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對孩子的寵愛,我們該如何應對

2021-01-11 育兒如此簡單

有一種冷,是爺爺覺得你冷;有一種餓,叫奶奶覺得你餓。簡單一句玩笑話,折射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祖輩對孩子的溺愛,困擾著80後,90後爸爸媽媽。

看過一本書,講了一個故事,小明奶奶非常寵愛孩子,每個節日,都要給孩子買各式各樣的禮物,聖誕節5個,感恩節8個……媽媽覺得,奶奶這樣做會慣壞孩子,所以和爸爸說,不能讓奶奶這樣「胡作非為」,但是爸爸卻不同意媽媽的觀點。媽媽只好轉變態度,小明在節日收到很多禮物,媽媽便教育小明要學會給予,孩子必須在奶奶生日那天,送上自己親手做的禮物。

這個故事讓告訴我們,如果換一種思路,把它當作是對孩子的一種培養,或許會有不同效果。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人,他們必須學會和這些人相處,積累不同的經驗,獲得成長。

爸爸媽媽們需要做的。是對孩子積極的引導,讓他們學會處理各種人際關係,學會感恩、愛與被愛、學會奉獻,學會團結。

面對爺爺奶奶對孩子的寵愛,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妥善應對爺爺奶奶對孩子的溺愛,爸爸媽媽不要與長輩發生衝突,這樣會給孩子樹立錯誤的「榜樣」,爸爸媽媽應該和爺爺奶奶多溝通,不能強迫爺爺奶奶接受我們的想法,但是可以勸說他們不要溺愛孩子。

2、遇到爺爺奶奶溺愛孩子,可以陳明利害,老人大多通情達理,只不過因為隔輩了,才會溺愛孩子,溺愛也是愛轉化來的,是愛就會為了孩子好,陳明利害,相信爺爺奶奶會改變的。

3.要教會孩子,如何應對爺爺奶奶的溺愛,比如爺爺奶奶給孩子送禮物,爸爸媽媽要教育孩子給爺爺奶奶送禮物;爺爺奶奶給孩子做好吃的,也要讓孩子給爺爺奶奶做好吃的,這樣孩子會學會感恩。

對於爺爺奶奶對孩子太過溺愛的問題,父母要做的是積極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行為,不要讓孩子成為家裡的「小霸王」。

相關焦點

  • 家裡四位長輩,最寵愛孫子輩的是哪個?排第一的總是這一位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裡若有四個長輩,那無疑多了一筆寶藏。尤其是在經濟壓力比較大的當下社會,有娃的青年夫妻,正值事業上升期,自然沒有時間看娃,需要家裡的長輩伸伸手,來幫他們分擔一下家庭的擔子,可這四位老人,找誰幫忙比較好呢?
  • 寵愛孩子寵到歪?長輩這5種行為要改!
    家裡也有這種長輩嗎?爺爺、奶奶寵孫子寵翻天、父母過度溺愛式的教養,小心將孩子高高舉起卻重重摔下。我們把生活中最常見的5種過度溺愛孩子的行為梳理出來,若下面這些行為表現都成了家庭常態,那是時候介入長輩的教養方式,或改變自己的心態了。1、喜歡嗎?買給你!
  • 對孩子可以寵愛但不能溺愛
    尤其是前者,對孩子一生都會有影響。家長不得不反思:原來「太愛」也會有錯。過度的溺愛淹沒孩子美國心理學家黛安娜·鮑姆林德(Diana Baumrind)根據父母對孩子的需求的反應程度和是否對孩子建立規則將父母的教養方式分為權威型、專斷型、溺愛型和忽視型四種。
  • 如何與父母相處?當我們自己老時該如何應對?聽聽岸見一郎如何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父母,總有一天他們會慢慢衰老,意識模糊,我們如何與他們溝通和相處?如何改善他們的關係?如何照料他們?如何理解他們的言行並且適當地應對?當我們老了,有一天也會和父母一樣,迷失在時間的長河裡,如何度過老年的難關?
  • @家長,對孩子發火後,後悔不已該怎麼辦?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作為有能力做出改變的父母,如何做才可以教育孩子又避免孩子受傷! 別難受,吼孩子的確很難控制!父母為什麼總是會忍不住吼孩子呢?實在沒忍住吼,就用這個「情感急救三步驟」雖然說了這麼多, 孩子確實是關係裡的弱勢群體,但凡事適度,家長肯定會有怒不可遏的時候, 那麼如果真的對孩子發火了,家長該怎麼辦呢? 1.
  • 來自愛鳥周的提問:在野外遇到幼鳥落地,我們該如何應對?
    在野外遇到幼鳥落地,我們該如何應對?據劉院長介紹,如果鳥類受傷比較嚴重,則需要送到我們這裡(浙江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基地),由我們專業人員進行救護;如果有受傷的幼鳥精神狀況還很好,只是暫時不能飛行,實際上它的爸爸媽媽就在附近,只是看到有人驚擾不敢過來,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躲到一邊去,以便它們把幼鳥帶走。
  • 「我家小孩愛打人」,如何解讀孩子的攻擊性?應對方式很重要!
    應該如何應對他打人的行為呢? 《兒童行為心理學》一書中指出:孩子的行為多種多樣,而其每個行為背後都有著和成人不太一樣的行為心理,只有抓住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摩英老師覺得,在正確回應孩子攻擊性行為的前提是:如何看待孩子的攻擊性? 1、什麼是孩子的攻擊性行為?
  • 如何讓孩子認識公共道德?父母該如何應對:孩子缺乏公德的行為
    是父母對孩子的放縱?是孩子自身淘氣的問題?是學校缺乏相關教育?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缺乏公共道德,一再發生這樣的「熊孩子」事件呢?父母又該培養和糾正孩子的行為呢?下面我們通過以下四點來對該事件的起因以及防治措施進行一下仔細分析。1.如何讓孩子認識公共道德?公共道德涉及哪些行為?
  • 父母再寵愛孩子,以下習慣也不能慣著,過了6歲再糾正就晚了
    文|暖時光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再加上父母都有這樣的心態,那就是要把最好的給自己孩子,於是不自主就會對孩子很好。就這樣有時候孩子有了一些不好的言行,父母也不捨得吵他們,而是各種寵愛。寵愛孩子本身沒錯,但父母要注意,如果你真是為了孩子好。
  • 當女生說「我們不合適」,男生如何應對?
    女生拒絕男生通常用的理由是「我們不合適」。當女生說「我們不合適」,男人如何應對?其實,答案很簡單,不同的情況,不同的應對法則,下面是明一悅讀整理的三個回應小竅門,身為男生想要學習就抓緊來看一下吧。【相親女生說,我們不合適時,有好感的男生如何應對?】A先生相親,喜歡上了一個姑娘,可惜的是姑娘對他並無好感,見面之後雖然也留了微信,卻總是不怎麼熱情,無論A先生怎麼主動,姑娘總是淡淡地回一句」我們不合適「。A先生不明白,究竟是哪裡不合適?況且他對姑娘充滿好感,一心想繼續,如何回應才顯情商呢?
  • 中風3分鐘急救如何操作 病人突發中風該如何應對
    那中風3分鐘急救如何操作?病人突發中風該如何應對?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中風3分鐘急救如何操作?說到中風3分鐘急救如何操作這個問題,當中風突然發生的時候,我們首先應該讓中風病人保持仰臥的姿勢,墊高頭部,讓頭部偏向一側,讓嘔吐物等不會回流到氣管中。若不慎被嘔吐物堵住口鼻,一定要想辦法清理,不能阻塞呼吸道。
  • 我們該怎麼應對貓咪的發情期?
    該來的總會來,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貓咪,總會迎來發情的那一天!穩住不要慌,我們能行~先說下在貓咪發情期不能做的事情:※不能洗澡※不能打疫苗在發情期貓咪的身體和情緒非常的不穩定,這個時候,再給一些刺激,可能會產生非常嚴重的應激反應。
  • 老人寵愛孩子,面對「隔代親」,怎麼才能做到教育觀念一致?
    事實上,長輩帶孩子出發點是好的,也一定是很愛自己孫子的。但由於觀念和教育方式的原因,因此也就會產生很多不必要的衝突。孩子不講道理再加上長輩經常對孩子說的話語,這些都是我們作為父母必須要注意的。老人說這些話,需要父母注意1. 「杯子碎了,沒事,我們再換新的!」
  • 野豬入侵莊稼,我們該如何去應對才能既不違法也不令自己蒙損
    那麼,當野區入侵田地的時候我們該如何應對呢。首先,野豬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肯定不可以殺得,況且人也打不過野豬。這時候就可以去當地派出所報案,申請獵殺野豬,這樣就有了法律的保障,獵殺野豬也不用負什麼責任了,個人獵殺是違法的。
  • igS8奪冠刷爆我們朋友圈,長輩卻責備不學無術,電競路在何方?
    igS8奪冠刷爆年輕人朋友圈,長輩卻責備不學無術,電競之路在何方?ig奪冠的慶祝之聲,lplS8奪冠的慶祝之聲,它們不僅響徹線下每一個地方,它還被無數90後,00後的年輕人轉發到了自己的朋友圈上面。IG奪冠的勁爆消息一下刷爆了我們的朋友圈,刷爆了每一個熱愛和支持電競遊戲的人的手機。
  • 夏日常見幾種毒蟲,看了這些就知道該如何應對
    如果能提前了解一些該方面的知識,則會受益匪淺。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毒蟲有哪些呢,如果被咬傷要如何應對才能減輕傷害(排名不分先後) 1、蚊子
  • 在線教學新挑戰,教師該如何應對?
    為了保證線上教學效果,準備哪些教學資源、如何開展在線活動、怎樣幫助並監督學生進行線上學習等是老師們需要考慮的問題,我們該如何應對?就是要做到課前、課中和課後三者並重。 (二)立足學生需求、調整教學資源 確定教學重點後,我們應換位思考,反思已有教學資源是否能滿足學生學習需求;資源形式和內容是否能清楚地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知識
  • 疫情之下,該如何調節我們的緊張情緒?
    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調節我們的情緒?出現過度焦慮的情緒怎麼辦?下文經出版社授權節選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大眾防護與心理疏導》的心理保健篇,以饗各位書友。2過度焦慮了,該怎麼辦?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焦慮情緒。當我們面臨生活中的重要事情,需要做重大的決定,或有一定的危險時都會出現焦慮。焦慮情緒意味著我們的大腦在高速運轉,以提醒機體現在是關鍵時刻,需要提高警惕去應對。最常見的例子就是過紅綠燈,這時我們的機體會提高警惕,左右觀看,確保安全後再通過。這是正常的焦慮情緒。焦慮情緒是我們人類生存所必需的情緒。
  • 2020年養殖新政策,養殖戶該如何應對?
    為了維護我國食品安全和濫用抗生素,從2020年7月1號開始,正式實行飼料全面禁止添加催肥抗生素,飼料廠停止生產和銷售含有西藥成分的飼料,那麼對於這一新政策,廣大家禽家畜養殖戶該如何應對呢?
  • 作為家長的你知道該如何應對嗎?
    作為家長的你知道該如何應對嗎?母狗狗在發情前期會來月經,一般是8個月大左右,但是不少剛養狗狗的家長都不知道狗狗也會有生理期,經常手慌腳亂以為狗狗生病了。做為家長,在狗狗生理期我們一定要知道應該怎麼去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