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三人戰鬥在扶貧一線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2021-01-17 中國扶貧在線

■一家子3個扶貧幹部,公公工作多年、群眾經驗豐富,兒子兩口子雖然年輕,但想法多、有闖勁。三人難得聚在一起,一見面,聊得最多的便是扶貧。

■為了不讓雙安村第一書記的崗位長時間空缺,任彩英主動提前半個月結束了產假,到村裡報到。她帶著母親和哺乳期的奶娃下村扶貧,贏得了村民的心。

4月3日一大早,巫溪縣蒲蓮鎮雙安村駐村第一書記任彩英吃過早飯,為8個月大的孩子哺過乳後,便帶著母親和娃兒出了門,到村裡的貧困戶廖書國家去。

廖書國老兩口70多歲,兒女在外打工,兩個老的在家帶兩個孫子。年前,廖家房頂漏水無力維修,任彩英和駐村工作隊隊員幫他爭取了縣裡的扶貧「補丁」政策,修好了房屋。前幾天下了雨,任彩英便想去看看老人家裡還漏雨不。

一見到任彩英懷中的娃,廖書國的老伴便笑開了花,伸手要抱抱孩子,小孩也伸出雙臂迎上去,顯然跟廖家人十分熟絡。

在雙安村,任彩英的奶娃是不折不扣的小明星,村民都管她叫「扶貧娃娃」。

「一開始,抱著娃兒去扶貧實屬無奈,可慢慢地,我發現,這對我開展扶貧工作非常有利,我也順帶照顧了孩子。」任彩英笑著說。

這一切,還要從她的家庭說起。

一家出了3個扶貧幹部

34歲的任彩英大學畢業後當過村幹部、社區書記,2016年她通過公務員考試後到紅池壩鎮(當時叫中崗鄉)漁沙村專職搞扶貧。

紅池壩鎮位於巫溪縣西部,距縣城120公裡,是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

任彩英的家在巫溪縣城,離紅池壩鎮政府車程近4個小時。她的愛人遊發是巫溪縣司法局幹部,自2015年新一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就一直在位於該縣東北部的徐家鎮棗樹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夫妻倆一個在西,一個在東,一個月也難得見一次面,讀小學的女兒便留在縣城由外婆照顧。

2016年,任彩英的公公遊天明也從之前的巫溪縣塘坊鎮安監辦主任職務調整為鎮扶貧辦主任。一家人竟有3個專職扶貧幹部,且全部戰鬥在扶貧一線。

2017年10月,早出晚歸的任彩英發現自己意外懷孕已兩個月,便決定將孩子生下來。仗著年輕身體好,她並沒因此減輕工作強度。

任彩英的預產期是2018年7月9日,當時正值漁沙村大棚蔬菜產業起步,所有駐村幹部都在村裡動員農戶發展產業,她也一直忙到7月1日,才在領導和家人再三催促下請了產假。

家庭會議後,她帶著奶娃和母親到村裡扶貧

休完產假後,任彩英被借調到縣農綜辦,暫時脫離艱苦的扶貧一線工作。可頗具戲劇性的是,產假期間出了一件事,讓她又主動申請回到了扶貧一線。

當年9月,縣農綜辦派駐蒲蓮鎮雙安村的駐村第一書記患病住院,該村第一書記的職務出現空缺。而當時,縣農綜辦其他人要麼不符合條件,要么正在其他崗位上忙得不可開交,一時間竟找不到合適的人來接替。

任彩英是當時符合條件的少數人之一,考慮再三,她覺得自己應該挑起這個擔子,但剛生下的小女兒怎麼辦?

一家人專門為此開了個家庭會議。婆婆譚孝彩的意見是:自己在鄉鎮上班,一大家子人中唯一有空的外婆在縣城幫任彩英帶大女兒,若任彩英去當這第一書記,誰來帶小女兒?

公公遊天明沉默片刻,說:「脫貧一線需要有經驗的人,彩英是黨員,得頂上去,困難咱們自己克服。」

丈夫遊發也說:「彩英還年輕,應該多點經歷。我支持她去!」

家庭會議的結果是全家總動員——任彩英帶著襁褓中的小女兒一起到雙安村「住讀」,母親跟著到村裡幫她帶小女兒;大女兒則改由婆婆譚孝彩照顧,譚孝彩每天早上提前送孩子上學後,再乘公交車到鎮裡上班,下班後再回縣城接孩子。

為了不讓雙安村第一書記的崗位長時間空缺,10月30日,任彩英主動提前半個月結束了產假,到村裡報到。

無意間的「奶娃外交」助她贏得了村民們的心

雙安村308戶1046人中,有貧困戶40戶166人,主要產業是2000畝蜜柚,剛剛才起步。而蜜柚3年才初掛果,6年才豐產,因此,任彩英駐村第一件事就是走訪群眾,在蜜柚產生效益前幫貧困群眾解決燃眉之急。

下一次村,少則半天、多則一日,襁褓中的娃娃要哺乳,怎麼辦?她把心一橫,試著帶著母親和娃娃一起下村。

沒想到這奶娃一到村裡,反倒幫助了任彩英開展扶貧工作。

村民們有的固執、有的豁達,要跟他們交上朋友需要很長時間。但性格各不相同的他們都有個共同點,就是都喜歡小孩。任彩英的娃娃乖巧,見到生人也不哭鬧,誰都忍不住抱一抱。這一抱,原本因生疏而帶來的隔閡便消除了許多。

「這本是無奈之舉,也很不方便,一開始也擔心影響工作,卻沒想到會有這種作用,我便時常帶著娃兒和母親下村。」任彩英說,農村娃就是要帶得糙。而孩子也爭氣,跟著媽媽和外婆東奔西跑,不但沒生什麼病,還長得壯壯的。

走訪時,有的村民正在幹農活,想抱抱孩子又擔心自己衣服髒,任彩英就主動將孩子遞過去,「大家喜歡這娃娃,是她的福氣哩。」孩子的外婆也來自農村,性格豁達,經常跟村民們聊天。一老一小,竟成了任彩英扶貧工作的「敲門磚」。

無意中的「奶娃外交」竟助任彩英贏得了大家的心,短短一個月,村裡人都知道了這個抱娃扶貧的新任第一書記,不少人還經常串門來看望這祖孫三人,原本冷清清的村辦公室漸漸熱鬧起來。

人熟好辦事,大家都樂意把自家的煩心事講給這個新來的第一書記聽。一組貧困戶龔益均患病不能出門打工,兒子又沒找到工作。任彩英便按政策為他申請了每年6000元補貼的公益崗位,解了他家燃眉之急。

也正是在聊天過程中,任彩英的母親聽廖書國的老伴提到屋頂漏水,便告訴了女兒,任彩英立刻組織駐村工作隊申請補助政策、找工人,幫老兩口解決了房屋漏水的問題。

這些天,任彩英正忙著在村裡成立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蜜柚產業,帶動更多貧困戶增收。因為群眾大多信任她,目前合作社的組建非常順利。「產業搞起來,我們還要藉機發展鄉村旅遊。」任彩英說。

一家人聊天,說得最多的便是扶貧

一家子3個扶貧幹部,公公工作多年、群眾經驗豐富,兩口子雖然年輕,但想法多有闖勁。3個人難得聚在一起,一見面,聊得最多的便是扶貧。譚孝彩管他們叫「三個臭皮匠」。

這「三個臭皮匠」有時還真能「頂個諸葛亮」。遊發所在的棗樹村有個貧困戶是出了名的不講理,有次她請大工(技術工人)改造房屋,一個月下來,她不但不肯給對方工錢,還讓大工倒貼她家飯錢。駐村工作隊隊員輪流上門做工作,反倒被她罵了回來。遊發很是頭疼,便在家談起這事。

「她養成這樣的性格,家裡肯定有為難的事。」遊天明說,「不要只跟她講道理,要儘量幫她解決實際問題,以心換心。」

遊發便按照父親的建議改變了工作方式。原來,這人的丈夫在外打工多年未歸,大兒子分家,只有生病的小兒子跟著她,家庭十分困難,心中有怨氣。遊發就幫她的小兒子申請了貧困戶醫療救助,還幫她賣雞、賣雞蛋。慢慢地,這名婦女思想發生了轉變。去年,棗樹村在村民中進行非全日制公益性崗位民主測評,這個原本大家都不喜歡的婦女順利通過了測評,獲得了每月500元的保潔公益崗位。

來到雙安村工作後,任彩英發現村民們喜歡話東家長、聊西家短,很不利於團結。遊發就結合棗樹村通過扶貧宣講轉變村民觀念的經驗,建議她多組織活動。於是,今年3月8日,任彩英組織了一次「三八節」茶話會,邀請村裡80多名婦女參加,其中有80多歲的老人,也有20多歲的年輕姑娘。大家聚到一起,又忍不住爭著逗逗任彩英的小女兒,現場瞬間歡樂了。

「沒想到不少人根本不知道婦女有自己的節日。」任彩英很是感慨,她藉機鼓勵大夥多開展活動,豐富精神生活。當天,大家在一起聊得很開心,還商量著要在村委會廣場安路燈,搞個壩壩舞隊,像城裡人一樣鍛鍊身體。

如今的雙安村,蜜柚產業已初具規模,基礎設施顯著改善,人居環境明顯提升,鄉村旅遊也悄然起步……

文/本報記者 周立 龍丹梅 圖/通訊員 冉春軒

 

相關焦點

  • 探索扶貧新路徑 中國消費扶貧生活館打造扶貧產業生態閉環
    與此同時,社會各界為了最大限度地削弱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也在爭分奪秒地開展各式各樣的扶貧行動。  中科同創發起的中國消費扶貧生活館項目作為國務院扶貧辦指定的消費扶貧創新試點項目,在探索消費扶貧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 語言扶貧,「一個不能少」 長沙學院厚樸傳媒工作室語言扶貧在大地
    語言扶貧,「一個不能少」長沙學院厚樸傳媒工作室語言扶貧在大地通訊員 劉敏 遊潔敏 湯思雅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餘蓉1月1日,長沙學院影視藝術與文化傳播學院副院長榮斌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榮譽——由共青團中央、中央文明辦、民政部等共同頒發的第五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銀獎
  • 「我的扶貧故事」柏祥意:在扶貧一線奉獻青春
    如何讓群眾信任是我駐村扶貧面臨的第一個難題。2019年1月4日,像往常一樣,我正在給村民寫「移電錶申請書」,突然門外傳來幾聲叫喊,原來是貧困戶蒙小三送魚來了。迎面而來的蒙小三快速的將手中的黑色塑膠袋遞給了我,沒等反應過來便轉身離去,打開一看才知道,竟然是條大活魚!說起蒙小三,還真不容易。2018年9月27日,他成為我的扶貧對象。
  • 沉痛悼念 央企幹部犧牲在扶貧一線
    邱軍同志,一路走好2021年1月8日,脫貧攻堅戰線的優秀幹部、中國化學工程派駐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掛職副縣長邱軍同志犧牲在扶貧一線。12日,邱軍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西安殯儀館舉行。從北京、安徽合肥、陝西西安、甘肅華池等地趕來的領導、同事、父老鄉親噙著熱淚,懷著悲痛的心情,為邱軍送別。
  • 鐵路扶貧給貧困戶暖暖的幸福
    這幾天,「一線見聞」受到社會關注。9月2日至6日,國鐵集團宣傳部、扶貧辦組織了「鐵路扶貧一線見聞」採訪活動走進了陝西勉縣。社會各界、特別是貧困地區的民眾從新聞報導中感受到鐵路部門打出建設扶貧、運輸扶貧、消費扶貧、產業扶貧的「組合拳」,在「精準扶貧」中助力貧困地區走上小康路。
  • 中國社區扶貧聯盟第三屆理事大會在國家會展中心召開
    中國社區扶貧聯盟第三屆理事大會在國家會展中心召開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20-12-14 近日,「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暨中國社區扶貧聯盟第三屆理事大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順利召開。
  • 湯敏:2020年後中國扶貧將開啟戰略性變革
    國務院參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湯敏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白韻之)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關鍵之年。國務院參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湯敏在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的扶貧即將開啟戰略性變革的新篇章。湯敏表示:「到2020年,中國的精準扶貧將會告一段落。這是中華民族在上下五千年裡第一次在中華大地上徹底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2020後中國還要扶貧嗎?還有貧可扶嗎?當然有。」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夫妻」 舍「小家」為「大家」|黎平縣龍額...
    同年,遇到了我的丈夫石慶平,我們倆主要負責扶貧工作站建檔立卡管理工作。我們也是平金村和思姑村的駐村幹部。三年來,我們共同奮戰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舍「小家」為「大家」,變身「扶貧夫妻」,以實際行動展示了龍額鎮脫貧攻堅幹部的優秀風採。參與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我們主要工作就是清理數據,配合開展各項普查、迎查工作。
  • 陽光保險:讓陽光普照扶貧攻堅之路
    陽光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張維功認為:「如果沒有改革開放的大時代背景,今天的很多中國企業根本無從談起。正因為得益於時代,所以一個企業除了做好企業自身經營以外,必須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讓扶貧更有溫度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社會秩序,尤其是給國內貧困人口帶來了更大壓力。疫情當前,如何應對,考驗著國內企業。
  • 創新精準扶貧模式 中國消費扶貧生活館·白銀館開館
    白銀市委副書記、市委統戰部部長張延保  白銀市委副書記、市委統戰部部長張延保出席中國消費扶貧生活館·白銀館開館暨扶貧產品進社區啟動儀式並致辭。    張延保指出,中國消費扶貧生活館·白銀館是白銀市委市政府積極響應全國、全省「消費扶貧月」活動部署要求,遴選社會責任感強,有幫農助農情懷的甘肅隴源邦農農業產業集團公司作為承接經營主體,打造的首家集展示、銷售、推介為一體的全市扶貧產品特色體驗館
  • 在脫貧攻堅一線打一場首善標準的硬仗——北京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如今,在中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來自北京的幫扶助力這裡的人們實現擺脫貧困的夢想。  數百億元幫扶資金持續投入;上千名幹部遠赴千裡扎身脫貧攻堅一線;數千個脫貧幫扶項目落地生根,帶動上百萬貧困人口擺脫貧困……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創造世界減貧史上中國奇蹟的脫貧攻堅戰中,北京以首善標準在脫貧攻堅一線打了一場硬仗。
  • 中國化學扶貧幹部邱軍逝世
    2020年11月17日,在距離掛職期滿的最後40天時間,邱軍同志病倒在了華池縣扶貧工作崗位上,經過50多天的搶救,未能轉危為安,不幸逝世,年僅39歲。邱軍同志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始終牢記初心使命,主動請纓投身脫貧攻堅一線。
  • 扶貧在路上,扶貧究竟應該扶什麼?
    這裡是貴州大山深處的一個小村寨,翁元村,這是一個美麗的村寨。山外的發展日新月異,由於交通的不便,山裡的村民很少會出來看一看這外面的世界。貧困地區的孩子美麗的村寨待改的危房對於這樣的村寨扶貧一直是政府非常重視的事情,全國各地都在開展「千個幫千村」這樣溫暖而有意義的活動。
  • 「堅守夢想的年輕人,眼裡有光」,一線扶貧幹部、高校學生及上班族...
    《江山如此多嬌》劇照隨著劇集熱播,深扎扶貧一線的扶貧幹部、扶貧工作者,普通的「小鎮青年」們,都在接受瀟湘晨報記者採訪時,紛紛給出了肺腑點評,由劇及人,由情入理,從故事落足現實,一句句走心的話語,也觸碰到我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角落。小故事令人感受深刻,有現實生活的影子……提及《江山如此多嬌》的觀後感,幾名扶貧幹部說出他們共同的感受。
  • 我的扶貧故事|趙宇:扶貧路上,收穫別樣成長
    這「一試」就是五年,五年的時間讓我在扶貧路上不斷進步成長,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嫩娃兒」成長為幫扶對象的貼心人,從一個「愣頭青」成長為扶貧工作站的站長,從一個普通青年成長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之後我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標,務必在一個月內熟悉掌握關於扶貧工作的相關政策知識,於是我白天做業務工作,晚上堅持學習,從《貴州省「十二五」扶貧開發規劃》到《滇桂黔石漠化片區(貴州省)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實施規劃》《烏蒙山片區(貴州省)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實施規劃》再到《烏蒙山片區(貴州省)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十三五」實施規劃》《貴州脫貧攻堅「1+10」配套文件》等,
  • ...發揮金融優勢 做好精準扶貧 ——專訪中國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
    採用投貸聯動模式助力鹹陽生豬養殖產業扶貧項目,為鹹陽市引進國際農牧食品龍頭企業泰國正大集團,為貧困地區引進先進的養殖理念和技術。三是豐富扶貧助農金融服務體系。中國銀行在貧困地區增設網點機構和電子機具,切實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截至今年 9月末,中國銀行網點已覆蓋 1162 個縣級行政單位,在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設點313家,「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設點 88 家,有效延伸金融服務半徑。
  • 用心扶貧 用行濟困——最高人民法院第11批扶貧掛職幹部小記
    其中,活躍在扶貧一線上的成千上萬名法院幹警,用自己實實在在的奉獻付出,切實踐行著黨的初心使命,展現了人民法院為人民的新時代風採。本文出自9月30日出版的《中國審判》2020年18期推出特別策劃報導——告別貧困(上),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審判」微信公眾號↓↓百姓常說:「送錢送物,不如送個好支部。」
  • 「我的扶貧故事」白俊燃:「扶貧小白」成長記
    每一個熱血青年,都有一個夢想;在短淺人生裡,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遇見那個你最想成為的自己。我叫白俊燃,是甕安縣司法局珠藏司法所負責人,也是珠藏鎮甕朗壩社區的一名網格員。2019年5月,我正式成為一名駐村扶貧幹部,從此我對大山深處有了牽掛。
  • 一線華農人牽手「硒姑娘」 致力扶貧產業發展
    建始網訊(特約記者馮平 通訊員陳白露)近日,硒姑娘酒業廠區新增窖池進行固態法釀酒,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高級工程師、資深釀酒專家田煥章全程參與工程建設、原料選取、設備改進以及釀酒工藝等環節,在現場提建議繪方案,手把手培訓釀酒技術,潤糧、翻糧、蒸糧每一個環節都親自操作示範,只為傳承傳統釀酒文化致力扶貧產業發展。
  • 全省首家中藥材扶貧產業聯盟——「梓潼縣中藥材扶貧產業聯盟...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楊明 通訊員 陳仁康):1月17日上午,「梓潼縣中藥材扶貧產業聯盟」正式成立。「梓潼縣中藥材扶貧產業聯盟」是綿陽市梓潼縣首家扶貧產業聯盟,也是全省首家成立的扶貧產業聯盟,對推動全縣乃至全市中醫藥事業發展以及扶貧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