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差不敢生 臺灣生育率全球最低

2020-12-07 騰訊網

臺灣生育率是全球最低,少子化問題日趨嚴重,今年第一季度甚至出現人口負增長,即出生率低於死亡率。若綜合第一季來看,臺灣總人口數已減少6553人。島內年輕人向大公報表示,臺灣薪資停滯十幾年,樓價不斷上升,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哪敢生小孩?有學者指出,雖然臺當局推出各種生育補貼,但治標不治本,關鍵是要把經濟搞好,才能化解年輕人的疑慮。

《大公報》報導,根據「世界人口綜述」生育率排名報告,200個國家和地區當中,臺灣敬陪末座,平均每個婦女僅生下1.218個孩子。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日前在出席一家幼兒園落成啟用典禮時說,臺灣每年新生兒已經不到20萬人,當局應積極推動補助,不能因為經濟因素想生卻不敢生。

臺灣生育率持續偏低,並出現「生(出生率)不如死(死亡率)」的警訊。有人口學家預估,再過30年左右,臺灣人口數將跌破2000萬人以下,過去大家所熟知的「臺灣有2300萬人」說法勢必走入歷史。

「生育補貼」治標不治本

臺當局早前公布今年第一季人口統計,出生率已連續三個月低於死亡率,即今年前3個月的每月人口自然增加都是負數,分別是-2163、-2675、-1715人,第一季累計人口負增長達6553人。「行政院國發會」已估計2020年將迎來人口負增長元年。

臺青羅建平向大公報表示,臺灣的少子化危機並非今日才發生的。經濟發展停滯、低薪困境多年未解、物價卻不斷上升,島內政治局勢不穩定、食安問題和社會安全堪憂等等原因,導致臺灣結婚對數和新生兒人數屢創新低。面對嚴峻的人口負增長時代,臺灣當局從「中央」到「地方」無不使出渾身解數來刺激生育率,各縣市政府都用最「簡單粗暴」的增加生育率方式,就是補貼再補貼,但這是治標不治本,關鍵還是要搞好經濟。

民眾批當局只顧搞政鬥

臺青鄭知宇受訪時笑言自己是個「不生論者」,「政府加碼補貼,但大部分臺灣年輕人還是不願意生,補助的錢根本沒有辦法支撐起養孩子的費用。」鄭知宇認為,「少子化」最根本的問題是年輕世代的收入太低,在經濟壓力大、託育環境不佳等問題席捲而來的當下,臺當局最重要的就是解決百姓的後顧之憂。但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卻在島內大搞政治鬥爭,在兩岸關係上大開倒車,根本無心為臺灣社會經濟發展琢磨用心。若是真心為臺灣長久的發展好,請臺當局和各政黨政治人物們好好全盤考量臺灣的人口政策、經濟政策,不要再繼續內耗下去了。

上海社科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教授表示,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臺灣就已經出現「少子化」現象,近年來愈演愈嚴重。這是臺灣社會面臨的非常嚴峻的挑戰。現在臺灣年輕人的失業率是一般人群的兩倍,臺灣年輕群體由於經濟壓力不願意生育是導致「少子化」的重要原因。盛九元建議臺灣當局要以臺灣發展的長遠利益為依歸,化解公共安全危機,提振起民眾信心,解決青年就業問題,並強化家庭觀念,恢復中華文化教育,增強年輕一代的責任感。這才是解決「少子化」問題的根本之道。

生不起 養不起

臺青侯承希:在臺灣培養一個孩子到大學畢業,起碼需要三四百萬新臺幣,但是臺灣人薪資近二十年沒有調漲過,現在的消費水平又越來越高,大家都感覺養不起孩子。

臺青羅鼎鈞: 絕大多數不婚不生主義者都因薪水太低,所以不敢組織家庭,而且還要照顧父母,這樣就陷入惡性循環,導致人口急遽減少,人口迅速老化和社會福利支出增加。

臺胞周池春:臺灣失業率越來越嚴重,臺灣大學生畢業出來薪資大概20000多新臺幣,年輕人自己都負擔不起,怎敢去生小孩?臺灣經濟對生育率影響是非常大的。

臺青張育琦:不少年輕人抱有「小確幸」的心態,只想著今天上班賺來的錢讓自己吃好喝好玩好。現在臺灣養小孩的費用成倍增長,在經濟壓力下,很多人都不想生。

相關焦點

  • 伊朗慌了,生育率暴跌,公立醫院停做結紮,官員:都怪經濟不好
    據英國《衛報》報導,在經歷了生育率持續驟降,伊朗的公立醫院和診所今後將不再進行輸精管結紮術或發放避孕藥,以恢復人口增長的趨勢。生育間隔時間也從建議每18到24個月生一胎。2013年伊朗推行改革,將女性產假延長至9個月,而新生兒的父親也享有兩周產假。不過,伊朗出生率一直在下降,巴拉卡蒂認為這主要是經濟狀況不佳導致的,這讓很多男性難以投身婚姻和家庭。巴拉卡蒂說:「只要我們不給年輕人提供貸款,只要我們沒有帶來安全感,年輕人就不願意結婚或生孩子。」
  • 生育率居高不下 臺灣新竹市人口突破44萬
    華夏經緯網10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拜生育率狂飆之賜,新竹市人口不斷提升,於9月底突破44萬人口,近10年就增加了5萬人,市長林智堅26日宣布這項喜訊,並與5位剛登記戶口的新生寶貝們一起切蛋糕,承諾未來將持續推出令市民有感的福利政策。
  • 全球最不願生孩子的國家出大招:給我生,不但放長假還直接發錢
    生育補貼背後的韓國人口危機據《人民日報》今年7月的一篇報導,韓國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該國總和生育率僅為0.92,處於歷史最低水平。而根據韓國人口保健福祉協會和聯合國人口基金髮布的韓文版《2020年世界人口情況報告》,2020年韓國總和生育率預計為1.1,遠低於全球平均值2.4,在198個國家和地區中處於最低水平。
  • 我國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是什麼原因阻礙了你生娃?
    我國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 近日,民政部部長李紀恆撰文指出: 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 【天下奇聞】韓國生育率跌破1全世界最低 富豪沉迷日本錦鯉買一條...
    【韓國】生育率跌破1,媒體自嘲「世界首創」韓國《中央日報》2月28日稱,韓國統計部門27日發布「2018人口動向調查結果」顯示,去年韓國生育率(1名女子一生所產孩子數)為0.98,創下1970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低值。韓媒自嘲稱,在沒有受到外部環境影響的情況下,生育率跌破1,韓國是「世界首創」。
  • 「天下奇聞」韓國生育率跌破1全世界最低 富豪沉迷日本錦鯉買一條...
    【韓國】生育率跌破1,媒體自嘲「世界首創」韓國《中央日報》2月28日稱,韓國統計部門27日發布「2018人口動向調查結果」顯示,去年韓國生育率(1名女子一生所產孩子數)為0.98,創下1970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低值。韓媒自嘲稱,在沒有受到外部環境影響的情況下,生育率跌破1,韓國是「世界首創」。
  • 俠客島: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啥意思?
    所謂「總和生育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每位婦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數量。目前學界普遍認為,要達到正常的「人口更替」水平、保持上下兩代之間人口的基本平穩,總和生育率至少要達到2.1。從歷史和國際社會經驗看,總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條「高度敏感警戒線」,一旦下滑至1.5以下,就有掉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
  • 梁建章七評李鐵:靠降低生育率來獲得人口紅利是寅吃卯糧
    聯合國的低方案預測2100年中國人口為6.2億,是按照1.3左右的生育率預測的,比中方案更接近實際生育率,也就是概率比較大的情況,而不是李鐵所說的「最小概率的最低方案」。事實上,我們一般不採用聯合國的人口預測方案,因為即使是聯合國的低方案預測也是高估了中國未來的生育率。正如我們上一篇文章中的分析,二孩生育堆積效應結束後,中國的生育率將降至1.1左右。
  • 任澤平:應立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 讓更多的人想生、敢生
    人是發展的基本要素和動力,一切經濟社會的發展都是為了人。2)立即全面放開生育,讓生育權重新回到家庭。「立即」是因為人口形勢緊迫,當前正處於第三波嬰兒潮中後期出生人口的生育窗口期。全面放開,原本不想生的人還是不會生,但一些想生三孩的人能生,不用擔心部分人群、部分地區會大幅多生導致出生人口激增。3)加快構建生育支持體系。一是實行差異化的個稅抵扣及經濟補貼政策,覆蓋從懷孕保健到18歲或學歷教育結束。
  • 知名經濟學家馬光遠:刺破房地產泡沫的,將是低生育率陷阱
    他認為,現在樓市泡沫很大,最終將是低生育率陷阱。的確,我們樓市泡沫持續了很多年,但是一直都沒有被刺破,就是因為缺少重量的利空,而低生育這次將會成為大殺器。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們的總和生育率已經只有千分之十,這低於了國際上公認的境界下,而且是2000年以來我們生育率最低的時候。
  • 臺灣經濟日報:美國「鬥雞」 殃及全球?
    中新網6月14日電 臺灣《經濟日報》14日發表社論《美國鬥雞 殃及全球?》說,法定上限調高與否的爭執,源自美國政府與國會在預算上的博弈,國會堅持大刪預算,否則不調高上限,白宮則不願妥協。雙方姿態均強硬,但沒有背水一戰的決心。因為大家都明白,一旦攤牌,政府缺錢無法運作,陷入債務違約,是很麻煩的事,這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切。
  • 從偷著生到求著生,出生率創40年新低,中國人為什麼生不動了?
    這是因為,2018年,韓國的總和生育率僅為0.98,成為全球唯一一個總和生育率跌破1的國家。相比於韓國,中國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總和生育率已經跌破1.5的警戒線,我國人口發展進入了關鍵轉折期。2011年,中國開始實行「雙獨」二孩政策;2013年,實行「單獨」二孩政策;2016年1月,全面開放二胎。
  • 生育率跌破警戒線,該考慮中國的「人才移民」政策了|新京智庫
    生育率走低,我國人口危機警報拉響 「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這一論述給人石破天驚之感,然而,我國出生人口數量連續多年下降,早已是不爭事實。總和生育率,指每個育齡期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聯合國預計,不考慮移民因素,總和生育率必須達到每名婦女生育2.1個孩子才能保證世代更替。低於1.5,則是跌破警戒線,掉入低生育率陷阱。我國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的生育率為1.22。2015年,中國社科院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總和生育率只有1.4。
  • 生育率破警戒線的背後:給你看一張表,誰能給我一個生二胎的理由
    "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全面二胎開放,預想中,應該會迎來生育高峰,然而事與願違,最近,"生育率破警戒線"這個話題,受到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開心果媽媽再次關注的時候,相關話題閱讀量,已經高達2.9億。
  • 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個人的欲望被無限放大而能力不足以支撐
    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不過是治標不治本、隔靴搔癢罷了韓國政府將從2022年起,向有0歲-1歲嬰兒的家庭每月提供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0元)的育兒補助。韓國的人均收入比較高,每月的1800人民幣,這並不是很多。
  • 積極「鼓勵生育」的發達國家,生一個孩子就獎勵60萬,還免贈國籍
    導語:全球最「缺人」的發達國家,生一個孩子就獎勵60萬,還免贈國籍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思想追求也有所改變,這一改變體現在婚姻上就是很多人更喜歡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相比起早早地生育、撫養孩子,現在的人更喜歡享受兩人的生活
  • 「迷之自信」的臺灣經濟
    2020年以來,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各國家及地區為防控疫情,紛紛採取封城、封閉邊境、限制人員活動等嚴格管制措施,致使全球需求近乎停擺,國際原油與原物料價格重跌,世界經濟陷入衰退風險,中國臺灣地區亦未能例外。依靠祖國大陸經濟的快速復甦,臺灣經濟實現逆勢增長,但產業發展冷熱不均,致使貧富差距加速擴大,島內社會進一步撕裂。
  • 臺灣經濟成長率「傲世全球」?臺經濟部門打臉:靠大陸撐起來的
    文/歐尼(鳳凰網《臺灣日月談》特約作者)首發於鳳凰新聞客戶端新年伊始,蔡當局喜孜孜歡慶去年臺灣經濟成長率傲視全球,臺股持續創新高,衝上「萬五」高峰,不過,就在一切看來喜氣洋洋的時候,冷不防被臺灣「財政部」的數字打臉,原來,臺灣的一切經濟榮景都是靠著中國大陸撐起來的?
  • 臺媒評臺灣各縣市生育競爭力 宜蘭臺中彰化表現佳
    中國臺灣網8月30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生育率超低,但各縣市提供父母足夠的養育後援嗎?臺灣康健雜誌最近評比臺灣各縣市的「生育競爭力」,其中宜蘭縣、臺中市和彰化縣整體表現最佳,最不利於生養小孩的縣市則是雲林縣、嘉義縣、基隆市和高雄市。至於年底選戰激烈的「五都」,只有臺中市表現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