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記者 陳晉 李偉強 馬俊傑
海都訊 9月7日早晨,陳先生起床後發現自己的脖頸處出現了片狀和條狀的紅斑,還伴著刺痛感,突發的症狀弄得他一頭霧水,於是他請假到醫院檢查,被告知可能是隱翅蟲毒液引發的皮炎。
隨手驅趕蟲子脖頸起紅斑
陳先生今年30歲,9月6日晚,他在朋友家中做客時,突然發現有隻小蟲子飛落在脖子上,因擔心蟲子有毒,他小心翼翼地用手驅趕蟲子,隨後蟲子就掉落在地上,還能爬動,因此就沒多在意。「當時就怕蟲子有毒,不敢拍,只是輕輕用手趕,沒想到還是中毒了。」市民陳先生介 紹說,次日早晨脖子就出現了紅腫,有明顯的刺痛感。
「可能是蟲子被趕跑時向脖子噴射有毒液體,才引發脖子周邊皮膚紅腫。」陳先生回憶說,蟲子長得有點像大螞蟻,因燈光原因沒看清楚蟲子是否長有翅膀。後來到醫院看病,醫生告知被趕跑的可能是隱翅蟲。
以毒液傷人 並非劇毒不致命
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毒隱翅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屬昆蟲鋼,鞘翅目,隱翅蟲科。體型小而細長,一般不到3毫米,最大可達3釐米,外形極像螞蟻。莆田九五醫院皮膚科一名醫生介紹,隱翅蟲具有趨光性,白天棲息在陰暗處,夜間出來活動,夏秋兩季最常見,喜歡圍繞日光燈等飛行。
「傷人的一般都是毒隱翅蟲。」醫生說,隱翅蟲種類繁多,傷人者多為毒隱翅蟲,其本身體內沒有毒腺,也不會蜇人,但是體內有毒液,被打死後毒液會流出來,腐蝕人體皮膚,造成急性皮膚炎症。
「毒性並不是很大。」醫生介紹,隱翅蟲毒液呈酸性,接觸人體皮膚後,會造成點狀、條狀或片狀的紅斑,稍嚴重者會產生水皰,引起潰瘍,並伴隨不同程度的刺痛感,但不會危及性命。
如何防治蟲咬傷
□專家支招
1.保持室內外衛生,防止蚊蟲滋生,關好紗窗。
2.關燈睡覺,睡前檢查床上是否有隱翅蟲。
3.儘量採取各種驅蚊措施,如點滅蚊器、噴花露水等。
4.若隱翅蟲停留在皮膚上,不要用手直接拍打,應用嘴吹氣將其吹離。
5.到郊外遊玩時,做好必要的防護,儘量穿長袖衣褲。隱翅蟲在遇到風油精時會立即斃命,甚至
是500ml水內加入2~3滴風油精,會讓其在一分半時間內斃命。
6.當人體不小心接觸到毒隱翅蟲體液,或者被黃蜂蜇傷時,由於其毒液呈強酸性,應用鹼性物質中和(不可用燒鹼),可用牙膏、蘇打、肥皂水等對皮膚進行處理,然後用清水洗淨。同時口服激素類和抗組胺藥物,嚴重者需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