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鳥類因為可以自由飛翔在天空,在自然界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幾乎沒有什麼動物能夠得到它們。鳥類們近乎沒有天敵,能打敗鳥類的只有鳥類它們自己和鳥類的生存環境。但看似如此自由的鳥類,卻也有他們自己的煩惱,鳥類從一個鳥蛋到它們長毛開始飛翔,中間需要度過一段非常漫長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裡,他們的自理能力幾乎為0,完全依靠鳥爸爸和鳥媽媽們餵食。幼鳥不但沒有捕食能力,也幾乎沒有任何一點防禦能力可以抵擋外界的危險。它們只能依靠隱蔽的鳥窩和高高在上的地理優勢。但是再好的地理優勢,也防不住有心的動物和一些「有心人」。
湖南株洲有一唐姓養殖戶,他們家不養豬也不養牛,他們家以養蛇為生。我們都知道,蛇是血食動物,野外吃的都是癩蛤蟆,老鼠,青蛙之類的動物。技術好的養殖戶可以做到用雞骨架動物內臟,便宜的魚類混合加工成蛇飼料,技術不好的養殖戶只能用活食餵養。孵化場淘汰的小雞和小鴨是他們的最好食物,但不管用哪種方法,雞飼料的成本都很高。為了節省成本,唐姓養殖戶將目標定向了野外,他們花錢僱傭人去候鳥繁衍的區域去掏鳥窩。他們用這些剛出生的幼鳥來餵食他們所飼養的蛇,一個晚上能抓好幾百隻幼鳥。幼鳥躲過了天敵,卻沒躲過人類的黑手。
當地林業部門接到舉報後,民警攔截了一輛麵包車當場查獲了292隻「三有」保護野生動物夜鷺的幼鳥。何謂三有野生保護動物?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這些野生動物一般比較常見,不算特別的稀罕。如果僥倖捕獲一兩隻也不構成犯罪,但是一旦數量達到規模以後,比如私自捕殺20隻以上者就可達到入刑標準,如果數量達到100以上者更是重大刑事犯罪的標準。
因此等待唐某的將是法律的嚴厲制裁,林業部門隨後將這些野鳥進行放生處理。他們驅車載著這些幼鳥來到棲息地,將它們放回了溼地。但是眼尖的網友發現這些幼鳥們,都只是一些蹣跚著腳步,嗷嗷待哺的幼鳥。網友們不禁發出疑問:「這些鳥毛都沒長齊就放生了,他們能活嗎?」
小編不是專業人士,查詢了一些資料,資料顯示「如果幼鳥脫離了父母,那麼等待幼鳥的將會只有死亡,幼鳥沒有任何的生存能力。如果是剛脫離鳥窩的幼鳥,放在它們的窩附近,鳥媽媽還是會餵養的;但如果幼鳥脫離鳥窩時間過長,那麼鳥媽媽有很大概率會放棄餵養。」這些幼鳥們能找回它們原來的鳥窩嗎,鳥媽媽能找得到它們的寶寶嗎?
將這些幼鳥如此簡單粗暴的放生回他們的出生地,很多網友心裡都很擔憂這些幼鳥的生存,他們也不免發出一些疑問:」林業部門這樣的處理方式專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