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物流企業成為海信混改戰略投資者,國際化能否提高估值?

2021-01-08 新京報

近日,青島兩家家電集團都迎來重要的發展節點。海爾集團方面,12月23日,海爾電器私有化完成,海爾智家登陸港交所。海信集團方面,12月24日晚間,海信視像、海信家電發布公告稱,海信集團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最新進展,青島新豐成為控股股東海信電子控股的戰略投資者。

青島新豐以現金37.50億元對海信電子控股進行增資,約佔增資擴股完成後海信電子控股總股本的 17.20%。加之此前的持股,青島新豐與其一致行動人上海海豐合計持有海信電子控股總股本的27%。本次增資擴股後,海信電子控股變為無實際控制人,海信集團公司將不再為海信視像、海信家電的控股股東,海信視像、海信家電變為無實際控制人。

近年來,國內房地產下行,家電企業隨之面臨衝擊,需要新一輪轉型升級,為提高公司競爭力,提升公司估值,不少公司開始優化股權結構,改善董事會結構和法人治理結構。此前,美的集團吸並小天鵝;高瓴資本受讓格力電器15%股權成為控股股東;海爾集團私有化海爾電器,海爾智家港股上市;都為海信集團提供借鑑啟發,混改順應潮流。

航運物流企業助力海信國際化發展

此次混改源於去年。2019年8月,海信集團被列入青島國企混改清單;當年12月,海信集團將所持有的股份(22.996%)轉讓給子公司海信電子控股。此次混改主體正是海信電子控股,而海信集團公司仍是100%國有獨資企業。

今年5月底,上市公司海信視像、海信家電齊發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海信電子控股將通過公開掛牌方式,增發4150萬股(約佔17.20%股權比例),引入戰略投資者。海信電子控股公司也將由此成為非國有控股企業。公開掛牌起止日期為2020年10月23日至2020年12月17日。

經過近兩個月的徵集,確定青島新豐為戰略投資者,其以現金37.50億元對海信電子控股進行增資,約佔增資擴股完成後海信電子控股總股本的17.20%。本次增資前,青島新豐已持有海信電子控股8.64%,與其一致行動人上海海豐合計持股比例為11.83%;本次增資後,青島新豐持有海信電子控股24.36%,與其一致行動人上海海豐合計持股比例為27%。

公告顯示,青島新豐的實際控制人楊紹鵬,為港股公司海豐國際的實際控制人,控制海豐國際51.74%的權益。海豐是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以亞洲區為主的航運物流企業,業務領域涉及貨櫃班輪運輸、船舶管理、船舶經紀、國際貨運代理、拼箱、項目物流、物流配送、報關、倉儲、貨櫃堆場、碼頭、船代、散雜貨等領域。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共運營86艘貨櫃船舶,6艘散貨船。其中自有貨櫃船舶59艘;經營70條航線,網絡覆蓋13個國家和地區的72個主要港口。根據Alphaliner的統計,以運力計,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豐國際在全球貨櫃航運企業中排名第17位;2019年海上貨櫃運量超過248.3萬標準箱(不含空箱)。

公告認為,海豐在國際航運、倉儲、物流服務方面的資源能夠助力海信的國際化發展戰略,幫助海信處理好當地的公共關係,以及引進海外技術、產品 和人才,開拓海外的政府市場和企業客戶市場,具有很好的產業協同效應。

近年來,海信集團加速國際化。海信視像2020年半年報顯示,海信視像產品在北美和亞太等主要國家和地區均實現了銷量增長,美國市場增長142%,加拿大增長69%,杜拜增長74%,墨西哥增長35%。在佔有率方面,美國同比提升5.6個百分點,墨西哥同比提升6.7個百分點,加拿大同比提升3.3個百分點,義大利、德國、英國、西班牙均同比上升。

與此同時,海信家電2020年半年報顯示,分境內外收入看,內銷業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4.91億元,同比增長13.59%,外銷業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6.83億元,同比增長5.52%。海外業務佔比超三分之一。海信在捷克、南非、墨西哥等設有工業園區,在美國、德國等地也組建了研發中心。

中金公司認為,疫情下中國企業競爭力凸顯、全球化加速,海信等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的份額明顯提升。我們預計未來3年-5年中國家電品牌(包括自有品牌、併購的外資品牌)有望在全球成為主流。

優化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結構

此前混改的目的是,引入具有產業協同效應、能助力海信國際化發展的戰略投資者,形成更加多元化的股權結構和市場化的公司治理結構。海豐在國際航運的資源一定程度上可以助力海信國際化。股權變化無疑也改變企業性質。

本次增資擴股後,海信電子控股變為無實際控制人,從而導致海信視像、海信家電由青島市國資委實際控制變為無實際控制人,海信集團公司也將不再為海信視像、海信家電的間接控股股東。

與此同時,根據公告,本次權益變動後,海信集團公司擁有海信視像16.53%的表決權,但享有24.56%的權益。海信集團公司通過持有海信電子控股26.79%股份間接享有海信家電11.93%權益。

董事會方面,海信電子控股董事會由九名董事組成,其中海信集團公司推薦兩名董事候選人,戰略投資者青島新豐及上海海豐推薦兩名董事候選人,董事會過半數推薦一名獨立董事候選人,其餘四名董事候選人由各股東組成的籌備組推選,或從現任經營管理骨幹優秀成員中推選。

海信視像、海信家電認為,海豐作為海信電子控股的長期戰略投資者,有助於電子控股進一步優化股權結構,改善董事會結構和法人治理結構,促使電子控股的股東大會和董事會的決策和運作更加市場化。這也將為公司引入更加靈活的市場機制,激發公司活力、提升效率,藉助戰略投資者的產業協同效應,加速公司的國際化發展戰略,給公司帶來更好的發展前景。

近年來,家電企業也不斷優化股權結構,改善公司治理結構。2018年,美的集團以143.83億元換股吸收合併小天鵝,消除雙方的關聯交易和可能潛在的同業競爭問題;突破雙方各自業務發展的瓶頸。2019年,高瓴資本以416.62億元獲得格力電器15%股權,格力電器從國有控股轉變為股東屬性多元化的股權結構,有望解決長期壓制公司估值的治理結構和管理層股權激勵問題,將帶來管理層的長效穩定。

稍早前的12月23日,海爾電器從港交所退市,與此同時,海爾智家以介紹方式登陸港股。意味著,海爾智家同時在A股、D股、H股整體上市。私有化海爾電器有利於消除關聯交易,提高運營效率,這也令海爾集團深度整合中國區業務進入新的階段,上市公司市值有望提升。

此次混改之前,作為老牌家電企業,海信系上市公司也在不斷調整,希望能夠提高市場估值。2018年10月,海信科龍正式更名為海信家電。2019年12月,海信電器也更名為海信視像,公司認為,更名是為更好地反映公司主營業務實際以及戰略定位,滿足公司品牌管理與品牌發展需要,從而提升公司影響力。

當前,海信系上市公司估值並不高。截至12月24日收盤,海信視像市值146.94億元,A股海信家電市值192.14億元,H股海信家電市值145.54億港元。此前招商證券認為,公司混改已經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未來隨著混改的落地,公司業務發展、股權結構及治理結構均有望得到進一步改善,提升收入增長的同時有望帶動估值修復。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陳維城 編輯 趙澤 徐超 校對 危卓

相關焦點

  • 又一家老牌家電企業邁出混改重要一步!引入航運物流企業為戰投
    來源:國際金融報原標題:又一家老牌家電企業邁出混改重要一步!引入航運物流企業為戰投「無論此次引入的戰略投資者是哪家企業,只要是變成無實際控制人的公司,這場改革都是有意義的。」繼格力電器之後,又一家老牌上市家電企業在混改上邁出重要一步。
  • 徐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民:打贏混改「淮海戰役」 劍指「珠峰...
    當年9月22日,徐工有限混改工作經過兩年多的醞釀、推動後「靴子落地」,與10餘家戰略投資者籤約,完成了210餘億元的引資工作。自此,公司由100%純國有的老國企,轉變成了一個嶄新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混改工作曾被徐工有限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民稱為「是一場關乎生死的改革,也是我要攻堅的一場『淮海戰役』」。目前,這項工作進展如何?混改落地是否意味著已經打贏了這場「淮海戰役」?
  • 國有控股混改企業,如何搞黨建?|混改企業黨建專題解讀②
    這就告訴我們,通過混改形成的國有控股企業,也需要執行和遵守本文件規定黨建工作內容。所以,可以說對條例的理解和掌握,是做好國有控股混改企業黨建工作的基本功。從混改企業的角度,如何來解讀這個條例,如何正確的執行政策規定呢?我們通過研究,認為可以從四個核心問題來梳理和歸納條例的相關規定,給各位朋友進行參考。一、原則與職責目標決定行動,願望決定結果。
  • 中糧掌門人首度詳解2.0版國企混改:2020年前分板塊整體上市
    他們覺得,這個發生在食堂的小細節,在於中糧包裝的混改與骨幹員工持股背景,當公司利益與員工利益緊密捆綁時,自覺節約公司運營成本便成為可能。今日混改局面的基礎,在於中糧集團內部改革思路的敲定與明晰。2017年11月初,中糧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趙雙連透露,集團內部在支持下屬企業引入外部投資者、探索員工持股等基礎上,確立了「產業先導、混改推進、整體上市」三大戰略目標。
  • 華潤萬象爆炒40%背後:財富密碼浮出水面 能否撐起行業最高估值?
    央企華潤置地旗下華潤萬象生活暴漲逾40%,股價最高見32.9港元,市值高達724億港元,一舉成為僅次於碧桂園服務、恆大物業的第三大物業股。那麼,華潤萬象為何能漲40%,成為首日表現最好的物業股?華潤萬象是港股上市公司華潤置地的物管企業,華潤置地持股為75%,公司住宅及商業物業建築面積約1.066億平方米,公司提供商業運營服務的購物中心建築面積約560萬平方米。
  • A股明日風口:江蘇國企混改力度空前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12月9日消息,行業利好密集出臺,有8大板塊有望成為A股明日風口。利好板塊:被動元件 半導體相關概念股:火炬電子、風華高科、航天彩虹、潔美科技、福晶科技3、江蘇國企混改力度空前,天泓集團增資公開掛牌,多家國企醞釀中江蘇天泓集團增資項目日前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正式掛牌,擬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這也標誌著,這家大型省屬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邁出重要一步。
  • 中國誠通推2000億國改基金 萬科參投尋混改合作
    中國誠通前身是中國華通物產企業集團,1992年成立後曾是境內最大的物流商貿企業;2005年,國資委確定中國誠通為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試點單位;2016年2月,誠通、國新兩家央企被確定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企業。   據此,運營公司成為推動國企國資改革的重要舉措和抓手。
  • 解局|中國誠通再推2000億基金 萬科參投尋混改合作
    中國誠通前身是中國華通物產企業集團,1992年成立後曾是境內最大的物流商貿企業;2005年,國資委確定中國誠通為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試點單位;2016年2月,誠通、國新兩家央企被確定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企業。據此,運營公司成為推動國企國資改革的重要舉措和抓手。
  • 國企混改助力 濰柴動力改革能否兌現?
    摘要 在這場熱鬧的國企混改浪潮中,山東地方國企委旗下的公司濰柴重機、濰柴動力引起市場各界的關注。   2017,國企混改備受關注。國企混改不止是給中國聯通(00762)這樣的央企改變的機會,於地方國企,無疑也是利好。在這場熱鬧的國企混改浪潮中,山東地方國企委旗下的公司濰柴重機、濰柴動力(02338)引起市場各界的關注。
  • 單一估值方法失效,挑戰23倍PE,估值或分...
    隨著科創板的步伐越來越近,上交所也累計召開了超過9場機構座談會,市場最關心的其實還是科創板項目的上市估值誰說了算?如何重建一個新的估值系統?以及發行定價能否真正實現市場化?日前,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團隊發表了一篇《案例解析高科技公司估值法——科創板系列二》的研報,提出高科技公司估值的應該分「三步走」:先判斷企業類型,看是單一業務還是多元化的公司;然後判斷業務類型,再根據所屬行業、商業模式、發展階段分別採用不同的估值方法;若有戰略轉型、兼併收購、可比公司等情況,再重新調整估值。
  • 搶佔產業風口,平潭發力航運物流
    但在綜合實驗區成立前,由於產業基礎薄弱等因素影響,航運物流發展滯後。近幾年,隨著政策、區位優勢發力,平潭航運物流業風生水起。這從蓬勃發展的海運快件業務中可見一斑。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平潭共辦理閩臺海運快件200.79萬件,貨值4.33億元,分別同比增加4.93倍和5.40倍。
  • 以星航運與阿里巴巴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以星航運10月19日在官網宣布,已與阿里巴巴就直接實現海運服務,鎖定海運費用,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以改善阿里巴巴賣家的物流服務。 根據該協議,以星航運通過與阿里巴巴物流平臺直接對接,可以為阿里巴巴賣家提供海上貨運服務。
  • 707億國企混改基金裡的地產魅影 帶頭大哥中國誠通有何來頭?
    來源:新浪樂居原標題:707億國企混改基金裡的地產魅影 | 進深國企混改基金董事長李洪鳳樂居財經 林振興 發自上海這三個月來,與企業高層會晤已成為56歲李洪鳳的工作常態。他在中國誠通的總部接待了一眾掌門人,包括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國華以及普洛斯聯合創始人、執行長梅志明等人。
  • 上海國企改革3年路線圖劃重點:混改、科創板、激勵機制
    實施二次混改混改是此輪國資國企改革的重點,上海選擇推進企業集團整體上市和核心業務資產上市,作為混改的主要路徑。2019年發布的《上海市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實施方案》也明確,到2022年,要基本完成競爭類企業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
  • 混改、科創板、激勵機制 上海國企都有了三年改革新方案
    實施二次混改混改是此輪國資國企改革的重點,上海選擇推進企業集團整體上市和核心業務資產上市,作為混改的主要路徑。2019年發布的《上海市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實施方案》也明確,到2022年,要基本完成競爭類企業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
  • 劉強東發布全員信:與谷歌合作標誌著京東國際化戰略正式起航
    以下為全員信全文:新起點,新徵程:以優質的全球供應鏈服務啟航京東國際化戰略親愛的兄弟們:今年的618註定是個大日子,既恰逢端午佳節,又時值世界盃盛會。同時,今天我們也是雙喜臨門,集團正式和全球科技巨頭谷歌籤訂了戰略投資和合作的協議,未來我們將與谷歌一起圍繞零售創新展開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共同開拓國際零售市場。這個合作也將正式標誌著我們國際化戰略的全面啟航。未來,騰訊、沃爾瑪、谷歌等戰略投資者將與京東一起形成「無界零售」的生態聯盟,並肩服務全球的消費者和品牌商,把大量中國優質的品牌和商品帶向全球市場。
  • 以星綜合航運ZIM將以Ladingo技術助力阿里巴巴國際站跨境電商物流
    以星綜合航運 ZIM 最近與阿里巴巴國際站籤訂了船東運力直採服務的戰略協議。以星綜合航運結合Ladingo的技術,有望進一步提升中國龍頭電商平臺上賣家和買家的物流服務體驗。以星綜合航運 ZIM Shipping 是全球最大的貨櫃承運人之一,在中國的出口貿易中佔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以星公司針對提升B2B及 B2C跨境物流服務的公司進行戰略投資,進一步聚焦於跨境電商領域。
  • 「大物流」格局助推 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林廣明 攝  【核心提示】  28日,省市主要領導親臨海滄,見證中遠集團投建的遠海碼頭正式投產,對海滄打造東南國際航運中心核心港區提出殷切期望,希望海滄以遠海碼頭正式投產為契機,進一步推動物流業、航運業的發展,為建設東南國際航運中心作出更大貢獻。  預計到明年底,遠海貨櫃碼頭的吞吐量將達到100萬標箱,成為中遠集團在海西最為現代化的基地港。
  • 鞍山鋼鐵爐材科技混改項目圓滿完成
    標誌著鞍山鋼鐵爐材科技混改項目圓滿完成。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鞍山鋼鐵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立足爐材科技發展定位,積極引入高契合度的戰略投資者,以資本的混合布局謀劃爐材科技治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的改革,加快蓄勢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