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看優秀攝影作品,咂吧小康滋味~

2020-12-11 澎湃新聞

【影像】看優秀攝影作品,咂吧小康滋味~

2020-12-04 2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書畫寄情懷,筆墨寫春秋,光影寓發展。近期,旗委宣傳部、文聯、總工會、老幹部綜合服務中心聯合舉辦的「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主題書畫攝影作品展上,200餘幅書法、美術、攝影作品緊扣時代主題,全面生動展現了我旗脫貧攻堅奮鬥歷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全旗人民奮力致富奔小康的圖景,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凝心聚力!

現將本次展覽的優秀作品分期刊發,以饗讀者。

——優秀攝影作品欣賞

(排名不分先後)

《蒸蒸日上》 楊廷華 攝

《麥收時節》 楊廷華 攝

《龍頭企業助脫貧》 楊廷華 攝

《煤從空中走》 楊廷華 攝

《喜》 靳曉榮 攝

《顆粒歸倉》 靳曉榮 攝

《鵝歡圖》 靳曉榮 攝

《多彩達拉特》 陳京勇 攝

《篩選》 韓成元 攝

《大地的收穫》 韓成元 攝

《機械化作業》 韓成元 攝

《齊心協力》 韓成元 攝

《靠養兔我脫貧了》 張步恆 攝

《今天的中和西鎮南火房村電商平臺》 張步恆 攝

《希望的田野》 張挨維 攝

《今日浦新社區》 張挨維 攝

《稻香黃河灣》 奇紅 攝

《田野的「保護傘」》 馮麗雲 攝

《我們的日子「牛」起來了》 馮麗雲 攝

《八十歲的修鞋匠》 翟冬梅 攝

《怒放》 翟冬梅 攝

《火紅的日子》 王雄 攝

《工作隊與群眾的貼心話》 王明 攝

《欣欣向榮》 王明 攝

《金燦燦的穀子金燦燦的希望》 郝晨光 攝

《羊羔羔就是金娃娃》 郝晨光 攝

《籽葫蘆要變金葫蘆》 郝晨光 攝

《愛心鴨陣》 王梓木 攝

《富足》 王梓木 攝

END

閱讀推薦

✎來源:達拉特旗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原標題:《【影像】看優秀攝影作品,咂吧小康滋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蜂鳥網:加強全球影像合作 打造攝影內容產業鏈
    這組照片來自海外華人影像圈八位頂尖自然風光攝影師所組成的團隊「四光圈(4aperture)」在上海環球中心舉辦的「環球奇鏡•四光圈攝影展」中的部分作品。蜂鳥網作為此次影展在中國的獨家媒體,不僅為「四光圈」攝影團隊提供了一個優秀攝影作品展示的平臺,更為廣大華語攝影愛好者帶來國內外最前沿的風光攝影技巧和觀念。
  • 當代影像藝術創作中的黑白攝影-光明日報-光明網
    王福春的作品大多為黑白影像,他說:「黑白色調看上去更有質感,更有歷史感和滄桑感。」回看歷史,黑白攝影曾經是技術受限時代的必然選擇,而在當下,卻越來越成為攝影人藝術創作中的主觀需求。    在攝影最初發明的半個多世紀裡,幾乎所有的照片都是黑白的。圍繞著黑白攝影,一時間產生了畫意攝影、自然主義攝影、攝影分離派等眾多創作手法及流派。
  • 原來是vivo S7鏡頭下的攝影作品
    其實是vivo聯合攝影之友共同打造的一場創意影像展。這次名為「vivo S7超清叢林秘境」的創意影像展,所有的攝影作品均為#vivo S7#所拍攝!要知道vivo S7是一款主打自拍的機型,而這次影像展的作品,卻是由vivo S7的後置鏡頭所攝!
  • 第二屆「健康泰州」優秀書畫攝影作品展開幕
    中國江蘇網8月24日泰州訊(陳興棟 陸秀婷 林瓏)8月24日,由泰州市衛生計生委主辦的第二屆「健康泰州」優秀書畫攝影作品展在海陵區群眾藝術展覽館開幕。泰州市衛生計生委黨委書記、主任徐洪濤,泰州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周衛兵,揚子江藥業集團蘇中公司經理戴群等出席開幕儀式。
  • 2020 L.A.P.攝影獎入圍揭曉 | 第二屆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
    「L.A.P.攝影獎」由藝術家、L.A.P.畫廊創始人楊達與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組委會共同發起,聚焦影像藝術,旨在發掘並推廣攝影領域的新生力量及專業人才,致力於為更多青年藝術家提供無差別的平臺。同時,希望通過這一獎項聚集藝術愛好者,為影像藝術的展示與交流提供紐帶。
  • 黑色背景鳥,是優秀攝影藝術家楊英新的作品,體現出鳥的絕代美姿
    優秀攝影藝術家楊英新的作品,楊英新是黑龍江省五常市人,從小喜歡攝影藝術,一直從事攝影愛好,每年都拍大量的攝影,被許多媒體採用優秀攝影藝術家楊英新的作品,楊英新是黑龍江省五常市人,從小喜歡攝影藝術,一直從事攝影愛好,每年都拍大量的攝影,被許多媒體採用優秀攝影藝術家楊英新的作品
  • see+畫廊:旨在攝影藝術作品呈現
    【影像看世界,典藏看大理】 08 AUG 第八屆 大理國際影會 【畫廊博覽會】 「影像看世界,典藏看大理」
  • 「我和祖國共成長」陝西省群眾攝影優秀作品展開幕
    西部網訊(記者 敬澤昊)10月17日, 由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陝西省文化館、鹹陽等地市文化和旅遊局、陝西秦峰美術館承辦,各市群藝館(文化藝術中心)協辦的陝西省群眾攝影優秀作品展在鹹陽舉行開幕儀式。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李全虎出席並講話,鹹陽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馬俊民宣布展覽開幕。
  • 攝影媒體的未來之路:中國影像尖峰論壇
    12月3日,由新華社圖片中心、新華網、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聯合主辦,中國影像門戶與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戲劇影視學院攝影專業聯合承辦的第二期「中國影像尖峰論壇」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論壇由中國影像門戶總編輯郭興欣主持,《攝影世界》總編輯吳笛、色影無忌營運長王媛、蜂鳥網總經理歐陽潼舢以及手機騰訊網悅圖主編李愷萌匯聚一堂,共同探討「攝影媒體的未來之路」。
  • 董磊攝影作品(二):高黎貢山的鳥影
    我很感興趣的高黎貢山森林區的雉類大部分還沒有野外拍攝的優秀影像,所以還需要努力拍攝啊。  從地圖上看,高黎貢山是一片狹長的區域,自身是橫斷山區重要山脈,北接西藏東南喜馬拉雅山東端起點;西邊與緬甸熱帶區域相過渡;南邊末端也與德宏瑞麗的熱帶區域相連。
  • Aperturist Talent攝影畢業展入圍作品:《如何放生一場大火》楊紫娟
    (庫珀大拇指×2」楊紫娟,97年出生於廣東,2020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攝影藝術系。文學美的司湯達綜合症患者,半吊子樂迷影迷。注重創作的精神維度以及詩性敘述(並時刻保持對」濫情「的警惕)。作品入選韓國全州國際攝影節暨國際大學生影像展、第七屆金拴馬樁大學生影像藝術節。
  • 高山雪蓮|攝影師李泛絲路影像作品欣賞
    ——李 泛以上攝影選自李泛絲路影像系列,版權李泛作者簡介:李泛,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第十一屆中國攝影金像獎評委,第七屆全國人像攝影十傑,第八屆全國人像攝影十傑評委,第二十屆全國攝影藝術展金獎獲得者,第二十四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評委,中國攝影家協會藝術攝影委員會委員,索尼青年攝影師發展計劃推委會委員。
  • 《蜂鳥攝影學院 單反攝影寶典》火爆熱賣
    《蜂鳥攝影學院單反攝影寶典》作為蜂鳥網成立12周年的獻禮之作,一經上市就受到廣大影友和網友的熱捧,獲得了讀者的一致肯定。作為該書的繼續與擴展,本次蜂鳥網再次集結了網站的優秀資源和網站數十位資深網友精湛的作品,共同創作了《蜂鳥攝影學院單反攝影寶典(第2卷)》。
  • 欣賞| 攝影用黑白灰,體現影像的虛實關係
    Michael Schlegel,德國攝影師,擅長黑白風景攝影作品。這組是他以風光為主的作品。每張照片都展現黑白攝影黑白灰完整的層次色調。把影像的虛實關係體現的恰到好處。他用自己的相機記錄了這個黑與白得世界。
  • 2019上海國際「郎靜山攝影藝術獎」慈善攝影大賽灰度會員獲獎作品...
    2019上海國際「郎靜山攝影藝術獎」慈善攝影大賽灰度會員獲獎作品欣賞 灰度影像會員陸小華作品《鄉村理髮店》 2019年度金牌獎
  • 灰度影像|2019年新加坡金虎國際攝影沙龍巡迴賽成績揭曉
    灰度影像|2019年新加坡金虎國際攝影沙龍巡迴賽成績揭曉2019年新加坡GOLDEN TIGER CIRCUIT國際攝影沙龍巡迴賽公布成績,根據大賽成績單統計,通過灰度影像送展的作品在本屆賽事中共有枚2枚金牌、1個綬帶、2個優秀獎。
  • 「黑白影像」安秀芳攝影作品賞析 ·《杜拜人》
    這裡所展示的這一組照片,是2018年底,有幸參加由阿聯攝影家協會,國際攝影家聯盟(GDU),中國尚圖坊影像藝術發展公司和阿聯Rwaq事務所聯合主辦的,2018「一帶一路」走進中東,「中國—阿聯攝影藝術創作團」走進阿聯,走進杜拜,走近阿拉伯人的世界,所拍攝到的一組肖像照片第一次近距離用相機觀察和拍攝他們
  • 佳能攝影大篷車抵京 EOS 80D影像嘉年華
    (原標題:佳能攝影大篷車抵京 EOS 80D影像嘉年華)
  • 科普|粵港澳大學生科學影像大賽系列作品展播
    2020年粵港澳大學生科學影像大賽在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等指導下,由廣東科學中心聯合相關單位舉辦了粵港澳大學生科學影像大賽,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7屆。大賽是以在校大學生為創作群體的科普賽事活動,邀請了相關專家對參賽作品進行網評和現場評審,我們將選取部分獲獎作品向大家展播。今天我們先來看看獲得2020年粵港澳大學生科學影像大賽一等獎的科學紀錄片毒毛蟲來襲:榕透翅毒蛾在數碼港的爆發趨勢與流行病研究榕樹,是粵港澳大灣區常見的園林綠化樹種。
  • 攝影進階必看:大師經典攝影作品賞析
    經常聽到有愛好者指著一些經典作品說:「這有什麼難拍的,很多人都能拍出來。」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想過,那是因為後人恰好是站在大師的肩膀上進行拍攝。今天你看亞當斯的作品可能覺得缺乏新意,但那也從另一角度證明了亞當斯和他的F64小組對風光攝影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