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喝茶玩壺的資深人士,你知道紫砂十大經典名壺是哪些嗎?能說出三個?五個?還是十個?《中國紫砂十大名壺》這本書便是對這十大經典壺型做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1. 供春壺
供春壺是紫砂發展史上,開始有記載的第一件作品,是供春仿照金沙寺旁大銀杏樹的樹癭形狀製作,壺表滿布褶皺斑駁、繚繞的樹癭紋理,畢顯華章,當時人稱讚「慄色暗暗,如古今鐵,敦龐周正。」
2. 仿古壺
大亨仿古壺,風骨卓然,亦如大亨樸直的性情。邵大亨不求名利富貴,興之所至,率性而為;他不受世俗所染,秉性剛烈,正直不阿;他不以繩墨為念,甩脫匠氣,以意為先, 他不為時風所動,踏實摹古,潛心創作。
摹古易,意趣難;清高易,渾樸難;自守易,率性難。這些看似矛盾的個性特徵卻集中在邵大亨一身之上,故而其人孤高而正直,作品則剛健渾樸而有「氣」!
3. 石瓢壺
顧景舟製作的石瓢壺,把現代美學思維融入壺中,一改清初以來纖細繁瑣、堆砌浮華之氣,追求線型的流暢舒展,權衡比例的協調秀美,各部比例恰到好處,如東家之女,增一分則太肥,減一分則有太瘦,簡樸大氣。壺上宜書宜畫,工藝精到、技法老辣,成一代「石瓢」之楷模。
4. 掇球壺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在《宜興紫砂壺藝概要》中云:「經我數十年的揣摹,覺得他(邵大亨)的各式傳器,堪稱集砂藝大成,刷一代纖巧糜繁之風。從他選泥的精練,造型上審美之奧邃,創作形式上的完美,技藝的高超,博得一時傳頌,盛譽之高,大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之慨。」
5. 魚化龍
魚化龍壺是一把很具有經典意義的茶壺,這類壺的經典樣式已經流傳有好幾百年了。在明清時代就開始廣為流傳,其中邵大亨做的魚化龍壺是最為有氣韻,儘管後人有無數的模仿,但都無法取代。
6. 風卷葵
通體以葵花為式,千瓣參差,向背分明,線條迴旋生動、流轉綿延,壺身及壺蓋飾以形態多姿的葵葉,乃取風勢,偃仰翻轉,盡顯勁逸。壺嘴以捲曲的葵葉塑成,壺把與壺鈕為葵花枝梗,筋紋畢露,富有勁道。
7. 報春壺
朱可心報春壺式系列作品是現代紫砂歷史上的一個裡程碑。它是朱可心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首創的一壺多種裝飾新壺式,其系列作品有:報春壺、常青壺、春色壺、勁松壺、翠竹壺、高罌壺等,各壺立意新穎別致、造型簡樸渾厚、裝飾以簡託繁,一經面世,均受到中外藏界人士的好評和歡迎,遂成為經典傳世瑰寶。其中《梅報春》更是其中最為經典的作品之一。
8. 提壁壺
顧景舟是個對藝術非常嚴謹的人,對待每件作品都精益求精。自1956年第一把提璧壺做成後,他總覺得還有提升改善的空間。在此後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他一直沒有間斷過提璧壺的製作改良,試圖找出最完美的壺型結構。
1978年,提壁壺最終定型,成了當時藝術圈內熱議的話題,引起了廣泛關注。1979年鄧穎超訪日時,特地選取這套茶具作為國禮送給日本首相。
9. 龍頭八卦一捆竹壺
在一把壺中裝入天地乾坤,完美融入中國古代哲學傑作《易經》的壺底鐫刻陽文卦象,壺周身環繞的八八六十四根勁竹,代表《易經》中所述的六十四個卦象。一竹對應一卦,分毫不差!
10. 井欄壺
這把壺是楊彭年所作,陳曼生根據史侯廟之石井欄為樣設計,樣式古樸,圓中有方,壺型簡約而大氣,極有韻味。壺身為曼生隸書刻銘:「汲水匪深,挈瓶匪小,式幾庶飲,永以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