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人》影片主角遭塔利班追殺 淪為難民(圖)

2021-01-09 鳳凰網

12歲時的馬赫米札達,演出電影《追風箏的人》(圖片來自網絡)

鳳凰娛樂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阿富汗男孩艾哈邁德-汗-馬赫米札達(Ahmad Khan Mahmidzada)12歲時演出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影片《追風箏的人》(The Kite Runner),讓他迅速聲名大噪。

然而,影片中的部分情節激怒了阿富汗塔利班(Taliban) 組織,讓馬赫米札達一家面臨死亡威脅,不得不逃亡海外。過去8年來,馬赫米札達東躲西藏,後來拜託蛇頭才偷渡到瑞典。

《追風箏的人》改編自同名小說,馬赫米札達在片中飾演阿富汗男孩哈桑(Hassan)。這部小說由美籍阿富汗裔作家胡塞尼(Khaled Hosseini)在911事件發生後不久出版,迅速在全球引起轟動,作家本人受邀擔任聯合國親善大使。

這是個關於人性救贖的故事,讓世界了解了一個遭受戰火蹂躪、遭世人漠視的阿富汗民族。然而,小說及影片中都有以下情節:哈桑被一群不良少年堵截在小巷裡強暴。

馬赫米札達的家人擔憂,這段情節會激怒塔利班,讓全家人難逃死亡威脅。據說劇組曾答應刪去這一段,但最終版本中仍然保留了此一關鍵劇情。

《追風箏的人》男主角:馬赫米札達長大了(圖片來自網絡)

影片隨即在阿富汗遭禁。12歲的馬赫米札達與家人匆匆逃離阿富汗,以保全性命。據馬赫米札達後來回憶,他有一次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街頭坐車時,突然有人朝車窗裡扔進一塊磚頭、還對著他大罵。

馬赫米札達與父親曾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流亡兩年,其間生活費由劇組資助。然而,其他的家人卻沒能獲得籤證,最終不得不返回阿富汗。

馬赫米札達東躲西藏,四處流浪,甚至曾經遊泳穿越白俄羅斯邊境,有時候連續兩天吃不上飯。幾經周折,最終在蛇頭「幫忙」下偷渡到瑞典。

如今,20歲的馬赫米札達住在瑞典博倫厄(Borlange)的一個寄養家庭,為當地一支足球隊效力,但仍夢想有一天能夠去念讀電影學校。

讓他吃驚的是,不少瑞典人得知他就是《追風箏的人》裡面的那個哈桑時,都對他讚不絕口。馬赫米札達告訴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記者說:「他們告訴我,我演得很好。他們不敢相信,昔日影星會淪為一名難民。」

相關焦點

  • 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人》:人性的陰暗和光明都在這裡
    《追風箏的人》於2003年出版,連續兩年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美國銷量超過700萬冊,全球銷量超過2000萬冊,已經被翻譯成42種語言。2008年,電影《追風箏的人》,榮獲第65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 《追風箏的人》——為你千千萬萬遍
    小編今天想以己拙見來介紹一下假期讀的這本《追風箏的人》,不喜勿噴哦。首先咱說說作者——卡勒德·胡賽尼。1999年,胡賽尼偶然看到一篇關於塔利班禁止市民放風箏的報導,而放風箏是胡賽尼小時候在喀布爾最喜歡的活動。他一時興起,寫了一個小故事,並在2001年將它最終擴展成為一部小說《追風箏的人》。就這樣,一本交織文學與生活、2000萬讀者口耳相傳、詮釋愛,恐懼,愧疚,贖罪的優秀小說問世了。接下來咱說說本書的大概意思。
  • 佳片|《追風箏的人》:為了你,追一千次也沒問題
    1905電影網專稿 說這句話的是作家卡勒德·胡賽尼,其代表作《追風箏的人》(2003)令其榮獲聯合國人道主義獎,並受邀擔任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    2007年,這本小說的同名改編《追風箏的人》電影上映,為更多人講述了這個關於友情、勇氣與贖罪的故事。
  • 《追風箏的人》是一部好的電影!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追風箏的人》我深切的感受到生活在和平時代的我是多麼幸運和幸福,那是一種什麼絕望我的天吶,拿槍指著你,石頭砸死人,為了一群孩子不得不出賣某個孩子,從來沒有覺得在綠綠的草原上,放一放風箏是如此美好曼妙的事情?父子情,兄弟情,主僕情,恩情貫穿全文,儘管有過糾結但最終還是遵循了本心,真好!
  • 武漢「追風箏的人」:50年手工製作風箏3萬餘架
    武漢「追風箏的人」:50年手工製作風箏3萬餘架 2019-01-21王三德痴迷風箏50年,手工製作風箏3萬餘架,被身邊的人稱為「追風箏的人」。王三德正在放自製風箏 受訪者供圖   記者21日在王三德的工作室裡看到,他自製的風箏有絹、布、塑料、綢、樹葉等多種材質,包含三國演義、紅樓夢、古代詩人、歷代皇帝以及花鳥蟲魚等主題,多是巴掌大小的微型風箏。
  • 中英雙語聽《追風箏的人》
    點擊收聽音頻朗讀:  本期朗讀文本賞析:《追風箏的人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將與大家分享小說《追風箏的人》。全文講述了一個富家少年與家中僕人的故事,小說情節也包含了我們中國人十分熟悉的放風箏場景。作者卡勒德·胡賽尼於1965年生於阿富汗喀布爾市,隨後移民到了美國,同時也是一位醫生。《追風箏的人》是他的第一部作品。
  • 《追風箏的人》為你千千萬萬遍,讀懂哈桑的忠誠就理解救贖的意義
    ——《追風箏的人》《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處女作。該書在2002年首次出版,並在2005年獲得全美暢銷書排名第三名的好成績,該書的讀者受眾過以億計。人們都在為書中哈桑那一句發自內心的「為你,千千萬萬遍」而感動。這句話也是本書的精華所在。拿起書來,即使還沒有開始閱讀,封面上寫著的這幾個大字「為你,千千萬萬遍」就足夠引起人們想要閱讀的心思。
  • 《追風箏的人》:人性是鏡子,看清別人,看透自己
    世界名著《追風箏的人》,被各行各業的人推崇,便是揭示人性的力作。它講述了一對少年好友,因為一次變故,主人公阿米爾最終走向心靈救贖的故事,展示了人性的脆弱和虛偽、痛苦和救贖。透過這種救贖,人生的一個真相也讓人頓悟:人性,是面鏡子。這面鏡子,能照見不同的自己,照見真實的你我。有的讓人高興,有的讓人想逃。
  • 《風箏》中演繹「追風箏的人」 羅海瓊與「韓冰」險些失之交臂
    《風箏》中演繹「追風箏的人」 羅海瓊與「韓冰」險些失之交臂 作者:張明春 2018-01-14 12:34   來源:大連晚報  (受訪者提供)  歲末年交,北京衛視熱播的《風箏》在「驚險+燒腦」中落下帷幕。  作為劇中最特別的女性角色,韓冰睿智、冷靜,有著驚人的預判力;作為鄭耀先最具實力的對手,她的存在既是其威脅,微妙之中又成為對方惺惺相惜的情感寄託;此外,她在劇中還有著撲朔迷離,令人難以捕捉的另一重身份。
  • 塔利班為何來中國商談和平?
    (圖為蘇軍在阿富汗的「坦克墓地」,這場戰爭中被阿富汗「聖戰者」擊毀的大量蘇軍坦克被拋棄到這樣的廢車場。)蘇阿戰爭期間,數以百萬的阿富汗難民流亡鄰國,為此巴基斯坦在邊境地區建起難民營,並在沙特政府的支援下設立伊斯蘭宗教學校。
  • 滇派風箏手藝人陳康寧:做了37年「追風箏的人」
    陳康寧介紹,「滇派風箏」在中國風箏派別中屬於「滇蜂」或「滇穩」,在雲南約有600年歷史,是繼北京沙燕、天津軟翅、山東長串、南通六角版鷂、廣東靈芝大風箏後中國另一大風箏流派。與其他風箏不同,滇派風箏的翅膀底部向背後凸起,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凸面,因為風槽深、角度大,這個凸面成為風箏的氣流通道,使風箏不會忽升忽降,也能適應雲南高原大風的衝擊。
  • 《追風箏的人》:為一臉哈桑式的微笑,千千萬萬遍的自我救贖之路
    #追風箏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人》,因為一句「為你千千萬萬遍」獨特的文字力量,戳痛了無數人的心,更是將哈桑對阿米爾的友誼升華到極致,也更是將阿米爾對哈桑的救贖顯得那麼令人感動。一個僕人與一個少爺之間的畸形友誼,善良的僕人哈桑對少爺阿米爾千千萬萬遍的追風箏,依然無法打動懦弱、自私的阿米爾。
  • 豆瓣8.9《追風箏的人》:無法彌補的過錯,只能用善良完成救贖
    ——來自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人》前些天在網上買了本小說《追風箏的人》,到手以後用15個多小時才看完它,書裡面的故事比自己想的還要耐人尋味,生動令人潸然淚下,通過文字描述,自己仿佛能看到那種悲傷的情景。初讀這本書,我深深地被小說情節吸引住,特別看到阿里與哈桑父子倆被阿米爾用計趕出家門的時候,外面還下雨著。
  • 敘利亞境內外難民數一度超過1200萬 難民問題淪為「政治工具」
    就算處於安全地帶的敘利亞人也無法忍受現狀,紛紛踏上「偷渡之路」,避難歐洲。       敘利亞動蕩局勢下,以教派或民族名義實施的暴力行動和恐怖襲擊層出不窮。長年的戰亂使得敘利亞大部分地區成為了權力真空地帶,極端組織等恐怖組織趁亂興起、迅速壯大,不僅實施極端暴力行動和恐襲,還不斷擴張地盤,甚至建立統治並實施行政管轄。
  • 美軍披露塔利班居高臨下夜襲美哨所詳情(圖)
    該委員會認為,上級部署失誤是造成本次塔利班夜襲事件損失巨大的直接原因。據悉,當塔利班包圍遇襲哨所時,多數美軍和阿富汗士兵都在睡覺,結果造成8名美軍陣亡。   報告認為,儘管美軍向阿富汗增兵3萬,但仍不足以在同塔利班較量時取得絕對優勢。對手依然會利用美軍和北約國家官兵的漏洞,發起一次次「致命的偷襲」。
  • 噹噹發布2016圖書報告:《追風箏的人》登頂
    噹噹給出的答案是《追風箏的人》、《解憂雜貨店》、《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擺渡人》、《島上書店》、《我們仨》、《白夜行》、《活著》、《好嗎好的》和《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相比2015,曾主打「文藝、減壓」刷爆了朋友圈的《秘密花園》消失在榜單中;而《解憂雜貨店》上升兩位,《白夜行》《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進入前10名。
  • 小羚羊慘被大雕鎖定 後方還有兇狠胡狼追殺
    記者李振慧/綜合報導南非克留格爾國家公園(Kruger National Park)一名男子意外目睹,一頭羚羊連續遭大雕與胡狼「陸空夾殺」的奇景。只見羚羊正被從天而降的大雕攻擊,後方還有胡狼一路追殺,驚險畫面讓拍攝男子看得目瞪口呆,幸好羚羊最後成功逃脫。
  • 阿富汗安全局勢堪憂 塔利班已威脅到七成國土
    英國廣播公司一項最新調查顯示,阿富汗安全局勢日益惡化,塔利班已威脅到70%的國土。令人頗覺蹊蹺的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聯軍本周發布的數據只有44%,而聯軍方面尚未回應有關質疑。  英國廣播公司2017年8月23日至11月21日在阿富汗做這項調查,訪談對象超過1200人,調查結果2018年1月30日公布。
  • 雲端哨所裡追風箏的人
    而戰士們最愛的活動就是放風箏。每年7月到9月,這裡雨雪天氣相對較少,而山頂的大風也為他們放風箏提供了有利條件。每一個起風的午後,戰士們都會來到哨所旁,任憑風箏在天空肆意飛翔。「當風箏飛到天空時,感覺它就像是一隻雪域雄鷹。但風箏飛得再高,線會牽著它回家,風箏飛的方向就是我們家的方向。」老兵楊富祥說。戰士們常年回不了家,時間久了,早已把哨所當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