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大動作!螞蟻集團高管頻繁變動,去「金融」意圖明顯?

2021-01-16 BT財經V

螞蟻集團大動作不斷,前有「螞蟻金服」更名為「螞蟻科技」,後有旗下高管頻繁變動職務。

日前,據天眼查數據顯示,6月23日,支付寶(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井賢棟卸任法定代表人,退出董事長一職,均由胡曉明接任。

據了解,支付寶(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7月,註冊資本1億人民幣,公司經營範圍包括網絡信息技術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諮詢等,由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井賢棟為螞蟻金服集團董事長,胡曉明則是螞蟻金服集團執行長。

意欲為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井賢棟和胡曉明的職務已經出現多次變動,不僅讓人疑惑,螞蟻金服的董事長和CEO到底要搞什麼?

井賢棟,阿里花名「王安石」,是阿里巴巴董事、阿里合伙人,自年初至今短短半年多的時間裡,曾陸續卸任和接任多個重要職務:

1月7日,卸任螞蟻花唄的運營主體重慶市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監事;1月22日,接任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支付寶的運營主體)法定代表人並繼續擔任董事長;3月1日,卸任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螞蟻金服的運營主體)的總經理但同時繼續擔任董事長;6月初,井賢棟還剛剛卸任了螞蟻金服旗下全資子公司螞蟻未來法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職務。

胡曉明,阿里花名「孫權」,是阿里合伙人、螞蟻集團CEO。6月3日,胡曉明卸任螞蟻容心(成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6月22日,卸任了杭州螞蟻未來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杭州聚慧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二者頻繁的人事調整,或與螞蟻集團全面提速三大戰略有關。

螞蟻金服於去年年底宣布全面提速全球化、內需、科技三大戰略,同時公布了新一輪高層調整。

井賢棟不再擔任CEO,但繼續擔任螞蟻金服集團董事長,螞蟻金服總裁胡曉明接任CEO職務,胡喜擔任螞蟻金服CTO。此次調整,也被外界視為螞蟻金服未來三大戰略負責人的就位。

螞蟻金服方面表示,井賢棟將投入更多精力到全球化市場和智能科技、人才培養等「明後天」領域,胡曉明將帶領團隊投入日益增長的內需市場,幫助更多服務行業等實現數位化升級與發展。

「我們希望為服務行業助力,讓這個行業完成數位化,我們一直在推行將螞蟻發展為一家科技企業的戰略,多年來我們一直在採取開發平臺的戰略。」去年12月,胡曉明在成為螞蟻金服CEO以後第一次接受國外媒體採訪時這樣表示道。

胡曉明不希望用戶僅僅將支付寶看成是一個小眾的金融服務提供商,他希望讓用戶將支付寶看成是滿足人們從買菜到理財、從酒店預訂到貸款申請等多種需求的應用。

此次胡曉明赴任支付寶「一把手」,無疑也符合支付寶將本地服務的重要性提升到與金融服務相同的高度。而卸去多個旗下子公司職務的井賢棟,或將有更多精力推進螞蟻集團的全球化業務。

去「金融」重「科技」

6月22日,螞蟻金服公司的全稱剛剛由「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改名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一步將辦理工商登記變更。

螞蟻集團方面稱,新名稱意味著將全面服務社會和經濟數位化升級的需求。

而早在5月起,「螞蟻集團」就取代了「螞蟻金服」在其對外公開的信息、新聞稿中頻繁出現,井賢棟、胡曉明的對外Title逐漸變成「螞蟻集團董事長」、「螞蟻集團CEO」。

作為螞蟻集團旗下最重要的應用支付寶,更是在科技領域動作頻繁。

6月中旬,支付寶最早的程式設計師之一倪行軍也履新了螞蟻集團新任CTO,支付寶App開機屏、原螞蟻金服微頭條等渠道也逐漸使用新名字「螞蟻集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更名,螞蟻在註冊名字中還拿掉了區域標籤「浙江」。

全球化是螞蟻集團的三大核心戰略之一,除了杭州總部,該公司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國內城市,以及新加坡、美國、英國等海外國家及地區均設有辦公區。

螞蟻集團全球化、內需、科技三大戰略均在加速發展,支付寶勘負重任,此次一系列的高層調整或是為了更加契合螞蟻集團的戰略方向。

相關焦點

  • 螞蟻餘波未散:阿里大洋彼岸遭遇集體訴訟,法律界對這幾大問題爭議...
    據郝俊波律師向界面新聞提供的英文訴狀(目前該訴狀已更新至國際律師公眾號中),該訴狀提出,阿里巴巴擁有螞蟻集團33% 的股權,而阿里巴巴未向投資者披露以下重大不利事實或者作出誤導性陳述: (1) 螞蟻集團在某些重要事項上不符合上市資格或披露要求; (2) 金融科技監管環境即將發生的某些變化將影響螞蟻集團的業務
  • 螞蟻集團的股權如何分配?阿里持有螞蟻多少股份?
    據7月公布的阿里巴巴2020財年報告,螞蟻集團股東列表中,阿里巴巴佔股33%,君瀚和君澳持有螞蟻金服50%股權。馬雲持股約8.8%,並擁有50%表決權。君瀚屬於馬雲及阿里系、螞蟻系員工,君澳屬於阿里巴巴合夥的部分成員。因此,阿里巴巴及阿里系成員所持有的螞蟻金服的股權大約為83%。
  • 螞蟻集團最快9月A+H上市 或超沙特阿美成「史上最大IPO」
    螞蟻金服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小微金融集團,於2014年10月16日正式成立,旗下業務包括支付寶、支付寶錢包、餘額寶、招財寶、螞蟻小貸和網商銀行(籌)等。據悉,5月起,「螞蟻集團」取代了「螞蟻金服」在其對外公開的信息、新聞稿中頻繁出現,井賢棟、胡曉明的對外title逐漸變成「螞蟻集團董事長」、「螞蟻集團CEO」。
  • 螞蟻集團上市又近一步 馬云為實際控制人!近60個億萬富翁要來了?
    從一個金融支付工具到如今的國內金融科技的龍頭,經過16年發展,螞蟻集團業務不僅覆蓋了銀行、保險、基金等金融領域,還涉足了  螞蟻集團第三大股東——杭州君澳,也是由阿里系及螞蟻系的合伙人構成,其中杭州君濟持股90%,杭州君濟由12名股東構成,阿里創始人彭蕾持股49.7%。而杭州君澳由26名股東構成,去掉重複持股4人及馬雲,也就是說杭州君澳有33名阿里及螞蟻系高管。  綜上,如果按1.4萬億元估值算,只要持有螞蟻集團0.007%的股權,便可成為億萬富豪。
  • 在加入螞蟻集團之前 這些高管都幹過啥工作?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在加入螞蟻集團之前 這些高管都幹過啥工作?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潘亦純)隨著螞蟻集團公開招股說明書,其高管團隊也集體亮相。據悉,螞蟻集團總共有9位董事,其中,井賢棟為執行董事長,胡曉明為執行董事、執行長,倪行軍則為執行董事、首席技術官。非執行董事包括蔡崇信、程立、蔣芳,獨立董事包括郝荃、胡祖六及黃益平。同時,螞蟻集團的高管團隊成員還有財務長韓歆毅、董事會秘書周志峰、首席人才官曾松柏等。
  • 螞蟻集團還能上市嗎?螞蟻集團上市最新消息
    潛臺詞是什麼,螞蟻就不可能在中國IPO了。」  暫緩史上最大IPO  一夜之間,螞蟻從天堂墜落。在主要負責人被監管約談之後,上交所、港交所相繼宣布暫緩螞蟻集團IPO。這場全球最大的IPO盛宴被按下了暫停鍵。
  • 螞蟻集團股權結構猜測:阿里系持股或超八成
    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以進一步支持服務業數位化升級做大內需,加強全球合作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以及支持公司加大技術研發和創新。
  • 阿里被查,一天跌破6000億!一場對網際網路金融的大肅清來了
    阿里被立案調查,螞蟻集團被「被預告約談」——阿里股價暴跌13.34%,市值蒸發了高達6000億人民幣。昨天,聖誕夜,一點也不喜慶。銀保監會有一則公告,在不動聲色之中,又給予螞蟻集團一記重擊。12月25日下午,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
  • 螞蟻金融帝國產業鏈深度報告:四大問題,三大主線
    支付寶作為阿里集團核心支付入口,是螞蟻集團的核心資產,最早起步於淘寶的交易平臺,現在已經不斷 發展拓展至更多的外部金融、生活場景。儘管從股權上來看,目前螞蟻集團和阿里已經沒有直接聯繫,螞蟻集團的實際控 制人是馬雲,阿里巴巴的實際控制人是阿里合伙人,而馬雲是阿里的永久合伙人。即 螞蟻金服由馬雲直接控制,阿里巴巴是馬雲可以間接控制。
  • 螞蟻集團上市的一些重要意義
    (曼施泰因元帥在部署對庫爾斯克的突擊)2019年11月,我曾經根據手頭的公開信息以及猜測,大致推斷過騰訊的金融科技業務狀況(詳細內容見此處)。後來我與支付業內人士探討過,對方認為,其中有些推斷很有道理,但是有些明顯不太合乎情理。遺憾的是,我們都不掌握真實的、全景性的市場數據,所以誰也說服不了誰。希望螞蟻集團的上市能夠徹底改變這樣的局面,讓大家不再「盲人摸象」。
  • 紫金分析| 螞蟻去殼,一場金融監管的「底線之爭」
    先不說同屬於金融行業的螞蟻集團是否有「旱死澇死」的問題,僅是「多元化投資的企業是壞企業」的結論就讓人充滿了疑惑。馬雲創建的阿里系正是當下最多元化投資的企業之一,而恰恰是多元化投資,才讓「阿里系」遍地開花,影響越來越大。
  • 螞蟻集團整改、存款準備金率、房地產金融……央行集中回應近期...
    圍繞貨幣金融熱點話題,這場發布會透露了海量信息,主要有以下看點:• 螞蟻集團已成立整改工作組,正抓緊制定整改時間表• 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將成常態,既不會持續升值也不會持續貶值• 穩妥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金融支持• 預計2021年CPI同比漲幅先升後穩• 目前存款準備金率不高• 當前利率水平合適
  • 曝螞蟻集團員工持股約40%:老員工基本都實現財務自由
    「聽說剛剛螞蟻整層樓歡呼,是財富自由的聲音。」螞蟻集團上市消息公布後,一張阿里巴巴秋招內推群的聊天截圖廣泛流傳,調侃與羨慕的段子在網際網路圈沸騰。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以進一步支持服務業數位化升級做大內需,加強全球合作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以及支持公司加大技術研發和創新。據國內媒體報導,熟悉螞蟻集團的人士透露,螞蟻內部員工持股比例約40%,不含高管。馬雲在執行自己名言"財散人聚"方面,一點不含糊。
  • 葉檀:螞蟻再再再被約談 我反而看到金融的曙光
    12月27日,最熱門的財經新聞是,螞蟻,如果非要找出第二個,阿里。螞蟻被金融監管部門約談央行副行長潘功勝低調出面,談的是螞蟻,結果成為財經熱搜。這次約談體現出幾個特點:1,動作快;2,態度鮮明;3,螞蟻要儘快整改。12月26日,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四部門聯合約談,27日,潘功勝回答了新華社記者的提問。
  • 螞蟻集團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為了能夠讓螞蟻上市融資,實現快速斂取巨額財富的目的,螞蟻金服做了兩件事,一件事是將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改名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螞蟻金融服務變身為螞蟻科技集團,玩了一手狸貓換太子的戲法,使螞蟻集團成為了一家科技公司,由此就可以完成另一件事:在A股科創板上市,這就隱去了這家金融公司的真面目,掩蓋了其年均利率14%放貸的高利貸主的真實身份。
  • 螞蟻集團就是一家科技公司
    所以,各大投行、券商也應該派網際網路分析師或軟體/信息技術分析師去研究覆蓋它,而不是派非銀行金融分析師。財務報表更多呈現的是過去。兩個多月來,我看到的研究報告,幾乎全都按照支付、金融資產代銷、創新業務的收入進行估值分析,這樣的做法當然符合基本面,卻也很有可能讓投資者錯過去探究真正影響未來的信息。
  • 一圖看懂螞蟻集團資本版圖
    值得一提的是,看似沒有直接持大頭股份的馬雲其實才是螞蟻集團背後的大BOSS,根據阿里披露的公開信息,馬雲在螞蟻集團中擁有經濟利益,並且能夠行使君瀚和君澳持有的螞蟻集團股份的表決權,也就是說,馬雲控制著螞蟻集團約50%的表決權權益。
  • 解構「螞蟻」:螞蟻集團的商業模式與核心能力深度分析
    所有的金融產品面向大眾客戶,基本不設門檻,從發展之初就成為傳統金融服務的補充,實現了普惠金融。2、良好的用戶體驗。螞蟻集團的金融產品均為純線上產品,產品設計簡單化、標準化,購買或申請流程便捷。雖然金融產品的本質沒有改變,但螞蟻集團在產品及服務上積極創新,改變傳統金融服務的固有模式,提升了用戶體驗,例如餘額寶在貨幣基金的基礎上增加了流動性,阿里小貸和借唄實現了基於大數據徵信的無抵押信用貸等。
  • 馬雲通過錯綜複雜的股權結構,巧妙控制螞蟻集團!
    在這裡,一起去探索一下,錯綜複雜的股權背後,馬雲究竟在做什麼?毫無疑問,馬雲就是螞蟻集團的實際控制人,那麼,馬雲又是如何通過複雜的股權,來獲得控制權的呢?1、螞蟻集團的股權分布:馬雲系和持股較少的投資機構!螞蟻集團的核心業務是支付寶。
  • 螞蟻集團是馬雲的嗎?螞蟻集團股東結構
    螞蟻集團的出現在很大程度是得益於在行動支付市場的火爆,以及第三方支付等方面的利潤博取。而曾幾何時,阿里巴巴對於支付寶的「爭奪」在市場上被傳得是沸沸揚揚,不知道還有幾人記得《財經》胡舒立的關於「契約精神」的一段辯論?  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市場傳言螞蟻集團有近2000億美元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