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人們在翻閱古代歷史的時候,無不被那些帝王們取得的豐功偉績深深折服。有的朋友就說了,怪不得人家文韜武略,人家的名字就起的賊好,比如嬴政,那個「政」字起的多麼的大氣堂皇,再比如劉邦,那個「邦」字的意境也是足夠深遠。事實上很多帝王的名字都是後來改過的,比如劉邦原本叫做劉季,就連他的子孫劉徹,原名叫做劉彘。「彘」字在古語的意思就是大肥豬的意思。這個字和「徹」字的蘊意可謂是雲泥之別。
關於劉彘這個名字,魏晉時候有人寫了一本《漢武故事》專門講到了這件事。說的就是漢武帝的父親景帝劉啟,他晚上睡覺的時候高祖皇帝給他託了一個夢,專門指到了他的王美人會給他生一個孩子,並親自給這個重孫子起了這個名字,意思就是希望景帝能夠對這個兒子重視。至於怎樣重視,相信大家都會懂。不過後人對於這一故事是抱著嚴重懷疑態度的,因為漢朝的史書都沒有記載,這後人怎麼能夠知道景帝做的這個夢呢?
事實上劉啟並沒有做這個夢,而是武帝的母親王美人對劉啟講,她自己做了一個夢,夢見太陽進了自己的懷裡。劉啟當時還不是皇帝,因此對王美人這個夢也是很感興趣,也知道她當時有著身孕,認為這是一個吉兆。此後不久文帝就駕崩了,劉啟就當上了皇帝。然而當上皇帝的劉啟,對王美人生下的孩子卻只是起了一個劉彘的名字。
在劉啟的心裡,對於王美人向自己訴說夢境的企圖,是有如明鏡一樣的清楚。王美人不過是借著夢境想要向他表明,希望他能夠重視自己的孩子,最好能夠把自己的孩子封為太子。然而這個時候的劉啟,自己又有著嫡長子劉榮(看這名字的區別,就知道當時王美人的孩子在景帝心目中的地位)。劉啟起了這個名字,含義再明白不過,太子是不要想了,就在大漢皇家這個大圈子裡,安安穩穩地做一頭富貴的肥豬吧。
就在立劉榮為太子的那一年,劉啟還抱著只有三歲的劉彘,試探這個孩童對於皇位的想法:「你想當天子嗎?」沒想到劉彘年紀雖幼,卻天姿聰穎,對父皇說道:「這等富貴是上天註定的,並不由得兒臣。不過兒臣的最大心願,就是能夠一直陪著父皇。」不得不說的是,劉彘的回答可謂是滴水不漏。但是從此也看出劉啟對於這個兒子是心存忌憚的,害怕他可能會危及劉榮的太子地位。
後來太子劉榮的母親慄夫人,拒絕了長公主劉嫖的提親,王美人卻讓劉彘迎娶了阿嬌。長公主當時在朝政中的權勢是很大的,既然慄夫人不願意做她的政治同盟,她就想方設法廢掉了她,緊跟著劉榮的太子也被廢掉了。王美人在這個時候就順利上位,當上了景帝的皇后,她的兒子劉彘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太子。劉啟卻看到太子的名字實在太過離譜,就為他重新起了名字,就是我們現在知道的劉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