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6歲男孩頭疼 醫生從他頭頂取出一隻蜱蟲……

2021-01-08 環球網

新文化訊(ZAKER吉林記者 謝超)9日是端午節的最後一天假期,長春6歲男孩童童(化名)與家人一起到某公園痛快地玩了一趟,沒想到回家後童童就開始頭疼了……

男孩頭頂鑽進一隻蟲

童童媽媽一聽孩子頭疼,趕緊給孩子看了看,發現孩子的頭頂有一隻蟲子,而且已經鑽入了頭皮中,她嘗試著取了好久也沒取出來。結果帶孩子醫院一看,醫生稱需要做手術來取出蟲子。但是孩子才6歲,一聽要做手術家人都不同意,就帶著孩子來到了長春市兒童醫院皮膚科就診。

一個多小時蟲子被完整拔出

9日下午,長春市兒童醫院皮膚科主任王永平接待了童童,經檢查發現,蜱蟲仍存活著,馬上決定採取非創傷物理方法,將蟲體完全取出,儘量減少患兒痛苦。經過醫護人員一個多小時的操作,終於將童童頭頂的蟲子成功完整拔出,並給孩子的創口進行了清創消毒處理。

王永平介紹,從孩子頭頂取出的蟲子是蜱蟲,每年夏季門診時會偶爾接診到這類的患者。「蜱蟲是一種寄生蟲,主要棲息在草地樹林裡,或寄宿在貓、狗、牛、羊等動物身上。春夏季正是蜱蟲的繁殖季節,蜱蟲攜帶的致病微生物種類眾多,目前已知蜱蟲可攜帶83種病毒、31種細菌、32種原蟲。」

提醒:蜱蟲叮咬勿生拉硬拽

王永平提醒,如果市民被蜱蟲叮咬了,不能用手直接拔取,更不要捏碎它。正確的方法是:用酒精塗在蜱蟲身上(無酒精時,也可用乙醚、煤油、松節油等代替),使它頭部放鬆,然後再用尖頭鑷子取下蜱蟲。切勿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將蜱蟲的頭部留在皮膚內。如果出現發熱、局部傷口感染等症狀,要及時就診。

看看蜱蟲的

特性、預防和應對

蜱(p�),也叫壁蝨,俗稱草扒子、狗鱉、草別子、牛蝨等。不吸血時,小的乾癟如綠豆大小,也有極細如米粒的;吸飽血液後,有飽滿的黃豆大小,大的有指甲蓋大。蜱一般多在山區、林區比較常見,尤其是草木茂盛、潮溼的地方。

蜱不會飛,可以隨風飄,飄到有人和動物的地方,直接附著叮咬。城市的綠地或草坪有蜱蟲生存的條件,養寵物的家庭要注意,蜱蟲不但咬人,也咬貓、狗,所以它們進綠地或草坪也有被咬的可能。

活躍時間:

春秋季是蜱的活動高峰,夏天較活躍,冬天基本不活動。

活躍地點:主要棲息地為草地、樹林等環境。都市中除大型公園、植被茂盛地區外,一般社區內極少有蜱類生存,無需過分擔心。

攜帶病毒:已知蜱可攜帶83種病毒、14種細菌、17種回歸熱螺旋體、32種原蟲。

傳播疾病:包括森林腦炎、出血熱、Q熱、蜱傳斑疹傷寒、野兔熱等。

防護手段:應儘量避免在蜱類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需進入此類地區,提倡穿長袖衣服;不要穿涼鞋;紮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裡;穿淺色衣服可便於查找有無蜱爬上;針織衣物表面儘量光滑。

處理辦法:一旦發現有蜱已叮咬、鑽入皮膚,可用酒精塗在蜱身上,使蜱頭部放鬆或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出蜱;或用菸頭、香頭輕輕燙蜱露在體外的部分,使其頭部自行慢慢退出。

■新聞連結

近年我省被蜱蟲叮咬案例

新文化報之前曾做過蜱蟲的相關報導:2010年7月末和8月初,一50多歲汪清縣男子和一20多歲敦化市男青年因遭蜱蟲叮咬患森林腦炎死亡。

2011年6月13日,白山市江源區47歲朱某經醫生搶救無效後死亡。他是上山採野菜時被蜱蟲咬了,後被確診患上森林腦炎。

2014年4月中旬,長春市民吳某帶著4歲大的女兒到長春一公園挖野菜。孩子回來後

被發現頭頂有一個帶著觸角的「肉瘤」,經過醫生檢查後發現 竟 是 蜱蟲,所幸被成功取出。森林腦炎潛伏期長的可達35天

森林腦炎是由黃病毒屬中蜱傳腦炎病毒所致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蜱為其傳播媒介。

潛伏期: 一般為10~15天,最短2天,長者可達35天。症狀: 前驅期主要表現為低熱、頭昏、乏力、全身不適、四肢酸痛。大多數患者為急性發病。後期會有高熱伴頭痛、全身肌肉痛、無力、食慾缺乏、噁心、嘔吐等。約半數以上患者有不同程度神志、意識變化,如昏睡、表情淡漠、意識模糊、昏迷,亦會出現精神錯亂。

後遺症: 少數患者可留有後遺症,如失語、痴呆、吞咽困難、不自主運動,還有少數患者表現為弛緩性癱瘓、癲癇及精神障礙。

預防森林腦炎

可接種疫苗

長春市疾控中心預防醫學門診的專家介紹,預防森林腦炎的疫苗一般在進入森林前接種。初次免疫要接種兩針,兩針間隔14天。接種後,可以預防患上被蜱蟲咬傷引發森林腦炎。一旦被蜱蟲咬傷,再接種疫苗,就不起作用了。

相關焦點

  • 13歲男孩被蜱蟲咬傷後患森林腦炎 尚未脫離危險
    剛到吉林市,孩子就開始迷糊  8月1日  孩子轉院到長春,被直接送入ICU  8月3日  醫生發現他呼吸困難,給他上了呼吸機。  他爸爸也覺得,林區裡長大的人,哪個沒被蟲子咬過,沒事兒。大約1個星期後,周通開始頭疼。家裡人都以為,他是出去幹活兒中暑了,就按照中暑給孩子吃了些藥,也沒太在意。直到他開始高燒。  「孩子頭疼,都有一段兒時間了。但是我們也不知道這病這麼重。」周通發燒後,姑姑領他去家附近的診所打針。起初打了吊瓶,燒很快就退下去了,可藥勁兒一過,這燒就跟著往上躥。
  • 大連一8歲男孩右耳疼了兩天,檢查一看耳道裡有隻蜱蟲!還產了卵
    1月3日晚上9時許,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耳鼻喉科急診室,一名8歲男孩和家長從西雙版納歸來後立即來就醫,孩子表示右耳已疼了兩天,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耳鼻喉科急診室值班醫生石林立即給患者進行了檢查,石醫生發現男孩的耳道裡有大量的耵聹,也就是俗稱的「耳屎」。然而男孩因為疼痛,非常不配合檢查,醫生一碰就哭鬧的厲害。
  • 三歲女童耳朵疼 醫生從耳道取出一隻活蜱蟲,還已經產卵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夏天到戶外活動,一定要提防一種咬人的蟲子--蜱蟲。最近,揚州就出現了被蜱蟲侵擾的病例。近日,揚州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來了一對母女。母親神情焦急,說是3歲女兒的右側耳朵有異物進入,耳朵疼。
  • 金華5歲男孩頭皮鑽進只蜱蟲 家長推測來自小狗
    我們人愛動,蟲蟲們也"騷動"起來了,特別是蜱蟲,會通過各種途徑襲擊你。提起蜱蟲,很多人就臉色大變。醫生說,蜱蟲 具有吸血習性,一旦寄宿人體,可能攜帶病毒,引起高熱,有些品種還有致命危險。 令人意向不到的是,它還可能以這種方式"潛伏"在你的身邊——最近,金華有位小朋友就被蜱蟲"埋伏"了,幸虧細心的爹媽發現的早,否則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 8歲男孩耳朵裡發現蜱蟲!還產了卵……
    1月3日晚上9時許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耳鼻喉科急診室一名8歲男孩和家長從西雙版納歸來後立即來就醫孩子表示右耳已疼了兩天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耳鼻喉科急診室值班醫生石林立即給患者進行了檢查,石醫生發現男孩的耳道裡有大量的耵聹,也就是俗稱的
  • 大連8歲男孩耳朵疼裡面竟有蜱蟲且已產卵
    1 月 3 日晚上 9 時許,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耳鼻喉科急診室,一名 8 歲男孩和家長從西雙版納歸來後立即來就醫,孩子表示右耳已疼了兩天。在檢查過程中因為疼孩子哭鬧很不配合,但是值班醫生石林沒有"妥協",在她的堅持下,在耳道裡竟然發現一隻蜱蟲,而且已經產卵。
  • 13歲男孩被蜱蟲咬傷 一個月後生命垂危(圖)
    7月初  樺甸男孩周通進林子裡幹活,左胸被蟲子咬了,趕緊用手拍打,蟲子死了,胸口卻留下一個小黑點  約1周  男孩開始頭痛,家裡人以為他中暑了,沒在意,直到他開始高燒  7月末  孩子被送到樺甸市醫院,初步診斷為腦炎,建議轉院。
  • 鹹陽女子胳膊裡鑽進蜱蟲 醫生切開皮膚才取出
    突然間,一隻活體蟲子居然鑽進了年輕女子的左胳膊,用手拽、鑷子夾,都取不出來,到醫院一看,才知道原來是只蜱蟲,幸好醫生及時使用器械,在在局部麻醉下將皮膚切開,取出了殘留的蟲體。  驚!黑色蟲子鑽進皮膚裡拽不出  事情發生在7月1日下午17時左右,這名家住鹹陽彬州市的女患者突然感覺左胳膊上有東西,隨手一摸發現是一隻蟲子。再仔細一看,這隻黑色蟲子的頭部已經鑽進了皮膚裡。她試圖用手把蟲子拽出來,用鑷子把蟲子夾出來,幾番嘗試,結果蟲子沒有出來,反而越鑽越深。最終,蟲子露在體表的身體被拽掉了,頭部卻斷在了皮膚內。
  • 大連一8歲男孩耳朵裡發現蜱蟲!還產了卵
    本文轉自【半島晨報】;1月3日晚上9時許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耳鼻喉科急診室一名8歲男孩和家長從西雙版納歸來後立即來就醫孩子表示右耳已疼了兩天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耳鼻喉科急診室值班醫生石林立即給患者進行了檢查,
  • 武漢一老婦手臂長會動「黑痣」 手術後取出10隻蜱蟲
    武漢一老婦手臂長會動「黑痣」 手術後取出10隻蜱蟲 原標題:   本報訊(記者黃瑩 通訊員馬遙遙)66歲太婆接觸狗後,發現左臂莫名長出3顆「黑痣」,並且會動,拔掉後才知是蟲子。
  • 大連一9歲女孩摘櫻桃 眼瞼被蜱蟲叮咬(圖)
    取出來的蜱蟲。圖/受訪者提供  6月13日,家住沙河口區的9歲女孩小倩(化名)由媽媽陪伴,來到了何氏眼科大連醫院。  接診的醫生經過裂隙燈檢查發現,這個「小黑點」竟然是一隻還在動的蟲子——蜱蟲。這隻蜱蟲附著於小倩的眼瞼邊緣,如若不是逐漸長大,影響日常生活,很難被發現。曲主任將蜱蟲連同深入皮膚內的「嘴」一同完整取出,並對小倩的眼睛進行詳細檢查和處理。雖已將成蟲完全取出,但擔心小倩會有感染等風險。醫院派人陪同小倩一家到大醫附屬二院皮膚科進一步檢查和預防性抗生素治療。
  • 老太上山玩遭5隻蜱蟲叮咬 醫生稱拔掉後仍危險
    這就是咬張女士的幾隻蜱蟲  6月5日,65歲的張女士與好友上山遊玩,晚上回家後,家人先後在她的頭部、腿部、臀部和背部發現了五隻黑色的小蟲 ,牢牢地扒在張女士的皮膚上。6月6日,張女士帶著從身上摳下的小蟲來到市第八人民醫院就診,經醫生確認,張女士的五處創口都是蜱蟲叮咬所致。據八醫皮膚科主任王德旭介紹 ,這是今年島城單人發現蜱蟲最多的患者。  爬山歸來帶回五隻蜱蟲  6月5日正值端午假期,家住四方區的市民張女士與好友上山玩了一趟,晚上回到家後,家人在她的背上發現了一個小黑點。
  • 9 歲男孩誤吞兩個一元硬幣!醫生不到 1 分鐘精準取出
    院方供圖9 歲的男孩按理說應該知道哪 些東西能玩、哪些東西不能玩,但遼寧瀋陽一名 9 歲男孩把兩個一元的硬幣吞進嘴裡,卡在了食道裡,吐不出來咽不下去,來到北部戰區總醫院終於把硬幣取了出來。對於好奇的孩子來說,他們喜 歡啃咬各種東西,更危險的是不放過每一個能塞進嘴裡的物體。可一不小心,這些東西就吞進肚子裡,要是卡在食道那就麻煩了!從男孩食道取出的硬幣。
  • 大連男孩右耳疼了兩天,檢查後發現是蜱蟲在作怪,竟然還產了卵
    近期,有媒體報導,大連一男孩右耳疼了兩天,竟發現耳道進了蜱蟲,據了解,1月3日,晚上9點左右,男孩跟家長來到醫院進行檢查,男孩表示自己的右耳朵已經疼了兩天,於是醫生便立即給男孩檢查了一下,醫生發現男孩的耳屎特別多,並且因為疼痛一直不配合,在掏耳屎的時候醫生發現男孩的耳朵裡面有紅色的東西
  • 蜱蟲咬傷大意不得 醫生:夏天要多提防這些蟲子
    幸虧家人處置妥當,找醫生將蟲子「灌醉」後完整取出。最近一段時間,山醫大一院小兒外科已接診了3名被蜱蟲叮咬的小患者。省疾控中心專家也指出,盛夏蜱蟲滋生,市民出門玩耍或照顧寵物時,一定要做好防護,多加留心。  接連有孩子被蜱蟲咬傷  7月初的一天深夜,山醫大一院小兒外科值班室的門被敲響了,一對年輕夫婦抱著一個沉睡的男童來找醫生。
  • 小心奪命蜱蟲!12歲女孩上山踏青,被它咬進醫院,醫生警告:千萬別...
    小心奪命蜱蟲!12歲女孩上山踏青,被它咬進醫院,醫生警告:千萬別自己拔!網絡配圖淘淘(化名)今年12歲,小長假期間,她和家人一起去山上踏青、遊玩,一天的旅程下來,淘淘除了玩得有點累,也沒什麼不適。但第二天起床,淘淘卻感覺左側肋骨附近的皮膚有點疼、癢,家人一看才發現孩子被蜱蟲咬了,便趕緊開車來到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急診科、毒蟲治療中心。
  • 7歲男孩把15釐米長筆塞進肛門 1個月後才取出
    經手術從男孩腸子裡取出的筆 (高志剛醫生供圖)彈珠、髮夾、硬幣、花生、膠片……小朋友為什麼愛往自己身體裡塞東西高醫生還寫了一句:「整支筆在腸子裡,已經一個月了!」馬上聯繫高醫生,得知這是他上午接到的一個病例,一個小男孩把一支15釐米的筆從肛門裡塞了進去,而且已經在他腸子裡待了一個月!一個月前 男孩把姐姐的一支漂亮水筆塞進肛門小男孩今年不到8歲,台州人,長得胖嘟嘟的,蠻可愛,不過性格內向,不大願意與人說話。
  • 直到醫生發現她身上有個紅點
    8月6日晚上,大醫附屬二院接診了患者郭大姐,她來自莊河市光明山鎮,連日高燒不退,經過診斷,郭大姐感染了蜱蟲病毒,現在因病毒感染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病情危重,已轉入重症醫學科救治。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郭大姐今年58歲,10多天前開始發燒、噁心、全身乏力,起初家人沒太在意,以為是感冒,沒想到,郭大姐的病情越來越重。
  • 春夏之交謹防被蜱蟲叮咬 蜱蟲棲息在草地樹林也寄宿在貓狗等動物身上
    長沙晚報訊(全媒體記者 徐媛 通訊員 寧斌 李雅雯)前兩日,長沙1歲4個月的涵涵(化名)正和媽媽開心地玩耍,涵涵媽媽突然摸到孩子後腦勺有個小疙瘩,送醫檢查後發現,居然是只蜱蟲一動不動地叮咬在孩子頭皮上。湖南省兒童醫院醫生提醒,蜱蟲攜帶的致病微生物種類眾多,春夏季是蜱蟲的繁殖季節,是蜱蟲密度最高的一個時期。
  • 長春7歲男孩歪嘴又眨眼,這是咋回事?醫生檢查原來病根兒竟是……
    &nbsp&nbsp&nbsp&nbsp前一段時間,長春市7歲男孩童童(化名)右側耳朵開始疼。媽媽帶他到診所「打針」,針打了,耳朵卻越來越疼。&nbsp&nbsp&nbsp&nbsp8月25日,媽媽領著童童來到長春市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