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撒哈拉沙漠,你了解多少?

2021-01-10 騰訊網

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公裡,約佔非洲大陸的10% 。 它的東面以紅海為界,西面延伸到大西洋。 在北部,撒哈拉沙漠的北部邊界是地中海,而在南部,它的盡頭是薩赫勒,在這個地區的沙漠景觀逐漸轉變成半乾旱的熱帶稀樹草原。

由於撒哈拉沙漠幾乎佔非洲大陸的10% ,因此撒哈拉沙漠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然而,這並不完全正確,因為它只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沙漠。 根據沙漠的定義,即每年降水量少於10英寸(250毫米)的地區,用這個衡量標準,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實際上是南極洲大陸。

撒哈拉沙漠地理

撒哈拉沙漠衛星圖

撒哈拉沙漠覆蓋了幾個非洲國家的部分地區,包括阿爾及利亞、查德、埃及、利比亞、馬裡、茅利塔尼亞、摩洛哥、尼日、蘇丹和突尼西亞。 撒哈拉大沙漠的大部分地區尚未開發,地形多樣。 它的大部分景觀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形成的,包括沙丘、被稱為 ergs 的沙海、貧瘠的石頭高原、礫石平原、幹谷和鹽灘。 大約25% 的沙漠是沙丘,其中一些沙丘高度超過500英尺(152米)。

撒哈拉沙漠內還有幾座山脈,其中許多是火山。 這些山脈中最高的山峰是庫西火山,這是一座高達3415米的盾狀火山。 它是查德北部 Tibesti Range 的一部分。 撒哈拉沙漠的最低點在埃及的卡塔拉凹地,低於海平面133米。

庫西火山全貌

今天在撒哈拉發現的大部分水是季節性或間歇性的溪流。 沙漠中唯一永久性的河流是從中非流入地中海的尼羅河。 撒哈拉沙漠中的其他水也存在於地下蓄水層,在這些水到達地表的地區,有綠洲,有時也有小城鎮或定居點,比如埃及的蓋爾達耶。

由於水量和地形因地而異,撒哈拉沙漠被劃分為不同的地理區域。 沙漠中心被認為是超乾旱地區,幾乎沒有植被,而北部和南部有稀疏的草地,沙漠灌木,有時在溼度較高的地區也有樹林存在。

撒哈拉沙漠的氣候

儘管今天的撒哈拉沙漠天氣炎熱而極度乾燥,但人們相信,在過去的幾十萬年裡,撒哈拉沙漠經歷了各種氣候變化。 例如,在上一次冰川期間,由於該地區的降水量很少,冰川面積比今天要大。 但是從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6000年,沙漠地區的降水量增加是由於北部冰蓋上的低氣壓的發展。 然而,一旦這些冰蓋融化,低氣壓發生了變化,撒哈拉沙漠北部乾涸了,但由於季風的存在,南部地區繼續溼潤溫暖。

大約在公元前3400年,季風向南移動到了今天的位置,沙漠再次演變到了今天的狀態。 此外,由於撒哈拉沙漠南部的熱帶輻合帶的存在,暖溼氣流無法到達該地區,而沙漠北部的風暴也在到達之前就停止了。 因此,撒哈拉的年降雨量低於每年25毫米。

撒哈拉沙漠除了極度乾燥之外,也是世界上最熱的地區之一。 沙漠的年平均氣溫是30攝氏度,在最熱的幾個月裡,氣溫可以超過50攝氏度 ,其中 Aziziyah 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是58攝氏度。

撒哈拉沙漠裡的動植物

由於撒哈拉沙漠的高溫和乾旱條件,撒哈拉沙漠中的植物很稀少,只有大約500種。 這些品種主要是耐旱耐熱品種和適應鹽生環境的品種(鹽生植物) 。

撒哈拉沙漠的惡劣環境也是撒哈拉沙漠動物存在的原因之一。 在沙漠中部和最乾燥的地方,有大約70種不同的動物物種,其中20種是像斑點鬣狗這樣的大型哺乳動物。 其他哺乳動物包括沙鼠、沙狐和角兔。 像沙蛇和巨蜥這樣的爬行動物也出現在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的人們

自公元前6000年以來,人類一直居住在撒哈拉沙漠。 從那時起,埃及人、腓尼基人、希臘人和歐洲人就一直生活在這個地區。 今天,撒哈拉的人口約為400萬,其中大多數人生活在阿爾及利亞、埃及、利比亞、茅利塔尼亞和西撒哈拉。

今天生活在撒哈拉的大多數人並不生活在城市裡; 相反,他們是在整個沙漠中從一個地區遷移到另一個地區的遊牧民族。 因此,該地區有許多不同的民族和語言,但阿拉伯語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 對於那些生活在富饒綠洲上的城市或村莊的人來說,農作物和鐵礦石(在阿爾及利亞和茅利塔尼亞)和銅(在茅利塔尼亞)等礦產的開採是重要的工業,使人口中心得以增長。

相關焦點

  • 人類對撒哈拉沙漠了解多少?曾發現未知生物,到底是什麼?
    如果沒有水進入沙漠地區,無疑就是進入了地獄,在這裡氣候環境惡劣,經常還會伴有沙塵暴的出現,根本不適宜生物生存,在一眼看不到邊的沙漠當中,只有少量的已經適應了沙漠環境的生物存在。在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在這片沙漠的深處,甚至連梭梭樹都沒有,可想而知這裡內部的環境到底有多麼惡劣。
  • 大漠之旅,沙漠的浩瀚,廣闊的撒哈拉將給你以全新的感受
    觀沙漠日出,賞大漠晚霞,你可以體會遼闊的撒哈拉帶給你的寧靜與寬廣,感受那一份讓靈魂寧靜的溫馨:在撒哈拉中探險,你可以從野生動植物的身上發現生命的頑強與不朽…每一個生命都有著自己的旅程,而一個靈魂的行程卻是無窮無盡的。當生命的旋律在一望無垠的撒哈拉大沙漠上即響時,相信你會更加珍惜生命綠洲的寶貴金色的撒哈拉沙漠,一種另類的詩意。
  • 在空中瞭望撒哈拉沙漠
    不可思議的地貌、浩瀚的沙景,總能受到旅行者的青睞,再次重溫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想像著1974年的時空。當「空罐子又響起」時,我知道,是撒哈拉溫柔的暖風再次吹起,給這片遙遠的沙漠渲染出了奇幻的色彩,讓更多人心生嚮往。誰能相信,小沙女會在撒哈拉的沙漠裡,睡了這輩子最香甜的覺呢!
  • 令人著迷的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炎熱沙漠,覆蓋了北非的大部分地區。野生動植物和植物對危險環境的適應性令人著迷,這個地理十字路口的文化歷史複雜而複雜。單峰駱駝單峰駱駝,撒哈拉沙漠最著名的動物之一。野生動物撒哈拉沙漠的環境要求野生動物適應超乾旱條件,強風,強熱和寬溫度波動。
  • 沒點絕技,誰敢生活在撒哈拉沙漠?!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你一定認為撒哈拉沙漠裡全是沙子吧?其實,撒哈拉沙漠中沙子只佔15%,其餘全部是巖石和砂礫。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撒哈拉沙漠的一天裡都發生什麼有趣的故事。早上六點多,太陽緩緩升起,逐漸驅散了夜晚的寒冷。沙漠上的晝行動物們漸漸活躍起來,它們必須抓緊時間,為自己尋找食物。沙漠中的植物並不多,此時零星的灌木和稀鬆的草叢掛上了點點露珠,這是草食動物進食的最佳時機,綿羊、駱駝和鹿瞪羚大口地咀嚼著鮮嫩多汁的美味早餐。鹿瞪羚是世界上最小的羚羊,它們可以連續幾個月不喝水。
  •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有何秘密?真的存在地外生物嗎?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有何秘密?真的存在地外生物嗎?撒哈拉沙漠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荒漠,它的氣候條件十分惡劣,可以說是最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在撒哈拉沙漠中暗藏著很多的危險,如當地的氣候就十分惡劣,經常會出現很多的極端現象。撒哈拉沙漠經常是忽冷忽,偶爾可能會出現霜凍。
  • 三毛的《撒哈拉沙漠》
    我說三毛不幸離世,是基於這麼多年我看到的關於三毛死因的資料的總結,三毛行為不和眾人同,讓她的家人不理解,她的朋友不理解,她一生都在尋找志同道合的人,可惜,荷西也不幸離世,她在這個世界上就如同行屍走肉了。
  • 曾經撒哈拉地區有水源、有動物,後來經歷了什麼?變成如今的沙漠
    沙漠裡除了沙子還有別的東西嗎?沙漠裡的沙子有多少呢?沙漠裡的沙子有多深呢?如果把沙子全部都移走沙漠下面還有什麼東西呢?這些問題看上去就是一些沒有答案,很不講道理的問題,但事實上這些問題是非常有趣的。我們曾經都接觸過一個詞叫沙漠化,意思就是沙漠以前可能並不是沙漠,而是由其他地方變成沙漠的,那麼撒哈拉大沙漠地下又是什麼東西呢?撒哈拉大沙漠幾乎佔據了整個北非。它的總面積相當於我國的國土面積這麼大,比整個澳洲都要大的許多。大家一定都以為撒哈拉大沙漠裡面是大量的黃沙,但事實上,沙漠覆蓋的主要區域是在中北部地區,沙漠還不是連成片的,它是一塊兒一塊兒的。
  • 撒哈拉沙漠有多深?如果挖空全部沙子,下面還剩下什麼呢?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畢竟它的面積已經超過900萬平方公裡,僅僅比中國陸地面積小一點,此外,它也是世界上最熱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沙丘聞名,大部分表面都是由巖石組成,但實際上沙丘只覆蓋了沙漠表面20%左右,主要位於中北部地區。其實大家對沙漠的了解並不多,因此我們才會對沙漠產生各種奇怪、無釐頭的問題。撒哈拉沙漠有多深?如果挖空全部沙子,下面還剩下什麼呢?
  • 世界上第二大沙漠,世界上最炎熱沙漠,非洲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阿爾及利亞說到沙漠,我們往往會聯想到烈日下那一望無際的沙漠。這並不完全正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一個被雪覆蓋的非常寒冷的地方。我們說的是覆蓋1400萬平方公裡的南極沙漠。世界上第二大沙漠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它是世界上最炎熱的沙漠。
  • 撒哈拉的故事:為什麼三毛對沙漠情有獨鍾,甚至拋棄一切?
    我們認識到三毛一定是從《撒哈拉的故事》開始的,她用文字寫就佳話,更用一生追求詩和遠方。她說:「我是一個像空氣一樣自由的人,妨礙我心靈自由的時候,絕不妥協。」撒哈拉沙漠是一個危險之地,不是勇者斷然不會前往,為什麼三毛對其情有獨鍾,定居在沙漠多年?
  • 研究:大型哺乳動物從撒哈拉沙漠消失
    撒哈拉獵豹正在消失,儘管它避免與人接觸。        中化新網訊  綜合媒體報導,一篇5日發表於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期刊的新研究指出,撒哈拉沙漠的「野生動物族群面臨災難性崩潰」,非洲獅正從撒哈拉沙漠消失,獵豹和羚羊也幾乎看不到了。研究也發現,另外三種大型哺乳動物已經從撒哈拉沙漠中滅絕。
  • 三毛一生痴迷的遠方——撒哈拉沙漠,流浪者的天堂
    撒哈拉,上世紀曾是西班牙殖民地。與傳統的歐美帝國一樣,上世紀西班牙在本土之外尤其是非洲地區有著面積廣闊的殖民地,包括撒哈拉、摩洛哥、幾內亞。著名臺灣作家三毛一生漂泊,最起初嚮往的地方便是人煙稀少的撒哈拉沙漠。
  • 關於獵豹的6個特點,你了解多少?
    獵豹是一種棲息在溫帶、熱帶草原或半沙漠地帶的貓科動物。它們肌肉精幹,纖腰長腿,身形矯健敏捷。事實上,獵豹並沒有辜負它們與生俱來的大長腿,奔跑速度驚人,可以說是「靜如處子,動如脫兔」。活躍在大草原上繁衍生息的獵豹無疑是美麗的,但同時,它們又是一個非常脆弱的物種。
  • 當阿爾卑斯山的草原和撒哈拉的沙漠相會在臺灣
    提起臺灣,你也許會想到小學課本裡讀到的阿里山和日月潭,也許會想到臺北高雄花蓮墾丁,但很少會想到這片寶島上還會有草原和沙漠——有小瑞士之稱的青青草原和被譽為臺版撒哈拉沙漠的頂頭額沙洲。看到青青草原這幾個字,興奮起來的大概是小朋友們,原來喜羊羊與灰太狼玩耍的地方還真有。
  • 記者手記:撒哈拉沙漠看古鯨
    新華社埃及法尤姆10月6日電記者手記:撒哈拉沙漠看古鯨新華社記者鄭凱倫物種的演化,海陸的變遷……這些教科書中的枯燥概念,在位於撒哈拉沙漠的世界自然遺產埃及鯨魚谷有了生動演繹:一具具近20米長的完整鯨化石散布於黃沙中,似在訴說一個跨越4000萬年的故事。
  • 南撒哈拉沙漠 查德 沙漠和綠洲——原始大陸的美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沙漠,其領土面積覆蓋了阿爾及利亞、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馬裡和許多其他非洲國家的大部分地區,總計將近12個國家。撒哈拉沙漠的南部是查德。對於這個國家的自然美景,我們邀請您來一起看看這裡著名的沙漠景觀!
  • 記撒哈拉沙漠腹地的石油人
    提到撒哈拉沙漠,人們總會聯想到環境惡劣、荒無人煙。記不清多少次跨越時區,在黑夜與白晝中穿行。就是這樣人跡罕至的地方,石油人遠離祖國與家人,風沙做伴,毫無怨言,用執著、無悔譜寫著自己熱愛的海外事業的絢麗篇章。
  • 白天享受撒哈拉沙漠的日光浴,夜幕降臨,竟然在泳池泡澡看繁星?
    大家好,我是小編小阿倩,今天我帶大家走進撒哈拉沙漠。一直以來,我對撒哈拉沙漠有著特殊的一種情懷。嚮往沙漠,大概是它的神秘感,或者源自於它的古老神話故事。撒哈拉沙漠是僅次於南極洲的第二大荒漠,因為三毛寫的《撒哈拉的故事》,一時便成了很多人旅行的目的地。
  • 生命禁區變成「綠洲」,撒哈拉沙漠長出18億棵樹,變化令人驚訝
    說起來,很多人對於撒哈拉沙漠的了解,其實都來自於三毛的愛情故事,在遇到自己的愛人後,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中生活了多年的時間,雖然這裡非常的可怕,但是因為和愛的人在一起,對於三毛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