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城管:垃圾桶旁站一站,垃圾分類落實處

2021-01-12 瀟湘晨報

為加快推進我鎮垃圾分類工作,提高工作實效,近日吳涇城管中隊對管轄區內小區進行垃圾分類的指導檢查工作。

中隊執法隊員每周選擇1-2個小區轉一轉,對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日常管理制度建立、生活垃圾收集運輸等情況進行指導檢查。在小區的垃圾分類驛站旁站一站,協助志願者一起全程指導居民垃圾分類。執法隊員看到小區垃圾分類收集器設置規範,各類引導投放牌及標識齊全,在垃圾桶上方的宣傳欄上還貼有分類指引海報,垃圾桶旁擺放著水桶,居民扔完垃圾可以洗手。每天還有專人會定時清洗垃圾桶、定時消毒垃圾桶,保持垃圾桶的乾淨衛生。

在開展垃圾分類桶邊督導工作的同時,隊員利用機會給廣大市民講解垃圾分類的基本常識。檢查下來發現大部分小區高度重視垃圾分類工作,垃圾分類工作開展的有條不紊,對於做得不到位、不細緻的單位和個人也進行教育引導並要求立即整改。中隊在後續工作中也會對檢查督導中存在問題的單位和個人,有針對性的進行回頭看,確保將垃圾分類工作能夠落到實處。

下一步,吳涇城管中隊將加大垃圾分類工作宣傳力度,引導相關單位知曉強制分類制度和垃圾分類工作的管理方法;做好實地走訪,在垃圾桶設置、標籤配備等方面強化具體指導,促進垃圾分類理念入腦入心,同時建立長效機制,保證整改成效,確保轄區內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有序進行。

【來源: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本市兵分六路督導檢查垃圾分類 發現桶站設置不規範、標識損壞...
    在現場共檢查的12個社區,3家社會單位中,檢查人員發現社區和社會單位在垃圾分類工作中主要存在桶站設置不規範、垃圾桶標識損壞、廚餘垃圾分類質量差等9大類問題,並現場督促相關區、街道、物業單位積極整改落實。
  • 及時清潔、合理擺放……垃圾分類還要做好桶的事兒
    桶站設置是做好垃圾分類的基礎。及時到位的維護清潔,方便合理的選位擺放,拉環、腳踏等便利小「機關」的設置等,都會讓居民更積極地參與垃圾分類。近日,記者連續走訪了北京幾個小區,發現有部分小區垃圾桶還存在桶站衛生不潔、未設遮雨棚、集中擺放位置過遠等問題。
  • 北京垃圾分類正式實施 大棒骨、玉米棒是其他垃圾
    原標題:北京垃圾分類強制時代來了!如何正確操作看這裡從今天(5月1日)起,新版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新版條例最大的特點就是對單位和個人分類投放垃圾採取強制措施,有了處罰條款。這意味著北京的垃圾分類將步入強制時代。
  • 幹垃圾和溼垃圾怎麼分類如何區分 生活乾濕垃圾分類圖片標識
    「你是什麼垃圾?」面對志願者這一直擊靈魂的「拷問」,很多網友反映,不少垃圾真的是「傻傻分不清楚」。  上海此次對垃圾分幹垃圾、溼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四種。四種垃圾之間的界限,好像也不是特別明晰。  易腐爛的食材廢料,一般被當作溼垃圾。但是近日一張「小龍蝦分類圖」在網上火了,「整隻小龍蝦是溼垃圾,去黃龍蝦頭是幹垃圾?
  • 探訪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居民看不懂小區分類垃圾筒標誌
    作為垃圾分類示範城市,南京的垃圾分類原則是四分類,每種分類對應不同顏色的垃圾桶,以方便居民辨認和投放。但記者今天(5月3日)在走訪南京玄武區多家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後發現,實際使用中,四分類原則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   顏色標誌不統一 居民容易搞糊塗
  • 琅琊鎮聚力「五抓」 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自垃圾分類工作開始以來,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黨政主要領導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落實,成立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專班,建立頂格垃圾分類工作協調機制,紮實開展垃圾分類百日攻堅整治行動。
  • 垃圾分類不做「選擇題」
    不久前,記者走進一棟棟辦公樓時,看到不同類型的垃圾桶內套上了全新的分色垃圾袋——綠色代表廚餘垃圾,黑色代表其他垃圾,藍色是可回收物,紅色是需要單獨放的有害垃圾。 「過去我們只是分了桶,但袋子全是黑的,在收運的時候還可能混淆。這次用全新的分色垃圾袋解決了這個問題,對普通市民也是一種示範和引領。」市政府機關事務局局長溫炎基說。 對象是機關幹部,宣傳發動相對比較容易。
  • 莫讓垃圾分類成了「垃圾桶分類」生活垃圾處理中的那些「做不到」
    早在2018年,就提出了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的倡議和號召,全國各地紛紛響應,積極行動。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並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構成、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
  • 北京家用垃圾分類桶銷量倍增,還有市民自製分類垃圾桶
    超市工作人員指著一款分類垃圾桶介紹說,「垃圾桶上用圖畫標了菜葉、果皮要扔進溼垃圾桶,紙盒、塑料、衛生紙要扔進幹垃圾。有了這個小標識能更好區分垃圾該怎麼扔。」電商平臺上的分類垃圾桶也很走俏。在淘寶平臺上,分類垃圾桶款式多樣、各具優點,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
  • 湖北2地喜提垃圾分類重點城市!速轉垃圾分類指南
    武漢試點溼垃圾就近生化處理今年10月,據武漢市城管委消息,武漢將在農貿市場啟動溼垃圾就近生化處理試點,針對垃圾按量收費、按類收費的相關法規也正在制定中。溼垃圾處理是武漢市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分類責任主體《辦法》第五條、第六條明確分類的責任主體及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各縣市區政府(含宜昌高新區管委會,下同)是生活垃圾分類責任主體。各級城管部門是本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主管部門。實行責任人管理制度,《辦法》第二十一條明確了不同情形下的管理責任人,確保主體責任落實。
  • 集中撤桶、定點投放…小區垃圾分類新舉措你適應嗎?
    為了更好的推進垃圾分類,近期南京城管部門正在調研垃圾分類的試點小區,邀請居民、物業、街道等有關各方出謀劃策。 【實地探訪:生活垃圾定點投放試點小區 居民參與率達100%】   南京棲霞區金堯山莊是南京首家試行垃圾分類定點投放、定時收運的小區。去年10月,小區全面撤掉了垃圾桶後,一處新的集中分類投放點正式投入使用,裡面設置了廚餘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四種,居民刷卡扔垃圾。
  • 先「提示」後處罰,垃圾分類,你準備好了嗎?
    和平區開封道社區志願者向居民介紹智能垃圾分類箱的使用。為進一步加強生活垃圾管理,嚴查違法違規行為,日前,市城市管理委專題部署《天津市城市管理執法系統貫徹落實<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工作實施方案》的工作任務。
  • 垃圾分類|一袋垃圾的旅程
    「我『吃』了好幾節廢舊電池,這是有害的,填埋後會汙染土壤和地下水……」桶中的夥伴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述著自己的經歷,雖然各自的經歷不盡相同,但是大家都在抱怨一件事,那就是沒有被分類處理。因為「肚子」裡裝了太多,並且各種垃圾沒有分類處理,我和夥伴們擠在一起產生了汙水和難聞的氣味,一些可回收的垃圾因為自己沒能發揮它們的利用價值而感到遺憾。
  • 南京生活垃圾分類正式實施:倒垃圾您分類了嗎?
    今天(11月1日)起,《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南京迎來「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時代。第一天實施垃圾分類的情況如何呢?今天倒垃圾您分類了嗎?參照上海做法,南京不少小區已經撤銷垃圾桶,建好了垃圾集中收集點,有序推進「定時定點」垃圾分類。
  • 上海:單位垃圾強制分類 八成企業已落實到位
    原標題:上海:單位垃圾強制分類,八成企業已落實到位  今年3月,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聯席會議決定:今年年底前,上海將在公共機構及企事業等單位全面推廣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目前,距離"最後期限"只剩下一周時間,我們的推進情況如何?又有哪些單位的好經驗值得推廣呢?來看記者的報導。
  • 垃圾桶分類標識太小?可以按顏色分類投放垃圾
    隨著垃圾分類意識逐漸深入人心,市區各大社區內也都有了自己的分類垃圾桶,不同類別的垃圾投入不同的垃圾桶中,看起來清爽又乾淨,而且便於回收利用,極大的減少了環境汙染。居民反映:垃圾桶桶身分類標識太小,分類「不清」「小區的4個垃圾桶上分別標著『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但是字跡太小,我戴著眼鏡想看清很吃力,必須湊近才能看清。」
  • 北京嚴查垃圾分類混裝混運違法行為 總結現存主要問題
    今天上午9時許,市城管執法局執法隊走進豐臺大成路翠微大廈,對大廈內超市、餐飲企業的垃圾分類情況進行執法檢查。此前,城管執法部門曾發現該商場餐飲企業及超市存在垃圾混裝混放等情況,責令其整改,今日就是對此前檢查的問題進行複查。
  • 西安城管通報垃圾分類處罰經典案例 在小區隨意扔垃圾被罰2萬元
    12月19日,西安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總隊通報貫徹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垃圾分類及阻撓執法典型案例,本次通報包含6起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人未分類投放運輸及7起阻撓執法案例。  6起垃圾分類執法典型案例  ■自由自在小區隨意投放生活垃圾被罰2萬元  11月12日,央視曝光西安某小區隨意投放生活垃圾一事。
  • 理工男對垃圾桶動起腦筋探索智能垃圾分類
    理工男對垃圾桶動起腦筋尚一入學那年是2015年,當時國內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實行垃圾分類。逐個樓層查看情況後,尚一發現垃圾桶之所以很快滿溢,是因為可回收的紙箱和塑料瓶佔了大部分體積。但有人前腳剛扔了一個紙箱,後腳就有人扔上一桶泡麵,被湯汁汙染的紙箱也失去了回收價值。垃圾混合投放,不僅容易交叉汙染,也讓清運垃圾的保潔員很頭疼。
  • 北京垃圾分類七個月:分類設施改造年度目標接近完成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12月2日,北京市城管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北京生活垃圾分類啟動七個月以來的進展。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巖介紹,分類設施改造年度目標接近完成。東城、西城、石景山區和行政副中心桶站規範化建設已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