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阿爾卑斯山的草原和撒哈拉的沙漠相會在臺灣

2021-01-08 公蘭姐娛樂

提起臺灣,你也許會想到小學課本裡讀到的阿里山和日月潭,也許會想到臺北高雄花蓮墾丁,但很少會想到這片寶島上還會有草原和沙漠——有小瑞士之稱的青青草原和被譽為臺版撒哈拉沙漠的頂頭額沙洲。

看到青青草原這幾個字,興奮起來的大概是小朋友們,原來喜羊羊與灰太狼玩耍的地方還真有。

然而看到小瑞士和臺版撒哈拉,大人們也許會撇撇嘴想,這肯定是吹出來的山寨貨,估計和隔壁新開的小巴黎差不多。

事實究竟如何呢,讓掌柜帶你去一道探個究竟。

青青草原位於南投縣的清境農場內,在海拔1000-1800米的群山之間。可別小看這個高度,「射鵰引弓塞外奔馳」的呼倫貝爾草原海拔不過650 -700米,阿爾卑斯山的草原也大多集中1500-2500米之間。這裡年平均氣溫16℃,早晚溫差2-5度,很利於高山植被的生長,因此在海島上形成了世界上都不多見的高山草原。

整個青青草原面積達到800多公頃,雖不比那些世界聞名的大草原,但對於個體視角來說,也足以達到一望無涯,綿延不絕的水平。

草原青蔥延綿不絕,羊群馬群穿梭其間,遠山霧氣繚繞。還有多條步棧道可供遊人散步,居高臨下能看到清境全貌,沿途還可以遠眺中央山脈群峰崢嶸。

——以上,來自當地旅遊部門的介紹。

不過,掌柜不是做軟文安利的,青青草原到底是否值得一看,咱們還是要客觀分析。

來看看主流旅行網站的評價。馬蜂窩對青青草原(清境農場)現有644條評價,好評589條,好評率達到91.5%。在窮遊,巧了,評分也正好是9.1分(滿分10分)。這份成績單還是相當不錯的。

不過這還不夠,讓我們來看看中差評主要說了什麼:

1、 清境農場的表演項目綿羊秀一般,農場內餐飲等物價較貴;

2、 草原在群山之間,平時多陰雨,如果天氣不好景色就要打折扣。

此外,幾乎沒有對風景的吐槽。

綜合大家的評價,只要季節合適(不是冬季,最好春夏),老天爺賞臉,青青草原確實有著近似阿爾卑斯草原牧場的風景。

如果說青青草原還有不少人到訪,頂頭額沙洲可連知道的人都很少了。

這個人稱臺版撒哈拉的地方位於七股鹽山旁。這兒沒有通公交,只能選擇自駕或搭車前往。

讓我們先來看一篇遊記:從赤崁樓到這花了40分鐘車程,從大路到小路再到沒路。沒錯,就是沒路。一旁有很多牌子寫著:沙漠救援請打xxxxxx。高低起伏的金黃色沙丘,根本看不到盡頭。在夏天來到這個沙漠,赤腳踩在灼熱的沙上,真有來到撒哈拉沙漠的錯覺。

沙洲最有名的是日落時分的美景。黃昏時,橙黃色的夕陽灑落在沙丘上,使得沙丘表面的紋理形成強烈的明暗對比。據說這也是本地年輕人拍婚紗照愛來的地方。不過看完日落後,一定要速速離開,否則沒有路燈很容易迷失方向。

因為這裡太過小眾,主流旅行網站還沒有專門頁面給出評價。不過從沙漠救援電話和太陽下山就要離開的警告看,這沙洲應該是名副其實的大,風景應該也如圖所示。但比較確定的是,像撒哈拉主要是沾了人少的光,不信開發出來試試,分分鐘秒變三亞。

既然還沒開發,也許是旅行的選擇之一。

多閒扯兩句的是,除了這草原和沙漠,臺灣還有兩處小眾但頗為有趣的地方:擁有田園公路伯朗大道的池上和號稱與《千與千尋》中油屋相似度達90%的九份老街。

相關焦點

  • 大漠之旅,沙漠的浩瀚,廣闊的撒哈拉將給你以全新的感受
    觀沙漠日出,賞大漠晚霞,你可以體會遼闊的撒哈拉帶給你的寧靜與寬廣,感受那一份讓靈魂寧靜的溫馨:在撒哈拉中探險,你可以從野生動植物的身上發現生命的頑強與不朽…每一個生命都有著自己的旅程,而一個靈魂的行程卻是無窮無盡的。當生命的旋律在一望無垠的撒哈拉大沙漠上即響時,相信你會更加珍惜生命綠洲的寶貴金色的撒哈拉沙漠,一種另類的詩意。
  • 在空中瞭望撒哈拉沙漠
    只見機翼下碧海黃沙,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邊是一望無際的金黃色高低錯落的沙漠,一邊是蔚藍色波光粼粼的大西洋。那起伏的沙丘、低凹的沙坑,在初秋的驕陽下,閃耀著耀眼的光芒,偶爾可見駱駝隊和羊群如珍珠般的散落在沙漠裡,奇異的景色十分壯觀和震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關於撒哈拉沙漠,你了解多少?
    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公裡,約佔非洲大陸的10% 。 它的東面以紅海為界,西面延伸到大西洋。 在北部,撒哈拉沙漠的北部邊界是地中海,而在南部,它的盡頭是薩赫勒,在這個地區的沙漠景觀逐漸轉變成半乾旱的熱帶稀樹草原。
  • 撒哈拉沙漠冒險之旅,迷人又危險的旅遊勝地!
    撒哈拉沙漠,傳統上都是通過駱駝隊,緩慢、艱苦,也很危險。需冒迷路、過熱、窒息人的沙暴以及餓死、渴死等危險,再加上還可能遭到打劫。儘管有這麼多危險、困難,沿著連接綠洲的商隊路線的泛撒哈拉沙漠貿易從很早時候起就一直延續了下來。撒哈拉沙漠氣候由信風帶的南北轉換所控制,常出現許多極端。
  • 三毛一生痴迷的遠方——撒哈拉沙漠,流浪者的天堂
    撒哈拉,上世紀曾是西班牙殖民地。與傳統的歐美帝國一樣,上世紀西班牙在本土之外尤其是非洲地區有著面積廣闊的殖民地,包括撒哈拉、摩洛哥、幾內亞。著名臺灣作家三毛一生漂泊,最起初嚮往的地方便是人煙稀少的撒哈拉沙漠。
  • 令人著迷的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炎熱沙漠,覆蓋了北非的大部分地區。野生動植物和植物對危險環境的適應性令人著迷,這個地理十字路口的文化歷史複雜而複雜。單峰駱駝單峰駱駝,撒哈拉沙漠最著名的動物之一。野生動物撒哈拉沙漠的環境要求野生動物適應超乾旱條件,強風,強熱和寬溫度波動。
  • 為什麼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不是世界上最大的荒漠?
    地球表面的陸地自然帶可以分為森林、草原和荒漠三大類,一般來說水分是影響這三類自然帶差異的重要因素。森林自然帶多分布在溼潤地區,草原自然帶多分布在半溼潤和半乾旱地區,荒漠自然帶多分布在乾旱地區。
  • 撒哈拉的故事:為什麼三毛對沙漠情有獨鍾,甚至拋棄一切?
    我們認識到三毛一定是從《撒哈拉的故事》開始的,她用文字寫就佳話,更用一生追求詩和遠方。她說:「我是一個像空氣一樣自由的人,妨礙我心靈自由的時候,絕不妥協。」撒哈拉沙漠是一個危險之地,不是勇者斷然不會前往,為什麼三毛對其情有獨鍾,定居在沙漠多年?
  • 撒哈拉沙漠!非洲死亡之心,深藏著尼羅河鱷魚最後的棲息地
    駱駝和鱷魚共享著撒哈拉綠洲, 一個美麗的傳奇!查德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had),是非洲中部的一個內陸國家,有超過200個民族。其國土北接利比亞,東鄰蘇丹,南與中非共和國接壤,西南與喀麥隆、奈及利亞為鄰,西與尼日交界。主要分為三個的地理區域:北部的沙漠地區,中部的乾旱薩赫勒地區,和南部的蘇丹草原地區。
  • 三毛的《撒哈拉沙漠》
    我是從一本刊物上知道臺灣知名作家三毛的死訊的,而且同期一起刊發的是她給著名作家賈平凹的信,而賈平凹也寫了《哭三毛》一類的文章,藉以祭奠三毛的不幸離世。說實話,關於對三毛的理解,我已經寫了不止一篇文章說我對她的理解,這麼多年也買了她不少的書、不同版本的書,但我覺得我並不喜歡她的文章和小說,我覺得我的想法和她的想法格格不入,我很保守,看不慣她的那些與眾不同的活法和習慣,我雖然買了她的許多的書,但為我記憶深刻的還是她在《撒哈拉沙漠》裡的寫作。
  • 南撒哈拉沙漠 查德 沙漠和綠洲——原始大陸的美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沙漠,其領土面積覆蓋了阿爾及利亞、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馬裡和許多其他非洲國家的大部分地區,總計將近12個國家。撒哈拉沙漠的南部是查德。對於這個國家的自然美景,我們邀請您來一起看看這裡著名的沙漠景觀!
  • 曾經撒哈拉地區有水源、有動物,後來經歷了什麼?變成如今的沙漠
    我們曾經都接觸過一個詞叫沙漠化,意思就是沙漠以前可能並不是沙漠,而是由其他地方變成沙漠的,那麼撒哈拉大沙漠地下又是什麼東西呢?撒哈拉大沙漠幾乎佔據了整個北非。它的總面積相當於我國的國土面積這麼大,比整個澳洲都要大的許多。大家一定都以為撒哈拉大沙漠裡面是大量的黃沙,但事實上,沙漠覆蓋的主要區域是在中北部地區,沙漠還不是連成片的,它是一塊兒一塊兒的。
  • 生命禁區變成「綠洲」,撒哈拉沙漠長出18億棵樹,變化令人驚訝
    拿我國來說,我國的沙漠面積大約為國土面積的10%左右,我國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一共有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塔卡拉瑪幹沙漠、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提到過的毛烏素沙地等。
  • 撒哈拉沙漠有多深?如果挖空全部沙子,下面還剩下什麼呢?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畢竟它的面積已經超過900萬平方公裡,僅僅比中國陸地面積小一點,此外,它也是世界上最熱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沙丘聞名,大部分表面都是由巖石組成,但實際上沙丘只覆蓋了沙漠表面20%左右,主要位於中北部地區。其實大家對沙漠的了解並不多,因此我們才會對沙漠產生各種奇怪、無釐頭的問題。撒哈拉沙漠有多深?如果挖空全部沙子,下面還剩下什麼呢?
  • 研究:大型哺乳動物從撒哈拉沙漠消失
    撒哈拉獵豹正在消失,儘管它避免與人接觸。        中化新網訊  綜合媒體報導,一篇5日發表於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期刊的新研究指出,撒哈拉沙漠的「野生動物族群面臨災難性崩潰」,非洲獅正從撒哈拉沙漠消失,獵豹和羚羊也幾乎看不到了。研究也發現,另外三種大型哺乳動物已經從撒哈拉沙漠中滅絕。
  • 世界上第二大沙漠,世界上最炎熱沙漠,非洲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阿爾及利亞說到沙漠,我們往往會聯想到烈日下那一望無際的沙漠。這並不完全正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一個被雪覆蓋的非常寒冷的地方。我們說的是覆蓋1400萬平方公裡的南極沙漠。世界上第二大沙漠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它是世界上最炎熱的沙漠。
  • 沒點絕技,誰敢生活在撒哈拉沙漠?!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你一定認為撒哈拉沙漠裡全是沙子吧?其實,撒哈拉沙漠中沙子只佔15%,其餘全部是巖石和砂礫。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撒哈拉沙漠的一天裡都發生什麼有趣的故事。早上六點多,太陽緩緩升起,逐漸驅散了夜晚的寒冷。沙漠上的晝行動物們漸漸活躍起來,它們必須抓緊時間,為自己尋找食物。沙漠中的植物並不多,此時零星的灌木和稀鬆的草叢掛上了點點露珠,這是草食動物進食的最佳時機,綿羊、駱駝和鹿瞪羚大口地咀嚼著鮮嫩多汁的美味早餐。鹿瞪羚是世界上最小的羚羊,它們可以連續幾個月不喝水。
  • 記者手記:撒哈拉沙漠看古鯨
    新華社埃及法尤姆10月6日電記者手記:撒哈拉沙漠看古鯨新華社記者鄭凱倫物種的演化,海陸的變遷……這些教科書中的枯燥概念,在位於撒哈拉沙漠的世界自然遺產埃及鯨魚谷有了生動演繹:一具具近20米長的完整鯨化石散布於黃沙中,似在訴說一個跨越4000萬年的故事。
  • 沙漠、草原、雨林,這三種景觀同時存在於一個非洲國家
    沙漠、草原、雨林,從極為乾旱到極為潮溼,這種景觀有可能出現在一個國家嗎?答案是有。這個國家就是非洲的查德。查德是中部非洲、北部非洲與西部非洲交界的一個內陸國家,因此其文化上既有北非國家的伊斯蘭教,又有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最普遍信仰的基督教。
  • 文周周丨三毛與荷西:撒哈拉沙漠的愛情
    於是,三毛急迫地開始了新生活,先後交往了一個日本男朋友,一個臺灣畫家,結果都無疾而終。1970年,她海外求學結束回到臺灣並與德國教師訂婚,然而新郎卻在結婚前夕心臟病發猝死。臺北成了三毛的傷心地,不久,三毛便離開臺北去往熟悉的西班牙,大概是想借往昔快樂的時光來療愈自己內心的創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