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被忽視的劇毒之物, 隱翅蟲

2020-08-27 熱愛大自然999

隱翅蟲是常見的毒蟲,但由於體型細小被我們所忽視。毒隱翅蟲已知種類超過250種,除南極洲以外的世界各地都有它的身影,其體內含有強烈接觸毒物,給人們帶來困擾,但它屬於益蟲,捕食多種農林害蟲。真是讓人愛恨交加。

隱翅蟲(rove beetle)

又被稱為「影子蟲」、「青腰蟲」

它是鞘翅目隱翅蟲科甲蟲的通稱,屬昆蟲綱,鞘翅目,隱翅蟲科。

它外形很像大螞蟻,整個身體由黑黃二色相間構成,體長一般不到3毫米,且常晝伏夜出。因此,雖然它就生活在我們身邊,卻常常被人們忽視。

隱翅蟲體內含有強烈毒物

常見的含有3種毒素:隱翅蟲毒素(Pederin)、擬隱翅蟲毒素(Pseudopederin)、毒隱翅蟲酮(Pederone)

它的毒有強酸性,其實它也不想傷到你,可是一旦觸及皮膚就可導致皮炎,出現癢紅腫痛、水皰、液皰,與皮膚燒傷相似。

隱翅蟲到底有多毒

電視劇《清平樂》中,徽柔公主和小皇子在草地上玩耍後,先後都長出了大包,還發起了高燒,儘管太醫和苗娘子拼盡全力,最終也沒有保住小皇子的性命,這一悲劇的罪魁禍首就是隱翅蟲。

毒隱翅蟲傷人事件在國內很多媒體上都有過報導,嚴重者會噁心、嘔吐、發熱等。前幾年夏季,廣西、湖南、湖北等南方各省媒體均有毒隱翅蟲傷人事件報導,普遍症狀較輕,根本就不像微博或微信上說的那樣被咬之後就「死定了」,因此,沒有必要驚慌。

隱翅蟲的毒害並非蟲體螫咬人體所致,而是由蟲體內所含的刺激性毒素隱翅蟲素造成的。隱翅蟲素附著皮膚後會產生緩慢痊癒的壞死性紅斑。隱翅蟲在皮膚上爬行時,就會從關節腔中分泌出體液(富含隱翅蟲素),而引起皮膚病變,造成線狀的病灶;當蟲體被打死或捻碎時,則會造成毒液大量濺出,形成糜爛的局面。因此,遇到隱翅蟲不要用手直接拍,淡定吹走即可。

隱翅蟲是常見的毒蟲且數量眾多

隱翅蟲的成蟲壽命約11個月,活動能力強,活動範圍大,它具有翅膀,且飛行能力很強,甚至可以飛過海洋。它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也很強,一年可以發生3代,而且還能渡過寒冷的嚴冬。雖然,它遍布廣、數量多,但由於它喜愛潮溼陰暗,我們可以通過注意室內外衛生,及時清除汙水和垃圾等方法,減少滋生隱翅蟲。

隱翅蟲對人類的益處

它可捕食蚜蟲、玉米螟、葉蟬、飛蝨、薊馬、卷葉蟲、雙翅類、直翅類等多種作物的幾十種害蟲,且捕食量大,個體數多,是這些害蟲的重要生物控制因素。

現代醫學發現毒隱翅蟲素Pederin可抑制細胞的有絲分裂,阻礙蛋白質與DNA的合成,可醫治慢性壞死潰瘍溼疹、神經性皮炎,甚至癌腫瘤等。在癌症治療及細胞生物學研究中有著重要意義,現已成為一種試驗性抗菌素。

不少隱翅蟲因多食性、廣生境的緣故,常可反映其棲境的汙染等概況,而被視為環境保護的一種昆蟲學指標。

具有重要的仿生學應用。隱翅蟲張開和收縮後翅的方法以及身體的結構都是非常獨特的,也相當複雜。疊後不僅面積小,而且能夠在一瞬間展開,摺疊後也不會失去韌性和強度。這一機制可以幫助人類改善目前設計,如設計新型摺疊雨傘和人造衛星上的摺疊太陽能電池板等。

相關焦點

  • 你身邊被忽視的劇毒之物,隱翅蟲
    隱翅蟲是常見的毒蟲,但由於體型細小被我們所忽視。」、「青腰蟲」它是鞘翅目隱翅蟲科甲蟲的通稱,屬昆蟲綱,鞘翅目,隱翅蟲科。因此,雖然它就生活在我們身邊,卻常常被人們忽視。(Pederin)、擬隱翅蟲毒素(Pseudopederin)、毒隱翅蟲酮(Pederone)它的毒有強酸性,其實它也不想傷到你,可是一旦觸及皮膚就可導致皮炎,出現癢紅腫痛、水皰、液皰,與皮膚燒傷相似。
  • 隱翅蟲劇毒致命是真的嗎?
    近來微信裡流傳的一條「隱翅蟲致命」的消息更令很多人感到恐懼。請關注——隱翅蟲劇毒致命是真的嗎?  「隱翅蟲有毒液,拍了它你就死定了」「全球發出警示,擴散!」……微博和微信上這些信息被廣泛轉載。遇到隱翅蟲到底怎麼辦?皮膚科醫生提醒市民,遇到隱翅蟲最好手下留情,因為它的體液具有一定的毒性。
  • 隱翅蟲真的劇毒致命?專家:多是危言聳聽 勿要談之色變
    近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上被一種叫隱翅蟲的昆蟲刷屏了,有的說它「劇毒致命」,有的配上被它的毒液沾到皮膚上後導致腫脹潰爛的照片,可謂觸目驚心。但是,市疾控中心有關隱翅蟲研究的專家認為,網上的照片和傳聞很多未經證實,多是危言聳聽,大可不必談之色變。雖然隱翅蟲對人體健康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但如果科學預防、處理得當,不會產生嚴重後果。
  • 專家釋疑:隱翅蟲傷人不致命 體內含劇毒屬謠傳
    專家釋疑:隱翅蟲傷人不致命 體內含劇毒屬謠傳 來源:紅網 作者:易徵洋 湯雪 編輯:李豔華 2015-04-08 20:36:29
  • 網傳隱翅蟲有劇毒可致人死亡 專家回應
    隱翅蟲被隱翅蟲毒液灼傷後的情形  核心提示  「隱翅蟲」能致人死亡的消息曾在網上流傳,但專家闢謠稱:「隱翅蟲」能致人死亡?沒這事。但如果隱翅蟲落在皮膚上被拍打,就會放出大量強酸性毒汁刺激皮膚,導致發炎。今後如看到小蟲子停留在臉上,最好輕輕趕開,別拍打。  華聲在線-三湘都市報訊 近日,有市民在瀏陽沙市鎮衛生院發現成群隱翅蟲,再次引發了關於「隱翅蟲劇毒致命」的傳言。  「根本就不像微博或微信上說的那樣被咬之後就『死定了』,因此公眾沒有必要驚慌。」
  • 什麼是隱翅蟲 隱翅蟲拍不得嗎
    每到蚊蟲泛濫之際,在朋友圈裡就經常能看到某市民被隱翅蟲咬傷或拍打後導致皮膚潰爛的新聞。很多人被這種殺傷力巨大的蟲子嚇得不輕,在野外遇到陌生的蟲子都不敢處理。什麼是隱翅蟲?隱翅蟲真如傳聞中所說的那樣拍不得嗎?什麼是隱翅蟲隱翅蟲蟲體細長,長約0.3~2.5釐米,形如螞蟻,整個身體由黑黃二色相間組成。「隱翅蟲」又叫「影子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
  • 隱翅蟲又來 毒液會傷人
    N海都記者 陳晉 李偉強 馬俊傑 海都訊 9月7日早晨,陳先生起床後發現自己的脖頸處出現了片狀和條狀的紅斑,還伴著刺痛感,突發的症狀弄得他一頭霧水,於是他請假到醫院檢查,被告知可能是隱翅蟲毒液引發的皮炎。
  • 隱翅蟲咬人會致命?聳人聽聞的傳言別再傳了!
    夏天到了,微信、QQ、貼吧等網絡媒體上關於「隱翅蟲劇毒,提醒市民小心」的文章瘋狂刷屏。同時,還配以皮膚潰爛、膿腫發炎等觸目驚心的圖片,讓市民看後感到恐慌。網傳文章截圖隱翅蟲是什麼?小小蟲子竟然真有這麼大威力嗎?為此,記者採訪了濟寧市疾控中心相關專家。隱翅蟲「咬人」會致死?有毒素,但不至於危及生命「網上關於隱翅蟲致命的傳言純屬危言聳聽!」
  • 女孩公園跑步被隱翅蟲咬傷 今年隱翅蟲提前活躍
    他表示,一般在8—10月份才是隱翅蟲傷人高發期。通常情況下,雨後悶熱天氣,隱翅蟲出沒較多,但涼爽天氣同樣有隱翅蟲出沒,這個季節被咬傷也不奇怪。記者了解到,被隱翅蟲叮咬後的症狀會明顯區別於一般蚊蟲叮咬,若叮咬眼瞼或外陰部位,那麼腫脹會很明顯,典型症狀為條索狀、斑片狀或點簇狀水腫性紅斑。 「被隱翅蟲叮咬的感覺,也明顯與蚊蟲叮咬不同。」李升祥表示,被隱翅蟲叮咬常伴有瘙癢、灼痛和灼熱感。
  • 隱翅蟲成群飛進瀏陽某衛生院 醫生提醒勿拍打
    一般而言,隱翅蟲出現在夏季,八到九月份達到活動高峰。但最近,沙市衛生院門診住院樓內突然出現不少隱翅蟲,有人用手拍蟲,導致皮膚炎症,因而引起不少患者的擔憂。    昨日,衛生院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了此事,並表示,隱翅蟲本身並不可怕,只是體液具有強酸性,可以導致人體皮膚潰爛發炎,一旦遭遇,可輕輕吹走,切忌用手拍打。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初夏,小兒外出需警惕隱翅蟲
    最近一段時間,一個關於「隱翅蟲體內含有劇毒,叮了小朋友可能致命」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裡瘋轉。就此,記者從解放軍第425醫院皮膚科了解到,隱翅蟲會致命的說法是謠傳,但當前的確是兒童皮膚病高發季節,除了常見的溼疹、皮炎外,隱翅蟲引起的皮炎也較多。
  • 隱翅蟲咬人致命?別再誤傳了!真相都在這裡(預防+治療)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另有微信朋友圈瘋狂刷屏「隱翅蟲劇毒,提醒市民小心」並配以皮膚潰爛、膿腫發炎等觸目驚心的圖片,讓市民看後感到恐慌。究竟網上傳言是聳人聽聞還是客觀事實,隱翅蟲皮炎有什麼特點,又怎麼預防?今(23)日,重慶市衛計委發布提醒,進行闢謠。
  • 怎樣防治隱翅蟲 - 百度經驗
    隱翅蟲喜光,夏季電腦一族、在公園約會的情侶及野外活動的民工都是隱翅蟲皮炎的高危險群,侵害之部位主要為沒有衣物遮蔽的部位。為防止由隱翅蟲引發的皮炎皮肉之苦,歐醫生建議市民,夏季儘量不要在野外或草地上活動,不得已時要穿長褲遮掩皮膚;睡覺時候使用蚊帳以儘量減少隱翅蟲;看到隱翅蟲停在皮膚上時,千萬不能打死它,以免大量毒液濺出,最好用口將蟲子吹走即可。一旦不幸被隱翅蟲的毒液接觸了皮膚,馬上用鹼性的肥皂水洗接觸的皮膚,然後及時到醫院就診,切勿病急亂投醫或迷信偏方。夏季睡覺要關好門窗。
  • 被隱翅蟲咬了怎麼辦?
    隱翅蟲是鞘翅目隱翅蟲科甲蟲的通稱,別稱影子蟲、青腰蟲等,網傳其毒性很強,但專家就指出隱翅蟲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毒,怒拍隱翅蟲後會誘發皮膚過敏反應,用一些鹼性的液體清洗皮膚就能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被隱翅蟲咬了怎麼辦吧
  • 隱翅蟲!!
    下面我們學習下隱翅蟲咬傷隱翅蟲體外沒有毒腺,不會蜇人(隱翅蟲咬傷不會疼,但是病情會進展),但是體內有毒液(強酸性毒汁,pH值1到2),在被打死後毒液會流出來。人體皮膚接觸少量毒液後(如隱翅蟲從皮膚上爬過),皮膚會出現點狀、片狀或條索狀紅斑,隨後中央呈灰褐色壞死。若受傷面積不大,會有輕微癢痛感;若受傷面積較大(如多處皮膚被隱翅蟲爬過),則會有強烈癢、痛感覺;若人體皮膚接觸大量毒液(如毒液流到皮膚上),則受傷部位會產生水泡,呈嚴重燙傷樣改變。
  • 隱翅蟲上身長膿包 遇到隱翅蟲在身上怎麼辦
    皮膚科醫生仔細檢查後,診斷是隱翅蟲皮炎,其右肩皮膚已有多處灼傷和大面積水皰。隨後,醫生對劉先生的傷處進行了外用激素治療。  皮膚科主任姚鵬介紹,隱翅蟲皮炎多發於夏秋,小長假期間每天都有此類患者就診。隱翅蟲並不咬人,但其體液腐蝕性很強,接觸到暴露皮膚,很容易出現疼痛灼癢、片狀水腫性紅斑或小膿包。嚴重的還會出現皮膚壞死、發熱、頭痛、淋巴結腫大等不適症狀。
  • 隱翅蟲100%致命? 告訴你千萬別打!
    最近,微信裡流傳一條「隱翅蟲100%致命」的消息令很多人恐懼。隱翅蟲是什麼?真的會致命嗎?  據了解,隱翅蟲是一種常見蟲,身長只有幾毫米,翅膀很短,大約每年5月份開始出現,一直到9月都是活躍期。  隱翅蟲喜好棲息在水田、草地及樹林中,有趨光習性,常在晚上飛入有燈火的地方。
  • 隱翅蟲危害大如何來進行防治
    隱翅蟲喜歡在燈光下活動,有人說隱翅蟲的毒性極大,如處理不好會致人死亡。其實隱翅蟲並沒有那麼毒,相較於白紋伊蚊、恙蟲、滴水觀音這些有害生物來說,隱翅蟲算是毒性最弱的了,不過處理不好的話讓皮膚感染會有燒灼感,變得紅腫又瘙癢難耐, 隱翅蟲屬昆蟲綱,鞘翅目,隱翅蟲科,隱翅蟲因體內有毒液而對人有威脅,但並不致命。隱翅蟲的毒害並非蟲體螫咬人體所致,而是由蟲體內所含之刺激性毒素造成的。隱翅蟲素附著皮膚後會產生緩慢痊癒的壞死性紅斑。
  • 被隱翅蟲「咬」是種什麼體驗?
    被隱翅蟲「咬」是種什麼體驗?醫生隱翅蟲是甲蟲的一種,其中毒隱翅蟲有致病作用。但是,毒隱翅蟲爬行時不會釋放毒素,大多數時候,是當隱翅蟲被人拍打或捏碎時,體液接觸皮膚,或沾了蟲體毒液的手接觸皮膚而引發刺激性皮炎。隱翅蟲皮炎有哪些表現呢?隱翅蟲皮炎是由於人的皮膚接觸隱翅蟲的強酸性毒液所引起的急性刺激反應。一般在接觸毒液2~4小時發病,屬於接觸性皮炎的一種。
  • 青翅隱翅蟲知識科普,教你輕鬆識別青翅隱翅蟲
    青翅隱翅蟲,拉丁學名(Paederus fuscipes Curtis,1826),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鞘翅目、多食亞目、隱翅蟲科的一種動物。成蟲體長6.5~7.5毫米。頭部扁圓形,具黃褐色的頸。口器黃褐色,下顎須3節,黃褐色,末節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