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愛孩子寵到歪?長輩這5種行為要改!

2021-01-11 鴿子醫生育兒

家裡也有這種長輩嗎?爺爺、奶奶寵孫子寵翻天、父母過度溺愛式的教養,小心將孩子高高舉起卻重重摔下。我們把生活中最常見的5種過度溺愛孩子的行為梳理出來,若下面這些行為表現都成了家庭常態,那是時候介入長輩的教養方式,或改變自己的心態了。

1、喜歡嗎?買給你!

這是許多孩子的夢幻金句,尤其小孩跟家人外出看到喜歡的東西常常會吵著要買,或是容易受到同學的影響而要求一些「他有我也要有」的物品。這時候,如果總是順著他的意,就會養成予取予求的習慣,長久下來孩子就會對索取想要的東西抱持一種理所當然的心態。

2. 孩子哭了馬上哄

藝人大小S曾經在節目上分享兩姐妹教養小孩的差異。當小孩剛學會走路,歪歪斜斜不甚跌倒時,小S會過去問孩子有沒有受傷?沒有的話就讓孩子自己站起來拍一拍。但是大S是衝過去將孩子抱起,說「我的小心肝」。

雖然沒有絕對正確的養育方式,但是如果太常一聽見哭聲就急忙安撫,小孩可能就容易仰賴哭鬧來獲取注意,建議先了解哭的原因,再提供協助與解決辦法。

3. 我家小孩永遠是對的

或許受到獨生子女的影響,越來越多家長將孩子當作溫室中的花朵,始終如一地捧在手心保護著,這樣的話,小心變成別人口中的「直升機父母」了!

作業忘記帶、考試考不好、手工不會做、跟同學吵架、被老師責罵…這些生活中的小事都是訓練孩子面對困難,應對進退的能力。如果長輩總是不分青紅皂白站在孩子這邊,那麼小孩成長過程中就沒辦法培養受挫力、抗壓性,還可能變成一個媽寶。

4. 不忍心處罰孩子

小孩犯錯了,有時候媽媽講話一大聲,婆婆就會過來安慰孩子,要媽媽不能罵、不要罰,雖然爺爺、奶奶心疼孩子的心情是很正常的,但是家長要在適當的時機跟長輩溝通,自己並不是要教訓孩子,而是擔心孩子會恃寵而驕,知錯不改,並不是特意要教訓孩子,讓小孩明白犯錯要付出代價,才能避免以後再犯。

5. 零用錢給太多

某些家境富裕、父母忙於事業的家庭,孩子們通常都不用擔心零用花費不足,因為家長忙工作很少陪伴孩子、給予關心,就會通過大量的金錢來彌補無法時常陪伴的遺憾,這種金錢補償行為會讓孩子容易衍生出驕傲、自私、任性等缺點,甚至會有虛榮、反社會的心理。

所以,綜合上述,有時候疼愛與寵愛實在只有一線之隔,家長應該給予孩子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給小孩魚吃,不如給他一支釣竿,讓他學釣魚,才不會把小孩寵成沒有同理心、嬌生慣養的歪孩子!

相關焦點

  • 無論狗狗多大,這5個行為都必須要改,寵不得
    健康飼養,從饞不膩狗糧開始,想了解更多的飼養知識,請關注「饞不膩狗糧」百家號狗狗都需要飼主的引導教育,因為剛開始的狗狗就像個孩子一樣需要父母的帶領,不管你家狗狗多大,有這5個行為,都必須要改正,飼主不能太寵了。
  • 長輩對孩子的寵愛,我們該如何應對
    看過一本書,講了一個故事,小明奶奶非常寵愛孩子,每個節日,都要給孩子買各式各樣的禮物,聖誕節5個,感恩節8個……媽媽覺得,奶奶這樣做會慣壞孩子,所以和爸爸說,不能讓奶奶這樣「胡作非為」,但是爸爸卻不同意媽媽的觀點。媽媽只好轉變態度,小明在節日收到很多禮物,媽媽便教育小明要學會給予,孩子必須在奶奶生日那天,送上自己親手做的禮物。
  • 寵孩子要有度,這6種行為危害很大,父母必須阻止
    父母沒有不愛孩子的,但現在父母愛孩子的普遍方式是:物質上無微不至,功課上步步緊逼,精神上麻木不仁。這種做法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作為父母,愛孩子要講究一個度,把握好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不能把寬容變成縱容,對待孩子,這6種行為決不能手軟。
  • 家裡四位長輩,最寵愛孫子輩的是哪個?排第一的總是這一位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裡若有四個長輩,那無疑多了一筆寶藏。尤其是在經濟壓力比較大的當下社會,有娃的青年夫妻,正值事業上升期,自然沒有時間看娃,需要家裡的長輩伸伸手,來幫他們分擔一下家庭的擔子,可這四位老人,找誰幫忙比較好呢?
  • 李玫瑾:被老人寵大的孩子,將來很難在社會立足,三種寵溺不能忍
    「文/貝貝豆(原創,歡迎轉載分享)」近些年提及隔代育兒話題,不少媽媽都會「哀聲載道」,吐槽自家老人對孩子過度寵溺,過度呵護,甚至會在爸媽管教孩子時「故意拆臺」。出於對長輩的尊重,很多媽媽可謂是敢怒不敢言,正是這種「放任不管」、「隨他去」的想法,害了自家孩子。
  • 貓不能太溺愛,寵主這3種行為,會助長貓的壞脾氣!
    貓雖然很值得寵愛,但不能過度溺愛。毫無節制地嬌慣,對貓並非是好事。那些被寵主過度溺愛的貓,在生活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壞習慣。可能會脾氣暴躁,對人並不友好。有些寵主一開始養貓,總是會盲目地寵著貓咪,認為這是愛貓的體現,等到了最後才去抱怨貓咪滿身「惡習」。比如:貓喜歡咬人、抓人的行為。幼貓時不引導,等貓咪長大了會很難改過來。
  • 孩子不能過於寵,特別是長輩
    孩子是絕對不能嬌生慣養的,更不能寵溺,現在很多家長都這樣,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不想讓孩子不開心。可是你們知道嗎,這不是對孩子好,這樣「寵」著孩子,讓他在不自覺中養成很多壞習慣,其實是害了他。寵著養的孩子,會養成很多的壞毛病。他們不懂得理解,不能接受「不」,不知道關心他人,不能受到任何打擊,所以家長朋友們一定不要把孩子寵壞。
  • 李玫瑾坦言:孩子有這3種行為不能慣,該打就得打,晚了很難改正
    李玫瑾坦言:孩子有這3種行為不能慣,該打就得打,晚了很難改正我們總是要求孩子學習成績要好,要變得優秀,但對於孩子平常時的一些小毛病,家長卻不以為然,認為孩子還小,這些小毛病長大後就會改正了,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著名的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老師曾說過:一味地寵溺孩子,只會害了他們。孩子在3-4歲的時候,會怎麼跟你鬧呢?
  • 有這5種表現說明中招了,不改就趕緊送人吧
    尤其是女孩子,特別寵愛它,如果你家博美有以下5種表現,說明它已經被寵壞了!一、亂撲亂咬我們都知道狗狗是很喜歡撲人的,博美也不例外。如果是平時撲在寵主身上撒個嬌倒沒什麼,但如果它不止喜歡撲向主人,還喜歡撲其他人,而且咬人,這對那些害怕狗狗的人來說就非常恐怖了。
  • 李玫瑾: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
    ,吃飯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們要及時糾正!所以老人們經常說:「一歲看小,三歲看老」,意思就是一個人在小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到老了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這句話雖然是民間流傳的諺語,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能證明,但也是不是沒道理的。在我國,餐桌禮儀十分重要,用餐時的行為舉止最能表現出孩子的教養品質,就像小時候父母教育我們到人家做客千萬不能拿起筷子在菜裡攪拌。
  • 泰迪犬這5種「搞笑」行為,很可能是生病了,寵主要重視!
    如果你家泰迪犬忽然出現下面這5種「搞笑」行為,很可能是生病了,寵主要重視!可能有耳蟎、耳炎或寄生蟲叮咬的困擾,寵主看到泰迪有這種搞笑行為,一定要好好檢查一些泰德耳朵!02坐著磨蹭屁股如果你家的泰迪犬有喜歡坐在地上磨蹭屁股的行為,也要留神觀察!
  • 杜若溪因孩子問題起分歧:老人寵孩子到底怎麼辦
    爺爺奶奶一聽孫子哭了,馬上跑過來說:「他要玩就讓他玩嘛,你不讓他玩怎麼餵的進飯,到時候餓壞了」。這個大概就是老人寵孩子經常發生的故事吧。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分為幾種方面來處理1.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在教育孩子上面,我們需要掌握什麼是原則性問題,比如寶寶不願意坐安全座椅,或者在高處跳躍,這些都是會關係到孩子安全的事情,爸爸媽媽需要堅持自己的原則。
  • 李玫瑾:孩子出現這4種行為,家長該打就打,不然6歲後再難改正
    看到這個情況,艾迪心裡是非常生氣,說著要教訓兒子。聽到這個話後,寵愛孫子的奶奶連忙護著,甚至還說是自己的錯,不小心把孩子的電視給關了。看到這樣的情況,艾迪心裡是十分的無奈。因為奶奶的袒護不僅僅是這次,以往每次小朋友做錯了事情,都有奶奶幫著說話。可是一些時候,兒子確實是做了一些很過分的行為,像這次動手打奶奶。這本來是需要好好教訓一頓的,可是有老人在一旁。
  • 李玫瑾: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會有這3種行為,要及時糾正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是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的,她曾提出過一個觀點: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全部認知來自於後天的教育與培養。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父母填上什麼顏色,孩子就是什麼樣子,孩子的性格,教養,情商等都源於父母的後天培養與教育。
  • 九月初,人海茫茫,唯獨寵你,相遇即是緣分,真情不改,白頭到老
    如果愛情回歸到柴米油鹽的生活,希望我們還可以握著對方的手一直走到白頭。愛上你可能只用了5秒鐘,但是吸手卻需要一輩子。在天蠍座看來,遇到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人並不算多麼容易,所以想愛上對方更是越發艱難,十分珍惜這段容易碎掉的愛。
  • 孩子看似「鬼靈精」行為,長大多半沒出息,這3點希望你家娃沒有
    ,不能客觀地去判斷孩子行為的對錯,殊不知家長們的寵愛和「寬恕」會縱容孩子往壞的方向發展。很多孩子會出現一些看似「鬼靈精」的行為,在長輩看來,孩子人小鬼大,樂呵樂呵就過了。但是卻不知道,這其中存在隱患。孩子的行為意識還不健全,或多或少會存在行為不當的時候。而此時,需要家長耐心地去發現,並加以糾正孩子的行為。否則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行為錯誤的想法,我行我素,這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百害而無一利。
  • 寵主的這6種行為,正在慢慢「傷害」狗狗,中了趕緊改!
    有時候寵主的一些行為,會慢慢傷害狗狗,如果下面的行為當中,你還在做著,趕緊改!2、狗狗生病百度治狗狗生病很常見,但是寵主千萬不能夠隨便在百度上找一些方法來治療,畢竟大部分寵主都不是獸醫,並不知道如何去治療,平時多注意狗狗的健康狀況,不要出現狗狗生病,你還不知道的情況。
  • 狗狗的這5個行為,是想要變壞的徵兆,寵主要小心了
    二、對著主人吼叫 有些寵主可能對狗狗太過於寵愛,以至於在狗狗觀念中會顛倒了和主人的地位 四、吃不到自己想吃的,會對你發火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高了,連著狗狗的飲食也越來越好,這就意味著狗狗吃到的美食越來越多
  • 父母再寵愛孩子,以下習慣也不能慣著,過了6歲再糾正就晚了
    文|暖時光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再加上父母都有這樣的心態,那就是要把最好的給自己孩子,於是不自主就會對孩子很好。就這樣有時候孩子有了一些不好的言行,父母也不捨得吵他們,而是各種寵愛。寵愛孩子本身沒錯,但父母要注意,如果你真是為了孩子好。
  • 如何正確地寵孩子?
    ———— / BEGIN / ————記得之前看《媽媽是超人》時,馬雅舒對待孩子的方式讓很多人的詬病,說她太寵孩子了,都把孩子寵上天了。比如,她嫌沙子髒,就不願讓孩子去接觸,也不讓孩子摸菜市場的魚和蔬菜,為了保護孩子不受傷,乾脆把家具搬空,讓孩子在空房裡玩,然後吃飯只能打地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