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 真希望還有「漏網之魚」

2020-12-05 中國青年報

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

△圖片來源於網絡

白鱘——中國「淡水魚之王」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為中生代白堊紀殘存下來的古代魚類之一,長江白鱘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一億五千萬年。它的學名是中華匙吻鱘,和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鱘同屬匙吻鱘科的亞種,體型碩大,成魚可長達七八米,遊速迅疾,被稱為「水中老虎」「中國淡水魚之王」,也是世界十種最大的淡水魚之一。

2003年大年初一,中國水產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科學家最後一次救助一條長江白鱘、放生並跟蹤。但隨後,船觸礁,被放生白鱘的電波信號也消失。誰能想到,這竟是人們最後一次發現長江白鱘。失去這一條魚,也失去了整個物種。

我們從未遇見 聽聞已是永別

今天凌晨,「白鱘滅絕」的消息一度佔據熱搜榜前列。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讓許多網友感到痛心。

不要讓滅絕、瀕危動物名錄再增加

為保護長江流域生態資源,日前,農業部發布通告,要求最遲自2021年1月1日0時起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其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

十年禁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面對長江已經「無魚」的窘境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十年禁漁堪稱保護長江的百年大計。

△資料來源: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網站

已滅絕的動物無法挽回,但對於另一些「一息尚存」、仍有個體存活的物種而言,抓住剩下的機會很重要,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刻不容緩!

監製丨唐怡 陸毅

製片人丨席羅曦 張奇斌

策劃丨張媛

編輯丨溫焌意 趙慧 韓詠慧

視覺丨李雪瑩

相關焦點

  • 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的消息,令人悲傷
    白鱘壽命一般在30年左右,中國最後發現白鱘自然繁殖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2003年至今沒有發現白鱘,也沒有人工養殖個體存留,可以推斷其已滅絕。「白鱘作為長江一個巨型物種,就像山裡的老虎。白鱘是吃活魚的,以魚為生,長江無魚,那白鱘就很難存活。」危起偉說。
  • 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 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
    今天,白鱘正式宣告滅絕,沒有進入2020年的新聞引起廣泛熱議: 據報導,2003年大年初一,中國水產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科學家最後一次救助一條長江白鱘、放生並跟蹤。但隨後,船觸礁,被放生白鱘的電波信號也消失。 沒人能想到這可能是人們最後一次發現長江白鱘。失去這一條魚,也失去了整個物種。
  • 2020長江白鱘終究沒能逃過滅絕
    長江白鱘起源於白堊紀距今已有一億多年,和中華鱘一樣都是這億萬年中物種的佼佼者,在人類對長江的使用千百年後終究還是滅絕了,2020年才剛剛開始就以被宣布滅絕。白鱘體型碩大,成魚可長達七八米,遊速迅疾,被稱為「水中老虎」「中國淡水魚之王」,它也是世界十種最大的淡水魚之一。
  • 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告滅絕,沒能進入2020年
    今天一早,一個噩耗登上微博熱搜榜「中國最大淡水魚」長江白鱘被科學家證實已滅絕人類迎來了新年,長江白鱘卻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研究人員在該論文中稱,預計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已經滅絕。該論文的預校樣(pre-proof)於2019年12月23日在線發布。▲論文原文截圖2019年9月17日,國際組織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在浙江杭州一個學術會議上報告稱,經專家組評估,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extinct)。
  • 長江白鱘,解密「水中老虎」2020年滅絕原因!
    一、長江白鱘2020年滅絕進入2020年的人類,是新的的一年,但是對進入2020年的長江白鱘,卻是悲慘的一年,因為在2020年1月2日,長江白鱘正式被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專家宣布:滅絕!二、長江白鱘簡介在長江當地居民流傳著一句古話:千斤臘子,萬斤象,這個「萬斤象」說的就是如今滅絕的長江白鱘,長江白鱘也被當地百姓稱為「水中老虎」。
  • 時刻知道丨長江白鱘滅絕,長江還有哪些瀕臨滅絕的物種?
    傳說可長到萬斤、曾經的「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沒能進入新的一年。  日前,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透露了一個噩耗:「中國最大淡水魚」長江白鱘被科學家證實已滅絕。在2020年的開年,聽到這樣一個不幸的消息,著實令人遺憾。  長江白鱘。 圖源:央視  長江白鱘到底是什麼魚?
  • 這些動物沒能進入2020年
    2020年,這一切開始的並不順利,前幾個月的澳大利亞山火,千千萬萬的動物無家可歸。眾所周知,澳大利亞因為是一整個大陸,所以島上的珍稀動物不在少數,一場大火讓考拉壯起膽向路人討要水喝。前一段時間公布了今年滅絕動物的名單,對於滅絕,是有嚴格定義的,英文名是die out,是指一個物種的最後一個物種不復存在。
  • 長江白鱘未能進入2020年,滅絕動物名單加一
    研究稱,預計2005-2010年長江白鱘就已經滅絕。長江白鱘,成魚體型巨大,可達7~8米,被稱為「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也是世界十種最大的淡水魚之一。白鱘的壽命一般在30年左右,最後發現白鱘是在2003年,白鱘也沒有人工養殖的個體存在,可以推斷已經滅絕。專家指出,白鱘是洄遊魚類,產卵地只在長江上遊。
  • 長江白鱘被徹底排除在歷史前進的滾輪中
    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讓許多網友感到痛心。白鱘是一種生活在長江的大型肉食魚類,分類學上屬鱘形目長吻鱘科白鱘屬,是這一家族碩果僅存的兩種魚類之一,也是我國的特有魚類。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危起偉博士,在論文中稱預計早在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便已滅絕。
  • 別了,長江白鱘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攝  閱讀提要  長江食物鏈頂端的一個物種滅絕了,這是2020年開年之初的一個壞消息。關注它,更要讓它的命運不再降臨在其他物種身上。人類最後一次見到白鱘,是2003年,跟蹤一條白鱘,希望找到產卵場,開展人工繁殖,但最終跟丟。
  • 中國人注意了,白鱘極可能在50年內滅絕!
    2003年,白鱘最後一次在長江被發現,在當年水生動物學界引起巨大轟動。一時間,人們開始重新關注這個「中國淡水魚之王」。那一年,在四川宜賓南溪江段,專家追蹤船不慎觸礁,跟丟白鱘。此後17年,經過無數次尋找,上萬裡追尋,再也沒發現白鱘任何下落。
  • 21世紀滅絕的四大動物,長江白鱘最可惜,還有兩種犀牛
    雖然現如今世界各國的環保意識都有所提高,對野生動物的保護也越來越完善,然而進入21世紀以來,還是有不少動物宣布滅絕或者功能性滅絕。今天我們就介紹其中四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物種。在2004年的時候,爪哇犀就因為數量過於稀少,而被宣布功能性滅絕。到了2010年4月,最後一隻雌性爪哇犀在越南被偷獵者殺害,經過了一年的考察後,2011年爪哇犀最終還是迎來了全部滅絕的命運。
  • 在我國,除了白鱘,百年來還有犀牛等十種著名野生動物已經滅絕
    在中國,除了白鱘,還有雲豹、新疆虎、白暨豚等生物已經滅絕,如今這些曾經與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與人類息息相關的野生動物們,都只留下來最後的影像,成為永遠的回憶。>長江白鱘有著中國淡水魚之王的稱呼,在地球上生存了1.5億年之久,是真正的古生物化石,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它們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經歷了很多次生物滅絕和地球環境巨變的時代,都順利的生存了下來,成為了長江水域中為數不多的史前大型魚類,但是,可惜的是,它們最終沒有跨過2020,永久的成為了過去,如今只剩下標本和圖像。
  • 白鱘真的滅絕了嗎?
    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2020年,我們第一份對野生動物的動容,給了長江白鱘。去年年底,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危起偉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上在線發表了一篇英文論文——《世界上最大淡水魚之一滅絕:長江生物保護的教訓和啟示》。論文指出,白鱘在2005年到2010年時已經滅絕。
  • 2020年長江白鱘滅絕,如今「長江雙白」已經徹底離我們而去了
    2020年初,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宣稱:「中國最大淡水魚」長江白鱘被科學家證實已滅絕,實際上,長江白鱘的滅絕時間應該更早,人類有觀測記錄以來最後一次發現長江白鱘的蹤跡是2003年,中國水產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科學家救助了一條長江白鱘,經過養殖恢復後,將其放生並裝備了跟蹤設備,然而,沒幾天就徹底失去了憐惜。
  • 白鱘滅絕!長江又一物種消失……
    掌上春城訊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白鱘郵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日前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pre-proof)透露了這一消息。
  • 那些沒能堅持到2020的可憐生物
    2020開年到現在全體人類諸事不順,對於自然界的小動物而言卻算是鬆了一口短氣。但仍然有許多可憐的動物沒有享受到人類全體禁閉時寧靜的自然,在19年就宣告滅絕,可能它們中的許多你從未見過甚至聽過,今天還是要帶大家看一看1.
  • 「中國淡水魚之王」白鱘宣告滅絕
    「中國淡水魚之王」白鱘宣告滅絕2020年元旦剛過,長江白鱘滅絕的消息就在網絡上高頻刷屏,鋪天蓋地的新聞比近幾年關於白鱘的所有新聞加在一起還要多。引發這場軒然大波的是一篇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上的論文。
  • 白鱘熬不到2020,生物滅絕狂潮難以逆轉?科學家:真相更恐怖
    就在2019年即將結束之際,一篇標題《白鱘滅絕:抱歉,沒有跟你走到2020》的新聞消息被網友們瘋狂轉發,各大網際網路平臺均被刷屏。從標題信息不難看出,這篇新聞稿的主要內容是講述有「水中熊貓」之稱的中華白鱘滅絕事件。20世紀80年代,由於漁民過度捕殺,白鱘數量銳減,政府下令嚴禁捕殺。
  • 科學家證實在2019年滅絕的動物,中國的斑鱉和長江白鱘在列!
    根據《Revelator》報導,科學家公布了證實及確定在2019年滅絕的物種約有20種,其中包括了我國的斑鱉和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類之一的長江白鱘。在民國時期,國內斑鱉的數量還有很多。但後來學者認為它走向滅絕的一個原因是,幼年斑鱉的體型和黿(太湖黿)類似,因此被混淆當成了黿一起捕殺。到1972年,國內再也沒有野生斑鱉的存在。 2019年4月13日,我國唯一的雌性斑鱉在蘇州動物園去世。目前全球僅存的斑鱉只剩下3隻,均為雄性,一隻在蘇州動物園,其他兩隻在越南。沒有了雌性,種族延續的希望只能寄託人類的生物技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