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魚菜共生種植系統、有啥優缺點

2020-11-22 騰訊網

一、基質栽培式魚菜共生系統的優勢

1、持續高效。基質栽培式魚菜共生系統始終處於運轉過程中,生產過程不會中斷,所以系統會源源不斷地生產魚和蔬菜。同時,兼有生態飲食服務,科普宣傳活動,與大學聯合研究等,是一種高效的生產模式。

2、節約能源。它有別於傳統的水產養殖,不存在水汙染,所以不需要經常大範圍地換水。系統本身是一個閉環的生產系統,系統中的水除了蒸發之外,不存在別的耗損情況。又因為水在整個系統中形成了自循環,不需要一直更換水,水的利用率達到了 90%以上。養魚池在大棚中,白天水池可以蓄積來自太陽光的能量,晚間釋放出來。所以,魚菜共生大棚中,白天比普通大棚涼爽,晚上又比普通大棚溫暖,形成了一個微型的海洋性氣候,節約大量加溫大棚所需的能源,節約了大量電力消耗。魚菜共生系統的建立,可以大大緩解用地困境,因為整個的生產過程對土地的依賴非常小,不需要佔用過多的土地,節約用地,同時,也可以避免很多的土生疾病。因此,魚菜共生系統是一個節水、節電和節約土地的生產系統。

3、高品質產出。通過對魚菜共生系統產出能力的分析,可以看到在魚菜共生系統的整個生產過程中,完全不需要使用肥料與農藥,魚和菜的生長是依賴系統中不斷流動的水。通過微生物的作用保證魚和菜的高品質。在追求食品安全與綠色 GDP 的現代社會,這種完全可以自給自足的系統,的確是一種非常值得大力推廣的可持續發展生產模式。

基質栽培式魚菜共生系統有著這麼多的優點,但是在中國卻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應用,這是因為基質栽培式魚菜共生系統本身也存在著一些缺點,正是這些缺點阻礙了魚菜共生系統的大範圍推廣與應用。

二、基質栽培式魚菜共生系統的劣勢

1、投資大。通過以上對基質栽培式魚菜共生系統的成本收益分析,可知基質栽培式魚菜共生系統初始投資金額巨大,要達到 106.8 萬元,這不是普通的中國農民能夠負擔的。而且,在大規模的投入資金之後,並不會在短期內就立刻見到回報。

2、技術難。魚菜共生系統是一個閉環的生產系統,不存在害蟲和雜草,不使用肥料和農藥,它的良好運轉主要是依賴於系統中的魚、微生物和蔬菜三者之間的平衡。要想達到這個目標,就要求魚菜共生系統的操作者要對動植物學和生物學有一定的了解,要具備相關專業知識。而這樣的高要求顯然是高於當前我國農民的基本素質的。

3、風險高。在系統開始自循環之後,還有一個最大的風險就是系統的不確定性。因為整個系統是一個相互影響的整體,所以其中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整個系統的癱瘓崩潰,進而出現無法挽回的毀滅性後果。因此,運轉良好的魚菜共生系統必須要有完善的日常管理制度,出現問題,要及時發現,儘量將損失降到最低。

三、魚菜共生系統發展建議

毋庸置疑,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可持續發展生產模式,魚菜共生系統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其推廣也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本文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促進魚菜共生系統的推廣。

1、尋求政府支持

魚菜共生系統是一種環境友好型的生產系統,它的推廣可以滿足人們對食品安全的追求,也可以保護生態環境。對於這種高效的生產系統,政府應當對其給予相應的資金扶持,同時與當前的城鄉統籌工作相合,設立專項支持項目,鼓勵其發展。而對於其存在初始投資規模大和風險大的特點,也要完善農村的金融服務體系,建立相對應的農業保險制度,解決農民的後顧之憂。

2、把魚菜共生系統做大做強,使其發展成為生態種養模式的典範以當前正在實施的優勢特色農業提質增效行動計劃,正在開展特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範,和正在打造區域特色品牌建設的國家戰略為契機,魚菜共生系統企業應該要繼續踐行良好的農漁業生產規範,推廣生產記錄臺帳制度,利用現代化的信息科學開展生產全過程的監控,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聯共享的追溯監管體系,做好數據的後期整理與分析,為魚菜共生系統的後期推廣提供數據支持,促使農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進入新階段。

3、強化魚菜共生系統中核心技術和系統管理方面的培訓

通過上述關於魚菜共生系統的優劣勢的總結可知,想要發展魚菜共生系統,就要克服魚菜共生系統在技術和管理方面的難題。採用專家講解、現場演示等形式來進行開展這些培訓,宣傳魚菜共生系統的相關技術和解決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而助推魚菜共生系統的發展。

4、與鄉村休閒旅遊產業的發展相結合

推進魚菜共生系統與旅遊、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現代化魚菜共生系統的產出模式就是多元的,既有綠色有機的魚和蔬菜的產出,也與高校和相關機構合作,還有各種類型的參觀活動。應該大力推廣魚菜共生系統這樣一種新型的和多元化的複合種養模式,使其成為鄉村休閒旅遊產業中的一大特色,助力鄉村旅遊產業的發展。

5、用於滿足特殊地域與場所的生活需求

魚菜共生系統特別適合在水資源貧乏以及人口密集的區域應用。例如,在那些土壤鹽鹼化嚴重的內陸地區,魚菜共生系統這樣一個無土栽培生產系統就可以為當地人提供優質的蛋白質和新鮮蔬菜。或者是在長航的遠洋輪船上,也可以配備一個規模適中的魚菜共生系統,用以滿足船員們對新鮮蔬菜的需求。

相關焦點

  • 魚菜共生系統在農村有種植前景嗎?可以怎麼開發和利用?
    魚菜共生系統是一個綜合開發的系統,是一個農業生產的精細化系統,通過生態之間相互循環利用,促進魚和菜共同生長,雙生長雙豐收。一 、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實行魚菜共生系統,魚塘的周圍種上農作物,水裡遊的是魚,魚塘裡還有菜在生長,這就是一幅田園山水畫,可以到裡面旅遊觀光和釣魚,可以增加經濟收入。三、適合在魚塘裡種植的蔬菜。
  • 魚菜共生系統及其立體化案例研究
    然而城市中的農業種植必須面對空間、效能和環境問題,需要依靠現代技術支持才能實現,魚菜共生系統便在此背景下產生。相較於一般城市農場將城市綠地變農田的功能置換方式,魚菜共生系統(Aquaponics)是一種複合水產養殖(Aquaculture)和水耕栽培(Hydroponics)的應用技術,具有集成、高效的特點,能夠實現都市農業種植的永續有機。
  • 研究陽臺景觀魚菜共生系統
    這些模式的組合形成了陽臺農業特有的種植模式。 來源 小川一畝漁菜農業 陽臺農業也是農業庭院經濟在新時期的一種提升與發展,在以農業經濟為主體的80-90年代,許多鄉村的民宅庭院就曾提出過發展庭院種養業提高家庭收入的許多新思路與新模式。
  • 魚菜共生種植 拓寬增收路
    迎著初冬暖陽,近日,記者前往河北省邢臺市邢東新區祝村鎮唐家莊村,先是看到大片閒置廠房,在路的盡頭來到唐家莊村魚菜共生基地,一片閒置廠房的圍繞中,幾個鋼架大棚依次排開。與別的種植大棚不一樣的是,這裡的蔬菜都是種在一塊塊特製的白色方形泡沫板上,泡沫板下不是泥土,而是一池子清澈的水。更特別的是,池子裡的水,不直接引用自來水或河流水,而是旁邊養魚池裡的水。「在2019年5月份的時候,開始發展魚菜共生種植模式。魚菜共生就是用養魚產生的糞便用來種植蔬菜,種植過程中全部用水培種植,就是把菜種植在水面上,魚菜共生,是個新興的農耕模式。」
  • 為什麼魚菜共生系統裡不用施化肥,這到底是為什麼
    看不見的土壤汙染所生產出的農產品已擺上人們的餐桌:「瓜不甜、菜不香、果無味、等問題擺在了人們的面前,因此,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勢在必行那麼魚菜共生系統裡面為什麼不需要施化肥這就要從魚菜共生系統運作來解釋,他是用養魚的水經過一系列的生化反映後,到種植床上種菜,魚食和魚糞中的的養料經過物理和化學的過濾後,成為植物可以吸收的養料
  • 唐家莊村開展魚菜共生種植拓寬增收路
    原標題:唐家莊村開展魚菜共生種植拓寬增收路   「魚菜共生就是用養魚產生的糞便用來種植蔬菜,種植過程中全部用水培種植,就是把菜種植在水面上,魚菜共生,是個新興的農耕模式
  • 魚菜共生智能溫室大棚項目
    魚菜共生,就是在溫室大棚裡,循環種菜養魚,魚排出的糞便在異養菌的作用下轉化成氨氮,這些混合著糞便的水被水泵抽到蔬菜種植槽中,產生了植物可吸收的營養。來自魚池的廢水經過種植槽過濾後,變成清水又返回到魚池中,如此循環往復。
  • 良農原創經驗:助你實現田園夢想,魚菜共生系統實際操作問答
    如果你打算僅是跟自己的家人與朋友分享,自己的房子足夠大甚至有獨立別墅條件的做這麼一個系統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但一定要注意安全承重、防水系統尤為重要。有過種植經驗的操作魚菜共生是為了難度的,如果從未接觸過種植的你,建議你去有機農場做做義工,先建立自己的種植基本邏輯。
  • 魚菜共生運營流程技術
    一、魚菜共生系統介紹魚菜共生是一種新型的複合耕作體系,它把水產養殖和作物栽培這兩種原本完全不同的農耕技術,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達到科學的協同共生,從而實現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生長的生態共生效應。
  • 市民自製魚菜共生系統 實現循環利用還可陶冶情操
    杜先生門前的魚菜共生系統,不時有市民駐足圍觀。佛山日報全媒體訊 記者鄭澤聰攝影報導:十幾排廢棄塑料瓶、兩個金魚缸加上排水管道…..這些簡單的材料便可製作出一套微型的魚菜共生系統。今日,在南海南桂西路四街的杜先生的家中,記者看到這套魚菜共生系統,發現不僅可以養魚種菜,還可以陶冶情操,增添生活樂趣。
  • "魚菜共生"是朝陽產業,還是未來科技?
    本文轉載自【智漁】編輯:於智海毒舌:賽可  01概念  「魚菜共生」是一類同時養殖魚類、種植植物的綜合種養系統,這並非是一個全新的理念,我國自古有之。2005年浙江省青田縣龍現村的"稻田養魚"被列為世界首批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稻田養魚也被普遍認為是魚菜共生的前身。
  • 乾旱地區魚菜共生生態種養技術
    ,利用魚類與蔬菜的共生互補,將水產養殖與蔬菜種植有機結合,進行池塘魚菜生態系統內物質循環,實現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資源可循環利用的綜合種養模式。魚菜共生是基於池塘生態學原理,將漁業和種植業有機結合,進行池塘魚菜生態系統內物質循環,實現池塘養殖廢棄物(氮、磷)的原位減控與消納利用。
  • 小投入、大產出,魚菜共生模式好
    魚菜共生技術是一項涉及微生物、植物、魚三者共營共生的技術,利用三者間的生態關係實現能量物質間的可循環可持續動態發展,達到一種仿自然生態而勝於自然生態的人工系統。魚菜共生系統可輕鬆實現城市養殖、旱區節水養殖及蔬菜的栽培,還可完全實現可循環節能型的有機耕作,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一大趨勢,更是生態農業、觀光旅遊的主體,小投入、大產出的「魚菜共生」模式,具有廣闊的前景與意義。
  • 魚菜共生 生態種養
    魚菜共生 生態種養新華社  作者:  2020-05-27 該基地目前共有8座「魚菜共生」大棚,2019年產魚60多萬斤、菜20多萬斤
  • 魚菜共生模式的優點及四種搭配模式介紹
    小丑魚:魚糞是很好的綠色有機肥,種有機蔬菜,草莓,葡萄等!13941890728:純綠色的有機肥,好的肥料。笑傲通心:可以像豬場一樣拿來做成沼氣不?(這位粉粉,魚糞可以產生沼氣的哦)青衫故人:很久以前就有魚桑養殖。四十一朵花:純天然綠色的好肥料,棄之可惜,魚菜共生,優勢互補!
  • 石縫種菜 地上養魚——聚焦"魚菜共生"現代農業
    石縫種菜 地上養魚——聚焦"魚菜共生"現代農業 2020年06月04日 09:47:48 進入棚室內,石頭縫裡長出了蔬菜,地面上支起了魚池來養魚,魚池的出水口和進水口一直有水在循環。這種名為「魚菜共生」的現代化種養技術模式,正在成為我國農業科技進步的一道新風景。  「魚菜共生」即在一座大棚內既養魚又種菜,分為養殖、種植、生物消化三部分。
  • 大棚種菜新思路,魚菜共生,這場面多壯觀
    有些菜農把日光溫室折騰成魚菜共生,看了他們的照片我第一反應這麼大個工程得花多少錢呀。,種菜不施肥」,魚的糞便在異養菌、亞硝化菌、硝化菌的作用下轉變成可供蔬菜吸收的養分,這樣來自魚池的水經過蔬菜種植槽變成清水又回到魚池中,如此往復循環利用。
  • 魚菜共生 打造生態循環農業
    日前,記者來到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金河鎮舍必崖村大棚種植區,走進其中一處大棚,看見的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大棚裡不是平常所見的一壟一壟瓜果蔬菜,而是有序地放著一個個大皮桶和長勢繁茂種植在水上的蔬菜。仔細一看,桶中的魚兒自由自在的遊弋,無土栽培的種植槽裡西紅柿已經碩果纍纍,淺水池中泥鰍與蔬菜「和諧共處」,潺潺的流水聲清晰悅耳……    內蒙古浮田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姜慶告訴記者:「這裡是魚菜共生的大棚,簡單來說,就是魚和蔬菜循環種養的生態生產模式,實現零排放,循環節水95%,環保節能;不用農藥化肥,實現綠色健康。
  • 魚菜共生系統,利用植物根系過濾,可媲美硝化系統
    種菜不施肥,養魚不換水,這也許就是魚菜共生的精髓。魚菜共生但是,只要我們認真的探索一下,魚菜共生之所以可以保障養魚不換水,是因為菜的根須對氨氮進行了吸收,然後把亞硝酸鹽轉化成硝酸鹽益生菌分解魚糞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培養益生菌來分解魚糞和食物殘渣,而菜根的吸收,同樣的可以解決氨氮和亞硝酸鹽問題
  • 魚菜共生技術:1公斤魚食=50公斤蔬菜+0.8公斤魚肉
    兩個月前,他創辦了「亞洲魚菜共生科技聯盟」,打算發起一場聽起來有點奇怪的「魚菜革命」。現在,這一切有了突破性的進展。1月10日,他推出99套手工打造的魚菜共生系統,已經銷售15套;他還得到了上海浦東區一塊480平米屋頂的使用權,他將在那裡建造一個都市農耕實驗室。艾文說,「我要在中國推廣『魚菜共生』的概念,把真正健康的菜搬到你的餐桌上。」 在中國,「魚菜共生」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