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又是一年畢業季。
日前,有一部應景的影視劇《二十不惑》爆火。
該劇聚焦了二十歲左右、即將邁入社會的大學生群體,通過展示她們的經歷,試圖向我們傳達一種即使有過不獲,也要努力活得不惑的理念。
在這個我們都習慣了三十才能不惑的文化背景下,有人提出二十歲就要努力活得不惑的觀念實在是新鮮。
但不可否認的是,影視劇終歸只是影視劇,免不了帶有種種理想主義色彩。
在現實生活中,能二十不惑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
對更多的人來說,這個年紀青春未脫、成熟不達,對生活、對愛情、對友情、對自我,正是困惑不已的時候。
而這種種困惑也常常伴隨著迷茫、疼痛和孤獨。
如果說影視劇《二十不惑》更多的是向我們展示年輕人的昂揚向上,和對未來的期盼,那《我的天》這本書,則向我們展示了年輕人疼痛的青春和他們的困惑、迷惘與孤獨。
《我的天》是由子日山所著的一部日記體的青春成長小說,該書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大疆「我」的大學生活。
這本第一人稱的日記小說,在向我們徐徐展開大疆校園生活的同時,也讓我們得以跟隨大疆的視角,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在他長達近4年的心路歷程裡,感受他的困惑和青春的傷痛。
01
大疆來自東北,是家中獨子。他的父母在不諳世事的年紀生下了他,儘管如此,14歲之前,他還是和許多同齡人一樣,過著雖不是十分幸福卻也無憂無慮的生活。
然而,即便是這樣的小滿足小確幸也在他14歲那年一夜之間化為烏有。這對不靠譜的父母及其不負責任的結束了他們的婚姻, 各自去尋找所謂的幸福,可他們卻獨獨忽略了兒子的幸福。
年僅14歲的大疆就這樣,被自己的親生父母拋棄在一個空蕩蕩的兩居室裡,開始獨立生活,自己照顧自己。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年幼的大疆徹底轉性。
原先的他天資聰明、成績優異,但經歷了家庭的破裂之後,他開始自暴自棄,自甘墮落。
而出於對逃離父母、逃離家鄉的渴望,大疆在高三時終於發奮努力,最終竟然也考上了武漢的一所大學。
以大疆原本的天資,上一流的大學自是不在話下,但他最終卻只進入了二流大學。
不過這些都無所謂了,只要能離開這個傷心之地,去哪裡對大疆來說都一樣。
這份逃離父母、逃離家鄉的決絕,何嘗不是很多人年輕時的模樣。
那時的我們,或許不曾像大疆這樣經歷過家庭變故,但我們也一定在某些時候,特別厭煩父母的嘮叨和管束,特別渴望逃離家鄉,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我們會不喜父母的教導,以為自己離開了父母、離開了家鄉就能擺脫曾經的一切。
但現實是,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在空間上擺脫了,原生家庭以及家鄉的一切,早已在我們的骨子裡刻下了烙印。
如同大疆一樣,儘管考上了武漢的大學,但原生家庭帶給他的傷痛,卻始終如影隨形。
02
大學裡的大疆是憂鬱、孤獨、與周圍一切格格不入的。
剛入學時,舍友小川與其他系的學生打架,原本坐在寢室發呆的大疆一聽聲音不對勁,抄出拖把就出去幫忙,沒想到卻一打成名。
因為這次仗義,大疆被全班一致推選為班長。但他這個班長,卻懶懶散散,既不起帶頭模範作用,也不願領導別人。
究其原因,是大疆心裡始終有著難以根除的自卑和敏感。
原生家庭帶給他的傷痛太過沉重,使得他始終認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我這人自己都搞不懂自己,我就是落後分子,跟你們不是一個方向的,我是另外一個方向的」。
幼年時的變故,讓大疆對人世的理解相較同齡人更為深刻,對周遭的一切也更為敏感。
他會說出「家,意味著對其他地方有了親疏遠近,而這就是歧視的來源」這樣富有思考性的話語,但同時也會對在路上遇到熟人,「是否每次都需要微笑還是點頭還是打招呼」這樣的小事感到窘迫。
第一次長大成人,第一次離家千裡,獨自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大疆對外界的思考,對自我的不自信,對人情世故的不熟悉,總是能引發我們的共鳴。
年少時的我們,面對這個花花世界時,何嘗不充滿困惑與手足無措。我們即敏感的感受著周遭的一切,又固執地認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
03
出眾的外表,加上一米八五的身高,使得大疆在學校裡備受異性歡迎。
儘管他憂鬱、特立獨行,卻一點都不妨礙女生們的主動示好。
大學四年,大疆前後換了好幾任女朋友,期間更是與其他女性存在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由於父母給的生活費有限,在談戀愛期間,他甚至一度成了吃軟飯的角色。
面對異性的主動投懷送抱,大疆從不拒絕。
缺愛的他一直渴望被愛,但哪怕情感經歷再豐富,卻始終沒又人能讓他冷似鐵的心重新滾燙起來。直到遇見了覃婉婷。
兩人是在暑假去夜總會打工時認識的,一向能讓異性為之側目的大疆在覃婉婷這裡得到的卻是不屑與冷漠,對方的高傲給大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覃婉婷越是冷落大疆,大疆越是窮追猛打,直至兩人終於確認了關係。
與對待其他親密的女性不同,大疆這一次,是真正動了心。他對人世的冷漠、對這個世界的失望和厭惡,在覃婉婷的感染下開始逐漸改觀。
一向悲觀的他因為這份愛情,對這個世界有了新的認識和新的渴望。他一改自己往日的頹廢和不合群,積極去融入生活,去發現生活的美好。
但命運似乎總喜歡跟大疆開玩笑,正當他沉浸在愛情的美好中時,卻發現覃婉婷早已是別人序號中的「小四」。
愛情的幻滅,再一次重擊了脆弱的大疆,原本已經逐漸從原生家庭的陰影中走出來的他,又重新跌落回黑暗的深淵。
他痛苦、他掙扎、他找別的女生報復,卻再也沒能從這場暴擊中重新站起來。
愛情是很多人的青春裡都會修到的一門課,茫茫人海中,能遇到一個互相吸引、互相喜歡的人並不容易。
對很多人來說,青春時光裡,都出現過那麼一個人,他/她溫柔了歲月,點亮了我們對生活的所有希望。
曾經的我們,也如同大疆一樣,在幸福的戀情中滿懷欣喜地憧憬著未來,但當美好的戀情一旦逝去,當全情投入卻只落得各奔東西的結局時,那種刻骨銘心的疼痛未曾經歷過的人,又何嘗能懂?
《我的天》不似其他青春小說,有著完整的故事線和跌宕起伏的情節,它就是主人公大疆一個人自言自語的日記本,更多時候,我們甚至需要自己從這些絮絮叨叨中,一點一滴地去拼湊起大疆的過往和現在。
但也正是這種別樣的敘述方式,讓我們能夠以第一視角走進大疆的內心,在他的自我對話中,重新去感受青春的疼痛。
其實,人生就是一場自我救贖,上帝只給你挺得過去的考驗。
願我們都是那個幸運的人,都能夠被生活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