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發展階段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2020-12-04 中國網

劉剛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 助理研究員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指導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要有生命力,就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誌發表的《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重要文章,從六個方面明確提出了創新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歷史任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未來十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以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作為科學指南,以「六個堅持」為基本遵循,進一步深化對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不斷提高複雜局面下駕馭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根本立場

為什麼人的問題是政治經濟學的根本問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為勞動人民謀福祉的政治經濟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其區別於其他經濟學說流派的根本所在。《共產黨宣言》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在未來社會「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立場。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國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強調一切為了人民的立場,始終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發展經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刻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新時代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必須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始終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把以人民為中心貫徹落實到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的全部過程和各個環節,通過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人民,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以新發展理念作為科學指引

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方面發生的新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引領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五大發展理念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深入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發展規律的新認識,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許多觀點是相通的。特別是在發展的動力、發展的協調性、發展的價值取向、發展的根本目的等方面,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對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重大創新。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就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新時代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集中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堅決摒棄過去單純「以GDP增長率論英雄」「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傾向和做法,通過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堅持以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作為根本保障

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隨著實踐的發展不斷深化完善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總結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概括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內涵。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將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三項並列作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作出的一次重大理論創新。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又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是中國經濟奇蹟背後的制度「密碼」。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首先要一以貫之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推動各種所有製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其次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分配製度,在做大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努力推動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不斷縮小收入差距。再次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努力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推動「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政府」相統一。

堅持把對外開放作為根本方向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相互聯繫日益緊密,相互影響前所未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持續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通過放寬市場投資準入、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出臺《外商投資法》、共建「一帶一路」等一系列重大舉措,使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和「穩定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總趨勢沒有改變,但遭遇了波折和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自由貿易和多邊體制受到衝擊。不過從長遠看,經濟全球化仍是歷史潮流,各國分工合作、互利共贏是長期趨勢。我們決不能被逆風和回頭浪所阻,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性經濟新體制,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同時,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國內國際經濟聯動效應,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堅決維護我國發展利益,積極防範各種風險挑戰,確保國家經濟安全。(責任編輯:樂水)

相關焦點

  • 開闢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不變」是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屬性沒有變,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新時代的主題、治國理政第一位的任務依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然以基本國情為基礎。因此,新時代既是接力探索、接續奮鬥的時代,又是使社會主義在中國展現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的時代。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世界意義
    在不斷總結得失、積累經驗、堅持奮鬥的前行之路上,中國以理論結合實踐的科學方法,在繼承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核心思想的同時,發展其理論以適應國情和世界經濟新變化,遇到新現象、新問題時不墨守成規,積極探索與創新,最終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學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不僅對中國經濟發展有偉大指導意義,對世界也有重要的理論貢獻和現實意義。
  • 讀創讀書|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標誌性成果
    《探索》從開篇即強調,要從歷史唯物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發展觀角度出發,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作為統一體加以考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分析的價值立場和基本邏輯作為統一體加以考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發展方位和由社會主要矛盾演變確立的發展方式作為統一體加以考察、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目標和制度創新邏輯、體制改革目標導向作為統一體加以考察,這些看似抽象的原則,實則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在中國經濟發展道路重大現實問題的具體運用
  • 深刻認識新發展理念的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新發展理念,基於我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的基本國情,根據形勢的新變化、實踐的新要求、人民的新期待,強調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時進一步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發展要求,賦予了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更加鮮明的目標指向、更加有效的實現途徑、更加科學的衡量標準。
  • 一本可以倒著讀的書,解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昨天,《經濟制度演進的邏輯——政治經濟學講稿》新書出版座談會上,華東師範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殷德生介紹,「倒著讀特別能反映目前的站位,能夠體會制度型開放、新發展格局、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以及未來中國新徵程當中經濟制度變遷的趨勢,以及中國語境當中制度創新的內涵怎麼理解。」這本書為高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學提供了很好的教科書。
  •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學術發展報告》研討會在北京大學召開
    本網訊 9月28日,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大眾化與國際傳播協同創新中心共同主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學術發展報告》研討會在北京大學舉行。,在新時代弘揚北京大學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光榮傳統,建設好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是歷史賦予的責任,也是時代要求的擔當。
  •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馬克思主義研究分會2020年年會暨換屆大會在北京...
    北京大學作為中國最早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高校和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馬克思主義研究分會掛靠單位,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大力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新發展,努力開闢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張全景在賀信中指出,分會成立於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低潮時期,在意識形態領域高揚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十分難得,十分可貴,希望新一屆理事會充分發揮北大深厚的紅色資源優勢,弘揚優良傳統,著眼於新時代,深入學習研究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推進黨的理論創新發展貢獻應有力量。
  • 程恩富論馬克思主義:「馬學為體,西學為用,國學為根」
    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黨的全部理論和全部實踐,歸結起來就是創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可以說,始終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是改革開放取得偉大勝利的關鍵。
  • 市領導在企業調研發展時強調:把握新發展階段 貫徹新發展理念 融入...
    市領導在企業調研發展時強調:把握新發展階段 貫徹新發展理念 融入新發展格局 努力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 2021-01-16 23: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推動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時期,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緊跟時代步伐,乘勢而上、積極作為,圍繞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深入思考、深化研究,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努力開創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新局面。
  • 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能穿越時空?
    2018年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創始人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和實踐檢驗,馬克思主義始終閃耀著穿越時空的真理光芒。100多年過去了,為什麼馬克思主義不僅沒有「過時」,還仍然有著愈發旺盛的生命力?
  •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創新與意義——訪中央黨校黨建部...
    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歷史性課題 記者: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論斷新要求,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正確理解、準確把握、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意義重大。請談一下您對此的認識和理解。 張志明:黨的十九大,全球矚目,萬眾關切。
  • ...百年事業發展」研討會暨《新時代大黨形象》發布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作者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孫美娟)8月16日,人民日報出版社、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基地共同舉辦的「中國共產黨百年形象建設與百年事業發展」研討會暨《新時代大黨形象》發布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內容和基本原理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包括哪些內容?一般來理解,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狹義的來說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具體包括: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廣義的來說既包含創始人的理論奠基,又包含了繼任者的繼承和發展,具體有蘇聯理論體系、中國理論體系、以及西方馬克思主義。
  • ...關於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要論述」 座談會在上海交大舉行
    他表示,長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今天,研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戰略規劃與未來趨勢,就是要準確把握、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探討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基本經驗,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理論支撐。
  • 黑格爾哲學與馬克思主義的關係
    布洛赫畢生致力於在希望哲學的視域中,創造性地理解黑格爾哲學,在「烏託邦的全體」中發掘並發展黑格爾體系中所缺乏的開放性、新東西、未來維度等範疇。按照布洛赫的理解,在黑格爾哲學中,體系與方法是不可或缺、不可分割的:方法依存於體系,猶如嬰兒依存於自己的母親;體系依戀方法,猶如母親依戀自己的嬰兒。
  • 創新提升新時代國際話語權
    作者:管新華《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要做好宣傳特別是外宣工作,樹立和平發展的負責任大國形象,最廣泛地爭取國際社會對我們的理解和支持」。
  • 改進管理措施,創新發展模式 -雙向發展,雙線結合
    自十八大以來,國家對各級黨支部建設提出一系列的新要求、新思想、新論斷,特別是對黨支部的職責給予了明確規定,新時代下的支部發展必然要迎合新環境、新氣象,在保證各項常態化工作穩步進行的同時
  • 2019北京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學科研人員招聘公告
    馬克思主義學院是華南理工大學專門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獨立二級單位。學院具有悠久的歷史,其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的前身)建校時成立的新民主主義論及政治經濟學教研室。2018年我院獲批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下設4個學科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