幫助。
  • 《關鍵期關鍵對話》——你的錯誤兒童觀是如何傷害孩子的
    看法是可以反思的,而方法是需要學習的。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新手父母們最容易踏進哪幾個誤區呢?01把孩子當成空罐子,忽視孩子內心工作的狀態。有的家長認為應當要把孩子必須知道的事情告訴孩子,孩子在做什麼他卻不關心。我們在小區或者公園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父母推著孩子,看見樹葉:「樹葉是綠色的,寶寶摸一摸。」然後抓起寶寶的小手去碰樹葉:「碰一下,寶寶什麼感覺呢?」
  • 幼師和保育員缺口超過300萬人 該怎麼補上?
    幼師缺乏,直接影響幼兒成長和教育,也限制了幼兒園發展。長遠看,更不利於提升基礎教育質量。如何讓幼師職業健康平穩發展成為社會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困境: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  「每天至少工作9個小時。」提起自己的工作內容,北京某幼兒園的侯老師向記者打開了話匣子。  清晨7時15分是侯老師一天工作的開始。
  • 幼兒園幼師和保育員缺口超過300萬人 該怎麼補上?
    幼師缺乏,直接影響幼兒成長和教育,也限制了幼兒園發展。長遠看,更不利於提升基礎教育質量。如何讓幼師職業健康平穩發展成為社會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困境: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  「每天至少工作9個小時。」提起自己的工作內容,北京某幼兒園的侯老師向記者打開了話匣子。  清晨7時15分是侯老師一天工作的開始。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幼兒園對班內環境要求提高不少。
  • 幼師人才缺口300萬畢業生卻寥寥無幾 用人單位都急瘋了
    幼師專業大學生被瘋搶 近日,據上海《新聞晨報》報導,華東師大100多名幼師畢業生,卻來了200家幼兒園招聘……報導稱,上海幼師缺口凸顯嚴峻。「正因為專業幼師資源稀缺,不少幼兒園在招聘老師入職時把關不嚴,一些不具備幼師專業資質的社會人員進入了幼兒園。」濟南歷下區錦屏幼兒園園長許文娜表示,正因為有不少人是抱著反正是找份兒「工作」的態度進的幼兒園,沒有經過專業的學習和培訓,「當他們發現小孩子並非是他們想像的非常天真可愛的樣子,又沒有解決的辦法,就只能簡單粗暴地選擇非正常處理方式。」
  • 幼師資格證面試考什麼
    幼師資格證面試考什麼由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幼師資格證面試考什麼的內容請關注教師資格考試網/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教師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初三畢業的女生沒考上高中,又不喜歡上幼師和衛校,怎麼才好?
    一名初三女生問中考未考上高中,家長要求去讀幼師或衛校,自己不喜歡,怎麼辦?我想說:有實力才會有真正的選擇權;興趣和職業並不衝突;未來有許多種可能,但無論哪一種工作,想要做好,都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一、有實力才會有真正的選擇權。初中畢業,也算人生中的一個節點,該靜下心來好好想想:總結過去,規劃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