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劉徹原名叫劉彘,寓意雖跟一家畜有關,但奧秘驚人

2021-01-10 歡歡玩花卉

今天的人們在翻閱古代歷史的時候,無不被那些帝王們取得的豐功偉績深深折服。有的朋友就說了,怪不得人家文韜武略,人家的名字就起的賊好,比如嬴政,那個「政」字起的多麼的大氣堂皇,再比如劉邦,那個「邦」字的意境也是足夠深遠。事實上很多帝王的名字都是後來改過的,比如劉邦原本叫做劉季,就連他的子孫劉徹,原名叫做劉彘。「彘」字在古語的意思就是大肥豬的意思。這個字和「徹」字的蘊意可謂是雲泥之別。

關於劉彘這個名字,魏晉時候有人寫了一本《漢武故事》專門講到了這件事。說的就是漢武帝的父親景帝劉啟,他晚上睡覺的時候高祖皇帝給他託了一個夢,專門指到了他的王美人會給他生一個孩子,並親自給這個重孫子起了這個名字,意思就是希望景帝能夠對這個兒子重視。至於怎樣重視,相信大家都會懂。不過後人對於這一故事是抱著嚴重懷疑態度的,因為漢朝的史書都沒有記載,這後人怎麼能夠知道景帝做的這個夢呢?

事實上劉啟並沒有做這個夢,而是武帝的母親王美人對劉啟講,她自己做了一個夢,夢見太陽進了自己的懷裡。劉啟當時還不是皇帝,因此對王美人這個夢也是很感興趣,也知道她當時有著身孕,認為這是一個吉兆。此後不久文帝就駕崩了,劉啟就當上了皇帝。然而當上皇帝的劉啟,對王美人生下的孩子卻只是起了一個劉彘的名字。

在劉啟的心裡,對於王美人向自己訴說夢境的企圖,是有如明鏡一樣的清楚。王美人不過是借著夢境想要向他表明,希望他能夠重視自己的孩子,最好能夠把自己的孩子封為太子。然而這個時候的劉啟,自己又有著嫡長子劉榮(看這名字的區別,就知道當時王美人的孩子在景帝心目中的地位)。劉啟起了這個名字,含義再明白不過,太子是不要想了,就在大漢皇家這個大圈子裡,安安穩穩地做一頭富貴的肥豬吧。

就在立劉榮為太子的那一年,劉啟還抱著只有三歲的劉彘,試探這個孩童對於皇位的想法:「你想當天子嗎?」沒想到劉彘年紀雖幼,卻天姿聰穎,對父皇說道:「這等富貴是上天註定的,並不由得兒臣。不過兒臣的最大心願,就是能夠一直陪著父皇。」不得不說的是,劉彘的回答可謂是滴水不漏。但是從此也看出劉啟對於這個兒子是心存忌憚的,害怕他可能會危及劉榮的太子地位。

後來太子劉榮的母親慄夫人,拒絕了長公主劉嫖的提親,王美人卻讓劉彘迎娶了阿嬌。長公主當時在朝政中的權勢是很大的,既然慄夫人不願意做她的政治同盟,她就想方設法廢掉了她,緊跟著劉榮的太子也被廢掉了。王美人在這個時候就順利上位,當上了景帝的皇后,她的兒子劉彘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太子。劉啟卻看到太子的名字實在太過離譜,就為他重新起了名字,就是我們現在知道的劉徹。

相關焦點

  • 漢武帝劉徹原名劉彘,真以為是賤名好養活就錯了,豬在古代是神獸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只要提到漢朝,大家就會想到漢武大帝劉徹。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劉徹的小名其實是劉彘。彘是豬的意思,堂堂皇帝的子嗣,為什麼會取這麼俗氣的名字呢?看到這裡,可能有些人會說賤名好養活,農村就有不少小孩叫狗剩、鐵蛋、二柱子等等,聽起來非常俗氣。但是,這僅僅是古代農村人的叫法,若是用這樣的心態去推測皇室的起名方式,就像是乞丐以為皇上要飯用金飯碗,太后挑水用金扁擔一樣,非常可笑。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豬並不是貶義詞,一般也不會用來罵人,而是一種神獸甚至神靈。
  • 歷史上這個王朝起名大有問題,千古一帝都名為「豬」,是何王朝?
    尊號"竇太主"的館陶公主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金屋藏嬌"主角陳阿嬌的娘親,漢武帝時期的大長公主,而這館陶公主單名一個"嫖"。就,很突然,很意外,好好一個公主取這種名字,也難怪晚年迷戀董偃,開啟了公主逾制之始。
  • 漢武帝劉徹一生有多少位皇后?都是怎樣的結局?
    漢武帝劉徹一生共有四位皇后,但前兩位是正式冊封的,後兩位則是死後追封的。第一位、陳皇后陳皇后,出生於長安,是漢武帝劉徹的表姐,也是漢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陳皇后的父親是漢朝第三代堂邑侯陳午,母親是館陶長公主劉嫖(即漢武帝劉徹的姑姑),在漢武帝四歲時就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劉徹。
  • 漢武帝劉徹一生有4個皇后,個個貌美如花,她們最後的結局如何?
    漢武帝劉徹一生有4個皇后,個個貌美如花,她們最後的結局如何?縱觀歷史,在我國封建王朝兩千多年間,歷經了非常多的朝代,而每個朝代都有出現過很多偉大的皇帝,正因為他們的管理,朝代也有經歷過繁榮昌盛,而這些豐功偉績都被人記載在史書上現在慢慢的被發現,說到偉大的皇帝,相信大家對漢武帝劉徹一點都不陌生,他的功勞被很多人熟知,那我們知道劉徹作為一個皇帝身邊是少不了妃子的,但是皇后肯定才是對皇帝最重要的,而對於他的皇后我們又了解多少呢?
  • 漢武帝劉徹,為何搬空國庫,也要派霍去病和衛青去與匈奴人死磕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劉徹將年紀輕輕的霍去病(時僅19歲)封為驃騎將軍,命其遠徵河西地區,拿下河西走廊,斬斷匈奴與西域的聯繫。霍去病的這兩次大捷,讓漢武帝劉徹前所未有的自信,在他看來,匈奴人已經是強弩之末,只需要發動最後一擊,這個威脅了大漢王朝數十年的匈奴政權就會在他的手裡被終結。不過就在這個時候,漢武帝劉徹卻遭遇了與匈奴人開戰以來最大的困難:國庫空了。
  • 漢武大帝中霍去病的這一舉動,讓主父偃大呼大膽卻讓劉徹如獲至寶
    而霍去病更厲害,首次上戰場就率領800騎兵偷襲匈奴大本營並且取得了大勝,而後更是像開了導航一樣在沙漠裡對匈奴進行了穩準狠的致命打擊,尤其是封狼居胥這一壯舉,更是成為了後世歷代武將的終極目標。而衛青第一次取得勝利的時候,霍去病還是個小孩,養在劉徹的身邊,頗得寵愛。衛青大勝,捷報傳回長安,劉徹大喜過望,當即命令主父偃擬詔嘉獎衛青及其部下將士。
  • 衛青姐姐嫁劉徹,劉徹姐姐嫁衛青,你娶我姐我也娶你姐
    衛青姐姐嫁劉徹,劉徹姐姐嫁衛青,你娶我姐我也娶你姐說到漢武帝和陳阿嬌兩人結婚也有幾年了,小兩口之間感情也非常好,但是就是沒有懷上子嗣,這對於皇室來說,是不允許的,沒有子嗣就等於下一任的王位沒有繼承者。雖然當時漢武帝劉徹還只是一個不到二十歲毛還沒長齊的毛頭小子,玩心也比較重。但是自己膝下無子,終究不是什麼值得開心的事情,所以便一直悶悶不樂。
  • 古代歷史,漢武帝劉徹,衛青的戰功累累
    大家好,給大家推薦漢武帝劉徹,衛青的戰功累累。右北平一帶李廣鎮守有年。後守將軍雖多,都沒有李廣聲望,奴人既與漢朝失和怎肯斂兵不動。所以時出時人。一些日子以來又飄忽無常了。武帝令車騎將軍衛青率三萬騎兵出雁門,又使將軍李息出代郡。衛青與匈奴交戰一場,復斬首虜數千人,得勝而回。
  • 酷吏為證廉潔獄中自殺,抄家結果寒酸,漢武帝追悔莫及株連三大臣
    漢武帝重用御史大夫張湯,導致其權勢凌駕丞相之上。每逢朝廷大事,漢武帝一和他討論就會忘乎所以,把其他大臣包括丞相都晾在一邊,甚至忘了吃飯。但是,漢武帝並不是一個能明察是非的人。因此,當張湯被彈劾貪汙時,漢武劉徹毫不猶豫地把他投入獄中,命人嚴格審訊他。張湯本是刑吏出身,來問罪對證者被他屢次反詰得啞口無言,讓漢武帝極為不滿。
  • 衛青死後,因為皇帝劉徹的一個夢,衛家遭受滅頂之災
    小編今天給大家講述一位大將軍,他的名字叫衛青。衛青,說起這個名字,大家都會對這個大將軍充滿一絲敬意,因為衛青在戰場上奮勇殺敵,表現的十分優秀。也是正是因為他,自己的姐姐衛子夫才登上了皇后的位置,有姐姐在後宮幫自己打點,自己在前朝奮勇殺敵,所以當時的衛青就具有了一定的權利。
  • 漢武帝劉徹打通西域,讓哪一種猛獸走入中華民族的視線?
    作者:陳二虎一、獅子何時傳入中國當你行走在神州大地,遊覽名勝古蹟,你會發現一對對神態各異的石獅子或立或蹲,或雄踞門口,或把守要津,姿態威風凜凜,氣勢宏偉壯麗。這石獅,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雄武氣魄,凝聚了古代藝術家的智慧與心血,不愧為古代藝術的瑰寶。
  • 「巫蠱之禍」的另一視角:漢武帝晚年的昏聵,與信息傳遞錯亂有關
    第一種意見是認為,漢武帝與太子劉據之間的矛盾是"巫蠱之禍"爆發的根源,這類史學家依據的史料是《資治通鑑》;第二類史學家則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為漢武帝在這一事件上的用意恰恰是為太子劉據掃平道路,為此他們分析了漢武帝晚年的三大權力障礙:衛氏外戚、李氏權臣以及趙氏集團。而第三種說法則較為傳統,他們認為"巫蠱之亂"產生的根源是西漢後宮爭寵,與漢武帝和劉據二人無直接聯繫。
  • 漢武帝年幼繼位,為掌控朝政設計殺表叔,殺雞儆猴此計太高
    漢武帝劉徹 不過在《資治通鑑》中詳細地介紹了漢武帝登基時的情節,讓我發現其實在漢武帝幼年繼承皇位的時候,並沒有那麼順利,甚至差點窩囊一世。 漢武帝劉徹七歲被立為皇太子,十六歲時初登皇位。但是他當上皇帝的局面卻是十分的尷尬。年幼登基導致他手下無人可用,話語權基本為零。當時朝中主要分為兩大勢力,一是竇太皇太后和漢武帝劉徹的表叔竇嬰,二是漢武帝劉徹的生母太后和他的親舅舅田蚡。竇太后身居朝廷多年,有很多的大臣支持,所以他們的勢力更強一些。
  • 毛主席評價漢武帝:雄才大略,但是有三個缺點
    【毛主席點評歷代皇帝之漢武帝】在中國歷史上,漢武帝劉徹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歷朝歷代也都對他評價非常高。班固在《漢書》中評價他「雄才大略」,曹植也說他「功越百王」,李世民則說:「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近代史學家夏增佑先生也評價道:「武帝時為中國極強之世,故古今稱雄主者,曰秦皇漢武。」
  • 這個人多次跟漢武帝幹架,漢武帝居然沒有處罰他
    我們都知道漢武帝對待大臣是非常嚴苛的,有很多大臣都死在了漢武帝的屠刀下,可以說漢武帝時期是一個人才噴發的時代同時也是對人才最嚴苛的時代。我們舉三個個例子,第一,在漢武帝時期有個儒生叫狄山因為反對漢武帝以武力對待匈奴被發配到邊疆;第二,司馬遷頂撞漢武帝,被漢武帝處以宮刑。
  • 歷史上有名的一對好基友,漢武帝真是斷袖?
    史書皆言韓嫣是漢武帝的男寵,稱漢武帝是葷素不忌的那一類人,可事實果真如此嗎?韓嫣是誰?他是弓高候韓王信的曾孫,名副其實的王侯后裔,貴族中的貴族。所以,在韓嫣很小的時候,他就被選中,成為了年僅4歲的膠東王劉徹的陪讀。
  • 衛青及霍去病得勝凱旋後,武帝劉徹非常高興
    歡欣之至的武帝劉徹,不僅大加封賞了參戰的其餘各將,連衛青三個尚在襁褓的兒子都被封為列侯,分別封為宜春侯(衛伉)陰安侯(衛不疑)、發乾候(衛登)。衛青連連上書推辭,武帝劉徹堅決不準。伊稚斜單于不甘心失敗,於同年的秋天再次派出一萬鐵騎侵襲代郡,殺死代郡都財朱英,劫掠千餘人而去,武帝劉徹大怒,衛青領旨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