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廢孩子的常用句,你肯定在用

2020-12-05 全職媽媽育兒筆記

前天,同學媽媽給我看了他兒子畫的小畫《看看人家》,並配有文字:

我考試考了90分,媽媽說,你看看人家小明!

我考試考了60分,媽媽說,你看看人家小明!

小明考試考了80分,我考了90分,媽媽說,你看看人家小軍!

看出來了嗎?敲敲重點句式:「你看看人家……」,再想想看,你是不是經常在說在用?

「你看看人家」

相信很多家長在自己還是孩童時,就經常聽到媽媽念叨:你要是像隔壁誰誰就好了!反正就是別人家的小孩是寶,自己家的是草,心酸!那個時候就暗暗發誓,對自己的孩子一定不要這樣!

然而事實呢?成為父母后,遺憾地看著自己進入「你看看人家」的循環模式。不管孩子表現怎樣,總是忍不住拿來和別人的孩子對比,尤其是情緒不好時,說話更是口不擇言:你看看人家誰怎樣怎樣,再看看你,你就是一個廢物!當你多次重複這個詞「廢物」時,就像給孩子貼上一個標籤,難過的是,貼上容易,再揭掉非常難!

雖然知道不要老拿自家孩子與別人比,為什麼還要這樣呢?經某社會調查結果得過:是大家習慣性以結果行導向的方向去養育孩子,也就是以最快的方式得到想要的結果。你看看人家,也就是想讓孩子看看人家孩子的「成果」,再對比自己,然後知道上進努力。

但是,結果性導向適合職場,並不適應於養育孩子。職場都是成人,經過社會的洗禮已慢慢了解自己的付出與獲得的關係,知道學習別人,並尋找方法去獲得突破與進步,獲得階段性的成功;而養育孩子則是一條馬拉松賽道,大多數孩子需要的是,在跑道上父母正確引導、幫助不偏離軌道。「你看看人家」,就像是在跑道上,父母在後面拿鞭子趕著孩子,一邊喊:你看看人家多快,快跟上啊!想像下,這樣的場景下,你還有力氣加速前進嗎?

你看看別人?那你看見自己的孩子了嗎?

所以,「你看看人家」幫助孩子進步了嗎?

事實結果背離初衷。「你看看人家」只會讓孩子在行為上習慣性拿參照物,而忘記看到自己內心所想。久而久之,孩子即使抬頭努力,也會很容易被旁人帶偏,內心語言從「我想達到什麼目標」變成「不要輸給任何人」,這樣的思維導致的結果可想而知,一種是我什麼都不想做,反正比不過人家;一種是「為贏別人,不折手段」。

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孩子嗎?這樣的心態對嗎?

在《我們的孩子 看見、傾聽以及改變》(簡稱《我們的孩子》)裡,作者佐佐木正美認為,孩子健康成長所不可或缺的孩子健康成長所不可或缺的不是「不要輸給任何人」等催人奮進的話,而是孩子們自身互相產生共鳴的環境。當周圍的夥伴施展出了自己所沒有的卓越才能時,孩子不但不會嫉妒或覺得自卑,反而從心底敬佩夥伴,這樣的心態才是正常的。

如果總是以「你看看人家」,不要「不輸給任何人」的心態和語氣來養育孩子,只會只會讓人產生自卑或優越感。自卑感的反面是優越感。持有強烈的優越感的人,在內心某個地方也藏著強烈的自卑感。優越感也是一種可怕的情感,它會促使你輕視、鄙視他人。持有優越感的人會輕視因年老而能力下降的人,會對比自己有能力的人持有敵意、厭惡感、嫉妒之心,或諂媚比自己強的人。與此同時,他們還無法讓自己努力向前邁步,因為有優越感的孩子很怕體驗自卑感。

在《我們的孩子》裡,作者還鄭重提出:不光是不要跟別人的孩子比。家中同時培育多個孩子的父母應該更能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意思是自己家的孩子也不要互相比較,不要老說:「哥哥這個時候早已經會什麼什麼了」、「你看看你姐姐怎樣怎樣」之類的。

如果某個孩子學習能力很強,而另一個孩子只酷愛運動,這絕不是說擅長學習的孩子價值更高,應該獲得父母的愛更多,而愛運動的孩子價值更低,得到父母的愛就比較少。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應該是:父母疼愛你,既不是因為你學習好,也不是因為你運動能力強。即使你沒有什麼出色的技能,你也是父母眼中重要而又可愛的孩子。如果想讓孩子遠離歧視的心理,那父母應該具備平等培養方式。

你說:「你看看人家,每天多認真學習」,孩子想的是,「嗯,他很認真,學習很好,然後呢?」可見,這類結果性的展示,對孩子而言非常模糊。他更多多需要是家長看見孩子之後,細節性的引導、階段性的鼓勵。再你說「你看看人家」,不如稍停腳步,問問孩子,你自己想去往哪個方向?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這樣,那自己應該做?……

跟孩子說,「你看看別人」前,不如先看見自己的孩子!

偏差式教育

如果說「你看看人家」是一般家長的習慣,其實這跟社會教育有著很大的關係。在東方國家,如日本、中國,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推行一種教育模式,即偏差式教育,在這種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孩子必須與他人競爭。用專業的語言來解釋「偏差式教育」,即試圖讓某群體中的孩子邊與該群體的其他孩子比較邊提升楓樹一種教育模式(譯註:偏差值是日本人對於學習智能、學力的一項計算公式,其公式為:偏差值=50+10X(個人成績-平均值)/標準差。但這不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模式。

作為擁有近50年的兒童心理臨床經驗,療愈了上萬家庭的兒童問題的專家佐佐木正美,在《我們的孩子》一書中,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我一直認為,比起學校的教育,家庭教育更為重要。如果父母在家中從心裡認可每個孩子所持有的多種價值,孩子在學校的成績排名等就不是大問題。如果孩子不管孩子是否聰明,容貌是否初中,是否擅長學習或運動,父母都無條件地愛孩子,孩子從心底就會升起一種「」「雖然我不是完美小孩,但我依然有爸媽對我完整的愛」這樣的肯定感覺。孩子的內心也因此被陽光普照。如果孩子因為學校推崇偏差值教育受其影響而自我懷疑,也是因為家庭沒有給孩子提供堅強的後盾。可見,正確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是照亮孩子內心角落的陽光,千萬不要父母先關掉了窗戶!

總的來說,想養育一個健康陽光的孩子,作者所有的語言圍繞的一句話關鍵是:父母無條件地愛孩子,看見孩子,傾聽以及改變。

相關焦點

  • 這6句話告訴你,養廢你家孩子是多麼的簡單
    生活中,我們總是不經意的會說出一些傷害孩子的話語,但是我們自己卻還沒有意識到,今天給大家總結了6句話,這6句話告訴你,養廢你家孩子是多麼的簡單。第二句:我養你有什麼用這句話太傷人了,可能很多父母說這句話的時候都是氣話,可能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什麼事情,或者是學習成績不佳時的一句氣話,殊不知這樣的話,會嚴重的打擊孩子的自尊心,會讓孩子漸漸的失去信心,變得自卑!
  • 養好孩子不容易,但養廢孩子很簡單,只需要給孩子無底線的寵溺
    孩子一歲的時候犯了錯你說Ta還小孩子十歲的時候犯了錯你說Ta不懂事孩子二十歲犯了錯你還有什麼什麼藉口要去為一個成年人犯的錯誤開脫呢?孩子小的時候犯了錯大人總是以孩子小不懂事為藉口,去為孩子開脫那麼孩子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以後,他所犯下的錯就必須為自己的行為去負責。2020年5月1號勞動節,在廣東省發生了一件刑事案件。
  • 父母最承擔不起的後果就是把孩子養廢
    魏阿姨家裡兩個兒子,大兒子挺聽話,早早結婚有了孩子,家庭穩定沒有任何問題,所有問題都出在小兒子身上。生大兒子時魏阿姨年輕還不知道怎麼疼孩子,所以老大正常長大了,等到她三十多歲生小兒子時,已經很知道怎麼疼孩子了,把小兒子照顧得萬分周全。
  • 我一度把兒子養廢了,又把他拉出惡性循環,連貓都變聽話了
    樊登曾經講過,他有一次非常失敗的養狗經歷。因此在妻子懷孕之後,他一度感到非常焦慮,怕把孩子像養狗一樣,也養廢了。為此,他開始閱讀育兒、教育書籍,現在他的兒子嘟嘟成了他的驕傲。這聽起來像是調侃,但事實卻嚴肅得多。跟樊登一樣,我也把家裡的貓養廢了,更不幸的是,我一度把兒子也養廢了。
  • 高考英語作文素材,常用諺語500句,你的高規格滿分寫作
    高考英語作文要想得高分,素材的積累才是你得高分的基礎。「問文哪得妙如許,唯有素材活水來」!希望身為高中生的你要懂得厚積薄發,活學活用。平時多多積累,考場上才能文思如泉湧,揮筆若行雲。英語作文高分不難得,多背幾個萬能模板,開頭結尾寫一兩個高規格寫作的諺語,畢竟幾百個單詞顯示出你文採和單詞量積累之高,與眾不同的這是一種最好的方式呀!北北學姐為大家整理了「高考英語作文素材:常用諺語500句」,大家可以領取一份電子版,希望能幫到同學們快速提高成績,決戰高考!
  • 皇室戰爭:颶風廢沒廢還是未知數,龍騎墓園肯定跌落神壇了
    本賽季平衡調整涉及卡牌之多可謂史無前例,其中改動最大的當屬颶風法術了,重做之後的颶風雖然持續時間降低了,但是拉扯能力更強了,關於能對建築造成傷害,這只能算一把雙刃劍,所以颶風廢沒廢還是未知數,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龍騎墓園肯定得跌落神壇了。
  • 那是你不懂男孩,別再傻傻把男孩養廢了
    樓上馬姐家有個4歲小男孩,用馬姐的話來講,他簡直比二哈還能拆家,還能折騰。只要他在家,家裡永遠像個垃圾堆,沒有下腳的地方,前腳整理好房間,後腳就滿地零食玩具。耳朵對他來說就是擺設,到點了不睡覺,怎麼喊他都沒反應,總要一番吼叫,他才能乖乖入睡。他除了晚上睡覺那幾個鍾安靜,其餘所有時間都在亂蹦亂跳,把家裡弄得雞飛狗跳,馬姐也要一直跟著跑,累得氣喘籲籲。馬姐說,相比於女孩,男孩太難帶了。
  • 那些用狗狗賺錢養自己的人,多半是廢了!
    平時,鏟屎哥的媽媽只要看到有關狗狗的有趣視頻都會發給我,但昨天她給我發了這樣一個視頻:視頻裡是一隻小泰迪直立行走的集合,它穿著小衣服,背著小書包,用後腿站著走路,一蹦一跳,引起路人的圍觀。我剛看了兩眼就關掉了,這時媽媽笑著說:看看人家的狗訓的,太可愛了,都成精了。
  • 老師常用的4種「體罰」,你試過哪種?一種沒挨過肯定是好學生
    有句老話:「不打不成才,棍下出孝子」。所以在很多的家庭裡,總認為棍棒教育兒女才會有出息,就連在學校有個別的老師也存在有這種「體罰」心理。體罰雖然作為一種教育方式,在古今中外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但是它是不符合科學的一種教育,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體罰和變相體罰教育會使孩子的身心下受到嚴重傷害。
  • 「這事你想都甭想」你會用英語怎麼說?快來掌握7句高頻生活口語
    今天要主推的是日常英語口語,很多話我們經常說,但是有的時候到嘴邊要用又突然卡殼了!怎麼辦?那當然是要拼命的背,把日常常用的英語變成連腦子都不用過就能說出來的話就可以了。來,下面這幾句話,你會怎麼用英語表達,說出你的第一印象哦。1. 這事你想都甭想!2.
  • 植物大戰殭屍2五廢真的很廢?換一種看法看待五廢,五廢變五神器
    植物大戰殭屍2呢現在已經有已經有了157種植物,眾多植物各種各樣,它們也具備了各種各樣的植物,有些已經變為超級冷門植物,當然有五個植物是大家公認的五廢,這五廢如下!,既然上寶還留著它就說明它一定還有其他的作用所以換一種看法看待五廢,五廢變五神器!
  • 5句在抖音上火起來的「歌詞」,第一句你肯定聽過!
    今天我們就說在抖音上火爆的歌詞:5句在抖音上火起來的「歌詞」,第一句你肯定聽過! 《1.確認過眼神,我遇上對的人。》這句歌詞真的是很魔性了,無論在哪裡,都會有人哼唱,但就是只會這一句,哈哈《2.我曾經跨過山河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擁有著一切,轉眼都閒散如煙。以前到真的沒有在意過這句歌詞,在抖音上火起來之後,才認真的學會唱,真的是越唱越有感覺歌詞表達也十分有意義。
  • 青你2:秦牛正威寫的歌詞火了,僅僅只有8字,卻成情侶分手常用句?
    青你2:秦牛正威寫的歌詞火了,僅僅只有8字,卻成情侶分手常用句?秦牛正威最近在青春有你的舞臺上是很有人氣的,畢竟曾經跟吳亦凡一起上過熱搜,之前還沒有出現在比賽中的時候,她就漲粉無數。而秦牛正威也是想通過選秀節目,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可能也是跟曾經的經歷有關係吧,不過從她的表現中可以看到,秦牛正威對於rap跳舞似乎不是很擅長。
  • 你家狗被你養「廢」了嗎?網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作為人類最好的合作夥伴,它們其實都擁有自己最擅長的技能,而你家狗啥都不會,很可能是你太寵它被你養「廢」了。所以今天就帶大家看看,你家的狗狗在被你養「廢」前,到底有多厲害!你可以很容易的訓練金毛去幫你拿快遞,就是因為它們天生的巡迴技能。
  • 為什麼說不要把猴子當寵物養呢?兄弟,我猜你肯定沒有帶過孩子!
    如此不知道冒出這個想法的兄弟,是不是沒有帶過孩子,好吧,你說你沒帶過,那麼回去問問媽媽,你在5-6歲時是個什麼模樣的小可愛,... ...是不是感受到了,那麼來跟著阿物的思路想像一下,普通猴類的生命長度為20-40年一個20年都處在相對於人類5-6歲智力的孩子的動物,你想想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 玉小剛那句「沒有廢武魂,只有頹廢人」為何是個笑話?根本不成立
    然而時至今日,這句經典臺詞已經淪為一個笑話了。無法論證的理論玉小剛第一次說這句話是在《鬥羅大陸》第6章裡,對唐三說的。在前期唐家三少一直在給大家一個錯誤的暗示,那就是唐三的藍銀草真的只是普通的藍銀草。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很快就得知了唐三所擁有的藍銀草武魂其實是藍銀皇。藍銀草是廢武魂沒錯,但是藍銀皇卻是標準的頂級武魂。
  • 父母改掉這3句口頭禪,孩子會給你驚喜
    如果這個時候,你火冒三丈將孩子訓一頓,結果可能會更糟糕。那麼,怎樣才能改掉孩子寫作業磨蹭的毛病呢?其實,父母只要改掉這3句口頭禪,孩子就會給你驚喜。1、第一句話:「今天的作業多嗎?」比如:「寶貝,你今天過得開心嗎?有哪些收穫呀?」那麼,不管孩子在學校發生了什麼開心的、不開心的事情,他都會變得樂於跟父母分享。如果父母能夠適當地給予肯定和鼓勵,那麼,孩子的興致會更高。
  • 替孩子收著吧:常用多音字大全
    原標題:替孩子收著吧:常用多音字大全 替孩子收著吧:常用多音字大全 2015-03-06小學生學習 小學生學習 微信號 xxsxxbs卜 ①bo 蘿蔔②bǔ佔卜 常用多音字大全(C部) 1. 藏 ①cáng 礦藏②zàng 寶藏 2. 差 ①chā (書面組詞)偏差 差錯②chà (口語單用)差點兒 ③cī 參差 4. 禪 ①chán 禪師②shàn 禪讓 封禪 5.
  • 聽著就牛:教你用好「英文語氣詞」
    Oh通常與一些單詞或詞組連用,有時表明說話人明白了、知道了,如 oh I see, oh right;有時是對聽到信息的反應,如 oh good, oh heavens, or oh no   Well   well和oh一樣用在回答句的句首,但表達的意思不一樣,放well在回答句的句首表明說話者認為事實和他的想法與他所停到的不同
  • 孩子躺地上大哭撒潑,奶奶用1句話讓孩子起身不哭,網友:受教了
    奶奶用1句話讓孩子起身不哭,受教了不過有一次孩子跟奶奶在一塊去超市,結果「悲劇」就來了,孩子看到了一個玩具非要讓奶奶給他買,開始奶奶還是平淡的跟孩子好好說「家裡已經有很多了,不可以在買了」。孩子是用來養的,不是用來打的父母有的時候對孩子拳腳相加,帶來的結果只會是,有些孩子和父母感情總是不怎麼好,孩子有啥事情也不和爸媽說,有時憋在心裡,有時和同學一起抱怨。漸漸地孩子就形成內向自卑的心理,嚴重影響身心健康的發展,遇到問題孩子要解決問題的,不能只是打罵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