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的孩子還不願坐便盆?媽媽別急,四步讓寶寶學會獨立大小便

2020-12-05 卡卡媽聊育兒

文/卡卡媽聊育兒,原創內容。

朋友小琳的女兒一歲半了,於是她買了一個可愛的小便盆,打算訓練女兒使用便盆排便。然而,女兒雖然很喜歡這個便盆,經常把它當玩具玩,但是只要小琳把她抱到便盆上坐著,並讓她排便,女兒就會不高興,吵著要下來;如果不讓她下來,她就哇哇大哭。

小琳很納悶,女兒已經會說話,也會走路了,為什麼還不願意坐便盆呢?多大的孩子可以開始訓練他使用便盆?她又該怎樣訓練和引導孩子使用便盆呢?

孩子不願坐便盆,媽媽著急

雖然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但一般情況下,孩子學會走路後,父母就可以開始訓練他坐便盆了。對孩子來說,學會自己在便盆裡獨立大小便,和走路、說話一樣,都是成長中的一個重要階段。

父母讓孩子學會自己在便盆裡大小便,不但可以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還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增強孩子的自尊心,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和發育都很有好處。

孩子會走路,就可以開始訓練坐便盆了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訓練孩子坐便盆呢?

一、做好引導,慢慢調整

有的父母看到別的孩子會使用便盆了,但是自己的孩子卻還不願意坐上去,便會心急,並且強迫孩子使用。其實父母不用著急,因為每個孩子的生長發育都不一樣,所以只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就行了。

1、做好準備工作 父母可以帶上孩子一起去選購便盆,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款式和顏色,在挑選的時候還可以告訴孩子,便盆的作用是什麼,可以怎樣使用。這樣,可以提前讓寶寶做好心理準備,回家後他會相對比較願意使用便盆。

2、做好引導 平時,父母可以多給孩子看一些小朋友坐便盆的圖片或者視頻,還可以給孩子講解一下,讓孩子知道別人都是這樣上廁所的。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只要孩子知道了應該怎樣做,又不抗拒便盆的話,他很快便能學會使用便盆了。

3、根據實際情況慢慢調整父母在訓練孩子坐便盆的時候,千萬不要心急,因為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都是不一樣的,父母要根據孩子對使用便盆的掌握程度,來慢慢調整孩子學習的速度和步驟。

父母在訓練孩子的時候,不要心急

二、細心觀察孩子,找出他的排便規律

父母平時可以多觀察孩子,找出孩子的排便規律。例如,留意孩子每天是在什麼時間段大便,在什麼時間段小便比較多,然後在孩子要排便的時候,及時把孩子抱到便盆前,幫助寶寶坐便盆。這樣多練習幾次,孩子就會知道便便是要坐到便盆上去的。

如果孩子太小,還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那麼,父母可以通過孩子的動作和表情來判斷孩子是不是想排便了。記得卡卡小時候如果要便便,他會突然安靜下來,然後憋氣、用力、瞪眼,有時還會蹲下來;如果他想尿尿,也會突然站定定,看著大人的。

父母要細心找出孩子的排便規律

三、父母要及時鼓勵和讚揚孩子

父母把孩子帶到便盆前時,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坐上去,也可以收父母協助他坐上去。如果孩子願意自己坐上去,那父母可以表揚一下孩子;並鼓勵孩子在便盆上排便;孩子排便結束後,父母也要及時表揚他。這樣寶寶會很快便喜歡上使用便盆的。

父母要及時表揚孩子

四、父母要設法消除孩子對便盆的恐懼感

很多不願意使用便盆的孩子,都是因為對便盆有恐懼感。如果孩子抗拒坐便盆,父母千萬不要強迫他,可以先讓孩子把便盆當作玩具,讓孩子經常看到,甚至每天都讓孩子坐上去玩一玩。

平時,媽媽也可以多對孩子說使用便盆的好處,讓孩子知道在便盆裡大小便,要比排在褲子或者紙尿褲上舒服得多。

等孩子對便盆熟悉了,發現坐在便盆上是很安全的之後,他就不會再排斥使用便盆了。

父母要想辦法消除孩子便盆的恐懼

最後,父母們要注意,在孩子學會使用便盆後,父母要經常提醒孩子使用便盆,讓孩子養成獨立在便盆上排便的好習慣。

各位朋友,你們的孩子是多大學會自己獨立大小便的?你們覺得有沒有必要訓練孩子使用便盆呢?你們又是怎樣訓練寶寶使用便盆的呢?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其它精彩內容:

孩子撕紙巾、亂塗亂畫,家長順勢引導,三招培養心靈手巧的孩子

寶寶學走路要不要穿學步鞋?挑選學步鞋的五項注意,父母要了解

相關焦點

  • 訓練寶寶坐便盆,這些小竅門很管用
    1 歲的寶寶大腦神經系統已經比較成熟,能夠控制大小便,可以培養他自己去坐便盆。如何訓練寶寶坐便盆如廁呢?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給寶寶選擇適合的便盆便盆接觸皮膚的地方最好用木質,以免天冷時寶寶覺得涼。陶瓷或塑料做的便盆,可以用布把周圍包上。
  • 如何正確訓練寶寶坐便盆?
    >如何正確訓練寶寶坐便盆?出處:PCbaby作者:佚名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片來源於太平洋親子網  寶寶每天定時給寶寶把大便,成功的機會也多起來,這就意味著可以訓練寶寶坐便盆大小便了。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講究技巧地耐心訓練,否則就會適得其反,引起寶寶的逆反心理。
  • 訓練寶寶大小便,這個時間開始最合適,「兩示範四訓練」至關重要
    在以前沒有紙尿褲的那個年代,把屎把尿就是媽媽們的日常工作,也就有了「你是我一把屎一把尿養活大」的說法。通常情況下,幾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把尿,一歲多會走了的時候,就開始鍛鍊他們自主排便了。
  • 突然眼神發呆,可能是要拉臭臭,5點建議幫助寶寶更好如廁!
    關於寶寶大小便,家長們問題也很多:如何訓練寶寶大小便的時候告訴家長,等稍微大點了要不要給孩子把尿,寶寶多大了才能主動控制排尿......今天就分享一篇幫助寶寶更好如廁的文章,希望對爸爸媽媽們有幫助。家長了解:1歲-1歲半才能主動控制排尿小嬰兒大腦發育不成熟,不能刺激膀胱壁的牽張感受器向大腦排尿反射中樞傳遞排尿的信號。隨著年齡的增長,此段輸尿管增長,肌肉發育成熟,抗反流機制逐漸增強。
  • 孩子老尿褲子怎麼辦?怎麼教會孩子自主如廁?
    孩子老尿褲子是很多家長非常頭疼的事情,那麼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訓練孩子自主如廁,又該怎麼訓練呢?今天果媽來給大家支幾招。一般孩子15個月左右尿道括約肌發育成熟,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尿意,所以家長可以從15個月開始訓練寶寶自己大小便了。1.培養寶寶使用便盆。
  • 如何教會寶寶控制大小便
    讓寶寶學會控制大小便,看似一件小事,但每個孩子的發育進度並不相同,父母如果操之過急,會給孩子心理和生理的正常成熟帶來不利因素,影響訓練成功。  如何教會寶寶控制大小便  研究發現,許多在18個月以前便開始接受訓練的寶寶,直到4足歲後才學會自己大小便;相反,那些在2足歲開始訓練的,到3足歲時幾乎都能自己上衛生間了。  那麼,年輕父母如何選擇最佳時機呢?
  • 1歲半寶寶格外黏媽媽,一放下就哭鬧!可能是這3個原因在作怪
    一歲多的孩子身上就像是安裝了專門尋找媽媽的雷達,不管在做什麼都要媽媽在身邊才能安心,一旦發現媽媽離開,就會哭著找媽媽。不管是上廁所、倒水、洗水果還是出門買菜,總之孩子就像盯上了媽媽一樣,一刻也不想讓媽媽離開他的視線。1歲半寶寶格外黏媽媽,一放下就哭鬧!可能是這3個原因在作怪。
  • 0-1歲寶寶的排洩護理注意
    觀察孩子是否變得安靜,距離下次吃奶時間是否延長了,如果是的話,每天添一次奶粉,5天後測體重如果增加了100克以上,甚至達到150~200克,證明是母乳不足導致大便溏稀發綠。  3.一吃就拉怎麼辦  人們都說孩子是直腸子,一吃就拉。媽媽把尿布換得乾乾淨淨,再把寶寶抱起來吃奶,還沒吃幾口,寶寶就大便了,媽媽會認為不正常,就給寶寶吃藥。
  • 為什麼寶寶一到晚上就特別粘媽媽?別急著斥責,背後的原因很暖心
    當媽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同時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特別是對於新手媽媽來說更是如此。因為寶寶在比較小的時候總是喜歡粘著媽媽,特別是在晚上的時候更是如此,這讓不少媽媽覺得非常開心,但是卻又有些無奈,不明白寶寶為什麼會這樣。童童剛滿一歲,平時媽媽上班的時候都由老人代為照顧,當然每次中午媽媽下班時,童童就會表現出很開心的樣子。
  • 寶寶1歲還不會走?新手媽媽莫急,寶寶學走攻略,快來收下
    嬰兒1歲時不能走路嗎?其實,這種現象很常見,也比較正常。由於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所以他們的生長發育規律也是不一樣的,寶媽寶爸真的不用擔心,今天,我媽媽為寶寶的大運動技能的發展安排了一個時間表。讓我們快速學習~Δ嬰兒大運動技能發展時間表1、翻身:寶寶出生後3-4個月學會翻身大約100天,寶寶的身體發育越來越好,比剛出生時強壯多了。
  • 1歲半寶寶成了媽媽的粘粘蟲,生怕孩子哭鬧,可能是這三大原因
    莉莉從懷孕到現在寶寶已經一歲半了都沒有工作,為了給丈夫減小生活壓力,莉莉打算讓婆婆照顧孩子,自己去上班。其實莉莉工作也挺好的,不能年紀輕輕就一直在家裡帶孩子啊。但是工作還沒找好,新的問題就來了。其實生活中像莉莉家孩子粘人的寶寶也不少,但是很多寶媽覺得孩子是捨不得自己,想要媽媽更多的陪伴,雖說這句話是對的,但是也不完全就是因為孩子需要媽媽足夠的陪伴,像莉莉這樣專職在家帶孩子也很長時間了,難道給孩子的陪伴還不夠,當然不是。
  • 寶寶已經一歲半了,只會叫媽媽,該怎麼辦呢?
    寶寶已經一歲半了,但說話吐字不清晰,都是依依呀呀的說話,也只會叫媽媽,該怎麼辦呢?一歲半的寶寶會叫媽媽,能聽明白,只是表達不清晰而已。根據你的描述,寶寶智商沒問題,如果沒有其他生理上的缺陷,不用擔心。孩子說話早晚主要跟語言環境有關。
  • 幾歲給寶寶戒掉尿不溼 寶寶有這4個行為 可以給寶寶戒掉尿不溼
    確實無論紙尿布有多方便,寶寶到了一定的年齡還是得戒掉紙尿布的。在家裡媽媽還可以幫著換,在幼兒園那麼多的小孩子,老師肯定是兼顧不了的,這個時候就要讓寶寶可以獨立上廁所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戒掉奶睡、母乳或者尿不溼都是寶寶改變的一個過程,說明寶寶在一天天的長大,媽媽不要因為過於溺愛孩子而阻止了寶寶的步伐 。
  • 一歲半的孩子在叛逆期難管教,別用這三種方法,用得越多效果越差
    孩子到了一歲半叛逆期特別不聽話怎麼辦?很多媽媽把叛逆期當作洪水猛獸,豈不知叛逆期其實是孩子學習的最好時機。1-1.5歲是孩子的學步期,也是孩子第一次能夠去到媽媽身邊以外更遠的地方。正是因為孩子的獨立性越來越強,但是能力又是十分的有限,所以1歲半的寶寶會迎來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
  • 一歲半寶寶黏媽媽、愛哭鬧,不是寶寶嬌氣,背後的原因令人心疼
    JoJo一歲半的時候,脾氣大變,只要JoJo媽在家,就完全不讓任何人碰她,甚至連日日帶她的奶奶叫她一聲都不行,大哭大鬧著說不要不要。一眼看不到JoJo媽,就立馬大哭著到處找,越哭越大聲,眼淚譁啦譁啦的。
  • 一歲半是寶寶的「餵養分水嶺」,多少寶寶輔食吃錯,媽媽後悔不已
    文/月兒媽媽(原創文章,歡迎轉載)作為爸爸媽媽的我們,最擔心的就是寶寶穿得暖不暖,吃得好不好。但是說到吃,新生兒們在發育過程中,五臟六腑都還未發育完善,十分脆弱,從一歲半開始除了母乳,就要添加輔食了。輔食餵得對,寶寶「不受罪」①不吃生冷、油膩、刺激性食物:寶寶的脾胃十分脆弱,這些食物許多脾胃不好的成年人都無法完全消化,何況是還未發育完全的寶寶呢。
  • 家長學會這四個方法,幫助寶寶睡整覺
    文丨小書蟲媽媽「寶寶出生後,每天晚上都要餵三四次,幾個月才能睡一整夜啊?」;「如果寶寶一出生就可以睡整覺,該多好!」;「媽媽要怎樣培養嬰兒的睡眠習慣啊?」。這是新手媽媽在群裡討論的話題。我回想起第一次當媽媽的時候,也給寶寶完全沒有規律可循的睡覺問題給折磨到接近崩潰的邊緣,最大的心願就是:寶寶可以睡整覺,讓我也能好好休息。
  • 孩子兩三歲了還只會叫媽媽,家裡很著急,是寶寶太笨了嗎
    寶寶在一歲左右就能說話了,他們嘴裡可以發出一些簡單聲音,學會了叫阿姨、媽媽等。媽媽聽到寶寶說話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寶寶開口時可以增添許多樂趣。隨著寶寶長大,他們認知能力加強,能快速學會更多詞語,甚至有的孩子兩三歲就能上電視唱歌跳舞。
  • 如何培養寶寶良好的排便習慣?
    俗話說「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這話說得樸實且真實。自己做了父母,才知其中甘苦。排便是小孩最基本的生活問題,也是個讓人頭疼的大問題。如何掌握孩子的大小便規律培養寶寶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是一門學問!掌握寶寶排便的規律1.摸清排便次數先摸清孩子每天大約什麼時間排便,排便之間的間隔時間是多少。到了這個時間,爸爸媽媽就要格外注意,可以把孩子抱到便盆前,並用「噓噓或嗯嗯」的發音使孩子形成條件反射,久而久之孩子一到時間就會有便意了。
  • 寶寶半歲前,除了會笑,若還出現這幾個表現,說明孩子大腦發育好
    可半歲前的孩子除了吃就是睡,父母怎樣可以判斷孩子大腦是不是發育得好,將來是不是足夠聰明呢? 據對美國兒童保育專家的調查:新生兒出生3天後會笑說明大腦發育好,智商也會比10天之後才會笑的新生兒高。換句話說就是新生兒越早會笑,說明大腦發育越好,將來也會越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