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人生就是一場自我救贖,上帝只給你挺得過去的考驗

2021-01-11 劉玲子candy

七月,又是一年畢業季。

日前,有一部應景的影視劇《二十不惑》爆火。

該劇聚焦了二十歲左右、即將邁入社會的大學生群體,通過展示她們的經歷,試圖向我們傳達一種即使有過不獲,也要努力活得不惑的理念。

在這個我們都習慣了三十才能不惑的文化背景下,有人提出二十歲就要努力活得不惑的觀念實在是新鮮。

但不可否認的是,影視劇終歸只是影視劇,免不了帶有種種理想主義色彩。

在現實生活中,能二十不惑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

對更多的人來說,這個年紀青春未脫、成熟不達,對生活、對愛情、對友情、對自我,正是困惑不已的時候。

而這種種困惑也常常伴隨著迷茫、疼痛和孤獨。

如果說影視劇《二十不惑》更多的是向我們展示年輕人的昂揚向上,和對未來的期盼,那《我的天》這本書,則向我們展示了年輕人疼痛的青春和他們的困惑、迷惘與孤獨。

《我的天》是由子日山所著的一部日記體的青春成長小說,該書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大疆「我」的大學生活。

這本第一人稱的日記小說,在向我們徐徐展開大疆校園生活的同時,也讓我們得以跟隨大疆的視角,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在他長達近4年的心路歷程裡,感受他的困惑和青春的傷痛。

01

大疆來自東北,是家中獨子。他的父母在不諳世事的年紀生下了他,儘管如此,14歲之前,他還是和許多同齡人一樣,過著雖不是十分幸福卻也無憂無慮的生活。

然而,即便是這樣的小滿足小確幸也在他14歲那年一夜之間化為烏有。這對不靠譜的父母及其不負責任的結束了他們的婚姻, 各自去尋找所謂的幸福,可他們卻獨獨忽略了兒子的幸福。

年僅14歲的大疆就這樣,被自己的親生父母拋棄在一個空蕩蕩的兩居室裡,開始獨立生活,自己照顧自己。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年幼的大疆徹底轉性。

原先的他天資聰明、成績優異,但經歷了家庭的破裂之後,他開始自暴自棄,自甘墮落。

而出於對逃離父母、逃離家鄉的渴望,大疆在高三時終於發奮努力,最終竟然也考上了武漢的一所大學。

以大疆原本的天資,上一流的大學自是不在話下,但他最終卻只進入了二流大學。

不過這些都無所謂了,只要能離開這個傷心之地,去哪裡對大疆來說都一樣。

這份逃離父母、逃離家鄉的決絕,何嘗不是很多人年輕時的模樣。

那時的我們,或許不曾像大疆這樣經歷過家庭變故,但我們也一定在某些時候,特別厭煩父母的嘮叨和管束,特別渴望逃離家鄉,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我們會不喜父母的教導,以為自己離開了父母、離開了家鄉就能擺脫曾經的一切。

但現實是,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在空間上擺脫了,原生家庭以及家鄉的一切,早已在我們的骨子裡刻下了烙印。

如同大疆一樣,儘管考上了武漢的大學,但原生家庭帶給他的傷痛,卻始終如影隨形。

02

大學裡的大疆是憂鬱、孤獨、與周圍一切格格不入的。

剛入學時,舍友小川與其他系的學生打架,原本坐在寢室發呆的大疆一聽聲音不對勁,抄出拖把就出去幫忙,沒想到卻一打成名。

因為這次仗義,大疆被全班一致推選為班長。但他這個班長,卻懶懶散散,既不起帶頭模範作用,也不願領導別人。

究其原因,是大疆心裡始終有著難以根除的自卑和敏感。

原生家庭帶給他的傷痛太過沉重,使得他始終認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我這人自己都搞不懂自己,我就是落後分子,跟你們不是一個方向的,我是另外一個方向的」。

幼年時的變故,讓大疆對人世的理解相較同齡人更為深刻,對周遭的一切也更為敏感。

他會說出「家,意味著對其他地方有了親疏遠近,而這就是歧視的來源」這樣富有思考性的話語,但同時也會對在路上遇到熟人,「是否每次都需要微笑還是點頭還是打招呼」這樣的小事感到窘迫。

第一次長大成人,第一次離家千裡,獨自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大疆對外界的思考,對自我的不自信,對人情世故的不熟悉,總是能引發我們的共鳴。

年少時的我們,面對這個花花世界時,何嘗不充滿困惑與手足無措。我們即敏感的感受著周遭的一切,又固執地認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

03

出眾的外表,加上一米八五的身高,使得大疆在學校裡備受異性歡迎。

儘管他憂鬱、特立獨行,卻一點都不妨礙女生們的主動示好。

大學四年,大疆前後換了好幾任女朋友,期間更是與其他女性存在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由於父母給的生活費有限,在談戀愛期間,他甚至一度成了吃軟飯的角色。

面對異性的主動投懷送抱,大疆從不拒絕。

缺愛的他一直渴望被愛,但哪怕情感經歷再豐富,卻始終沒又人能讓他冷似鐵的心重新滾燙起來。直到遇見了覃婉婷。

兩人是在暑假去夜總會打工時認識的,一向能讓異性為之側目的大疆在覃婉婷這裡得到的卻是不屑與冷漠,對方的高傲給大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覃婉婷越是冷落大疆,大疆越是窮追猛打,直至兩人終於確認了關係。

與對待其他親密的女性不同,大疆這一次,是真正動了心。他對人世的冷漠、對這個世界的失望和厭惡,在覃婉婷的感染下開始逐漸改觀。

一向悲觀的他因為這份愛情,對這個世界有了新的認識和新的渴望。他一改自己往日的頹廢和不合群,積極去融入生活,去發現生活的美好。

但命運似乎總喜歡跟大疆開玩笑,正當他沉浸在愛情的美好中時,卻發現覃婉婷早已是別人序號中的「小四」。

愛情的幻滅,再一次重擊了脆弱的大疆,原本已經逐漸從原生家庭的陰影中走出來的他,又重新跌落回黑暗的深淵。

他痛苦、他掙扎、他找別的女生報復,卻再也沒能從這場暴擊中重新站起來。

愛情是很多人的青春裡都會修到的一門課,茫茫人海中,能遇到一個互相吸引、互相喜歡的人並不容易。

對很多人來說,青春時光裡,都出現過那麼一個人,他/她溫柔了歲月,點亮了我們對生活的所有希望。

曾經的我們,也如同大疆一樣,在幸福的戀情中滿懷欣喜地憧憬著未來,但當美好的戀情一旦逝去,當全情投入卻只落得各奔東西的結局時,那種刻骨銘心的疼痛未曾經歷過的人,又何嘗能懂?

《我的天》不似其他青春小說,有著完整的故事線和跌宕起伏的情節,它就是主人公大疆一個人自言自語的日記本,更多時候,我們甚至需要自己從這些絮絮叨叨中,一點一滴地去拼湊起大疆的過往和現在。

但也正是這種別樣的敘述方式,讓我們能夠以第一視角走進大疆的內心,在他的自我對話中,重新去感受青春的疼痛。

其實,人生就是一場自我救贖,上帝只給你挺得過去的考驗。

願我們都是那個幸運的人,都能夠被生活溫柔以待……

相關焦點

  • 《美好的意外》:兩種人生,一場自我救贖之旅
    故事的主人公李雨燃是一位高冷的金牌女律師,準備出國深造時遇到車禍,這讓意外讓她來到了一個叫做命運中轉站的地方,在這裡,她體驗了她從未想像過的第二種人生,隨著時間的流逝,她開啟了一場自我救贖之旅,也讓她重新找尋了平凡生活中的美好。這是一部帶有奇幻色彩的輕喜劇,看似搞笑和無釐頭的劇情,卻讓很多觀眾感觸頗深。
  • 《海洋之歌》|線性動畫的視覺美背後,是一場「自我救贖」之旅
    事件上的隱喻:媽媽為了西爾莎的出生,必須離開人間,象徵所有的相遇都終將離別;奶奶強制帶著哥哥和妹妹去城市生活,意味對待人生不能只選擇感性,理性才能脫離過去的痛苦,走向新的生活;石化的精靈重現,代表記憶和曾經發生的永遠無法抹去,不能遺忘便選擇接受。
  • 犯了女票眼中的「男友七宗罪」 你該如何自我救贖
    這時候你可能要問了:七宗罪(又叫七原罪)具體是哪七宗呢?小編大體翻了一下,發現那些罪過確實挺「致命」的,比如男生「夢到前女友」、「手比她白」、「螞蟻莊園揍了她的雞」……但是仔細數一下可不止七宗,於是小編得出一個結論——中華文字博大精深。怎麼說?文言文中的「三」一般指「多」的意思,比如「三緘其口」,看來「七」也是「多」的意思。
  • 《高野聖僧》:人生最大的考驗,不在外界,源於自我
    2、蛇、水蛭與妖女,人生修行的三重考驗我已經在前文表明過觀點,那就是妖怪與僧人的組合勢必是要摩擦出火花的。但這樣的摩擦絕不是所謂的正邪不兩立而引起的衝突,泉鏡花本人早已在文中借僧人之口點破了這場冒險的本質。「想來我的修行尚淺,身處這樣陰暗的環境,對我悟道倒是頗有幫助。」
  • 聖經解密:上帝信仰vs阿拉丁神燈
    最近,出現在我的文章中很多的一句話就是:如果上帝存在,文字中怎麼不見祂出來救死扶傷?這一個問題,在很多基督徒中也有出現!最近遇見一個弟兄,開車將眼睛撞失明了,於是在去醫院的路上流淚禱告:上帝啊,如果你不醫治我的眼睛,我就信你了?有時候想想,如果一個人對上帝的認識僅止於此,那他需要的不是上帝,而是阿拉丁神燈!
  • 「灰色三部曲」:人性在此刻顯現,平凡故事的背後是人生的救贖
    當你的自私大於你的愛時候,恰恰就是你與孤獨同行的時候!序言人性並不像是那些通俗易懂的道理一樣,反而是複雜的,是難以理解的東西,從古代開始人們就一直研究起來人性,人性到底是什麼,它的盡頭在哪裡?拯救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心靈開始,而想要進入心靈,就得是從記憶中開始,那才是打開心靈大門的鑰匙。本應該是毫無關係的人,卻因為機緣巧合聯繫到了一起,或許這就是真正的命運,命運的選擇性往往伴隨著一種不可抗性,人各有命,這是人類無法主宰和控制的事情,風見雄二的身上能夠發生這一系列事情,就是他自己的命運。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 觀影《兩隻老虎》:一首童謠,救贖一段人生
    這是一部感恩節過後第一天上映的電影,看名字童真無趣,實則內涵隱喻人生之道。「反倒我老想起年輕的時候,什麼都沒有,但卻什麼都不怕。」或許想得多一點的是,他沒有親人、朋友來為他送上這一份救命錢。兩百萬的誘惑讓他們在雞排和二鍋頭之間作為交換,餘凱旋答應了要幫張成功辦好三件事情。一是去問一個人對他的看法,二是試圖彌補當年自己對戰友的虧欠,三是帶一封信去給自己的父親。或許我們可以從很多新聞報導甚至是對導演李非的採訪中知道,《兩隻老虎》想要說的是一種人的自我救贖和他人的救贖。
  • 乘風破浪的姐姐阿朵信仰見證:最大的祝福是耶穌救贖了我
    以下為見證概要: 我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少數民族的,祖籍是湖南。大家都知道我過去在舞臺上就是那種熱歌辣舞。但是呢,非常感謝這個宇宙中有一位上帝,創造天地萬物的主,在我最沒有安全感,身體生病病得幾乎快死的時候揀選了我。如果那時候上帝沒有把我得著,我可能今天不能站在這裡了。
  • 上帝讓一個人滅亡必定先讓其瘋狂
    每個人幾乎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在一定的狀況下,這個狀況可能是自身利益的巨大損失面前,可能是跟最喜歡的人生離死別,可能是被某個人某件事逼得無路可走的時候或者長期壓抑下的某種情緒釋放的狀況下,最後還有就是志得意滿,老子天下第一的情況。會突然像失心瘋似的不顧一切不計後果的爆發。
  • 《寄物櫃嬰兒》:一場邊緣人的自我救贖,揭示頹廢文學的溫暖內核
    《寄物櫃嬰兒》是村上龍繼處女作《近似於無限透明的藍色》之後花四年時間精心打磨的又一力作,於1980年由日本講談社出版,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在一無所有的時候最後的掙扎,講述了兩個被遺棄在寄物櫃中嬰兒阿菊和阿橋,通過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探求之旅,最終尋得解脫與釋然的故事。
  • 磕磕碰碰都是人生的一場小考驗,做好自己,才是人生的精彩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03生命必須要有縫隙,陽光才能照得進來,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存喜,不苛求自己,更不強求別人,學會感恩和愛、勇敢和堅定,生活一定會給你想要的驚喜。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05你我皆凡人,所能做的,只有接受。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臨,我們只能認真地活,努力地活。珍惜眼前人眼前事,在這長短不一的人生中,把每一分每一秒活得無比豐盛。
  • 《肖申克的救贖》:空談自由而沒有執行力都是對「體制化」耍流氓
    一.願景的實現是你先要在心裡種下一個目標的種子肖申克監獄作為體制內,更像一個模具,在模具裡生活的人遵從著各種各樣的指令,從初來時的形形色色,變成一個被磨得圓滑的石頭,再沒有了稜角。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報告,遵從指令,無論是吃飯、睡覺還是生理上的需要。穿著一樣的衣服、吃著一樣的飯菜,沒有自由的人生也就沒有了尊嚴。
  • 豆瓣評分9.6,越獄系列的經典巨作,一場人生的救贖之旅
    這場電影看下來,就是細節的戰爭。安迪每天都要曬太陽散步,實則是他把挖下來的灰土藏在褲子裡抖掉,這說明他每天挖得都不多,他是真的精心籌備了19年。有一個夜晚,我記得安迪有一個特寫,是他凝視著牆上的女星海報,我當時不明白他在想什麼,為何要對女星發呆?看到他越獄時才知道他凝視的不是女星,是自由。
  • 考辛斯的黑色幽默人生:我命由天不由我
    在最近的一個月裡,最火熱的一部電影無疑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當電影中哪吒夾雜著對命運的不公與不甘的說出那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不知看哭了多少觀眾。在命運的重重枷鎖捆綁之下,哪吒顯然是不幸的;但哪吒無疑又是幸運的,帶有主角光環的他最終粉碎偏見打壓,衝破陰影,在「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怒吼聲中完成了自我救贖!可是,我們的「表妹」考辛斯呢?他的自我救贖咋就這麼難呢?
  • 現代人的焦慮,該如何自我救贖?芬蘭人的「野兔」大法好像很不錯
    白鷺說: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個很喜歡旅行,喜歡玩的人,但是我也曾有段時間焦慮、不安、煩躁,迷失了自我,不知道為什麼而活著。同事比你晉升快,同學比你先結婚先買房,伴侶總是嫌棄你這不好那不好,都是你焦慮的開始。食慾開始不振,頭髮開始大把大把的掉,工作開始越來越不順利,生活越來越艱辛,有沒有過那麼一刻,想要放棄現在的生活,重新來過?
  • 《丘奇先生》|我用救贖換依靠
    由於丘奇先生做得一手好菜,這個問題以「丘奇先生徵服了我的胃,還有我好朋友的」得以結束,同時影片中還拋出了新懸念—查莉的母親患有乳腺癌,根據醫生的診斷只有不到六個月的期限了。此時丘奇先生來到查莉家的動機也得以揭示,他曾為查莉母親的舊情人工作,在上任主顧死前曾委託他來照顧查莉一家,作為報酬六個月後他將可以得到下半輩子都不愁花的錢。
  • 《騾子》「一生摯愛」片段 伊斯特伍德自我救贖
    浪子回頭真情告白 刻骨銘心為愛和解電影《騾子》根據幾年前轟動全美的傳奇涉毒大案改編,講述了一位八旬老人厄爾·斯通,因為一場意外成為了販毒集團運送毒品的司機「騾子」,從而在美國緝毒局的追查和毒販監視的雙重壓迫之間,陷入生死危機的故事。今日發布的「一生摯愛」片段,被觀眾稱為是全片「最精彩、最催淚」的片段。
  • 安妮寶貝:告別過去才算成長,人生是一場修行
    你有沒有被書中的一個故事、一張照片打動就踏上了尋找的旅程呢?這本《夏摩山谷》講述的就是尋找夏摩山谷的故事。《夏摩山谷》分成四個部分,分別是虛空之輪、燕子歸巢、諸神的宮殿和心咒,裡面的各個小結都是以書中人物的名字來命名。在交錯的時間和空間中,夏摩山谷是三位女子遠音、如真、雀緹心中的烏託邦,也是作者慶山的心中白月光,是一個隱藏在內心深處卻不斷生長的地方。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也有「上帝」
    麥克看到上帝手上亦有釘痕,並聽上帝講,他曾在十字架上與耶穌共受苦難,第一反應是:「你不是離開他了嗎?耶穌自己都說:『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在他最痛苦的時刻,你遺棄了他,正如當初你遺棄了我一樣!」上帝的回答溫柔而堅定:「麥克,我從沒離開他,也從沒離開你。當你唯一注視的就是你的痛苦時,你對我視而不見。」
  • 人生本就是一場「活埋」
    這就是經典影片所達到的效果。《活埋》全片出現的只有一個男人、一口棺材、電話、鉛筆、打火機、螢光棒、手電筒。然而就是這一部超低成本電影,把場面調度做到了極致,後來許多電影想要超越,卻只能成為模仿者。電影開頭就是將近兩分鐘的黑屏畫面,什麼都看不見,你只能努力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