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劉徹,為何搬空國庫,也要派霍去病和衛青去與匈奴人死磕

2021-01-10 繆帝說史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劉徹將年紀輕輕的霍去病(時僅19歲)封為驃騎將軍,命其遠徵河西地區,拿下河西走廊,斬斷匈奴與西域的聯繫。當時河西地區盤踞著渾邪王、休屠王等強悍的匈奴人部落,老實說,在當時的局面下,霍去病想要完成這個任務真的很難,要知道,霍去病遠徵屬於勞師以遠,匈奴人則是以逸待勞,而且匈奴人的戰鬥力不容小覷。可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霍去病沒有辜負漢武帝劉徹的信任,硬是打贏了,而且更為誇張的是,還連續贏了兩次,都是大捷。

匈奴人在霍去病的連番打擊下,失去了對於河西地區的統治力,自此漢人第一次佔領下了河西地區,中原和西域的道路由此打通,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也由此而來。而且另一方面來說,匈奴人失去了河西地區,也就不能再想從前那樣肆無忌憚的掠奪西域等地的資源,勢力大減,不可一世的匈奴人終於體會到了恐懼,在他們的歌謠裡面這麼唱道: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霍去病的這兩次大捷,讓漢武帝劉徹前所未有的自信,在他看來,匈奴人已經是強弩之末,只需要發動最後一擊,這個威脅了大漢王朝數十年的匈奴政權就會在他的手裡被終結。不過就在這個時候,漢武帝劉徹卻遭遇了與匈奴人開戰以來最大的困難:國庫空了。因為漢武帝劉徹連年發動對匈奴的戰爭,文景之治留下來的儲蓄已經消耗殆盡,原本滿滿當當的國庫現在卻前所未有的空虛,如今漢武帝又想對匈奴發動最後一擊,國家已經無力再支撐龐大的戰爭消耗。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劉徹召集大臣們商議如何湊齊這最後一擊的軍費開支。畢竟這是一個大窟窿,不是那麼容易填滿的,為了解決當前國庫的財政赤字,漢武帝劉徹下達了一系列新的政策。這些政策的實施,再一次為空虛的國庫注入了新的財富,不過雖然國庫又有錢了,但是民間百姓的日子就更難過了,畢竟這些政策的實施最終還是由天下百姓買單。漢武帝劉徹事實上也知道國家的民力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稍有不慎,秦末亂世可能就會再一次上演。

可是此時的漢武帝已經管不了那麼多了,他必須孤注一擲,必須得打贏這最後一仗,只有打贏了這一仗,他前期和匈奴人死磕的付出才值得,漢高祖劉邦無奈的和親、呂后所受的屈辱、文景時代的隱忍才有意義,他才能洗刷匈奴人這數十年來給大漢王朝施加的屈辱,才能為大漢王朝迎來更為久遠的和平。總之一句話,這一仗必須得打,這一仗也必須得贏。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劉徹發動了對匈奴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漠北之戰。這一戰,漢武帝可以說是掏空了國庫,並且把大將軍衛青和冠軍侯霍去病全部派去了大漠,東西兩路同時有數萬騎兵出發,步兵轉折踵軍數十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大漠和匈奴進行最後一場硬碰硬的戰爭,爭取徹底消滅匈奴人主力。皇天不負有心人,此戰霍去病和其部下騎兵與匈奴人的主力遭遇,儘管人數劣於匈奴人,但在霍去病一次又一次英勇無畏的衝鋒下,徹底把匈奴主力打趴下,之後霍去病乘勝追擊,一直追到了狼居胥山(今蒙古國境內),並在此完成了堪稱武將的最好榮譽:封狼居胥。經此一戰,匈奴遠離漠北,大漠以南,再無匈奴王庭。

儘管此戰之後,國庫徹底被掏空,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為了這場勝利,漢武帝劉徹已經等了二十年,大漢王朝已經等了八十年之久,匈奴人給大漢王朝帶來的屈辱,在這一刻,統統成為了歷史,大漢王朝終於以最強大的狀態屹立在了世界的東方。

相關焦點

  • 衛青及霍去病得勝凱旋後,武帝劉徹非常高興
    歡欣之至的武帝劉徹,不僅大加封賞了參戰的其餘各將,連衛青三個尚在襁褓的兒子都被封為列侯,分別封為宜春侯(衛伉)陰安侯(衛不疑)、發乾候(衛登)。衛青連連上書推辭,武帝劉徹堅決不準。伊稚斜單于不甘心失敗,於同年的秋天再次派出一萬鐵騎侵襲代郡,殺死代郡都財朱英,劫掠千餘人而去,武帝劉徹大怒,衛青領旨出兵。
  • 霍去病為何深受漢武帝寵信,17歲被封冠軍侯,21歲官拜大司馬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霍去病。 說起我國西漢時期的優秀將領,首先想到的就是「兵仙」韓信和長平侯衛青,這兩人可謂是西漢時聲名最為顯著的將軍。不過除了這兩人,還有一位,曾深受漢武帝的寵信,竟一度超越了衛青。 他就是冠軍侯霍去病。
  • 古代歷史,漢武帝劉徹,衛青的戰功累累
    大家好,給大家推薦漢武帝劉徹,衛青的戰功累累。右北平一帶李廣鎮守有年。後守將軍雖多,都沒有李廣聲望,奴人既與漢朝失和怎肯斂兵不動。所以時出時人。一些日子以來又飄忽無常了。武帝令車騎將軍衛青率三萬騎兵出雁門,又使將軍李息出代郡。衛青與匈奴交戰一場,復斬首虜數千人,得勝而回。
  • 漢武大帝中霍去病的這一舉動,讓主父偃大呼大膽卻讓劉徹如獲至寶
    《漢武大帝》中最著名的劇情就是漢匈戰爭這一段,漢匈戰爭中最光芒萬丈的就是衛青、霍去病了。衛青取得了漢朝第一次面對匈奴的大勝,徹底扭轉了高祖以來漢朝以和親換取邊境安定的被動局面。而霍去病更厲害,首次上戰場就率領800騎兵偷襲匈奴大本營並且取得了大勝,而後更是像開了導航一樣在沙漠裡對匈奴進行了穩準狠的致命打擊,尤其是封狼居胥這一壯舉,更是成為了後世歷代武將的終極目標。而衛青第一次取得勝利的時候,霍去病還是個小孩,養在劉徹的身邊,頗得寵愛。衛青大勝,捷報傳回長安,劉徹大喜過望,當即命令主父偃擬詔嘉獎衛青及其部下將士。
  • 衛青是大將軍,把部下全部精兵給了霍去病,57年後發現衛青真高明
    劉邦經過此戰,再也沒有了雄心壯志,對匈奴只得求和。劉邦去世後,匈奴單于還寫信給呂后,內容為:「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呂后對滿是汙言穢語的匈奴單于,也沒有辦法,只能派人送去美女寶物,求得暫時的和平。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漢武帝登基的時候。
  • 漢武帝賞衛青黃金千兩,衛青分劉徹寵妃一半,換來子孫300年富貴
    公元前130年,匈奴人再次南下,入侵漢朝的上谷等地。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以李廣、衛青、公孫敖、公孫賀為將,兵分4路,打響了漢朝反擊匈奴的第一場勝仗。此一戰中,李廣等3路兵馬無功而返,可初出茅廬的衛青,卻完成了奇襲龍城的奇蹟。這個騎奴出身,靠衛子夫裙帶關係,上位的國舅爺,給了漢武帝在內的所有人,一個意外的驚喜。元朔元年春,衛夫人有男,立為皇后。
  • 霍去病做了啥?匈奴人用24個字感嘆,字字痛心,從此衰落下去
    大漢王朝走到漢武帝劉徹的時候,不僅綜合國力在「文景之治」後蒸蒸日上,而且還湧現了兩名不世名將的輔助,一個是衛青,另一個是霍去病。匈奴的剋星由此登上了歷史的舞臺。霍去病出身世家大族,是漢武帝皇后衛子夫以及名叫衛青的外甥,權臣霍光同父異母的兄弟。雖然是貴族階層出身,但霍去病卻是憑藉著真本事而被漢武帝所倚重的。
  • 衛青姐姐嫁劉徹,劉徹姐姐嫁衛青,你娶我姐我也娶你姐
    衛青姐姐嫁劉徹,劉徹姐姐嫁衛青,你娶我姐我也娶你姐說到漢武帝和陳阿嬌兩人結婚也有幾年了,小兩口之間感情也非常好,但是就是沒有懷上子嗣,這對於皇室來說,是不允許的,沒有子嗣就等於下一任的王位沒有繼承者。對於陳皇后來說自己沒有皇子,在政權方面是一種致命的缺陷,古代歷代換後不僅要母儀天下,最重要的還是要為皇室奉獻皇嗣,這也是每一位皇后必須要完成的任務。雖然當時漢武帝劉徹還只是一個不到二十歲毛還沒長齊的毛頭小子,玩心也比較重。但是自己膝下無子,終究不是什麼值得開心的事情,所以便一直悶悶不樂。
  • 漢武帝送來數十車好肉,霍去病寧願臭掉都不吃,26年後才知他深意
    霍去病雖沉默寡言,卻有一顆報國的心霍去病這個人的性格非常的內向,《漢書》上記載:「霍去病為人少言不洩,有氣敢往」,就是霍去病為人沉默寡言,有勇氣,敢作敢為。漢武帝當時就想重用霍去病,讓他學習一下吳起、孫武的兵法。霍去病的回答是:「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霍去病認為打仗眼看戰場的情況,不必學習古代的兵法。
  • 明朝大將軍藍玉相比衛青,霍去病如何
    漢朝的衛青、霍去病都是抗擊匈奴的猛將,是漢武帝身邊的紅人,當時的高官厚祿幾乎是權傾朝野啊。衛青、霍去病稱得上民族英雄,其大漠殺敵,多次擊敗匈奴至今為止為民間所稱讚。藍玉此人是誰呢,作為明朝開國大將而且還是朱元璋的把兄弟,此人實力戰力如何呢?在捕魚兒海大破元軍,名震天下。廣為後人流傳。
  • 有人問:雄才偉略的漢武帝,為何被人惡意冠以「窮兵黷武」罵名?
    漢武帝多次派衛青、霍去病出徵匈奴,同時派張騫出使西域,削弱匈奴在西域的影響,基本上解決了匈奴對中原的威脅,也開拓了絲綢之路。漢武帝依靠徵戰,成為了偉大的帝王,也因為徵戰,成了窮兵黷武的帝王。只要說到漢武帝徵匈奴,提起徵匈奴的累累碩果,我們就會想到衛青、霍去病等,很少會想到貳師將軍李廣利。衛青、霍去病時代,只是出於漢武帝的前半生。
  • 漢武帝賞賜給霍去病幾十車酒肉,為何寧願士兵挨餓也不給他們吃?
    前公元123年(元朔六年),漢武帝派17歲的霍去病率領八百鐵騎奔赴漠北,深入匈奴腹地,刺探匈奴在漠北的駐軍情況,順便繪製一張完整的匈奴在各塞要點布兵情況以及出徵路線圖,以備後用。霍去病果然驍勇善戰,不辱使命,出色完成了任務,並且一路上斬殺匈奴數千人之多,把匈奴單于嚇得夠嗆,可謂是少年英雄。
  • 明明衛青是大將軍,卻甘願把精兵全都給霍去病,57年後發現真高明
    公元前127年,衛青北出雁門,斬匈奴數千人。公元前128年,衛青出雲中,擊敗匈奴白羊王、樓煩王。漢朝收復河南地,設朔方郡,拉開了反擊匈奴的序幕。執訊獲醜,驅馬牛羊百有餘萬,全甲兵而還,益封青三千八百戶。從零到一,衛青打破了匈奴的神話,也成了大漢的長平侯。多少個日夜,昏暗的油燈下,他與漢武帝徹夜不眠,探討如何打擊匈奴。
  • 漢武帝為何賣官鬻爵?糟糕的經濟政策,成就了漢武帝的偉業
    此後,漢惠帝、漢文帝和漢景帝三任西漢皇帝,延續了漢高祖對匈奴的這種策略。到了漢武帝登基後,匈奴的軍臣單于,派遣使者要求和親。公元前134年,軍臣單于的使者來到長安,拜見了漢武帝,請求和親。當時主戰派大行令王恢認為,匈奴首鼠兩端,不可再對匈奴軟弱。這番話很合漢武帝的脾氣,他對祖輩通過和親的方式換取和平,打心底裡不認可。
  • 漢朝大將軍衛青為何會娶「三婚」女平陽公主?其中有哪些玄機
    此女之父乃是漢景帝劉啟,弟弟是漢武帝劉徹,她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平陽公主。所以,也就是「漢朝第一將」才有娶她的資格。只不過是她在嫁衛青之前已經有過兩段婚史,她的兩任丈夫一位叫曹壽,另一位叫夏侯頗。他們的祖上都曾隨劉邦縱橫沙場、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
  • 衛青死後,因為皇帝劉徹的一個夢,衛家遭受滅頂之災
    衛青可以說是整個衛家的支柱,所以在衛青死後僅僅是因為皇帝的一個夢,就讓當時的衛家遭受了滅頂之災。 衛青小時候的生活是很貧苦的,他的母親只是一個小小的婢女,但是因為一次偶然,鄭季喜歡上衛青母親,於是就生下了姐姐和衛青。很快他的母親與姐姐就被扔出了鄭府,只留下了衛青。衛青雖然說很想母親與姐姐,但是他知道,如果說自己不長大,沒有能力,那麼他是出不去這個家的。
  • 釋讀中國歷史142:飛將軍李廣絕望自殺,大將軍衛青難辭其咎
    跟隨衛青大軍進攻匈奴的將軍裡,還有一位大大有名的飛將軍李廣。他是秦朝名將李信的後代,是個百發百中的神箭手,作戰非常勇猛。他曾在作戰中兵敗重傷,被匈奴生擒。匈奴把他放在一張網床上,架在兩匹馬中間。李廣裝死,趁敵人不備的時候突然躍起,搶奪了戰馬和弓箭,居然逃脫了。這次李廣因為打敗仗還被活捉,按規定要被斬首,繳納了贖金才得以免死。
  • 武帝時期元帥級別的人物,除了劉徹自己,就只有衛青
    衛青後期做的活大概和田普做太尉的活差不多,保障保障後勤管管軍方人事,多一個對匈戰略部署,至於上戰場,劉徹好不容易培養出來個元帥級別的人物能輕易讓他上戰場嗎。元帥和將軍不同,將軍只要能打會指揮氣場夠強,培養培養就能用了,不然上林苑的八百羽林都幹嘛去了?唯獨元帥,不僅要能打,還要有戰略眼光。
  • 漢武帝54歲起性格變得狂躁多疑,決策失誤不斷,究竟患了什麼病?
    公元前129年到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在11年間7次對匈作戰,名將衛青、霍去病表現優異,使「匈奴遠遁,而幕(漠)南無王庭」。但未能實現漢武帝的戰略目標——徹底徵服匈奴。11年間,漢軍投入100多萬人次的士兵和300萬民工,損失10多萬精兵和20多萬匹戰馬。在漢代,中原養一匹軍馬所消耗的土地產出可養25人,質量卻難與草原戰馬相比。
  • 「名將傳奇」一代戰神,飲馬翰海,封狼居胥,——西漢霍去病
    賞析:漢朝時期,北方匈奴經常侵犯騷擾漢朝邊境。有一次漢武帝要修建大將霍去病的府第,霍去病辭謝說道: 「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唐杜甫《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韻》詩:「辭第輸高義,觀圖憶古人。」亦作「辭甲第」、「去病無家」。唐王維《燕支行》:「誓辭甲第金門裡,身作長城玉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