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罷女兒嚷著要去公園玩,還抱著她的兔子玩偶一起。我們收拾好,戴好口罩就下樓了,走著走著女兒突然大喊:「啊!媽媽,我們忘記給小兔子戴口罩了!」
我家住在5樓,步梯,我一點也不想返回去,但看著女兒認真堅持的樣子,突然想起之前看過一個4歲萌娃給佩奇寄口罩的新聞,於是立刻改變了想法,我開心地對女兒說,「好呀,我們現在就回家給小兔子拿口罩!」
什麼?小豬佩奇也要戴口罩?
前段日子,海南一名快遞員被一個寄給小豬佩奇的口罩包裹弄得一臉懵。他經過和寄件人反覆確認,確定包裹就是寄給小豬佩奇的……
原來住在三亞的一位北京4歲小萌娃,疫情期間一直很有防護意識,知道外國疫情嚴重,看到動畫裡小豬佩奇沒戴口罩特別著急,吵著要給佩奇和她的好朋友們寄口罩。哭笑不得的媽媽為了守護孩子的童真,叫了快遞員上門收件。據說,這箱充滿童話愛心的口罩將於寄出7日後抵達小豬佩奇位於英國的製作公司。
哇,這簡直太暖了吧!網友們也紛紛感嘆小萌娃太有愛了,同時也表示媽媽的做法值得讚揚!
小萌娃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愛心和共情能力,肯定和媽媽平時的教育理念是分不開的。那麼,這位媽媽的哪些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呢?
第一,尊重孩子
既不強迫孩子做他自己不願意做的事,又能給孩子們充足的自主權來決定他們的意願。這位媽媽做到了尊重孩子,當孩子出現「給佩奇寄口罩」的天真想法時,她選擇了傾聽並尊重孩子的意願。
而現實生活中,在很父母眼裡,孩子小、不懂事,認為他們很多想法是幼稚或錯誤的,總是不自覺地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在家長「你不許……」、「你要……」的左右控制下下,自己的意願得不到滿足、孩子怎麼會真正的快樂呢?著名的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女士說過:"只要不是違法的、不道德的,孩子成長中的小舉動都值得父母的尊重和鼓勵".
第二,保護孩子的童真
」童真「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最純淨的存在。
孩子的世界充滿了童真童趣,他們用最澄澈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他們對世間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心。他們天真,美好,快樂,無邪……還經常幹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兒。我們常說,一個成年人如能保持童真,他多半是個樂觀,積極,熱愛生活的人;也有人感嘆,有些孩子小小年紀就缺乏童真,讓人莫名的心疼……所以,永遠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衡量一個孩子的行為,或許那才是一個孩子最真實的本性。保護孩子的童真和好奇心,可以讓孩子充滿天馬行空的想像,讓他們童年的天空更加絢麗,美好,夢幻。
故事中的媽媽沒有嘲笑、沒有打擊,更沒有揭穿小豬佩奇並不真實存在的事實。小心翼翼而又滿懷愛心地保護了孩子的童真。
第三,以身作則,培養孩子的愛心
愛心是同情憐憫之心態,更是關懷、愛護他人的思想感情。它是善良、尊重、誠實、責任心等許多美好品質的基礎。愛心如陽光雨露,溫暖、滋養別人的同時,也浸潤著一個人的心靈;而一個內心滿是自私冷漠的人,就好比乾旱的沙漠,草木凋零,心靈荒蕪。培養孩子的愛心,父母的榜樣作用很重要。我想故事中小姑娘的媽媽一定也是一個充滿愛心之人,並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孩子的愛心插上了翅膀。
童年只有一次,如果孩子在兒時都不快樂,那麼他的一生還有更快樂的時候嗎?
尊重孩子、呵護孩子,努力為他們創造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