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蘇聯和中國的貢獻毋庸置疑,以「劍橋五傑」為例子

2021-01-10 騰訊網

因為,「劍橋五傑」的資料公開得比較少。1991年,蘇聯解體後,為避免被清算,前國家情報局克格勃(KGB)檔案局局長米特羅欣,攜帶大批克格勃機密文件副本投奔英國,被美英情報機關譽為「史上最重要的單一情報來源」。

據檔案說,當時,蘇聯在英國共安插了近200名間諜,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劍橋五傑」。

「五傑」最傑出的功勳就是向蘇聯提供了英國破譯的德軍密碼,對著名的庫爾斯克會戰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鑑於現在否定蘇聯、忽視中國作用在西方仍然很流行,國內用西方眼光看待二戰的人越來越多。

(1)蘇聯和中國的貢獻不容抹殺

對於庫爾斯克會戰的作用,現在西方有一種故意貶低的思路,反正蘇聯已經不存在了。同時,我國對日14年抗戰的功勞也被西方忽視。

1931年到1942年的11年間,中國除了受到蘇聯、德國的或明或暗的幫助下,英法美等國並沒有拿出真正的實際行動。而我國在「二戰」爆發後獨自對抗日軍,其巨大的拖延作用也被英法美等西方主流話語所忽視。

其實,西方學者有意無意地在打造自身的道德優勢。從而告訴今天的中國人、俄羅斯,沒有我們你們就全是被奴役者。然而,知道歷史的人應該反問:沒有我們,你們能勝嗎?

(2)蘇聯是打敗德國的第一功臣

「二戰」中軸心國的軸心無疑是德國,但是德國在莫斯科前,除了在英國受到了強大阻擊外,基本上趟平歐洲。

到了莫斯科城下時,德國軍官內部悲觀情緒就開始。因為該會戰從1941年9月30日開始,打到了1942年4月20日,德軍開始後撤。

蘇德雙方名將對陣,德軍閃電戰失敗後,就已經奠定了德軍的失敗。德國人小心大,只能夠靠閃電戰迅速擊潰敵人的抵抗心理,然而,莫斯科保衛戰卻使得德軍傷亡高達59萬人。當然,蘇軍更多。

緊隨其後是列寧格勒保衛戰(1941年9月9日開始至1943年1月18日,蘇軍戰亡33萬,德軍傷亡39萬、芬蘭10萬)、史達林格勒保衛戰(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蘇軍共113萬人傷亡失蹤;德軍共 84萬人傷亡失蹤)。可以說,在東線戰場,蘇聯已經從初期被打蒙、因為清洗導致戰鬥力低下、工業生產不足的情況下緩過勁兒來。但總體來說,蘇聯和德國的軍人素質上還是差一些。

(3)庫爾斯克戰役

庫爾斯克會戰,從1943年7月5日開始,打到1943年8月27日。就在戰鬥正酣之際,7月12日盟軍在西西里島登陸,部分德軍精銳被抽調走。再加上蘇軍的優勢兵力和武器上的數量優勢,因此,最終德軍徹底失敗。也就是從這時開始,西方才真正地打起德國,目的就是怕蘇聯的功勞再大。

從這場戰爭中德軍的損失,沒我們就可以看出蘇聯的功績。

戰前,雙方軍隊規模

德軍:780,900名士兵,2928輛坦克,9966門火炮,2110架飛機。

蘇軍:1,910,361名作戰人員,5128輛坦克,25013門火炮,2792架飛機。

預備隊沒有計算,戰爭中加入或轉移其他戰場等未計算。總兵力雙方總計高達290萬。

戰後,雙方損失對比

德軍統計:德軍損失:75,000人陣亡、受傷或被俘;

蘇軍統計:德軍損失:300,043人陣亡、1,019,109人受傷、122,508人失蹤

德軍統計:德軍損失248輛坦克被擊毀

蘇軍統計:德軍損失700輛坦克

德軍統計:德軍損失被擊傷900架飛機被擊落

蘇軍統計:德軍損失2609架飛機被擊落

德軍統計:蘇軍損失180,000人陣亡、受傷或被俘

蘇軍統計:蘇軍損失141,941人死亡,991,472人受傷

德軍統計:蘇軍損失3,600輛坦克被擊傷或擊毀

蘇軍統計:蘇軍損失3,064輛坦克被擊傷或擊毀

德軍統計:蘇軍損失2,000架飛機被擊傷或擊落

蘇軍統計:蘇軍損失1,100到1,200架飛機被擊傷或擊落

恩格瑪密碼機

在這場戰役中,讓德軍吃驚的是,他們的部署、軍事計劃在實行之前,蘇聯人似乎都有所應對。這是為什麼呢?其原因就在於德軍發明的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恩格瑪密碼機的密碼被英國破譯了。

原來,英國在1941年8月得到了一臺密碼機,經過長期攻堅,密碼被破譯了。而英軍掌握的德軍軍事機密,被「倫敦五傑」之一的菲爾比告知了蘇聯。

相關焦點

  • 克格勃最出色間諜:「劍橋五傑」助蘇掌握美核機密
    媒體報導說,28歲的查普曼擁有一頭迷人的紅髮,豐滿的身材,還有經濟學碩士的頭銜兒,堪稱是美麗和智慧並重。她曾經在2003到2007年期間在倫敦工作,而且和一位英國男子有過短暫的婚姻。由於美英兩國的盟友關係,前克格勃領導人都試圖在英國建立間諜網,還獲取有關美方的重要情報,「劍橋五傑」就是這樣一個政策的傑出代表,這五名來自英國的情報人員是克格勃歷史上招募的最出色的外國間諜。
  • 秘聞:令英國軍情五處名聲掃地的「劍橋第六傑」
    俄羅斯連塔網日前發表文章《胸懷列寧主義,英國女子的40載間諜生涯》,介紹了為當年的蘇聯提供了大量有價值情報的英國女子梅利塔·諾伍德。諾伍德忠於信仰,一生無悔。93歲高齡的梅利塔·諾伍德於今年6月2日在其位於倫敦南郊的寓所中溘然長逝。在鄰居的印象中,這位普通的銀髮老人領著微薄的退休金,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享受含飴弄孫的樂趣,會做美味的蘋果醬,天天閱讀英國共產黨的《晨星報》。
  • 西伯利亞為二戰貢獻了什麼?
    1928年別洛沃鋅廠落成,該廠僅僅在三年後的1931年就達到了全蘇鋅產量的四分之一,還有像庫茲巴斯煤田,在「一五計劃」末產煤量佔蘇聯全國的15%。頭兩個五年計劃的成功為西伯利亞在「三五」計劃中贏來了更多的投資,其投資額佔當年蘇聯全國投資額的21.6%,巨額的投資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 劍橋5傑:克格勃歷史上真正特工,其中第3人在美英情報局潛伏30年
    「劍橋5傑」,堪稱前蘇聯克格勃諜戰史上最為出色的特工小組。他們5人都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皆出生於貴族豪門之家。他們是堅定的共產主義的追隨者,卻用畢生精力在為克格勃獲取絕密情報。在諜戰工作的歷史長河中,他們可謂是最成功的潛伏者。在這5傑當中,首先暴露的是唐納德·馬克林和蓋伊·伯吉斯,兩人是在1951年逃往莫斯科。
  • 你可能會選錯:二戰中,哪個國家傷亡最大,中國,蘇聯還是德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上世紀最慘烈的人間浩劫,從亞洲到歐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波及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軍民傷亡9000餘萬,經濟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堪稱世界戰爭史之最。那麼,在眾多捲入二戰中的國家中,哪個國家傷亡最大呢?
  • 二戰名帥,蘇聯英雄:朱可夫
    ,從士兵逐漸成長為一個將軍,最後晉升為元帥。獲得過四次蘇聯英雄稱號,這在蘇聯歷史上僅有兩人。同時也是獲得兩次勝利勳章的三個人之一,榮譽武器1件,獎章及外國勳章多枚。這就是二戰史上具有濃重一筆的蘇聯元帥—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位於紅場邊的朱可夫雕像)他一八九六年十二月二日生於盧加省斯特列爾科夫村一貧苦家庭。
  • 毫無存在感的二戰蘇聯海軍,卻不可低估
    二戰期間蘇聯海軍由於沒什麼像樣的軍艦顯得毫無存在感,二戰也讓蘇聯看到了各國海軍力量的崛起,而當時蘇聯紅海軍的艦艇大多還是沙俄時期遺留下來的船,因此和其他各國海軍相比感到相形見絀,甚至連德國海軍都不如,至少德國海軍還有艘著名的「俾斯麥號」。
  • 鉤沉丨劍橋七傑之一:四川聖約翰堂首任主教蓋士利傳
    蓋士利(William Cassels,或譯威廉·卡塞爾、凱巴)為近代英國來華宣教士,他是著名的劍橋七傑之一,在四川傳揚基督的福音,為聖公會華西教區首任主教。
  • 數十名蘇聯國寶科學家來華工作,為中國設計新航母
    美國從二戰結束後,開始進入發展快車道,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在美國的戰後的發展歷程中得到完美詮釋。二戰中,美國籠絡了大量德國科學家,率先成為世界上第一掌握和使用核技術的國家。
  • 聯合國建立初期,美國同意中國「入常」,但是蘇聯堅決反對
    聯合國是一個主權國家組成政府間的國際組織,主要任務就是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安全、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以及實現世界和平等的合作。「聯合國」一詞最早在《聯合國家宣言》中提及,但是並沒有正式成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才正式成立,用於取代國際聯盟從而防止戰爭的爆發來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
  • 二戰結束後,蘇聯入侵過哪些國家,最後一個直接導致蘇聯解體
    1945年9月2日,日本籤訂投降書,這標誌著二戰正式結束。二戰結束後,英國的霸主地位已經不在了。之後出現了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這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國際影響力等各方面都非常強大,兩國開始了近半個世紀的冷戰。除了冷戰,兩國還在其他地方開始熱戰。
  • 各國領袖對二戰各國戰鬥力的評價:中國最持久,義大利菜如雞
    二戰全稱:第二次世界大戰,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結束,歷時14年。以中美英蘇法為首的同盟國最終戰勝了德日意組成的邪惡軸心國。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 痛苦並快樂著,聊聊二戰後日本戰俘與蘇聯女兵那些愛情故事
    可是,他們一下火車就遭到了早在車站等候多時的蘇聯居民的哄搶。橡膠女娃沒有了,日復一日枯燥而繁重的勞役生活,讓日本戰俘對異性的渴求也越發變得強烈起來。  事件一:2005年5月20日,在俄羅斯布裡亞特自治共和國的劇院舞臺上,首次上演了一出以當年日本戰俘與蘇聯婦女的愛情為主題的戲劇。戲中的女主人公多爾戈爾·桑德科娃,她愛上了一名日本戰俘。
  • 二戰軍用罐頭哪國最好吃?英國午餐肉,蘇聯包菜,日本被稱為豬食
    首先我們來看看反法聯盟,在反法聯盟中夥食最差的便是蘇聯,蘇聯經過五年計劃之後已經成了世界強國之一,但是輕工業一直都是蘇聯的短板。蘇聯臨近北極圈,有大量的土地都是凍土,一年有7個月極寒天氣,基本不適合放牧以及種植農作物。因此蘇聯派發給士兵的罐頭中基本都是包菜與黑麵包,或者說是麩皮麵包,口感非常一般。
  •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中國和蘇聯都宣稱勝利,到底誰在撒謊?
    中國和蘇聯的恩怨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在抗戰時期,蘇聯就對中國的東北有佔領之心,後來因為被日軍攻佔,日軍正式進入中國戰場。期間雖然和蘇聯沒有什麼衝突,但是也沒有往來,在二戰後期,蘇聯在東北將日軍最後的勢力剿滅,使抗戰提早結束。
  • 第二次世界大戰,哪個盟軍國家,對這場戰爭的勝利貢獻最大
    這次世界大戰,對許多國家造成了難以想像的災難,也使得無數國家積攢多年的家底,直接被戰爭給毀滅一空,貧困、失業、溫飽這些還是其次,在大戰中,能生存下來就是最幸運的事情。我們本篇文章,不談二戰爆發的起末,也不談戰爭中誰對誰錯,我們就來談談哪個國家對這場戰爭的勝利貢獻最大?
  • 劍橋七傑——他們的至死忠心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地愛主
    《耶穌愛你》「我已撇下凡百事物,背起十架跟耶穌,世上福樂名利富貴,本已對我如糞土……」這首歌是趙君影牧師的心聲,也是劍橋七傑的心聲。他們都是劍橋大學的高材生,各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現。有的是全國著名的運動能手,有的是貴族,有的晉身為軍官,但至終他們放下了世上的享受、今生的名利、美好的前途,而踏上一條艱辛的路───往遙遠的中國開荒布道。
  • 《兵臨城下》:美國出品,法國導演,看蘇聯如何取得二戰勝利
    許多船還沒踏上對岸的土地就被炸成灰燼,顯然他們是被嚇壞了,有一些新兵試圖跳河但是被自己人的子彈射殺在河裡,全身冰冷像石頭一樣沉入河底,剩下船載著膽戰心驚的新兵穿過漂浮著胳膊和大腿的河面到達對岸。好不容易到了河對岸就等著上戰場了,開始發武器的一幕可以說徹底的顯示了當時蘇聯的窘迫,排隊路過的士兵依次發一支槍和五顆子彈,這時候出場的主人公瓦西裡只獲得五發子彈。
  • 二戰時期日軍戰俘心懷不軌,為何蘇聯同意當地女性與戰俘結婚?
    由於有些事情必須要男人去完成,因此對於地廣人稀的蘇聯來說,這些日本戰俘尤其是那些年輕體健且表現好的,就簡直是雪中送來的炭了!有數據顯示,1940年,蘇聯男女性別比例是1:1.1,比例基本保持平衡;但是到了1945年,男女性別比例就已經拉大到了1:2.7。二戰結束後的蘇聯有人口1.67億,那麼也就差不多有1億的蘇聯女性找不到配偶。
  • 二戰希特勒打蘇聯,和俾斯麥號沉沒有極大關係
    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前夕的歷史今日,1941年5月27日,二戰德國海軍最為強大、最具代表性的軍艦「俾斯麥號」戰列巡洋艦,被英國海軍的數十艘軍艦圍攻,最終沉默在深深的大西洋底。在「俾斯麥號」沉沒之前,納粹德國和英國已經從1940年7月開始的海獅行動、鄧尼茨元帥的潛艇狼群戰術等作戰行動中,進行了空軍、海軍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