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的一期《肌肉風情說》向世人展現了許多老外發明的雞肉美食。讓家裡的美食家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可是做出來的炸雞總是不盡人意,不是掉皮了,就是口感不夠酥脆。
有翅膀的飛禽,馴化到常見的家禽。天上飛的過客,變成家中小院門前的啄米小不點兒,再端盤上桌,成為人類的腹中美食。看著這一期紀錄片,對於愛好吃炸雞喝啤酒的我,實在忍不住想要馬上打開手機點一盤炸雞了。不過理智終究戰勝了一時的衝動,外面的炸雞不一定衛生安全,可不能吃多,我只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學學今天的炸雞製作方法親自動手了。
炸雞屬於一道怎樣的美食呢?在我看來,可以用幾個詞來形容,食材易買,做法簡單,口感酥脆。想想都要讓人直流口水,炸雞配啤酒真正是人間美味。
【食材】食鹽少許,一個雞蛋,一隻新鮮的三黃雞,黑胡椒四克左右,大量食用油,麵粉五十克左右,一瓶一百二十毫升的純牛奶,兩百克的紅薯澱粉。
【具體步驟】
1.炸雞雖然看上去是用一整隻雞,但是雞頭,雞爪,雞屁股這些邊角料可不能放下去油炸。三黃雞裡面的內臟也必須掏出來清洗乾淨。家裡沒有這麼大的鍋,三黃雞先剁成一小塊的再去炸,也比較容易熟,可以省下不少油。一隻雞不同部位,炸出來的口感也不一樣,資深吃貨可以細細品味一下這其中的不同之處。
2.把三黃雞清洗乾淨之後放到盆中,開始調配用料。先後加入一瓶一百二十毫升的牛奶,少許食用鹽,少許黑胡椒。用手把雞肉和這些調味料抓一抓混合均勻,封上一層保鮮膜,再把它放到冰箱冷藏格子裡放個兩小時,可以讓雞肉充分入味。牛奶浸泡過的三黃雞,帶著牛奶的清香,好吃有營養。
3.醃製好的三黃雞先把牛奶過濾掉,把雞蛋直接打進去不用攪拌,再倒入準備好的麵粉。依舊是回到用手抓的步驟,讓雞肉充分吸收雞蛋液和麵粉,裹上一層外衣。
4.找個深一點的盆子開始雞肉的歡脫打滾的時候了。放入木薯粉,再放上黏糊糊的雞肉,輕輕晃動盆子讓雞肉能夠裹上雪白的木薯粉,上下各處全都要沾滿。抖掉一些多層的粉之後就可以先擺在盆子裡擺整齊了。
5.裹粉通常讓大家頭疼,有的人想方設法用普通麵粉,又換玉米澱粉,覺得不滿意又選擇韓式的專用炸雞粉。我也這麼幹過,現在我一般是用紅薯澱粉,便宜效果好。
6.往鍋中加入適量的油,注意炸東西需要更多的油,要放到能夠蓋過去雞塊,不過炸雞用的油可以重複炸個兩三次,把炸好的東西撈上來重新開火就可以了。火候要大,油溫升高到一百五十多度左右才能放雞塊,做出來的炸雞才能不脫皮,外酥裡嫩。
7.炸雞要炸兩次,這種方法可以讓雞肉更好吃。第一次表面變硬,顏色變成淺黃色就可以撈上來了,第二次需要把油溫繼續升高到一百八十度,炸到外皮變成金黃的。
美味的炸雞就等著你學起來,沾上番茄醬更美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