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很笨,甚至稱曾國藩為「天下第一笨人」,
中國古代科舉,第一個等級是考秀才。曾國藩從14歲開始考起,考到23歲才考上,考了整整七次。相比起同時代的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諸人,曾國藩確實算慢的。
左宗棠不留情面地批評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於兵機每苦鈍滯」。梁啓超說:「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
曾國藩自己常說「吾生平短於才」,「秉質愚柔」「餘性魯鈍,他人目下二三行,餘或疾讀不能終一行。他人頃刻立辦者,餘或沉吟數時不能了。」看書,別人一目二三行,他讀一行還有點問題。辦事,別人一會即辦好了,他想半天還不一定想清楚。
但就是這樣一個愚笨的人,卻成為了「千古第一完人」,十年七遷,連跳十級,官至二品,成為晚晴最重要的大臣。
這其中的智慧,全都濃縮成以下10句話:人情薄如紙,人心狠如狼
1、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2、人必誠,然後業可大可久。
3、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4、衣冠之族,以清白遺世為本,務要恬穆省事,凡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與之相接。
5、事以急敗,思因緩得。
6、輕用其芒,深藏若拙
7、尖酸語稱快一時,當之者終身怨恨。
8、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為惡最苦,是惟恐人知。
9、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
10、倚富者貧,倚貴者賤,倚強者弱,倚巧者拙。倚仁義不貧不賤不弱不拙。
曾國藩的一生以及留給後人的大智慧,我想,用這10句話概括再合適不過了!我們都知道曾國藩的智慧,卻不知道,他這智慧也不是平白無故天生帶來的,他的智慧跟一個人有很大的關係!
說名字不知道,要是說這幾個故事,你一定知道!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故事,「賣油郎獨佔花魁」,「玉堂春落難逢夫」(京劇叫《蘇三起解》),「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的故事等等。
還有三言二拍相信大家一定知道,那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就是這個人的作品!
這個人,跟曹雪芹,施耐庵齊名,但是人們卻只知道他的作品,不知道這個人!
這個人就是馮夢龍!
馮夢龍曾經寫過一本書,叫《智囊全集》,這本書是跟隨曾國藩一輩的書!
曾國藩日夜捧讀,「將此書置於案頭,夜闌人靜時,凝其思,品其味」。
我們所看到的曾國藩在官場以及為人處世的智慧,都是從這一本書學到的!
曾國藩日夜捧讀,紀曉嵐倒背如流!
康熙皇帝只允許內部傳閱,不可外傳。
這本書上起先秦,下迄明代,集合曆代智慧故事1238則,匯集了從先秦到明代的各種小故事,全部正史和筆記、野史,不僅有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謀略,也有平常百姓小人物生活中的奇巧機智。
不論是經邦治國,高瞻遠矚,還是出奇制勝,決勝千裡,抑或是輕取富貴、全身持家,古人的種種智慧韜略,幾乎收攬無遺。字字猶如三尺利劍,將種種智慧收攬無遺。
其實,《智囊全集》最開始只是很普通的一本冊子,流傳至今,也出版過很多版本,但是由於古人都是文言文,並且沒有斷句,很多版本人們讀起來非常費勁!
再加上有些版本沒有白話文翻譯,更沒有注釋,人們讀起來枯燥乏味。
因此建議大家看一看白話文版的《智囊全集》,將原版故事完完整整收錄進去,不但如此,每當給你講完一個故事時,馮夢龍還會對這個故事進行評論,而這些評論也體現出了馮夢龍個人的政治觀點或人生態度。
每一個故事都短小精悍,不會枯燥乏味,而是讓你哈哈大笑還能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
我常常沉浸於裡面有趣的,神奇的官場故事,還有民間故事中,有時候哈哈大笑,有時候驚嘆餘生,合上書籍,細細回味,原來這等智謀和智慧對於我自己是如此有用!
這一本書看過之後受益終生!從書中學到的智慧,伴隨我們的一生,不管你是買來自己看,還是收藏,亦或是送給朋友,都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上下兩側的人生智慧,只需要69元,讓你收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