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濟日報》簡介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臺灣《經濟日報》成立於1967年4月20日,是臺灣最大的財經報紙,提供報紙、展覽、論壇、活動、刊物、講座、課程、網絡等多項服務。

    臺灣《經濟日報》的報導內容涵蓋島內、國際、兩岸、財經、產業、企管等最新資訊,為工商業界每日必讀平面媒體,並擁有高含金量的廣大讀者群。

    臺灣《經濟日報》為中產階級、知識分子、意見領袖提供市場新趨勢與資訊;同時,臺灣《經濟日報》也是企業最好的宣傳平臺。

    優質

    ·1967年創立,是臺灣第一份,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專業財經報紙。·創立至今,一直是臺灣發行量最大的專業財經報紙。·多次奪得兩岸新聞報導獎。

    專業

    ·連續五年邀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到臺灣參加社慶論壇。·臺灣工商企業領袖最推崇的財經報紙。·各級政府與產業界首選溝通平臺。·讀者含金量最高的報紙。企業主、行政主管、專業人士和投資大眾,合計佔九成。

    領先

    ·自2005年起,江蘇省崑山市政府每周三訂閱千份報紙供當地臺商閱讀。·2008年7月,為配合兩岸周末包機,發行兩岸通周報。·2009年,與新華社、《中國證券報》、《經濟觀察報》展開內容合作。·2010年,與北京《經濟日報》進行內容交換。

相關焦點

  • 臺灣經濟日報:臺灣元素 世博會大出風頭
    中新網4月30日電 臺灣《經濟日報》30日刊文《臺灣元素 世博會大出風頭》。文章說,上海世博會有濃濃的臺灣味。廣大的上海世博園區裡,從餐飲美食、馬桶、建材到場館、從世博吉祥物到大型主題劇,臺灣元素在世博會內幾乎無所不在。   文章摘編如下:  2010年上海世博會是繼1970年大阪世博會後,臺灣40年來重新回到世博會,參與程度超過各界想像。
  • 臺灣經濟日報:美國「鬥雞」 殃及全球?
    中新網6月14日電 臺灣《經濟日報》14日發表社論《美國鬥雞 殃及全球?》說,法定上限調高與否的爭執,源自美國政府與國會在預算上的博弈,國會堅持大刪預算,否則不調高上限,白宮則不願妥協。雙方姿態均強硬,但沒有背水一戰的決心。因為大家都明白,一旦攤牌,政府缺錢無法運作,陷入債務違約,是很麻煩的事,這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切。
  • 臺灣新聞網站
    美洲臺灣日報網站地址http://www.taiwandaily.net所屬類別臺灣 >> 新聞網站簡介美洲臺灣日報網絡版。臺灣蘋果日報網站地址https://tw.appledaily.com所屬類別臺灣 >> 新聞網站簡介臺灣蘋果日報是臺灣很受歡迎的新聞網站,提供蘋果日報、即時新聞、動新聞、娛樂、體育、社會、生活、副刊、國際萬象等線上版內容,強調報導影音化、圖像化、
  • 「迷之自信」的臺灣經濟
    2020年以來,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各國家及地區為防控疫情,紛紛採取封城、封閉邊境、限制人員活動等嚴格管制措施,致使全球需求近乎停擺,國際原油與原物料價格重跌,世界經濟陷入衰退風險,中國臺灣地區亦未能例外。依靠祖國大陸經濟的快速復甦,臺灣經濟實現逆勢增長,但產業發展冷熱不均,致使貧富差距加速擴大,島內社會進一步撕裂。
  • 臺灣經濟成長 也該感謝鍾南山
    福州博覽會活動,臺灣美食吸引參觀者購買。(中新社)臺灣中國時報刊載「野臺」製作人練鴻慶撰寫的文章說,韓國《朝鮮日報》報導稱「臺灣不靠大陸經濟成長世界第一」,卻被踢爆去年是臺灣有史以來,對大陸出口依存度最高的一年,對此民進黨的回應是,「這證明了中國(大陸)需要臺灣」。
  • 「脫中」後經濟更好?陳亭妃:臺灣不再「依賴」大陸
    臺灣經濟增長因 「脫中」政策?近日,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稱,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這一年時間裡,由於兩岸之間出現「對抗」局面,臺灣終於「擺脫」了大陸,而這一變化,也讓臺灣地區的經濟得到大幅增長。該媒體還聲稱,臺灣去年的經濟增長率,成為了排在全球兩千萬人口以上經濟體的首位。民進黨籍民代掩耳盜鈴此消息一出,民進黨當局自然是歡欣鼓舞。
  • 臺灣島內興起開夾娃娃機店熱潮?臺媒:經濟走下坡路的警訊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臺灣大街小巷突然到處布滿了夾娃娃機店,仿佛只要有店面一空出來,馬上就會被夾娃娃機佔據,一時間夾娃娃成了全民休閒運動。這一現象在島內引發憂慮,有人直言,「當夾娃娃機都倒了,臺灣經濟整個完蛋了」。
  • 臺灣低調爭取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臺灣經濟部門:現...
    他認為在新任總統的治理下,美國與臺灣的貿易談判將會有進展,不會顧忌中國而暫停與臺灣的發展。王美華則說道:「臺灣並非CPTPP原來的籤署方,加入過程中要低調爭取,目前正如此進行,有適當時間再和社會說明。」至於談到現在不是時候爭取加入RCEP,臺灣經濟部門副負責人曾文生重申:「我們並沒有是說過不爭取,因為能不能做到還需要考量到客觀困難。
  • 2020年臺灣經濟增長是因為「脫中」?我們拿數字說話
    圖片來源:網絡日前,韓國《朝鮮日報》發表了一篇報導說,2020年,臺灣經濟增長率為全球兩千萬人口以上經濟體的第1名,並稱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臺灣與大陸「對抗」,關鍵在於臺灣「脫離」中國(大陸)」。綠營民意代表陳亭妃就此揚言,蔡英文「執政」後,臺灣不再「依賴」中國大陸,這些成效讓全世界看到。雖然我們不想打斷某些島內人的自娛自樂,但是數字會說話。
  • 美國想打「臺灣牌」?經濟對話是作秀,打壓中國大陸才是真實目的
    臺灣貿易與投資被「邊緣化」促使開展「臺美經濟對話」當臺灣地區被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排除在外後,臺灣經濟可能面臨「邊緣化」的危機。臺灣地區是小型經濟體,主要以出口型經濟為主,還需要配合世界的資源和市場發展經濟,大陸是臺灣地區最大的產品出口地,而民進黨當局卻推行「新南向政策」,進而試圖擺脫對大陸經濟的依賴,不料RCEP的實施導致臺灣地區開始擔憂在貿易與投資這兩方面被「邊緣化」。
  • 臺灣真實的經濟水平怎麼樣?
    從王晶和羅大佑的口中,還是能夠真實反映出臺灣經濟的一個面貌的,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韓國、新加坡的經濟我們有目共睹,單就地區來看,已經是發達國家的行列了,而香港和臺灣,也同樣如此。臺灣的經濟,從60年代開始,在90年代達到峰值。而蔣經國在某種程度上,的確對臺灣的經濟做出了很多貢獻。
  • 韓媒鼓吹臺灣去年經濟增長率世界第一,臺媒:快去感謝鍾南山吧
    作者:秋白編輯:枯木最近一些臺灣島內的媒體,看到韓國的朝鮮日報上聲稱,臺灣的經濟在2020年增長率位居全球第一,是因為他們的經濟不再依賴大陸。民進黨當局發言人面對這份數據依然撒謊不臉紅的聲稱"大陸的經濟離不開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經濟依存度加深",這話令人感到非常震驚。對此臺灣民眾對馬英九抱不平,當初馬英九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積極的推動大陸的關係改善而被民進黨當局批評。民進黨稱,馬英九眼裡的全球市場仿佛只有大陸,過度依賴大陸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馬英九為什麼不採取全方位經濟發展的戰略。
  • 聚焦臺灣 寶島五大"顯示器"廠商簡介
    聚焦臺灣 寶島五大"顯示器"廠商簡介 2009年06月10日 16:59作者:廠商投稿編輯:李麗琴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世界級液晶專家--
  • 只因說臺灣經濟對大陸依賴「史上最高」 馬英九子弟兵被民進黨猛打
    據臺媒報導 《朝鮮日報》日前報導「擺脫依賴大陸的臺灣、經濟成長世界第一」,被國民黨革實院長羅智強舉「去年臺灣對大陸出口貿易依存度是史上新高」反擊;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以「這證明中國大陸需要臺灣
  •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北京訊(記者楊娜)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日前民進黨發言人發表有關,「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證明大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的言論,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作出了反駁。
  • 國民黨專家:臺灣經濟增長,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
    臺灣2020年對陸出口依存度達43.8%,創歷史新高,蔡當局對此稱,是大陸對臺依賴度提升所致。中國國民黨智庫財政顧問施威全表示,該說法明顯違反正常認知,臺灣的經濟增長率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在大陸陸續促成一帶一路、RCEP的當下,蔡當局卻宣稱大陸對臺經濟依賴提升,恐怕過於樂觀,並悖於事實。
  • 上半年,臺灣經濟增長0.41%,GDP為21537.42億元,全國排第7名
    在疫情的影響下,中國臺灣地區的旅遊業、航空運輸業、住宿和餐飲業以及其他多個行業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萎縮,並使得二季度的經濟出現了0.73%的負增長(-0.73%)——並且創下了2009年以來的最大跌幅,但經濟整體降幅並不大,整體表現尚可。
  • 臺媒痛批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臺灣變亞洲經濟孤島
    來源:海外網圖源:法新社海外網11月17日電亞太15國15日籤署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臺媒直指臺灣經濟面臨被邊緣化,然而民進黨當局仍故作鎮定地宣稱臺灣《經濟日報》17日也發表社論直指臺當局所謂「影響不大」的邏輯漏洞:民進黨當局宣稱對RCEP出口雖佔總出口約70%,但其中約四分之三為零關稅,所以RCEP對臺灣影響不顯著,現階段應以努力以加入CPTPP為目標。如果依此邏輯,臺灣對CPTPP出口僅佔總出口四分之一,其中同樣約有四分之三產品免關稅,臺灣應該更沒有加入CPTPP的必要。
  • 臺灣經濟真的那麼好嗎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重創全球經濟,臺灣卻逆勢上升,前三季經濟增長率2.28%,重返四小龍之首,英國《經濟學人》高調稱臺灣經濟「重返過往榮光」。12月21日,臺經濟部門公布11月外銷訂單為577.8億美元,連續第三個月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9.7%,為近十年五個月以來最大增速。
  • 附和日本政客《華爾街日報》鼓譟「拜登應協助武裝臺灣」
    據臺媒報導 日本副防衛大臣中山泰秀近日受訪呼籲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要「堅定」支持臺灣。對此,《華爾街日報》發表社評指出,拜登應以「威懾中國」為目標,「協助武裝臺灣」,讓臺灣就算在沒有美國支援的情況,都有能力讓中國大陸武力付出「慘烈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