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在路上,扶貧究竟應該扶什麼?

2021-01-08 貴州黔牛香餐飲連鎖

這裡是貴州大山深處的一個小村寨,翁元村,這是一個美麗的村寨。山外的發展日新月異,由於交通的不便,山裡的村民很少會出來看一看這外面的世界。

貧困地區的孩子

美麗的村寨

待改的危房

對於這樣的村寨扶貧一直是政府非常重視的事情,全國各地都在開展「千個幫千村」這樣溫暖而有意義的活動。美麗的大鎮寧,有著這樣一群有愛心的企業主,鎮寧青年企業家商會,在鎮寧縣工商聯的組織帶領下,不管生意大小,他們都在為扶貧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對於扶貧,相信很多人的理解都是這樣的,把錢把東西送到貧困山區,送到貧戶的家裡,送的東西大多也都是油、米、肥料等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其實山裡的村民貧窮的不僅僅是生活,因為近些年來,國家給予了很多扶貧款項,他們的生活還是有了很大改變的,他們貧窮的是思想,扶貧的真正意義是讓他們在思想上真的有所改變,去學習能夠致富的思維和技能,而不是永遠要靠國家的幫扶去過活。通過幫扶物資,去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因為祖輩生活在山裡的農民生活習慣是很糟糕的,生活環境也非常的不衛生,生活質量急需提高。

扶貧是從心開始,送去的物資是能夠實實在在讓村民們的生活有所改變,讓他們能夠感受到現代生活的氣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企業主為那些不甘於貧困的村民提供了好的就業機會,提供培訓,從根本上解決了脫貧問題。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參與到這樣有意義的活動當中來,為社會的和平穩定、進步貢獻出自己的微薄力量。

黔牛香作為一家餐飲企業,經營二十餘年,所依靠的是一直以來喜愛並支持我們的顧客,在謀求發展的路上,從沒有忘記過一個企業所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力微,但真誠!

相關焦點

  • 你不知道的貴州文化扶貧:「考古扶貧」扶什麼?怎麼扶?
    30秒帶你了解,「考古扶貧」怎麼扶?周必素告訴記者,在脫貧攻堅時期,貴州考古人積極探索,以考古助推扶貧,不僅是一項創新工作,也是考古扶貧隊的「小目標」。圖為旋廠遺址中的義學遺址考古發掘畢竟是階段性的,如何讓貧困村莊變文物資源為旅遊資源,長期有效帶動村民脫貧,才是考古扶貧究竟有沒有「扶到」的關鍵。「十四五」期間,貴州將大力推進旅遊產業化,而「文化」則是旅遊產業的「魂」,產業「創意化」的關鍵就是「文化」。如何利用文物講故事?
  • 江美平:扶貧路上的「開掛人生」
    從投入扶貧工作那天起,扶貧人就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帶著責任、帶著感情,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在扶貧路上用自身的實際行動,潛移默化感染著身邊的每個人,激情豪邁書寫著感人生動的扶貧故事,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道路上綻放著青春芳華,開啟扶貧路上的「開掛人生」。甘做扶貧路上的「勤務員」,建好「扶貧能量泵」。
  • 今年扶貧扶什麼 院壩會上村民定
    原標題:今年扶貧扶什麼 院壩會上村民定  過去集體建設往往由村委包辦,現在卻讓村民來拍板定扶貧項目。3月2日,在忠縣石子鄉芋溪村召開的一個特殊院壩會上,村支書黃仕凱情緒激昂地說:「今天,縣扶貧辦到村裡來了,我們村今年急需什麼扶貧項目,請鄉親們自己拿主意!」
  • 我的扶貧故事|趙宇:扶貧路上,收穫別樣成長
    這「一試」就是五年,五年的時間讓我在扶貧路上不斷進步成長,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嫩娃兒」成長為幫扶對象的貼心人,從一個「愣頭青」成長為扶貧工作站的站長,從一個普通青年成長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向著貧困出發(趙宇前一)記得剛來報到,組織上就安排我到扶貧站工作,那時候扶貧站就我一個人,第一天上班就收到了縣裡下發的一份關於貧困戶「四類人員」排查工作的文件。拿到文件時整個人就懵圈了,我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四類人員」,更不知道如何來開展這項工作。萬事開頭難,只要肯學肯問,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在心裡慰藉著自己。
  • 扶貧+扶志+扶智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永川區殘聯為該區何梗鎮花園村、五間鎮合興村殘疾農戶送去雞苗和飼料。記者 崔力 攝 核心提示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 「扶志」,就是要把貧困農民自己主動脫貧之志氣「扶」起來,增強他們脫貧增收的主觀能動性。「扶智」,就是國家從職業教育、農技推廣、信息流通渠道拓展等方面,培育有科技素質、有職業技能、有經營意識與能力的新興知識化農民,以開拓致富門道,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如何做到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
  • 胡業勇:扶貧路上「領頭羊」
    近年來,胡業勇規劃出了12萬隻能繁母羊產業扶貧方案,並成功探索出了「五包」扶貧、集中託管、吸納務工就業、扶智扶技、循環產業和土地流轉等產業扶貧模式,直接帶動13600戶貧困戶38800人脫貧致富;輻射帶動9萬多人發展山羊產業走上致富路。
  • 蘇家灣精準扶貧更需精心扶志
    四川新聞網內江4月22日訊(牟彥珏 田瑞芳)資中縣蘇家灣鎮自扶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總有一些基層幹部感慨個別貧困戶「不自強、不感恩」。俗話說的人窮志短、錢是人的膽,人窮了、荷包空了,做什麼事情都畏畏縮縮的,只看得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看不到遠方。
  • 李美齡:甘做扶貧路上一粒沙
    「基層黨員要甘做扶貧路上一粒沙,全力以赴發一分光、出一分熱,只有幹群同心、聚沙成塔,群眾的脫貧致富道路才會越走越寬廣。」這是李美齡在脫貧路上奮戰幾年來,最深刻的感悟。李美齡,是盤州市紅果街道黨工委委員、宣傳委員,分管扶貧工作,同時任紙廠居委會攻堅隊隊長。脫貧攻堅期間,她站穩政治本位,帶頭學深悟透理論知識,當好政策「傳音筒」;緊守主責主業,全力以赴抓實脫貧業務指導,做好攻堅「主力軍」;主動請纓掛帥,擔起紙廠攻堅隊脫貧重任,展現巾幗新風採,她用汗水凝聚真情、用行動踐行使命、用黨性書寫擔當。
  • 扶貧扶什麼?山東這麼做!
    2016年山東順利完成減貧目標任務,健康扶貧成績顯著。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因病致貧返貧戶數減少了42.3萬戶,41.7萬人貧困病患得到救治。齊魯網8月16日訊(記者 王玉棟)山東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因病致貧返貧戶數減少了42.3萬戶,減少率為60.8%,健康扶貧第三方評估群眾滿意度達到95%,去年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扶貧工作成效考核,省衛生計生委是8個被評為"好"等次的單位之一。確定致貧病種93個!
  • 京蒙扶貧路上盛開的「金蓮花」:特色產業扶貧見成效
    付饒 攝中新網呼倫貝爾7月30日電 題:京蒙扶貧路上盛開的「金蓮花」:特色產業扶貧見成效作者 張瑋 付饒 孟健「金蓮花莖葉形態優美,花大色豔,不僅獨具觀賞性,而且有清熱消暑、消炎利喉、養顏美容等功效,是名貴的中藥材。」
  • 扶貧日記丨扶貧工作,累並快樂著
    2020 年 12 月 24 日 星期四 晴(作者:蔡堅樂 陸豐市公安局駐汕尾市陸豐市甲西鎮博社村扶貧工作隊隊員陸豐市甲西鎮博社村,是甲西鎮人口最多且單姓蔡氏村子,經歷 2013 年 12 月 29 日事件的洗禮成為全國網紅村,是外地人常到打卡參觀的旅遊村。
  • 「扶貧路上」交大力量
    8、9月,校友總會辦公室、校就業中心、校團委牽頭組織了校友服務發展協會與校團委「青苗計劃」一期學員集中採訪近40名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校友,記錄他們落實精準扶貧,實現群眾增收、百姓富裕的真實故事,共繪「扶貧路上」交大人的斑斕地圖。本期讓我們跟隨章寶民校友的腳步,走進江西省贛州市,繼續「扶貧路上」交大人地圖之旅!
  • 扶貧路上的「壞媽媽」和「壞兒子」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扶貧工作隊」。扶貧隊員們在村裡開展工作普洱市景東縣大朝山東鎮地處無量山西坡、瀾滄江東岸,如今這裡致富有產業,發展有支撐,生活有盼頭……這樣的成效,當然少不了扶貧工作隊員忘我的艱辛付出。他們在這裡,戰鬥在脫貧攻堅一線,留下了一個又一個的感人故事。
  • 白沙電信:打通信息扶貧路 「智志雙扶」贏未來
    編者按:「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近年來,中國電信海南公司積極踐行企業責任,認真承擔定點扶貧任務,用企業的力量帶動貧困村、貧困農民脫貧致富,充分發揮企業自身的引領示範和帶動作用。
  • 望聞問切探民情 扶貧善舉扶真貧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2015年以來,該院累計投入1000餘萬元先後幫扶14個貧困村,組建14支扶貧工作隊、5個「尖刀班」100餘人扎進幫扶村,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要求,強化幫扶村的基層黨組織建設,探索出「望聞問切探民情,六大措施扶真貧」的扶貧之路,使幫扶的每個村拔掉了「窮根」,成功摘帽出列。
  • 扶貧| 養魚養蝦幾度受挫 幫扶不斷好似及時雨 脫貧路上多坎坷 政府...
    12月5日,長江日報馬記者又來到我家,5年前差不多也是這個時候,他第一次來到我家,記得那時候房子還在漏水,家裡沒有什麼收入來源,生活好難。  幾年前,我們家裡就靠幾畝地和打零工過生活,雖然我們夫妻倆起早貪黑,但是一年下來只能結餘2000來元,外債越借越多,生活沒有什麼指望。  2015年,我家被列為扶貧對象,區、村、扶貧幹部一起幫我想脫貧辦法。考慮到我幫人養過魚和蝦,就指導我搞「產業脫貧」。
  • 扶貧路上一罐雞湯「映」初心
    驚聞駐村扶貧幹部王小權同志犧牲在脫貧攻堅的路上後,內心深感痛惜的同時,更被他忠誠擔當、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折服。他就像一面旗幟,鼓舞著我們年輕幹部的鬥志;就像一座燈塔,指引著我們年輕幹部奮鬥的方向。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鬥。王小權同志生前是中組部幹部三局二處副處長、一級調研員。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鏗鏘腳步丨鎮遠縣羊場鎮黨委書記範劍
    曾經的泥濘道變成了百姓的致富路,曾經的荒蕪山變成了村民的「聚寶盆」,曾經被生活壓得抬不起頭的貧困戶,如今也重拾了信心,滿是笑容……6年的精準扶貧扶出了一路精彩,也扶出了一路感動。  我叫範劍,是鎮遠縣羊場鎮黨委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白俊燃:「扶貧小白」成長記
    2019年5月,我正式成為一名駐村扶貧幹部,從此我對大山深處有了牽掛。說到扶貧,對於剛剛參加農村工作的我,只是一個門外漢,談不上扶貧經驗。對於剛參加扶貧工作的我,很多扶貧政策不熟悉、不了解。一邊,我所在的司法所僅有我一個人,如何扶貧,怎樣扶貧,又怎樣兼顧本職工作,面對這樣的形勢,不禁拷問著我。
  • 奮鬥的我 最美的國|扶貧先扶智 扶智先通語 ——通渭縣推廣普通話...
    奮鬥的我 最美的國|扶貧先扶智 扶智先通語 ——通渭縣推廣普通話助力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張芳齡事跡 2020-12-14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