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公司市值誰說了算?單一估值方法失效,挑戰23倍PE,估值或分...

2020-12-05 券商中國

隨著科創板的步伐越來越近,上交所也累計召開了超過9場機構座談會,市場最關心的其實還是科創板項目的上市估值誰說了算?如何重建一個新的估值系統?以及發行定價能否真正實現市場化?

據了解,傳統的市盈率(PE)估值方案在高科技企業的估值中可能會失效,2018年港股IPO公司中僅61%的公司首發市盈率在0-30之間,市盈率超過80的公司有14家,更有30多家公司低於0。

日前,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團隊發表了一篇《案例解析高科技公司估值法——科創板系列二》的研報,提出高科技公司估值的應該分「三步走」:

先判斷企業類型,看是單一業務還是多元化的公司;然後判斷業務類型,再根據所屬行業、商業模式、發展階段分別採用不同的估值方法;若有戰略轉型、兼併收購、可比公司等情況,再重新調整估值。

傳統估值方式或失效

按意見稿的相關規定,科創板企業的上市條件分五類,每一類按不同市值進行區分,首次網下發行階段還要看這個估值能否得到詢價機構的認可,如果達不到預期市值發行將告失敗。

此前,一家華南大型投行也向記者表示,按市值設置上市門檻是好事,這將引領資本市場走向國際化和市場化。不過實操階段,畢竟過去採用23倍市盈率發行,上市之前的估值標準比較模糊,註冊制必然要帶來新的估值體系,這個估值體系怎麼建立?這是未來相當長時間市場所關心的關鍵問題。

對此,港股投資者相對擁有了比較豐富的經驗,對於金融和周期類公司,往往採用市淨率(PB)估值的方法,對消費類公司採用市盈率(PE)估值,而對於成長類的高科技公司則往往需要運用PEG、PS、EV/EBITDA等多種估值方法。

一級市場股權投資私募,顯然在投資中不乏採用各類估值方式,但常常是個例,而科創板上市又要求有具備可比性和廣泛性的估值系統,因此需要得到大部分投資者的認可。

未來,高科技公司將成為科創板的公司的主流類型,這意味著傳統的市盈率(PE)估值方法將在科創板公司的估值中面臨巨大的挑戰,IPO定價不超過23倍的規則也有望打破。據統計,這種趨勢在港股中體現的非常明顯,2018年港股IPO公司中僅61%的公司首發市盈率在0到30之間,首發市盈率超過80的公司數達14家,更有30加公司首發市盈率低於0。

安信證券策略團隊表示,一般來說,傳統的市盈率(PE)估值法對於許多發展成熟、盈利穩定的高科技公司仍然是最好的估值方法(例如蘋果公司)。但對於一些業務模式特殊、業務擴張迅速但仍然虧損、處於轉型期或剛剛進行了併購、投資巨大導致巨額折舊影響利潤等特殊情況的高科技公司而言,傳統的估值方法已經不再適用,需要靈活應用合適的估值方法:

對於生物科技公司,管線估值是一種全球流行的估值方法。在研產品數量、產品研發進程是估值的關鍵因素。通過較為嚴格的假設,估算各管線未來的現金流情況,並通過公司的加權平均成本(WACC)折算為公司當前的價值。

對於業務擴張迅速但當前仍然虧損的公司(如雲計算公司),由於淨利潤為負,可以用自由現金流FCF代替E,構成P/FCF指標進行估值。如果FCF仍然為負,則可以用一定為正的銷售額S代替,構成市銷率P/S指標。對於許多高科技公司來說,業務迅速擴張的同時也在不斷加大投入,導致利潤大幅波動或持續虧損,市銷率是一個很好用的指標。

對於某些前期投資巨大導致巨額折舊攤銷扭曲盈利的高科技公司來說,企業價值倍數法(EV/EBITDA)是一種常用的估值方法,其本質是市盈率(P/E)的變種,修正了企業折舊政策對淨利潤的扭曲。同時,該指標可以讓不同財務結構和稅收政策的公司估值進行比較,也常用於併購公司的估值。

高科技公司估值「三步走」

日前,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團隊發表了一篇《案例解析高科技公司估值法——科創板系列二》的研報,指出高科技公司估值的應該分「三步走」:

一、 先判斷企業類型,看是單一業務還是多元化的公司;

二、 然後判斷業務類型,再根據所屬行業、商業模式、發展階段分別採用不同的估值方法;

三、 若有戰略轉型、兼併收購、可比公司等情況,再重新調整估值。

首先,判斷企業是單一業務還是多元化經營,主營業務單一的大部分公司相對簡單,可以用一種估值方法對其企業整體價值進行評估;而多元化的大型公司,無法用一種估值方法估值,需要拆分為多個事業部,分部進行估值並加總。

其次,判斷業務類型。比如說所屬行業極大影響估值方法的選取,高速公路現金流穩定,適合採用現金流貼現模型估值,消費類公司盈利穩健適合採用市盈率(PE)估值,金融、周期類公司則具有較強的周期性且固定投資較大,適合採用市淨率(PB)估值(某些經濟周期下也可採用PE估值)。

而商業模式的不同也可能導致同一個行業的不同公司採用不同的定價方式,例如:雲計算公司和傳統軟體開發公司、晶片設計公司和傳統晶片公司、網際網路流媒體公司和傳統電影公司等都是新興的商業模式導致傳統行業通用的估值方法不再適用的例子,這些新興商業模式的公司要麼採用新的估值方法如市銷率(P/S)、市售率(EV/SALES)等,要麼擁有比傳統同行業公司更高的估值。

再看不同的發展階段,從初創、成長到成熟,面臨的不確定性、成長速度和盈利能力都有著巨大的差異,需要採用不同的估值方法。例如一家高速成長的小公司可能盈利能力薄弱甚至持續虧損,但急速擴張的業務為企業帶來了大量自由現金流,因此可以採用P/FCF進行估值;等到該公司步入成熟期,增速放緩但每年盈利穩定,則可以使用市盈率(PE)估值。

此外, 一些公司特有的因素同樣可能導致一些估值模型失效,需要重新選定估值方法。安信證券策略團隊列舉了以下三種特殊情況:

比如戰略轉型:一些剛剛經過戰略轉型的公司由於處於轉型陣痛期,舊有業務盈利能力不強或增長乏力,而新轉型業務還處於前期投入階段難以提供業績支撐。這種情況下投資者需要合理評估公司的轉型成績,給予轉型思路明確、轉型行業前景廣闊的公司一定的估值溢價。並開始使用適合新業務模式的估值方法對公司估值。

比如兼併收購:部分高科技公司都曾有過兼併收購的經歷,而兼併收購可能帶來淨利潤、銷售收入、現金流、槓桿率等一系列財務指標的大幅波動,不利於對公司的估值。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可以採用併購中常用的企業價值倍數(EV/EBITDA)進行估值。這種估值方法可以排除不同公司間稅負政策、槓桿水平和折舊攤銷等會計政策的差異進行估值,常常用於兼併收購之中,也受到風投的喜愛。另外,這種估值方法還適用於折舊、攤銷較多的資本密集型公司的估值。

再如可比公司:相對估值法是最常用的一類估值方法,可比公司的選擇是這類估值方法的關鍵。然而,並非很多公司都能找到足夠多合適的可比公司,一些新興行業的公司甚至可能根本沒有可比公司。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可以放眼全球,對標海外公司歷史上的表現,也可以使用一些新的、專門適用新興行業的估值方法。例如:部分網際網路公司用月活躍人數(MAU)和單個用戶價值進行估值,一些電商平臺用網站成交總額(GMV)作為重要的估值依據。

相關焦點

  • 天風證券:科創類企業如何估值?科創板與當年創業板是否可比?
    但此次科創板首批公司可能體量和市值更大,目前已受理的28家公司的平均募資規模為9.5億,是創業板首發公司募資規模的近兩倍。  (3)首發估值較高:2009年創業板推出的時候,A股市場新股發行也是市場化定價,創業板首批公司平均發行市盈率為57倍,同期中小板指39倍。
  • 估值高達14000億元!螞蟻集團計劃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同步上市
    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據多家媒體報導,螞蟻集團尋求IPO估值至少2000億美元(約為14000億人民幣)。在國內新經濟公司裡,這一體量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個超級巨頭。
  • 如何在三個月內創立一家估值200億的遊戲公司?
    怎麼理解呢,就是中手遊的高管自己出來單幹,順便帶走了前東家的一些團隊另起爐灶,但有意思的是,這家剛剛成立的公司比「全國第一支登陸美國資本的遊戲股票」(也就是應老闆的前東家中手遊)市值高出整整5倍。(假設英雄互娛真的值這麼多錢的話)那麼問題來了,200億的估值真的沒有泡沫麼?
  • 老唐估值法答疑(續)
    三年後合理估值的50%就是理想買點; 當年市盈率超過50倍,或市值超過三年後合理估值上限的150%,就是賣點,以先到者為準; 期間波動不關我事,呆坐不動。
  • 金融科技公司Checkout.com估值翻三倍達150億美元 榮膺歐洲頂級...
    CNBC報導,倫敦的在線支付公司Checkout.com於周二表示,由TigerGlobal Management牽頭注入的4.5億美元將其估值提升至150億美元。  相比7個月前該公司55億美元的估值,這一數字幾乎翻了三倍,這也使Checkout.com成為歐洲最頂級的獨角獸公司,以及全球第四大最有價值的私人金融科技企業。(註:獨角獸是市值10億美元或以上的私營初創企業。)  Checkout.com目前正在與美國公司Stripe和荷蘭公司Adyen爭奪價值2萬億美元的在線支付市場。
  • 坐飛車穿越「生死線」 蔚來面臨高估值大考
    年初至今,新能源汽車企業特斯拉股價漲幅超693.26%,市值曾突破4000億美元,超越汽車巨頭豐田汽車。與此同時,今年剛剛登陸美股市場的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的市值也持續攀升,令整個行業嘆然。A股及港股市場中,比亞迪A股股價年內漲幅為280.03%,寧德時代股價年內漲幅為198.34%,五菱汽車(港股00305)股價年內漲幅超8倍。
  • 如果銀行股估值提升一倍,上證指數能突破6124點嗎?
    醫藥衛生行業5.89倍,信息技術行業4.98倍。 當前,銀行板塊0.64倍左右的市淨率,是近20年來最低水平,且在0.6-0.7倍之間已經維持了2年多,歷史罕見。 如下圖所示,即使以市盈率為估值標準,6.33倍左右的平均市盈率,也十分接近歷史低點。
  • 1.55億元參與360私有化 新達通的估值已超10億?
    而彼時,360私有化退市時,估值為93億美元,約合615億元人民幣。此次估值相比私有化估值有所降低。中金曾估算360估值中金公司曾在2015年6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如果奇虎360回歸A股上市,其市值將達到38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市值擴大近7倍。
  • 華潤萬象爆炒40%背後:財富密碼浮出水面 能否撐起行業最高估值?
    京東健康遭爆炒,股民紛紛拍斷大腿昨日京東健康掛牌,公司股價遭爆炒,市值一度突破3700億港元,最高漲超70%,今日公司股價再度漲6.36%,報價117港元,市值3659億港元。在這波造富狂潮中,劉強東無疑是最大贏家,還有高瓴資本,甚至40萬股民也是有湯喝。當然,京東健康的上漲直接刺激一直被市場認為老大哥的阿里健康漲了近6%,市值來到近3400億港元。
  • 正心谷厲成賓:科創板的投資「新邏輯」
    舉一個例子,我們在二級市場上有很多公司在過去20年也有30倍甚至50倍的成長,那麼在一級市場上,也有類似的企業。在不同行業,你比如說中國的製造業領域,有很多公司是上市之後才開始一個漫長的成長。  所以,實際上關鍵在於你是不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變遷、技術進步的一個主題上,你是不是這個行業裡面的重要的公司,你在這個行業裡面會不會通過技術,或者說你的商業模式的設定佔據一個最有利的位置。
  • 估值達2000億,或成今年最易中籤新股
    預計募資額為140.83億元,網上申購數量上限為75500股,頂格申購需配深市市值75.5萬元。作為創業板有史以來新股發行量最高,募資金額最大的公司,金龍魚預計將晉身今年中籤率最高的新股之一。中信建投指出,益海嘉裡消費品屬性業務(廚房食品的零售&餐飲渠道)合理PE估值為25倍以上,大宗屬性業務(廚房食品的工業渠道&其他)合理估值區間10-15倍,綜合判斷公司對應2021年合理PE估值間為20-24倍,對應合理股價區間為30-36元。
  • 螞蟻估值漲至3萬億,機構資金爭吵不休,研究員們卻難得...
    螞蟻該給多少估值?螞蟻集團即將步入定價環節,根據發行安排,計劃10月23日在科創板啟動詢價;27日-30日在香港招股。就在9月中旬,有外媒報導稱,螞蟻集團向至少7家投行溝通,希望安排科技行業分析師覆蓋公司的上市研究及發布報告。有趣的是,儘管券商研究所對螞蟻劃分行業存在不同意見,但來自不同行業的分析師給出的估值建議基本一致。中泰證券金融組分析師表示,給予螞蟻集團45-60倍PE,對應2020年目標市值1.8720-2.4960萬億人民幣。
  • 10倍大牛股康希諾回A:擺脫質疑不易 會否上演中芯暴跌一幕
    值得注意的是,康希諾將於本周五(7月31日)正式申購,申購代碼為787185,頂格申購需要滬市市值4.5萬。對於公司折價發行,華興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龐溟表示,公司選擇折價發行,有可能是照顧到境內投資者對未盈利生物醫藥公司的估值邏輯、方法、模型還不了解。
  • 科創板首個漲停板誕生:有20%漲跌幅限制後,換手率將降低
    統計顯示,25隻科創板股票的成交額總計達到207.5億元,均值為8.3億元,與上周的後半周基本持平。成交規模最大的個股是中國通號,達到20.38億元,最小的則是沃爾德,為4.63億元。經過6個交易日後,科創板25股的總市值均值達到217.44億元。
  • ...創業板史上最大IPO或創年內中籤率新高 2000億估值誰是最大贏家?
    從體量來看,金龍魚去年營收1707.43億元,2倍於股王茅臺的同時打破了上海鋼聯在創業板的最高營收紀錄。不缺錢的巨無霸上市融資,最大受益者卻在國外?儘管背靠龐大的國內市場,但金龍魚的控股股東是新加坡上市公司豐益國際,是一家地地道道的外資企業,此次融資目的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而作為創業板有史以來新股發行量最高、募資金額最大的公司,金龍魚或將晉身今年中籤率最高的新股之一。
  • 如何3分鐘算出一家創業公司的估值 | 獵雲網
    比方說,你正在尋找在10萬美元左右的種子投資,換取您公司的10%左右的股權。這是典型的交易。那麼,你的投資前估值將是100萬美元。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你的公司現在價值100萬美元。你很可能賣不出這個金額。在早期階段的估值更多看重的是增長潛力而不是現值。二、在早期如何計算你公司的估值?
  • 科創板「破發第一股」啟示錄:都是定價惹的禍?
    它既是是以89.23元/股的發行價登陸科創板上市「最貴新股」,也是上市6日市值蒸發近108億元的科創板「破發第一股」。2019年10月30日,昊海生科華麗登陸科創板,之後高開低走,一路向下,股價最低80.34元/股,比最高149.30元/股下跌46.19%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為什麼是昊海生科首家破發?昊海生科的破發究竟是突然還是必然?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恆瑞|營收|仿製藥|估值|孫飄揚|...
    2018年,恆瑞醫藥照舊交出了一份不慍不火的財報,而高達60倍的估值,仍然懸在恆瑞的頭上。2月15日,號稱A股藥王的恆瑞醫藥公布了2018年年報。這份年報中,恆瑞醫藥於2018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74.18億元,同比增長25.89%,淨利潤40.66億元,同比增長26.39%,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38.0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2.60%。
  • Snapchat又成功融資18億,估值達Twitter 2倍,憑啥?-虎嗅網
    「閱後即焚」照片分享應用Snapchat,於日前完成了自己F輪的融資,金額高達18.1億美元,和以往的 「滾動式」融資一樣,這次的18億美元也是分好幾次完成的——你可能注意到了,在本周早些時候,這家公司還被報導稱在進行一筆2億美元的融資呢。本輪融資完成後,Snapchat的估值約在200億美元左右。
  • 仁會生物IPO:唯一上市產品缺乏競爭力 能否撐起超50億估值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從仁會生物目前的基本面看,雖然企業市值高於上市標準,但是公司持續虧損、主營產品市場表現不佳、創新能力不足,仍存在企業上市失敗的風險。市值能否達標存疑仁會生物是一家專注於內分泌、心血管及腫瘤治療領域內創新生物藥自主研發和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