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設計師制手工創意書 立體展現莫高窟佛窟景象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甘肅設計師制手工創意書 立體展現莫高窟佛窟景象
2017-06-26 14:00:4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湃

    手工書《敦煌古韻》在蘭州受到關注,該書通過動態視覺體驗和立體畫面的展現,帶領讀者「走進」莫高窟的佛陀世界,體會古人的藝術與智慧。 楊豔敏 攝

  中新網蘭州6月26日電 (記者 徐雪 魏建軍)手工書《敦煌古韻》在蘭州受到關注,該書通過動態視覺體驗和立體畫面的展現,帶領讀者「走進」莫高窟的佛陀世界,體會古人的藝術與智慧。

  《敦煌古韻》的設計師、甘肅讀者晉林工作室負責人徐晉林打開該書象徵莫高窟洞窟之門的函盒後,微笑著的佛陀造像緩緩升起,呈現在眼前的是逼真的洞窟造型,四壁和穹頂布滿動感的飛天形象,簇擁著微笑的佛陀。

從函盒下方抽出藏書票筆記本時,佛陀身後的畫面由原先莫高窟第454窟《梵網經變圖》變化成第148窟《藥師經變圖》。 楊豔敏 攝

  徐晉林介紹,「窟門」左側畫有莫高窟第130窟都督夫人王氏供養像,右側為莫高窟第98窟于闐國公主供養像。中間的主體位置是莫高窟第259窟禪定佛像,屬於北魏造像的精品,佛像身著薄紗貼體袈裟,雙手相疊作禪定印,面龐圓潤,莊重寧靜的神情中露出含蓄的微笑。

  「隱藏在佛陀身後的是一本以簡短介紹敦煌彩塑、飛天、壁畫為主的藏書票筆記本,敦煌題材的藏書票也是其中的一大亮點,讀者從書中獲得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在書中大面積的空白處記錄遊記、寫下感悟。」徐晉林說。

該書在光影效果的渲染下,空間深廣的視覺體驗呼之欲出。 楊豔敏 攝

  「當我們從函盒下方抽出這本藏書票筆記本時,畫面又一次發生了變化。」徐晉林拿起手電筒,光束投進了函盒中,佛陀身後的畫面由原先莫高窟第454窟《梵網經變圖》變化成第148窟《藥師經變圖》,再加之光影結合的效果,空間深廣的視覺體驗呼之欲出。

  「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當年畫工們在光與影下,以思想和情感描繪出的極樂世界。」徐晉林稱,該書從書籍的結構、材料、閱讀方式等方面打破傳統,將傳統閱讀、互動體驗等諸多功能充分融合,旨在喚醒讀者對紙質圖書的熱情。(完)

相關焦點

  • 「飛天工匠」杜永衛:與莫高窟的「新不了情」
    中新社甘肅敦煌5月10日電 題:「飛天工匠」杜永衛:與莫高窟的「新不了情」  中新社記者 南如卓瑪  1977年冬天,17歲的杜永衛騎著自行車,帶著後來的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騎行了幾十裡,去當時杜永衛下鄉的村裡爭取讓他進敦煌研究院。由此,他的一生便與莫高窟結下解不開的情緣。資料圖:敦煌莫高窟。
  • 莫高窟最大密宗四方佛說法:真正的智慧來自德行
    莫高窟第14窟(晚唐)局部 莫高窟第14窟(晚唐)窟頂為方形覆鬥頂,方井中心畫兩個相交成「十」字的 金剛杵,以方勝紋、團花紋為邊飾。井心下方東西南北四披,各畫佛說法圖一鋪,為四方佛赴會說法相,這是莫高窟最早最大的四方佛說法圖。 根據井心交叉的金剛杵圖案和窟內南北二壁所畫多幅密宗菩薩說法圖可以確定,此幅四方佛說法圖為金剛界四方佛說法圖。平均每披面積為5.5米,四披總面積為22平方米。 東披畫東方香積世界阿閦佛,體現福德。阿閦佛又稱不佛,意為不動、無憤怒、無嗔恨等意思。
  • 什麼是「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的出現,源於一場際遇。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尊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像是天命的召喚。他莊重地跪下身來,發願要在這裡築窟造像,使它真正成為聖地。由此,巖壁上,第一個洞窟被開鑿了出來。
  • 敦煌220窟是翟氏家窟,因北宋的重塑得以保留,是人類藝術瑰寶
    1987年12月,敦煌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也是世界對敦煌莫高窟價值的認可。 敦煌石窟群現存約800座佛窟,經歷了公元4到14世紀千餘年的營造過程,這個過程持續了1000年左右,而營造的過程也非常的不容易,敦煌莫高窟其實並不是官方打造的石窟,而是由有實力的家族或者個人來營造的
  • 甘肅麥積山石窟推「5G+VR」雲遊窟:古遺址煥新體驗
    4月下旬,位於甘肅天水市的麥積山石窟日漸「復甦」。圖為航拍麥積山。 李亞龍 攝(抗擊新冠肺炎)甘肅麥積山石窟推「5G+VR」雲遊窟:古遺址煥新體驗中新網蘭州4月22日電 (閆姣 李亞龍)點擊「5G雲遊麥積山」的微信小程序,映入眼帘的是航拍麥積山全景,及蒙蒙煙雨中高聳入雲的麥積山風景圖片。
  • 散文-走進大西北之:走不完的河西走廊,看不清的莫高窟
    河西走廊自然條件好,物產豐富,農牧業生產發達,是甘肅主要產糧和多種經營地區。位於河西走廊的主要城市有武威、張掖、酒泉、嘉峪關和玉門,每一座城都是一段悠久的歷史,在等待人們去翻閱,每一座城都是一個神奇的傳說,在等待人們去傾聽,每一座城都是一首迷人的詩歌,在等待人們去傳唱……從嘉峪關出發,經312國道,至敦煌,行程385公裡。
  • 須彌山石窟第一窟
    須彌山石窟始鑿於北魏,距今一千四百多年,與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陝西大同雲岡石窟和重慶大足石刻齊名。固原須彌山石窟經西魏、北周、隋、唐等歷代不斷添鑿,以及後來的不斷修葺(qì),形成如今的須彌山大佛、子孫洞、圓光寺、相國寺、桃花洞、松樹窪、三個窟、黑石溝等風景區,共有造像三百五十餘尊,以及壁畫、題記、石碑等多處,是北魏以來我國石窟藝術聖地和宗教文化的遺產。
  • 到莫高窟看世界最早的全景地圖,比谷歌早1000多年
    第61窟《五臺山圖》全景第61窟《五臺山圖》大佛光之寺高3.42米,寬13.45米,面積為46平方米的莫高窟五代第61窟西壁通壁的《五臺山圖》,既是一幅佛教史跡畫,又是一幅山水人物畫,還是一幅全景數據地圖。
  • 在敦煌莫高窟「面壁」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浮躁時出去走走,內心平靜再進窟。」除修復技術和經驗外,他也時常跟徒弟們提及對莫高窟的感情,雖然在外人看來只有簡單的一把修復刀、一個注射器、一瓶膠水,但正是這些器材保護了先輩們留下的文化遺產,他要一直留在這裡,從未想過離開。從窟內到窟外,臨摹「打動人的壁畫」從滿頭青絲到兩鬢斑白,從事敦煌壁畫臨摹工作30多年的牛玉生,由莫高窟窟內到窟外,致力於臨摹出「打動人的壁畫」。
  • 敦煌石窟|西千佛洞第9窟 西魏
    西千佛洞第9窟-中心塔柱北向面龕楣西千佛洞第9窟始建於西魏,是西千佛洞現存最早的洞窟,北周、隋、初唐、回鶻、清進行過重修。洞窟的平面呈方形,有中心塔柱,前部為人字披頂(已塌毀),後部為平棋頂。西千佛洞第9窟-南壁窟室中央為方形中心柱,柱四面各開一圓券形大龕。
  • 敦煌莫高窟一千多年來壁畫的變化
    莫高窟第428窟中心柱東壁龕內變色壁畫莫高窟第428窟中心柱南壁龕內變色壁畫>莫高窟第263窟北壁供養菩薩莫高窟第263窟北壁供養菩薩復原(段文杰復原臨摹)壁畫中的石青和石綠色、白色等顏料多為礦物質顏料,穩定性強,歷經一千多年還不變色。
  • 《魔法毛根遊戲書2——毛根小手工》史上最萌的紙手工
    《小公主》  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魔法毛根遊戲書2  定價:23.8 元/本  71.4元/套          內容簡介:  《魔法毛根遊戲書2——毛根小手工》是一套適合3~7歲兒童的創意手工玩具書,全套分為3冊:《毛根小手工1》《毛根小手工
  • DIY創意手工,穿鐵環的迷你書製作,精緻時尚的迷你書顏值超高!
    大家好,歡迎關注DIY微創意,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穿鐵環的精緻創意迷你書的製作。 到底是怎麼製作的呢?好奇揭曉答案的你趕快看看製作方法吧!我們準備好同等規格大小的紙張,若干張。我們把準備好的同等大小的紙張使用夾子固定。將這些紙張使用打孔器都打上孔。
  • 莫高窟萌狗「樂樂大王」雨雪天氣巡窟走紅網絡
    中新網蘭州4月4日電 4月4日上午,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因受雨雪天氣影響,對外暫停開放數小時,後於中午12時恢復正常開放。這條消息的發布者,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官方微博「莫高窟」曬出的一張巡窟歸來髒兮兮小狗的圖片,迅速躥紅網絡,引發網友熱議。
  • 西千佛洞第7窟
    此窟建於北魏時期,是西千佛洞現存最早的洞窟,洞窟平面呈方形,形制與莫高窟北魏中心塔柱窟相仿,前部人字披頂已塌毀,後部有直達窟頂的中心塔柱,塔柱四周形成供佛教信徒右旋禮的通道,上方為平棋頂
  • 甘肅60歲藝人童心未泯 制布藝玩偶惟妙惟肖
    甘肅60歲藝人童心未泯 制布藝玩偶惟妙惟肖 2015-05-19 18:32:2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甘肅民間布藝製作老藝人王茵今年
  • 莫高窟壁畫修復師:耗一輩子為後人留下不能複製的文明
    工具箱裡裝著的,是來自莫高窟的經驗和技術,每年,莫高窟修復師們都會應邀到國內其他地區幫助修複壁畫。  同一時間,叔叔李波即將開始修復莫高窟第465窟的壁畫,爺爺李雲鶴在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長達四年的雕塑和壁畫修復項目正處於收尾階段。  1956年春天,在山東讀高中的李雲鶴準備前往新疆「支援建設」,中途在莫高窟短暫停留。
  • 莫高窟有幅《鹿王本生圖》,導演根據畫上的故事,將其拍成動畫片
    甘肅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其中莫高窟是最受遊客歡迎的。我們去莫高窟遊玩時,壁畫是必須要看的,在眾多壁畫中,有一幅壁畫的意義很深刻,一位錢姓導演,還根據壁畫的故事,將其拍成動畫片,這幅具有深刻意義的壁畫究竟是哪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