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濟日報:美國「鬥雞」 殃及全球?

2021-01-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14日電 臺灣《經濟日報》14日發表社論《美國鬥雞 殃及全球?》說,法定上限調高與否的爭執,源自美國政府與國會在預算上的博弈,國會堅持大刪預算,否則不調高上限,白宮則不願妥協。雙方姿態均強硬,但沒有背水一戰的決心。因為大家都明白,一旦攤牌,政府缺錢無法運作,陷入債務違約,是很麻煩的事,這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切。

  文章摘編如下:

  繼標普、穆迪之後,惠譽也發出警告,如果美國國會在8月初未能就提高舉債上限與政府達成協議,將把美國債信展望列入可能被降級的觀察名單,最高級的主權債信評等恐不保。惠譽的警告比標普及穆迪還嚴厲。

  美國政府的負債已在5月16日達到法定上限的14.29兆美元,但財政部透過行政手段左撥右調,將極限日期延長到8月2日。屆時如仍未能調高法定上限,美國政府將無法償付到期債務,也就是美債違約。

  法定上限調高與否的爭執,源自於美國政府與國會在預算上的博弈,國會(主要是共和黨和茶黨)堅持大刪預算,否則不調高上限,白宮則不願妥協。雙方姿態均強硬,但沒有背水一戰的決心。因為大家都明白,一旦攤牌,政府缺錢無法運作,陷入債務違約,是很麻煩的事,甚至導致災難性後果。因此一般認為,關鍵時刻一到,必有一方退讓,這即是「膽小鬼博弈(Chicken Game,也有譯為鬥雞博弈)」,原本市場也是這樣的心理,所以沒當回事。

  但曾是索羅斯得力助手的朱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最近在《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力主以短暫違約幾天的方式迫使白宮削減支出。他說這種「技術違約」沒啥大不了,只要不是曠日持久,卻可換來美國政府認真減赤,債權人非但不會抗議,對美國信心反會增加。他還警告,真正的災難是政客不要求白宮嚴控開支,輕率地提高舉債上限。此論一出,竟然獲得相當支持,包括原本非激進派的共和黨議員。雖然美國財長蓋特納一再警告,任何美債違約都會帶來災難性後果,但越來越多共和黨人認為,短期的技術性違約幾天「可受控制」,以施加對白宮的更大壓力。這是惠譽繼標普、穆迪之後,對美國朝野及市場發出嚴重警告的背景。

  針對所謂「技術違約」論點,商品大王羅傑斯明言,美國正步向比金融海嘯更差的境地。他在CNBC節目中說,當再出現經濟問題時,美國政府已不能再讓債務遞增三倍或大量印鈔,情況只會比金融海嘯來得更壞。中國人民銀行顧問李稻葵也警告美國,這樣的做法形同「玩火」。

  撇開蓋特納不談,何以羅傑斯、信評機構及眾多華爾街人士對當前形勢有著高度關切與感應?因為:

    一、即使短暫違約,也會嚇壞全球市場,令全球利率飆升,美元暴挫,並使脆弱的美國及全球經濟重陷衰退。

    二、一旦美國發生國債違約,無須信評機構調降評級,美國政府即無可能再以舉債籌錢。這時如想再施量化寬鬆(QE)故技,來個QE3,也將不復同樣效果。因為連續兩次QE,除造成美國及全球商品及股價大漲,於實體經濟幫助有限;若再來QE3,連商品及股價都未必上得去,因為前兩次QE時,一般還期待實體經濟會拉起來。美國經濟將因此陷入真正的困境。

  三、儘管如此,美國仍可能死馬當活馬醫,推出QE3。如此將造成國際流動性的進一步泛濫。

相關焦點

  • 臺灣《經濟日報》簡介
    臺灣《經濟日報》成立於1967年4月20日,是臺灣最大的財經報紙,提供報紙、展覽、論壇、活動、刊物、講座、課程、網絡等多項服務。    臺灣《經濟日報》的報導內容涵蓋島內、國際、兩岸、財經、產業、企管等最新資訊,為工商業界每日必讀平面媒體,並擁有高含金量的廣大讀者群。
  • 臺灣經濟日報:臺灣元素 世博會大出風頭
    中新網4月30日電 臺灣《經濟日報》30日刊文《臺灣元素 世博會大出風頭》。文章說,上海世博會有濃濃的臺灣味。廣大的上海世博園區裡,從餐飲美食、馬桶、建材到場館、從世博吉祥物到大型主題劇,臺灣元素在世博會內幾乎無所不在。   文章摘編如下:  2010年上海世博會是繼1970年大阪世博會後,臺灣40年來重新回到世博會,參與程度超過各界想像。
  • 被美國拉進「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的臺灣
    一、 「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的舉行與選後美臺關係首屆美臺「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在臺灣時間11月20日晚上9點在華盛頓舉行,採實體搭配視訊方式舉行,對話會由美國在臺協會(AIT)與臺灣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主辦。
  • 臺灣低調爭取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臺灣經濟部門:現...
    臺灣低調爭取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臺灣經濟部門:現階段未想加入中國主導的新全球最大自貿區 文/editor2020-11-17 11:06:58來源:FX168臺灣經濟部門王美華繼前一日表明現階段不是時候爭取加入RCEP後,在今天(11月17日)強調爭取走向其他路線,目前正低調爭取美國也可能重回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前美國華裔外交官王曉岷(Robert Wang)本月初就表明,美國在新任總統大選就職後,很可能將重回CPTPP,臺灣能把握機會同時加入。
  • 「迷之自信」的臺灣經濟
    2020年以來,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各國家及地區為防控疫情,紛紛採取封城、封閉邊境、限制人員活動等嚴格管制措施,致使全球需求近乎停擺,國際原油與原物料價格重跌,世界經濟陷入衰退風險,中國臺灣地區亦未能例外。依靠祖國大陸經濟的快速復甦,臺灣經濟實現逆勢增長,但產業發展冷熱不均,致使貧富差距加速擴大,島內社會進一步撕裂。
  • 美國想打「臺灣牌」?經濟對話是作秀,打壓中國大陸才是真實目的
    臺灣貿易與投資被「邊緣化」促使開展「臺美經濟對話」當臺灣地區被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排除在外後,臺灣經濟可能面臨「邊緣化」的危機。臺灣地區是小型經濟體,主要以出口型經濟為主,還需要配合世界的資源和市場發展經濟,大陸是臺灣地區最大的產品出口地,而民進黨當局卻推行「新南向政策」,進而試圖擺脫對大陸經濟的依賴,不料RCEP的實施導致臺灣地區開始擔憂在貿易與投資這兩方面被「邊緣化」。
  • 臺灣經濟成長率「傲世全球」?臺經濟部門打臉:靠大陸撐起來的
    文/歐尼(鳳凰網《臺灣日月談》特約作者)首發於鳳凰新聞客戶端新年伊始,蔡當局喜孜孜歡慶去年臺灣經濟成長率傲視全球,臺股持續創新高攤開數據來看,臺灣在經濟上似乎更仰賴中國大陸,也讓臺灣經濟依賴中國大陸的議題再次掀起爭端,前「經濟部長」尹啟銘就直接炮轟蔡當局是無知,「集合愚、蠢、呆、笨、傻、鈍、痴之大全,丟盡『經濟部』等部會的臉…請別把政治汙染該是講求專業的『經濟部』吧!」
  • 憑祥鬥雞成億元產業 越南鬥雞泰國鬥雞等品種俱全
    2013年04月06日 07:00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莫迪 黃聰 編輯:鄧達 廣西新聞網憑祥訊(記者 莫迪 通訊員 黃聰)如果問憑祥市「鬥雞」一條街在哪,當地人必指岜口路。
  • 經濟差不敢生 臺灣生育率全球最低
    臺灣生育率是全球最低,少子化問題日趨嚴重,今年第一季度甚至出現人口負增長,即出生率低於死亡率。若綜合第一季來看,臺灣總人口數已減少6553人。島內年輕人向大公報表示,臺灣薪資停滯十幾年,樓價不斷上升,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哪敢生小孩?
  • 附和日本政客《華爾街日報》鼓譟「拜登應協助武裝臺灣」
    據臺媒報導 日本副防衛大臣中山泰秀近日受訪呼籲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要「堅定」支持臺灣。對此,《華爾街日報》發表社評指出,拜登應以「威懾中國」為目標,「協助武裝臺灣」,讓臺灣就算在沒有美國支援的情況,都有能力讓中國大陸武力付出「慘烈代價」。
  • 孟晚舟事件殃及加拿大鵝 美媒:中國可讓你起一身「鵝皮疙瘩」
    股價暴跌新加坡南洋視界12月11日報導稱,受孟晚舟被加拿大當局逮捕事件影響,加拿大具有代表性的品牌的股價遭遇暴跌。加拿大當局通報逮捕孟晚舟一事發生在當地時間12月5日,正值當日加拿大股市休市之後。此後,在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加拿大鵝控股公司」股價連續4日大跌。
  • 美國專家:中國是全球經濟復甦的領頭羊
    來源:央視原標題:美國專家:中國是全球經濟復甦的領頭羊中國經濟的復甦速度快、增長率高的事實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近日,央視記者採訪了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政府事務高級主管安娜·阿什頓,她表示,中國在2020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成果舉世矚目,疫情防控成果給人印象深刻,經濟發展率先實現正增長,已經成為引領全球經濟復甦的領頭羊。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政府事務高級主管 安娜·阿什頓:中國經濟復甦比世界其他國家要好、要快,我認為中國是引領全球經濟復甦的領頭羊。
  • 經濟日報:美一再拖欠聯合國會費實屬「老賴」行徑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美一再拖欠聯合國會費實屬「老賴」行徑2020年12月31日,第75屆聯合國大會批准了總額約為32.31億美元的聯合國2021年常規預算。但是在預算投票表決中,美國成為僅有的兩個投反對票的成員國之一。
  • 論世界鬥雞優劣,閒談中原鬥雞
    各國的鬥雞(主要指越緬泰中)都是經過人類長期培育的優良品種。哪國的鬥雞最厲害,這是個非常難比較的事。首先我個人認為鬥雞純不純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我贊同一種觀點,中、越、泰、緬都有好雞,這裡所說的好雞是指各國血統純正的鬥雞品種。上述四種鬥雞如果比賽的話都有贏有輸。
  • 扶貧幹部提思路 鬥雞養殖助脫貧
    2018年01月24日 06:41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王克礎 張園園 吳澤晨 田爽 編輯:陳麗婕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南寧訊 (記者 王克礎 實習生 張園園 吳澤晨 通訊員 田爽)近日記者從南寧市玉洞街道辦獲悉
  • 臺灣專家:美國要想提振經濟,必然得依靠中國大陸
    川普政府卸任前持續擴大制裁陸企,位於臺灣彰化的建國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楊仲源表示,該舉措動機,一是延續反中路線,累積政治能量;二是影響繼任拜登政府的經貿政策,確保美中貿易協議持續,有望成為捲土重來的政治籌碼。不過,研判拜登對華方針,美中經濟合作空間會增加,對川普陸企禁令,不會照單全收,會以務實合作,取而代之。
  • 「脫中」後經濟更好?陳亭妃:臺灣不再「依賴」大陸
    臺灣經濟增長因 「脫中」政策?近日,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稱,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這一年時間裡,由於兩岸之間出現「對抗」局面,臺灣終於「擺脫」了大陸,而這一變化,也讓臺灣地區的經濟得到大幅增長。該媒體還聲稱,臺灣去年的經濟增長率,成為了排在全球兩千萬人口以上經濟體的首位。民進黨籍民代掩耳盜鈴此消息一出,民進黨當局自然是歡欣鼓舞。
  • 2020年臺灣經濟增長是因為「脫中」?我們拿數字說話
    圖片來源:網絡日前,韓國《朝鮮日報》發表了一篇報導說,2020年,臺灣經濟增長率為全球兩千萬人口以上經濟體的第1名,並稱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臺灣與大陸「對抗」,關鍵在於臺灣「脫離」中國(大陸)」。綠營民意代表陳亭妃就此揚言,蔡英文「執政」後,臺灣不再「依賴」中國大陸,這些成效讓全世界看到。雖然我們不想打斷某些島內人的自娛自樂,但是數字會說話。
  • 美國好市多(Costco)在臺灣的第四家店開業
    美國好市多(Costco)在臺灣的第四家店開業  睽違五年,好市多(Costco)的第四家店,1月29日終於在中和開幕。即使周圍強敵環伺,包括大潤發、家樂福都在幾步之遙,總經理張嗣漢卻信心滿滿,第一年預計可達到30億元業績。
  • 美國男子家中辦鬥雞比賽 被警方以虐待動物罪逮捕
    來源:海外網胡安·奧特爾加 (圖源:WFLA)海外網1月19日電近日,美國佛羅裡達州清水市一男子因在家中辦鬥雞比賽,被當地警方以虐待動物罪逮捕。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旗下WFLA-TV報導,當地時間1月17日下午1點15分左右,警方接到市民投訴,稱有人可能在開辦鬥雞比賽。警方趕到現場附近,確實發現了一些公雞,還有一個比賽場地。警方聯繫了49歲的胡安·奧特爾加,想要對這些公雞做一些檢查,但奧特爾加表示拒絕。其後,州檢察官頒發了搜查令,警方得以進入奧特爾加的家中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