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澤宣布競選紐約市長:看到我的城市如此痛苦,我心都碎了

2021-01-16 騰訊網

當地時間周三晚,曾經競選美國總統的前華裔候選人楊安澤(Andrew Yang)正式宣布啟動競選紐約市長的活動。楊安澤在參加2020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競選期間,在全國範圍內聲名鵲起。

46歲的楊安澤成為了一群候選人的頭條新聞,他們在最近幾個月的冠狀病毒大流行導致當地商業幾乎停止後,計劃重新開放這座城市。這位前企業家在宣布參選的視頻信息中概述了幾個競選目標,包括為紐約市居民建立普遍基本收入。

楊安澤說道,「看到我的城市現在的樣子讓我心碎,我們需要實現馬丁·路德·金有最低收入保障的夢想,把現金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我們要讓每個人都用上高速網際網路,這樣我們的孩子就能學習,把紐約帶入21世紀。我們要奪回地鐵的控制權。」

楊安澤上個月提交競選文件時,被認為是紐約市長競選的早期領跑者。紐約市民主黨市長比爾·白思豪(Bill de Blasio)近幾個月來因處理疫情受到廣泛批評。

楊安澤還說道,「我競選市長是為了我的兩個兒子,為了你,也為了每一個紐約人,讓我們為未來的紐約而戰,讓我們都為之驕傲。」

在宣布競選市長的幾天前,楊安澤面臨著越來越多批評人士的審視,他們質疑他與紐約市的關係是否緊密。在楊安澤證實,他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從紐約的公寓搬到了新帕爾茨(New Paltz)的家中後,這種批評加劇了。

楊安澤曾以「身為亞裔為恥」的言論而遭到外界猛烈抨擊。

相關焦點

  • 黑人說唱歌手侃爺宣布競選總統,幫川普吸收黑人選票?
    侃爺要競選總統,卡戴珊、馬斯克表示支持現年43歲的坎耶·維斯特出生於美國亞特蘭大,是美國著名的說唱歌手、音樂製作人、服裝設計師。他曾53次提名格萊美,21次獲獎,兩度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最具影響力100人」。7月4日當天,侃爺在推特上表示,「現在我們必須通過信任上帝、團結我們的願景和創造我們的未來來實現對美國的承諾。我將競選美國總統!」
  • 紐約市長斥川普應對疫情不力:你在做什麼?
    當地時間19號,面對紐約市快速增長的新冠肺炎感染人數,紐約市長德布拉西奧在發布會上指責川普政府應對新冠疫情不力,沒能儘早調動全國資源來及時控制疫情蔓延。德布拉西奧批評川普稱:「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美國人都不明白你在做什麼,當國家陷入緊急狀況的時候,你沒有使用政府職能。
  • 紐約:一個城市的「雙城記」
    紐約有繁華的商業區,如曼哈頓。也有不怎麼光鮮的貧民區,如布魯克林區的布朗斯維爾。「雙城記」凸顯了巨大的貧富差距和種族鴻溝。《衛報》稱,有望成為美國民主黨紐約市長候選人的白思豪目前正在發起一項運動,而這個運動的口號借用了英國作家狄更斯小說的名字——「雙城記」。白思豪提出「雙城記」的口號,意在凸顯紐約的窮人和富人、白人與有色人種之間存在的巨大收入、環境等鴻溝。
  • 10個月大黑白色寵物貓「競選」墨西哥市長 圖
    「競選」墨西哥市長的寵物貓「莫裡斯」。  墨西哥東部城市哈拉帕下月選舉市長。眾多候選人中,年輕的「莫裡斯」在網際網路所獲支持率遠高於其他人。讓人驚奇的是,這名參選者是一隻10個月大的黑白色寵物貓。
  • 丁守中臺北市長競選總部請來張善政當主委 王育敏任總幹事
    丁守中臺北市長競選總部請來張善政當主委,王育敏任總幹事。(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7月14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國民黨臺北市長參選人丁守中日前公布首波競選團隊成員,「行政院前院長」張善政擔任競選總部主委,「立委」王育敏出任總幹事。以無黨籍參選年底臺北市長選舉的臺大教授李錫錕,同一天也宣布競選總幹事為前臺北縣府研考會主委王振軒,競選發言人是五六七大聯盟召集人孔祥科。
  • 日本第一個讓狗狗當市長的城市出現了!白色秋田犬擊敗7位候選人
    為了推廣動物保護及旅遊,日本滋賀縣於2011年設立虛擬城市「湖喵市」(Konyan City),並每年選出動物市長。過去連續6年均由貓咪壟斷市長之位,但今年終於有狗狗脫穎而出,為汪星人爭一口氣,那就是5歲的秋田犬「白水」!它憑著熱血的競選宣言,成功擊敗其餘7位候選人!
  • 美媒: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正式宣布競選連任
    (原標題:美媒: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正式宣布競選連任) 【美媒: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正式宣布競選連任
  • 人物丨挑戰埃爾多安的人:伊斯坦堡新市長的顛覆、愛與背叛
    「這個社會將會擁抱自由,這個社會也會扭轉錯誤的方向,你們會看到的……我相信,我們的總統埃爾多安還有我的對手們會為我祝賀。」6月23日夜晚, 49歲的主要反對黨候選人埃克雷姆·伊馬姆奧盧(Ekrem Imamoglu)在夜色下一片紅色旗幟的海洋中發表了勝選演講。
  • 或宣布參選「黨主席+桃園市長」 韓國瑜專心當「造王者」?
    臺灣知名時事評論員、陳水扁辦公室前主任陳淞山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韓國瑜很可能在春節後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同時宣布參選2022年桃園市長,並公開承諾當選桃園市長之後,絕不參選2024年臺灣正副領導人選舉。韓國瑜會專心當「造王者」嗎?目前被點名參選國民黨主席的人選,包括江啟臣、朱立倫、馬英九、韓國瑜、連勝文等人,他們當中誰可以帶領國民黨打敗民進黨?
  • 名嘴宣布任柯文哲競選總幹事 誓除"藍綠對立"魔咒
    華夏經緯網7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名嘴姚立明於今日凌晨1點在臉書正式宣布決定將擔任「在野陣營」臺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競選團隊總幹事。他表示,自己考慮了很多因素,決定的關鍵是,希望能行動來證明,臺灣牢不可破的「藍綠對立」可以改變。
  • 柯文哲競選官網賣萌催票「我想連任!拜託拜託!」
    中國臺灣網8月2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年底選戰倒數90天,爭取連任的臺北市長柯文哲動作頻頻,27日除了正式公布競選辦公室外,競選官網也同步上線,其中「關於柯文哲」內容則賣萌寫上,「我是柯文哲,我想連任,拜託拜託!」
  • 新北市長朱立倫成立樹林區競選總部 遭綠營踢館
    中新網11月1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新北市長朱立倫樹林區競選總部16日成立,綠營市議員候選人率競選團隊「踢館」。  16日,綠營市議員候選人及競選團隊與國民黨議員候選人隔著大馬路相互舉牌叫陣,朱立倫事後表示,市議員分兩種,一種支持他做建設,一種則去議會反對他。
  • 美國著名黑人歌手侃爺,宣布競選美國總統!馬斯克留言:全力支持
    據外媒5日報導,美國知名饒舌歌手「侃爺」坎耶·維斯特(Kanye West)在社交媒體發文稱,他將競選美國總統。 他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現在,我們必須通過信任上帝、團結我們的願景和建設我們的未來,來實現美國的承諾。我要競選美國總統。」
  • 紐約:從遊人如織到蕭條不堪
    參考消息網12月2日報導據西班牙《消息報》網站11月29日報導,紐約,這座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之一正在努力應對新冠疫情給旅遊業帶來的挑戰。如果政府不出手幹預,預計經濟到2025年才可能恢復。然而,作為美國最大的大都市、世界頂級旅遊目的地之一,紐約卻在聖誕節前夕顯得如此蕭條。通往自由女神像的船隻空空如也,而在曼哈頓的大道上穿梭於摩天大樓之間的雙層巴士,還有從時報廣場到華爾街的紀念品商店,也是同樣一副悽慘光景。紀念品商店老闆扎伊迪已經好幾個小時沒有看到一個顧客了。
  • 《模擬城市:我是市長》建造兒童樂園和萌兔來個約會
    導 讀 《模擬城市:我是市長》的春季假日版本已經推出一段時間了。
  • 國際疫情丨川普就是不肯給錢,紐約市長怒斥:你舌頭被貓咬了?
    紐約市長也曾喊話川普,只有國會和川普政府才能拯救紐約,因為紐約目前面對很大的資金缺口。紐約市長白思豪指責川普放棄紐約,如果川普再不援助紐約的話,那這個城市將會有更多人死去。要錢遭碰壁,白思豪怒了想必大家對紐約州的情況都有一定的了解,醫院人滿為患,太平間和火葬場已無法容納大量的屍體,紐約不得不建立移動的停屍間。
  • 拜登新任領導班子即將公布,楊安澤為表忠心,扭曲事實放棄原則
    圖為楊安澤在最近一次美國總統大選中,拜登擊敗對手川普當選新一屆總統,隨後拜登的新任領導班子也即將公布,在這份名單中也出現了一名華裔的名字,他就是楊安澤,難道華裔楊安澤可能將出任美國商務部部長嗎?而此前楊安澤為了表達自己的忠心,不惜扭曲事實放棄原則,呼籲亞裔美國人學習二戰期間的日裔,心甘情願為美國做貢獻。
  • 傳奇拳王德拉霍亞欲參與美國總統競選
    德拉霍亞1973年出生在美國洛杉磯的一個墨西哥移民家庭,其爺爺和父親都是拳擊手,霍亞從小就展露出超群的拳擊天賦,少年時期多次獲得全美業餘拳擊冠軍,直到1992年在巴塞隆納奧運會上奪得金牌,進入職業拳壇後,霍亞在他的第12場比賽中KO對手成為了WBO次輕量級拳王,並在隨後的比賽中,不停升級,擊敗眾多高手,成為多個級別的拳擊冠軍,一度登頂P4P榜首,數次獲得世界年度最佳拳手榮譽
  • 新高雄市長韓國瑜:打過陳水扁一巴掌的非典型國民黨人
    在今年4月9日宣布參選時,「外鄉人」韓國瑜的民意支持率比陳其邁低了30多個百分點。半年多的時間後,毫無精英氣質、長期仕途失意的「非典型」國民黨人韓國瑜,卻做到了很多國民黨「世家子弟」們都沒能做到的事,幾乎是以「一人救一黨」,不僅在深綠營地的高雄颳起了「韓流旋風」,還整體拉升了國民黨的人氣。
  • Aug.17 2020 何偉以及其它我喜歡的《紐約客》作者們
    這期《紐約客》的封面非常美味(蛋筒冰淇淋!),幾篇報導也很有意思,其中有我喜歡的《紐約客》作者何偉(Peter Hessler)的文章。之前曾收到一封私信,問《紐約客》那麼多文章應該從何讀起。這個問題好大,我也不知從何答起,只能泛泛建議說,可以找自己喜歡的題材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