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視頻
福瑞鯉「2號」人工繁殖技術
福瑞鯉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在建鯉的基礎上做進一步改良後所獲得的新品種, 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示範推廣並遠銷東南亞國家, 產生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2018年,我區豐越泥鰍養殖有限公司引進並創建了「國家新品種福瑞鯉河北繁育基地」,開展福瑞鯉養殖新品種技術的推廣普及,由於鯉的主養區在我國北方, 並且大多數的養殖區都有越冬過程, 所以, 鯉越冬和養殖過程中的成活率對養殖生產也尤為重要。
1、福瑞鯉「2號」親魚的選擇
「福瑞鯉2號」是以建鯉、黃河鯉和黑龍江野鯉為原始親本, 通過完全雙列雜交建立自交、正反交家系構成選育基礎群體。親魚要求雌魚在2齡以上, 體重1.5公斤以上, 如年齡在3-4齡, 體重在3公斤左右則更好。鱗片完整, 體無病傷, 體色鮮豔。體高背厚, 有效理想的相對高度和厚度。雌魚腹膨大, 胸、腹鰭間肉質薄而柔軟, 一般懷卵量大。
2、福瑞鯉「2號」親魚的飼養管理
專塘飼養
親魚要專塘飼養, 池塘水深在1.5米左右即可, 面積1至3畝比較合適, 根據池塘條件和飼養管理水平, 放魚量為100—125公斤/畝。鯉魚喜食底棲生物, 飼養鯉魚的池塘, 以底質淤泥較厚、腐殖質較多、底棲生物豐富較好。新開挖池塘不適宜作為鯉親魚的培育池。
定點投餵
立春後水溫回升到10℃以上開始設食臺定點投喂。飼料為鯉魚親魚專用配合飼料。投餵量佔魚體重的3%-5%, 具體數量應以天氣、水溫、攝食等情況變化適當增減。並根據池塘水質情況不定期排出部分老水, 增加部分新水, 保持水質肥、活、嫩、爽、溶氧充足, 以利增加鯉魚的食慾量, 促進性腺發育成熟。
分塘飼養
為避免鯉魚在不正常的天氣情況下自然零星產卵導致不易收集, 3月中旬將鯉魚雌雄分開放養在備好的魚塘, 分養時要嚴格鑑別雌雄, 切不可粗心大意, 使雌魚塘中混進雄魚。分塘後繼續培育促使性腺發育成熟。
3、催產、孵化魚巢製備鯉魚卵為粘性卵, 在自然水域粘附在水草上孵化, 在人工控制條件下繁殖。魚巢即成為鯉魚產卵的重要環境條件, 魚巢設置好壞, 直接影響鯉魚產卵的效果。製作魚巢的材料主要有水草、楊柳根須、棕毛, 可根據當地資源選用, 必須是細須多、柔軟, 不易發黴腐爛, 溶水後散開, 符合產卵和附著卵的生態要求, 魚巢做好後需經蒸煮, 消毒曬乾。如用水草作魚巢不能蒸煮, 需清洗乾淨後用藥物浸泡消毒。
催產清明前後水溫逐漸回升, 要注意觀察鯉魚活動情況, 特別是下雷陣雨第2天日出後, 如發現魚吻部露出水面, 3—5尾集中一起呈呼吸狀況或少數順塘邊遊動, 說明性腺發育成熟。如天氣晴好, 水溫穩定在18℃以上晴天即可催產。催產前將塘水放淺到0.3米左右, 使鯉魚曬背2—3小時, 具體曬背時間視太陽光線的強弱、水溫高低靈活掌握, 起捕時要用網兜捕捉, 避免手捕傷魚, 將魚捕起放入清水的網箱中, 使魚的口腔汙物、鰓中汙泥吐出。
經過數小時的網箱靜養, 雌魚注射催產激素 5微克/公斤·體重, 雄魚注射2.5微克/公斤·體重, 具體劑量視性腺發育成熟度適量增減, 注射後放入產卵池中,雌雄按1∶1.5進行配組, 隨後將已消毒的魚巢綑紮成一把一把系在竹竿上, 再將竹竿紮成三角形筐架或長方形、平列形放到產卵池中, 注射激素後8—10小時魚就開始產卵。產卵時要保持安靜的環境條件, 避免影響產卵效果, 如果不產卵, 可將產卵池水放淺繼續曬背或二次注射激素。
孵化
鯉魚產卵不是一次性產完, 雖注射激素 (LRH-H2) , 但與四大家魚相比, 產卵時間要長些, 將已產滿魚卵的魚巢拿出放入2%—3%食鹽水中浸泡20分鐘左右 ,可防止魚卵得水黴, 放至已安裝好紗窗的環道池內, 注入微流水進行孵化。
水溫穩定在18—24℃時, 4—5天即可孵化出膜。剛出膜的魚苗圍繞在魚巢周圍, 待2天後魚離開魚巢可自由活動時, 將魚巢緩慢拿出環道, 清除折斷在環道內雜物。待魚苗腰點現齊後出環道計數下塘培育或銷售。
豐南電視臺微信公眾帳號
是本臺唯一官方微信
凡本臺原創作品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微信號:fngbd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