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青蟹、跳跳魚、望潮 探一探三門人摯愛的美食

2021-01-20 浙江在線


台州三門,浙南沿海的一個小城,隨著《舌尖2》的播出,三門美食變得炙手可熱,望潮、跳跳魚……鮮美到讓人垂涎欲滴。不過你可知道三門人除了這些海鮮,還藏著更多的小吃,那些從漁家小廚房裡傳出來的煙火氣息,那些帶著濃濃人情味的小吃,才是三門人的摯愛。


三門青蟹

青蟹,學名鋸緣青蟹。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三門縣是浙江省青蟹產地,素有「青蟹之鄉」之稱。沿海一帶均產,尤以海遊港至蛇蟠水道最多。健跳一帶沿海漁民歷來採用網捕,當地人稱「放蟹拎」;六敖一帶則彩用做「蟹洞」引誘青蟹入洞蛻殼捕之,特別肥壯。

怎麼吃三門青蟹也是一門學問,食用前先用清水衝洗,再殺之(可用筷子從其雙眼刺入破壞中樞神經使其螯足放鬆),而後去掉繩子、刷洗、挖內臟(註:清蒸、清煮時不挖洗內臟)。三門灣鋸緣青蟹的烹飪方法約二十餘種,最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 芙蓉青蟹 原料:青蟹500克; 方法:清蒸;配料:雞蛋2隻,黃酒1兩,鹽10克,味精,水。

2. 姜蔥青蟹 原料:青蟹500克;方法:清炒;配料:生薑,蔥,黃酒1兩,鹽10克,味精,糖,油。

3. 青蟹豆腐煲 原料:青蟹500克;方法:清燉;配料:豆腐250克,香菇,筍,肉絲,生薑片,蔥,大蒜,黃酒,鹽10克,味精,糖,油。

4. 百花青蟹丸 原料:青蟹500克;方法:清煮;配料:澱粉50克,蛋清,香菇,筍,黃酒,鹽,味精,糖,油。

5. 醉酒青蟹 原料:青蟹500克;方法:清煮;配料:黃酒1000克煮至青蟹熟透即可


跳跳魚

跳跳魚,又叫彈塗魚、花魚,主要生活在我國東南沿海的一些灘涂上,棲息於河口鹹淡水水域和近岸灘涂的低潮區,是一種珍貴的魚種。

浙江三門當地人叫它「彈胡」。無論是《舌尖上的中國2》中老楊在夕陽下甩著5米釣竿釣跳跳魚的情景,還是楊世櫓和妻子烹製的清燉跳跳魚,都令人記憶深刻。新鮮的跳跳魚,在砂鍋裡放點鹹肉 、水、蔥姜蒜加些料酒,就可以燉成魚煲,鮮甜可口。

在沒有跳跳魚的時節,漁民們會把跳跳魚製成魚乾。制魚乾,也是門技術,傳統「彈胡幹」製作方法要用蘆葦稈先串起來,再放到麥稈上烤,燻好後再曬乾。如果選用稻草,就少了麥稈的清香。

在三門民間,跳跳魚的更經典吃法是炒米麵。取10來條「彈胡幹」,放在清水裡浸泡10到15分鐘,最好是20到30攝氏度的溫水 。然後撥開去刺,在油鍋裡熗炒一會,起鍋。米麵炒好後,再加入「彈胡幹」,翻炒出鍋 。

但是俞大哥說跳跳魚並不是他記憶裡的三門特色美食,而且除了5米釣竿這樣的高難度捕捉方法,當地人還會用竹籠守株待兔,跳跳魚一旦進入竹籠就出不去了,所以這種難得的食材在三門的市場上也不是很稀有。當然,從這一代開始,跳跳魚會變成新的三門特色,也會變成食客們念念不忘的美味。


望潮

如果不是生活在海邊,你絕對想像不出,諸如望潮、水潺、梅童這些曼妙的名字,竟然都是用來稱呼海鮮的。不過,水潺、梅童的長相,還算對得起它們的名字,望潮可就名不副實了。

在浙東一帶,它被叫做望潮,名字很美,甚至有人把它與一個叫「望海潮」的詞牌名聯繫起來。據說潮汛來臨時,它的觸手會上下搖動,漁民可因此判斷潮水的漲落,大概這就是望潮得名的由來。可是,在其它地方,它一概被叫做章魚或者八爪魚,聽起來就有點張牙舞爪的味道。

除瞭望潮,章魚類的海產品還有很多,比如魷魚、墨魚、蜞蛄等。它們雖然均與望潮沾親帶故,模樣也有幾分相似,其實區別很大。望潮的個頭適中,不及墨魚與魷魚,但比蜞蛄大得多,那個圓乎乎的腦袋,鵪鶉蛋一般。望潮的觸手最為粗長有力,爪子上布滿吸盤,一旦吸住就牢不可脫,只有放入水中,才會自動鬆開。論起味道,也以望潮為上,魷魚次之,墨魚第三,蜞蛄居後,價格也因此大為不同。如果去菜場買菜,望潮往往是論個賣,高的時候需要二十幾塊錢一個,而魷魚與墨魚是論斤賣,蜞蛄往往是估個價看著給。

望潮的烹調方法比較多。有清湯燒煮的,味道最為原始,肉質稍顯白皙,熟透的望潮好像一朵盛開的花,八個爪子變成了八個大小一致的花瓣。有用來燒烤的,剁頭去腳,用竹籤串起來,尤其是那個頭部,咬出來是黑乎乎的,但是香氣特別足。據說還有生吞活吃的,先蘸點芥末什麼的,然後讓它往喉嚨裡爬,這種吃法有點嚇人,我沒見過。

我見過最好吃的一道菜,叫做「三套龍」,是三門鄉下最常見的做法,以望潮為主料,也有用墨魚的,還有兩種是豬肉和雞肉,據說是一種大補之物,有益氣養顏只功效。但是,這種燒法比較複雜,先是水氽,再是油炒,然後烹入料酒,佐之姜、蔥、蒜,長時間紅燜。如此一來,肉雖老但韌勁更足,味雖重但香氣撲鼻。這樣的好菜,鄉人一般不輕易燒,一些檔次高的大酒店是不會燒,因此很少有機會吃到。我原先在中心花壇邊上的一條小巷子裡吃到過,後來這個大排檔不知搬到哪裡去了,那種獨特的味道也就成了揮之不去的記憶。

其實,望潮味美,但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燒的,要想燒出那種鬆脆鮮嫩的感覺,必須了解其中的竅門。燒望潮之前,一定要把它使勁地往地下摔,而且摔得越狠,肉質就越鬆脆,味道就越好,雖然這樣有點殘忍,但據說沒有其它更好的辦法。


三門麥焦(食餅桶)

台州各地的叫法不太一樣,三門人叫它「麥焦」,臨海人叫它「麥油脂」,椒江、黃巖、路橋三區的人叫它「食餅桶」,天台人也這麼叫,溫嶺那邊的人叫它「食餅」,這個只是大致的分類,台州本來就不太,隨著人口的流動,怎麼叫都有,反正大家都知道是那種吃的東西。一般食餅筒都是在清明時節吃的,或者作為立夏以及古歷年關時的主食,後來嘛,大家想吃就吃了,只是做起來確實有點麻煩。

麥焦皮薄如蠶翼,能幹的農婦甚至可以將皮擀得在燈光照耀下透明發亮。麥焦的佐料多至十幾種,通常,米麵、豆面、豆芽、白煮肉片、豆腐乾是少不了的,其他的應時選擇,多多益善,炒製成菜,例如雞蛋絲,蘿蔔絲,少則七八盆,多者十數,只要包的下。菜品越多,味道越好,大雜燴便是如此,菜一定要炒的淡淡的,不然整個就鹹了,如果加入一兩種小海鮮,味道就更上一層樓了。也不能有太多湯,不然湯水一多,餅皮容易破。餅皮是粉漿在平底鍋上抹出來的,大扣銅鑼薄扣紙,所以熟皮卷熟菜,卷了就好吃。

包麥焦也有很多的講究,包得好的麥焦,一口咬下去,各種佐料都應該有,那麼色香味俱集於口中,那才真叫美味。有時候包多了,手臂粗的麥焦須用雙手捧著,做狼吞虎咽之狀,吃相極其狼狽,有「綠殼」(臨海話,即強盜)相。


■ 來源:大浙美食


■ 微信編輯:王熙暘


相關焦點

  • 望潮、跳跳魚代言台州好味道 三門海鮮驚豔亮相央視
    望潮、跳跳魚代言台州好味道 三門海鮮驚豔亮相央視2014-04-20 09:0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節目圍繞著楊世櫓一家的生活,介紹了三門美食。沒錯,這個楊世櫓,就是楊莉莉的爸爸。昨天這位質樸的漁民,像往常一樣出海打魚去了,擔心大家的熱情影響工作,他連手機都沒帶。這些美食和故事,如何被發掘走上央視的?
  • 舌尖2帶動"抓跳跳魚」觀光遊 跳跳魚遭遇滅頂之災
    原標題:「抓跳跳魚」觀光遊 考慮過跳跳魚的感受嗎? 《舌尖上的中國》所創造的遠不止高收視,所帶動的線下現象更是堪稱奇蹟。就在雷山魚醬播出後,其在網絡電商的搜索量高居不下。據華西都市報記者了解,在當集節目播出後,雷山魚醬在某電商的搜索量急劇上升。
  • 去溫州旅行邂逅「奇葩」美食,黃酒蒸蛋羹很滋補,望潮跳魚鮮得來
    ,很多人為了美食,寧願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不畏路途遙遠艱辛;有的人在旅途中,可能邂逅到終生難忘的美食,這樣的緣分你有過嗎?這次我們來到樂清旅遊,就邂逅了這樣一頓讓我終身難忘的大餐。
  • 蛇蟠島美食
    作為一名吃貨,到蛇蟠島旅遊,怎能錯過蛇蟠島美食呢?蛇蟠島美食,主要以海鮮為主。最出名的,當屬三門青蟹。不過金秋時節的三門青蟹最為肥美,膏黃也最為豐富。現在的青蟹,還沒到時候。曾經有句名言,」來三門一定要吃青蟹,沒吃過等於沒來過「。我準備秋天的時候,再來蛇蟠島吃青蟹。
  • 釣跳跳魚絕技 來重溫一下舌尖上三門灣的好味道
    三門的白蟹、跳跳魚、望潮等小海鮮和傳統小吃麥焦一起亮相螢屏,向全世界的美食愛好者「展示」來自三門灣的好味道。圖為三門健跳鎮赤頭村漁民楊世櫓神乎其神的釣跳跳魚功夫獲得了一片讚嘆聲。
  • 美食探店:美食與潮流融為一身的西餐廳
    美食探店:三裡屯美食商圈樓梯的旁邊就是今天我們要美食探店的目的地,三裡屯Y HOUSE餐廳。這家店很特別,門口並沒有過多的介紹只有一個指示牌貼在牆上,進去用餐也需要乘坐這部很小的電梯才能上去。電梯轎廂的樓層按鈕旁有餐廳樓層指示標示。如果不想逛街從停車場就可以直接到達餐廳內,所以這家餐廳私密性還是做的十分到位。
  • 流浪狗遇到美食探店家,人生就像開了掛!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湧現了很多新興的職業,比如美食探店家,那些美食達人們去新餐館試味,再將自己的心得po到社交媒體上。
  • 美食探店:霄雲后街上的銷魂海南火鍋
    [愛卡汽車 汽車文化 原創]各位吃貨小夥伴大家好,小編帶著新一期的美食探店欄目又回來了。上一期中各位吃貨小夥伴跟隨小編一同前往了位於北京西城區西單附近的橫二條去品嘗了一下傳統的北京特色京味兒快餐「香妃烤雞」,小夥伴們之後有沒有去品嘗一下,感受一下國人快餐的強大魅力?
  • 野生跳跳魚——舌尖上的中國美味 跳跳魚吃起來
    隨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的熱播,出現在節目中的很多美食一夜之間成為「熱門食品」。而閩南人所熟悉的跳跳魚,因在《舌尖2》的第一集中出現,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熱賣食品。  記者昨日在淘寶網上搜索「跳跳魚」一詞,搜出相關2565件寶貝。其中有的標註為「野生跳跳魚——舌尖上的中國美味」,每250克售價48元。
  • 節日快樂,我叫「南沙青蟹」!
    品青蟹、吃美食、摘蔬果……這個黃金周,來南沙玩轉農業嘉年華!南沙農業嘉年華10月1日,為期三天的南沙農業嘉年華在明珠現代都市農業實驗園拉開序幕,吸引各地遊客品鑑南沙農產品美食,並現場展銷本地名優農產品。期間,「南沙青蟹」區域公用品牌正式發布,成為首個以「南沙」命名的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 東莞人氣美食出爐 黃油蟹位居榜首
    6月21日城市美食紀錄片《尋味東莞》第一季《得天獨厚》播出後,廣大吃貨就開始票選這一集當中的人氣美食。最終,黃油蟹脫穎而出,成為吃貨們最想吃的一道東莞美食。記者探訪發現,眼下正是品嘗黃油蟹的好時節。品嘗正當季荔枝、艾草煎蛋、腐竹糖水、裹蒸粽、清蒸黃油蟹、陰菜牛展湯、腊味煲仔飯、冬團、鹹丸……《尋味東莞》第一集《得天獨厚》展現了不少東莞美食,吸引廣大吃貨開啟了一場嶺南風味的探索之旅。看完紀錄片後,哪幾樣食物最讓你印象深刻?最想吃哪樣?最終,黃油蟹成為廣大吃貨們最想吃的一道美食。
  • 廣州美食探店:翅叔港式酒家,獲獎無數,專做不一樣美食的名店
    眾所周知,在香港經濟騰飛的年代,個個賺到盤滿缽滿,開啟了魚翅撈飯的時代,大酒樓做魚翅的邊角料被廉價賣到街頭小販手上,從而有了碗仔翅這道街頭美食。當然經濟不可能永遠只上不下,經濟下滑後,吃魚翅的人少了,邊角料也就沒了。街頭小販便漸漸用粉絲代之。由於街頭碗仔翅常加入大量味精,其湯底只是由清水、醬油、味精、澱粉組成,雖然碗仔翅仍然大受歡迎,但大多數人只視此為垃圾食品。
  • 青蟹正肥,柑橘正紅!《生財有道》帶你走進鮮甜三門
    望潮,名字聽上去很有詩意,其實是一種小型章魚,據說潮汛來臨時,它們會提前感應到,觸角便上下搖擺,漁民可由此判斷潮水的漲落,所以叫它望潮。 青蟹,是三門的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色澤光亮呈青藍色,殼薄、螯大,外形飽滿。馬老闆告訴我們,挑選青蟹時,不能僅僅看個頭,關鍵是要學會如何挑肥的。
  • 美食探店:敢挑戰滿姐臭豆腐餡餃子嗎?
    [愛卡汽車 汽車文化 原創]各位吃貨朋友們大家好,新的一期美食探店又來了。上一期小編帶您去位於北京CBD商圈的國貿酒店三期二層,甩開腮幫子去來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京味兒自助餐之旅,想必大家還在回味過程中吧,是不是親自去體驗感受了一番呢?本期小編帶您去探訪一家北京胡同裡的餃子館兒,品嘗一下臭豆腐餡兒的餃子的魅力。
  • 冬遊赤壁(五)| 「美食攻略」:1元搶超值美食折扣!暢遊赤壁,舌尖探鮮
    美食是旅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冬遊赤壁亦是一場百變的風味旅行。冬雖寒,心尤暖,帶上這份攻略去鄉村探鮮吧~探尋舌尖味蕾上的赤壁,打卡市區經典美食餐廳、鄉村特色農莊,尋訪歐亞萬裡茶道源羊樓洞古鎮。
  • 海鮮裡的橫掃將軍——鋸緣青蟹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物種說】,經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與原文作者聯繫中華美食博大精深,但古往今來對於大閘蟹的熱愛,似乎並沒有怎麼變過。無論是以貨真量足取勝的「禿黃油」,還是在品嘗美食的過程中,同時感受歷史文化的「蟹釀橙」,都是人們的「真愛」。
  • 椒鹽跳跳魚,外焦裡嫩,鹹鮮爽口,讓我食慾不由自主的燃起
    一、每個地方都有不一樣的美食吃是一種幸福,品是一種情趣。大家好,我是美食達人阿牛,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其貌不揚,但非常鮮美的海鮮——【跳跳魚】。跳跳魚,又叫彈塗魚,身體灰褐或灰黑色,長滿花斑,酷似泥鰍,長不過十來釐米,在水中能遊,在泥洞能鑽,在海礁能爬,在灘涂能跳。
  • 溫州的特色菜-椒鹽跳跳魚,太鮮美了,我表示第一次吃
    我鄉下是廣東客家,靠山吃山,所以從沒吃過跳跳魚。跳跳魚也叫彈塗魚,為暖溫性近岸小型魚類。肉質細嫩鮮美,營養豐富,含有豐富蛋白質。煮湯更營養美味,體弱者和婦女、孩子喝特別好。跳跳魚,溫州人喜歡用來燘煮梅菜乾、黃酒燉跳跳魚、椒鹽,是溫州的特色菜。上次我出了份內容表達我第一次見到跳跳魚,網友們紛紛留言評論,還有些網友給我介紹跳跳魚怎麼做美味。所以今天我就去買了1斤來嘗嘗,真是讓我一吃難忘。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吃到這麼美味的魚類,簡單炸一炸椒鹽一撒,就可以吃了,味道極其鮮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