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中日最大的一次拼刺刀戰,日本完敗死傷7000餘人

2021-01-09 歷史一籮筐

對倭人來說拼刺刀是他們的「特長」,因為白刃戰相當殘酷慘烈,所以倭人說這是他們「武士道精神」的一種表現,其實這種說法只有他們自己才信。

二戰在中國戰場上,中日之間就頻繁爆發白刃戰,雖然這成就了中國大刀隊的威名,但今天還有多少人知道,發生在古鎮石牌大戰,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場血戰,也是中日最大的一次拼刺刀戰。

石牌在宜昌縣境內,位於長江三峽西陵峽右岸,依山傍水。抗戰期間石牌是當時的軍事重鎮,六戰區指揮部、江防軍總部等均設於此。自日軍侵佔宜昌後,石牌便成為拱衛陪都重慶的第一道門戶,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因此日軍如要溯江而上,必先取石牌。

1943年,日軍迫於在太平洋戰場上日益惡化的局勢,孤注一擲,集結了約十萬地面部隊,試圖打開石牌天險,進逼重慶,儘早結束在中國久拖不決的戰局。在這種大背景下,本來名不見經傳的石牌頓時成了兵家必爭之地。而石牌一役關係著整個戰局的發展和演變,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中國與日本的命運。

5月25日,日寇第三十九師團數萬兵力向石牌要塞陣地發動進攻,第十八軍陣地被日軍突破,而第六戰區派來支援的部隊,又被日軍阻擊,這樣石牌要塞陣地就陷於孤立境地。

在此關鍵時刻,蔣指出,石牌乃中國的史達林格勒,是關係陪都安危之要地。並嚴令江防軍胡璉等諸將領,英勇殺敵,堅守石牌要塞,勿失聚殲敵軍之良機。我三軍將士鬥志倍增,死守石牌要塞的第十一師師長胡璉當即立下遺囑,決心與石牌共存亡,並把師指揮所推進到離火線很近的地方,親臨指揮。

胡璉

決戰前夕,胡璉帶領十一師全體官兵,對天宣誓:「陸軍第十一師師長胡璉,謹以至誠昭告山川神靈。我今率堂堂之師,保衛我祖宗艱苦經營遺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順。生為軍人,死為軍魂——今賊來犯,決予痛殲力盡,以身殉之。此誓!」

在日軍強大的火力攻擊下,胡部巋然不動。當戰鬥最激烈時,日軍幾乎動用所有的攻擊武器和攻擊手段,炮擊、空襲、突襲、強攻、施放毒氣……還是久攻不克。

石牌戰鬥之慘烈程度至今令人唏噓。在大小高家嶺戰場上,曾有3個小時聽不到槍聲。這不是雙方在停戰,而是敵我兩軍扭作一團展開白刃戰、肉搏戰。

此時,槍炮已經顯得多餘。在山谷中,雙方糾結在一起,幾萬把刺刀寒光閃閃,幾萬顆喉嚨一齊吶喊,幾萬條軀體激烈碰撞,中日雙方幾萬名士兵展開了最原始,最殘酷,最血腥的白刃戰。人類自從發明了槍械後,再沒有過這樣慘烈的場面,幾萬人手持上了刺刀的鋼槍,用最原始的血液和本能,在殊死相搏,第十一師浴血奮戰,拼死守土。這場戰鬥被後人稱為二戰中最血腥的刺刀戰。

此次刺刀大戰嚴挫日軍銳氣,第三十九師團官兵已經不再敢和十一師肉搏。可以說打到此時,日軍雖然還保持著對石牌的攻勢,其實戰鬥已經結束了。至5月31日晚,日軍紛紛掉頭逃跑,此役,我軍打死打傷日軍達7000人,繳獲器械無數。

石牌保衛戰中國軍隊在數量超出自己的日本王牌陸軍面前,依靠難以想像的意志毅力,像釘死在大地上一樣,一步也沒有後退。此後,日軍再也無力打通通往陪都的道路,直到抗戰勝利,重慶都安然無恙。石牌要塞保衛戰不僅僅是挫敗了日軍的進攻企圖,更極大地振奮了國人的禦侮勇氣和抗日精神。

相關焦點

  • 你可能會選錯:二戰中,哪個國家傷亡最大,中國,蘇聯還是德國?
    那麼,在眾多捲入二戰中的國家中,哪個國家傷亡最大呢?中國、蘇聯還是德國?按照世界戰爭史記載,二戰是以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為開端,以1945年9月3日日本籤署無條件投降書為結束,前後歷時6年。在二戰開始的八年前,即1931年9月18日,中國的14年抗日戰爭已然打響。
  • 中國有一座村莊,十萬日軍猛攻不下,中日上演二戰規模最大白刃戰
    當年一場被人稱為「中國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的戰鬥,就是在這個要塞前展開的。石牌要塞位於宜昌市夷陵區三鬥坪鎮石牌村境內,在漫長的歷史中這裡一直是繁華的古鎮,五代後周時期峽州州治和南宋建炎峽州夷陵郡治一度設於石牌,使得這裡成為一個政治中心。當然,這裡自古就是兵家的一個必爭之地。
  • 中國隊家門口受辱,0比12完敗日本!球迷心痛:誰能救救我?
    眾所周知,中日足球今日之差距巨大,簡直就像一道鴻溝,沒有二三十年的時間,中國沒有辦法彌補。前些天的渭南四國賽上,中國U16男足0比4完敗於日本同年齡段男足。就在前兩天,在中國舉行的「華信杯」半決賽上,中國2024奧運希望A隊以0比6再次慘敗於日本隊。
  • 最大的一場中日肉搏戰:師長慷慨陳詞,字字鏗鏘
    湖北石牌是重慶的第一要塞,是一道天然屏障,在抗日戰爭時期具有很重要的戰略地位,發生在石牌的石牌保衛戰是中國軍隊以少勝多的一次戰役,石牌保衛戰堪稱二戰中最大的一場肉搏戰。戰爭後期整整三個小時都沒有槍聲和炮聲,因為那時正在上演二戰中最大規模的肉搏戰。我方軍隊如下山猛虎一樣,端著刺刀就向敵人衝去,來勢洶洶,勢不可當。整個戰場上沒有了槍聲和炮聲,那是我軍戰士們在做最後的衝刺。在未散去的戰火硝煙中,只見一群人攪在一起,戰場上只有震耳欲聾的的廝殺聲和刺刀刺入身體的摩擦聲。戰爭是殘酷的,戰場上的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 二戰期間日本在世界範圍內一共殺了多少人
    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就此揭開了日本帝國主義長達十四年的侵華戰爭的歷史序幕。日軍在侵華戰爭中製造了一系列令人髮指的暴行,給中華民族造成了一場空前的民族浩劫。1932年1月進犯上海的日軍與奮起抵抗的駐上海十九路軍激戰33天,造成中國軍民死傷1.6萬餘人、財產損失達20億元以上。
  • 二戰期間,日軍為何不敢與蘇軍拼刺刀?專家:裝備不允許
    可是,近代戰爭中的白刃戰並未僅僅是刀槍的對決,而主要是以刺刀為主,並且當時主要還是以熱武器為主,對拼刺刀技術的訓練也是非常少,當時的士兵甚至對手中的步槍都不太熟悉,更不用說刺刀的對拼。  根據記載,日本人拼刺刀的歷史其實是非常久的,並且一直延續到二戰時期。
  • 此國和日本最親近,說日語還模仿日本國旗,甚至建有二戰日軍紀念碑!
    再好的人也有敵人,再差的人也有朋友。人與人之間是這樣,而國際間的關係更是這樣,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二戰時日本不僅傷害了中國、韓國、朝鮮人民,也傷害了不少東南亞國家人民。
  • 二戰時日本軍隊在中國到底死了多少人?統計數據有多少?
    日軍「乙未戰爭」宣傳拿抗日戰爭的例子來說:日軍資料聲稱棗宜會戰僅傷亡一萬一千多人,然而根據日軍內部極機密檔案統計,1940年5月與6月的中國派遣軍死傷多達四萬以上,其中大部分應該傷亡於棗宜會戰。日本華北方面軍於戰果報告中提出該方面軍於1941年僅陣亡2352人,受傷5001人;然根據華北方面軍戰時月報,該方面軍於1940年11月至1941年10月間可確認之作戰傷亡共計為陣亡4,599人,傷重不治264人,受傷10,338人。所以說,直接使用日軍公開的數據也是相當不靠譜的。
  • 時隔11年,中國再次給日本提供朱䴉,朱䴉在中日之間扮演什麼角色
    目前中國和日本的交往中間的紐帶就是一種珍稀動物——朱䴉。說到這種動物就不得不提一下它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朱䴉對於日本人來說它的意義是非常特殊的,因為它的拉丁文名字直接翻譯過來的話就是「日本的日本」。這種鳥它長得十分像仙鶴,而對於日本人來說仙鶴就是日本皇室的最重要的象徵。
  • 二戰中日本戰俘最大規模的越獄事件,是因為澳軍過於仁慈嗎?
    如果我問你:二戰時期哪個國家的戰俘最難管理?你是不是首先會想到「日本戰俘」?之所以會這麼想,是因為日軍士兵特別崇拜武士道精神,往往越是下層的士兵就越狂熱,更因為東條英機親手炮製了所謂的《戰陣訓》,他明確要求「軍人決不可蒙受被生俘之恥」,一旦日本士兵選擇投降,那麼他的家屬在日本就會再也抬不起頭來,會被街坊鄰居指指點點,甚至當街辱罵。
  • 日本是怎麼從「倭」改名為「日本」的?日本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
    《後漢書》中記載了2世紀末的倭國大亂,結合當時的一些部落遺蹟,有人認為這說的就是神武天皇東徵(日本第一代天皇)。而《三國志》裡面說,3世紀前後倭國大亂,亂世中又一名女子被立擁為邪馬臺國的女王,名叫卑彌呼。當時此女曾在魏、蜀、吳打得不可開交之時派使者到魏國,並且魏國冊封她為「親魏倭王」,將倭國當做在吳國背後安置的一枚棋子。
  • 為什麼衝繩人不認同自己是日本人?日本人也瞧不起衝繩人?
    薩摩藩也就是鹿兒島藩,為當時日本的藩屬地。薩摩藩發兵進攻琉球,由於這場戰爭中琉球成為敗將,就徹底淪為了薩摩藩的附屬國。因此這一段的歷史中,琉球同時是中日兩國的藩屬國。 但是琉球人不甘心成為日本的附屬國,因此一直積極尋找我國的庇護。然而後面我國處於大清王朝,末期的清朝面對西方列強的炮火早已自顧不暇,根本無心去管琉球的歸屬問題。
  • 二戰中的荒唐裝甲兵,騎在坦克炮管上指揮戰鬥的日本裝甲兵
    如果談起二戰中的裝甲兵,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德國裝甲兵,畢竟德國裝甲兵個個都點了精英升級,總是能以一敵十,在坦克戰中橫掃敵人。可以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單兵素質最佳的裝甲兵就在德國,也是軸心國的地面戰擔當。那麼有最好的,就一定會有最差的了。
  • 二戰中,有一種人殺不得,日本偏偏不聽,結果賠上17萬日軍性命
    在二戰中,各國之間雖然互相爭鬥,仍有些國際法規範各國的行為。比如,有一種人絕對不能殺——國際紅十字協會的救援醫護人員。由於平民死傷程度過大,包括軍醫等,大批醫護人員緊急前往救援,就在這時,日軍又加強了轟炸強度,甚至動用燃燒彈,結果,大量無辜的醫護人員含冤而死。此次轟炸最終造成8000名澳大利亞人傷亡,澳大利亞人的怒火徹底被點燃了。 此後,澳大利亞軍隊在英美等盟軍的配合下,逐漸扭轉初期的頹勢,開始反攻。
  • 二戰此戰役上萬美軍投降,鑄成了美軍史上最大一次失敗
    日本偷襲珍珠港,揭開了二戰中太平洋戰場的序幕。不過在第一次正面交鋒中,美軍就輸了個一敗塗地。駐紮在菲律賓呂宋島的美軍部隊,雖然拼盡了全力,但遭遇被國家拋棄的命運,讓他們最終成為了日軍的俘虜。
  • 甲午戰爭中中日第一次海戰
    甲午戰爭中中日第一次海戰 為了快速增援在朝鮮與日軍作戰的陸軍,李鴻章要通過海上增援。到了真正要使用的時候李鴻章才忽然發現,大清竟然缺少運兵船。無奈之下只好讓江自康帶領2500人租用英國輪船「高升」、「愛仁」、「飛鯨」號前往牙山。擔任護航的就是北洋艦隊「濟遠」、「廣乙」和「威遠」三艘戰艦。
  • 東瀛狼對陣北極熊,日俄戰爭屍山血海般慘烈,實力不及沙俄的日本...
    日俄國力相差懸殊就綜合國力來觀察,日本的人口當時是4400萬人,俄國有超過一億五千萬人口,鋼鐵產量俄國是日本的幾倍,日本的常備軍數量只有37.5萬人,戰時可動員200餘萬後備兵員。而俄國1904年陸軍常備軍總兵力約105萬人,後備役軍人達375萬人。但在遠東只有正規陸軍部隊9.8萬餘人。
  • 中日合資成立中國出版東販公司
    本報北京8月31日電 今天,中日合資組建的中國出版東販股份有限公司在人民大會堂宣告成立,此舉標誌著我國推動出版實體「走出去」以及挺進日本出版市場的又一重要舉措。 中國出版東販公司的成立是中日兩國出版發行的一次強強聯合,2009年初合資四方接洽談判,最終於近日達成合資協議並在日本東京組建。
  • 二戰中日本究竟死了多少人,真的只有200萬嗎?真相讓人唏噓不已
    二戰中日本究竟死了多少人,真的只有200萬嗎?真相讓人唏噓不已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世界上戰爭規模最大的戰爭,戰爭範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人被捲入戰爭。二戰中傷亡最大的就是蘇聯和中國,其中蘇聯傷亡2660萬人,中國1800萬人。二戰中各國傷亡人數基本上都在戰後數年統計出來,然而有一個國家的傷亡人數卻始終無法得到確切的數據,日本有時聲稱傷亡200萬人,有時又稱傷亡350萬人。那日本究竟傷亡多少人呢?日本官方一般來說都會極力縮小日軍戰死、失蹤、傷兵而死的數目,他們往往在這時宣稱日本傷亡200萬人。
  • 中日節能環保企業齊聚線上!中日綠色技術交流會在青島日本「國際...
    來自國家發改委、日本經濟產業省、日中經濟協會等部門以及富士電機、松下電器、堀場製作所、海爾卡奧斯等中日雙方節能環保領域的知名企業代表約300人參加了本次活動。本次交流活動由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指導,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日本經濟產業省、日中經濟協會和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青島市發改委和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管委具體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