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文身

2020-12-05 界面新聞

1 . 尼採的深淵

文 | 葉三

這個文身完全出於實用主義考慮。文身原來的位置是一個疤,疤的由來就不說了,前塵往事如雲煙。我在微信上把疤的照片發給文身師,她回我說,容我想想。

第二天,她發來這個圖案,又發來一句「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我有點詫異,不過除了「好」也沒說什麼。我無所謂深淵,能遮掉這個疤就行。

見到文身師時我才是真詫異了,除了身上的文身,她瘦瘦小小,細聲細氣地,完全是一副高中生的樣子。還是學習很好的那種。然後她就開始文,我半躺在椅子上跟她一句兩句地聊天。她問我疼不疼,我說疼。她有點抱歉地看著我,我說不怕的,這疼很舒服。後來她問我疤的由來,我想了下,跟她說了一點兒。她說你對自己真狠呀!文身用了兩個多小時。完成後,她讓我看,因為原來的疤是腫的,這隻凝視深淵的眼睛甚至有點立體效果,我挺滿意,夏天我又能穿吊帶了。

沒料到的是,我有個朋友很怕這隻眼睛,我穿吊帶時,她就不見我。

有時候我挺想念文身時那個舒服的痛感,想要不要再去文一個。但是金牛座的實用主義和奧卡姆剃刀原則使我停下腳步。我還在猶豫。

2. 雙子與虎頭

文 | 暖

文身對於我來說就是好玩,有趣,文的過程還有些性感。至今為止沒那麼多刻骨銘心需要刺在皮膚上,不想通過這種方式記念什麼。見血,清洗,結痂,留痕。文身即使難以抹去,也留下不了多少永垂不朽。

我的兩個文身都沒什麼深刻的涵義。一個西方星座雙子,一個東方屬相老虎。都是可以跟我一輩子的標記。前者有猜是刀片的,或者無限串聯符號,項鍊,五花八門;後者總被人誤以為是kenzo的logo。

「雙子」是2012年11月初某個雪天在三裡屯髒街文的。當時和一個朋友吃飯,她突然被約了一起去文身的朋友放了鴿子,我想這大雪紛飛被人爽約實在太不夠意思了,就臨時興起陪她一起,自己也文了一個,絲毫沒有前期找圖找意義思考文的地方。髒街小區二樓有一排文身店,我們也不知哪家比較好,就隨意進了路口的一家。第一次文身還是有些怕疼的恐懼,腦子裡第一下想到的就是文自己的星座,所以直接在店裡的圖庫挑了個黑白色線條較少,又不怎麼能一眼看出是雙子座的圖案。文在脖子後背不那麼疼,平日頭髮散著或者穿有領的衣服時而能遮起來,並不扎眼,尾部也讓人猜不準延伸到哪兒停止。我們被帶去了樓上的小房間,白色帘子裡一位客人正躺著文花臂,像是在動一場手術。整個過程非常快,像被蚊子蟄,有些癢,已經不記得有痛感了。才花了六百塊錢。從2007年第一次去髒街,到十年後它被拆掉,酒吧,餐館,文身店,DVD店,理髮店,烤串攤,煙攤,每一家的位置我都還記得。髒街消失了,我的文身卻留了下來,到今天也不見褪色。

「虎頭」是前年秋天在上海文的。這次蓄謀已久,想文只老虎,而且要色彩斑斕的。文身師50是朋友介紹的,小有名氣。他一般只文自己的畫,作品都是old school風格,女人,動物,花兒什麼的。50很年輕,西北人,學工科出身,來上海畢業後就入行了。拜上海所賜,那是我近年來度過的最長的秋天。穿過梧桐樹下的剃頭攤,熱氣騰騰的麵館,走進老弄堂深處,推開木門,就是二層loft的工作室。店裡養了兩隻黑貓,50工作的時候,它們就在旁邊盯著,滴溜溜的眼珠,安靜得很,時間長了就癱著睡著了。50的作品集裡起初只有像虎的豹子,或者獅子,我說我想要只溫柔沒有戾氣的老虎,於是就有了現在左臂上的這隻,眼神失焦,嗷嗷待哺,看著不那麼聰明。因為要上色,這次文了一個多小時,我又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依舊只收了我六百塊。這年頭隔著五年不漲價的東西也不多了。

下一個文身我想文在腳踝,圖案還沒想好,但這項必須經過疼痛才能獲得美的行為藝術太適合我了,感覺可以持續下去。

3、月之暗面、輕鬆熊和5-羥色胺

文 | 王嫿

我的第一個文身是2014年做的,具體的日子我忘了,也沒什麼值得紀念的事。圖案如你所見,它來自平克弗洛伊德樂隊的專輯封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他們最優秀的專輯之一。最重要的是這張圖非常適合作文身。

不是一時興起,我從高中起就在密謀這個文身了。那個時候思想比較拘謹,認真地琢磨了好幾年,企圖最大限度地確保自己不會在幾年後厭煩這個圖。我的皮膚不是那種很適合文身的膚質,當時結痂之後就有點掉色,到現在也沒去補。還好,我現在依然很喜歡它,身邊的朋友也一致認為它很好看。

這隻熊帶給我最深的感受是:真疼啊!卡通熊頭看起來寥寥幾筆,沒想到割線的時候我就有點堅持不住,只好玩玩手機、瞅瞅文身師的小狗、深呼吸。總共花了一小時左右完成,恢復期十分痛苦,差點發炎,現在略有掉色,得找個日子再去補補色。

我太喜歡熊了。那種毛茸茸的熊過於具象,所以選了更卡通的Rilakkuma。這隻熊的官方簡介是「看起來沒什麼,但是卻極容易使人放鬆的熊」,事實證明它的確有此魔力。熊頭出現在我的手臂上之後,效果拔群,每個看到它的人都會笑眯眯地伸手揉搓。最好玩的是前兩個月我們正午一群人去劉天池老師的表演工坊,上表演課、攝影、交流……該幹的正事都幹完了,劉天池老師一個箭步走過來抓住了我的手臂:「這熊是真的文身嗎?好可愛啊!剛才我一直在看它!」

它確實有紀念意義,又是一個很難在日常生活裡看到的化學式。我的大學專業是醫學檢驗,快畢業的時候我打定主意不再從事專業對口的工作。不過大段大段在實驗室裡的時光、考試前夜背下來的書、選擇這所學校時的奇怪心態都挺好玩的,我並不想完全否定大學時代,於是從化學書裡找了個神經遞質的化學式,把它文在身上。

這種神經遞質叫5-羥色胺,能使人產生愉悅情緒。而人體5-羥色胺水平的高低能直接影響情緒、記憶力、精神狀態等等。我很難和人解釋這些微妙的機制,通常只籠統地說,它和身心健康密切相關。

可惜在它還沒恢復好的時候我去泡了個溫泉,過了幾天我才意識到大事不好。原本粗細正常的線條在長時間的浸泡下暈色嚴重,很難補救。我只能任由它這麼粗獷下去。要不是找出來這張照片,我都快忘了它原來還挺精緻好看的。

4、荒野裡的樹

文 | 朱墨

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文身圖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開始決定文身,到找到這個文身我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沒錯,我大概必須得找一個有特殊意義的圖案。

我在朋友家看攝影畫冊,Gregory Crewdson的Cathedral of the Pines。其實Crewdson大部分的照片我都不大喜歡。但畫冊裡一棵樹的形態吸引到我。這是一棵在荒野裡的樹。我很喜歡在荒野裡拍照。我想大概是在荒野裡,可以讓風在沒有阻擋的狀態下自由穿行。在那裡如果有一棵樹,當風穿過它的時候,它努力地揮動著軀幹,仿佛和我經歷著同樣的人生。那個時候我會感覺到我的眼裡湧進強烈的光和夏日的雲彩。

在文身那天,我看著文身師在我的手臂上扎。不知道是不是文身時那種持續的電擊感讓我疼得產生些許幻景還是什麼,我在那一刻感覺到那棵樹或許原本就在那兒,現在只是一點點顯現出來,就像退潮時海灘上的礁石。

5、字、火柴和圖標

文 | 小黃

我的第一個文身原本打算文在小臂。文身師問我,文在哪兒?猶豫了半分鐘,我指了指上臂。當時飛快地想到一些情況:被爸媽責問,碰上特別正兒八經的採訪對象,不得不出席嚴肅正式的場合,諸如此類。總之,一瞬間有點擔心文在小臂過於外露。

那是一行英文,「the volunteer exile」。沒法直譯,志願放逐者?聽著太蠢了。得抽象點兒理解。我想的是,自願走反方向的人,主動往包圍圈外走的人。這話是這麼來的。我念研究生時讀一本傳媒專業書,序言裡,編者用幾句閒筆描繪早期西方報刊編輯部,坐在打字機前的邋遢記者們:鬍子拉碴,胡亂挽起的袖子和鬆開的領口皺巴巴的,煙不離手。編者寫,他們是「the volunteer exile」。我對記者職業沒什麼執念了,但有感於這種狀態——又頹又疲憊,但堅定果決。

這行字在胳膊上留下了,可那半分鐘猶豫讓我耿耿於懷。在意的不是位置,只是一回想起那時腦子裡的瞬時顧慮,我就難受。我願意為他人思前想後,但很討厭下關於自我的決定時,所有毫無必要的顧忌、設限。關於這個文身,我犯了個小慫。

第二個文身在手腕內側,壓脈的位置。是一根燃燒的火柴。

我愛劃火柴,喜歡聞火柴棍燃燒的氣味。每次住賓館,最開心的事就是花十幾分鐘,認認真真地把整盒火柴點了,造一屋子煙。得一根接著一根劃,用燃著的火柴頭去引燃下一根。偶爾三四根抓成一小簇,「倏」地一下躥起火焰。我把點燃的火柴,頭朝下架在菸灰缸沿,湊近看,嗅著煙。火往上走,細木棍一截一截透紅,變黑,彎軟下來。短短幾秒,火苗爬到頭,熄滅,焦黑的火柴杆耗盡力氣,滑落下來。

觀看火柴燒得徹徹底底,感到非常微弱的壯烈。

火柴味兒太好聞了,我就把它文到了身上。文身師細緻地為我的火柴棍畫上木紋,它看起來就好像真的帶煙味兒。過了小半年,我決定在孤零零的火柴棍上加點動靜。

加了個「Evading」,念研究生時讀居伊·德波的《景觀社會》看來的詞。德波說,你已經沒法抵抗,你只能逃(Evade)——這是不學無術的我自個兒瞎譯的,管他準不準確。總之讀到這兒,心頭一震。本科時,我和學校的廢物朋友喝大了就常念叨:「逃逃逃逃逃……」有一夜情緒上來,把「逃」寫了滿滿一書桌。這個詞,有宿命感。

給我文「Evading」的文身師小明是玩塗鴉的。他用塗鴉的思路給我設計字體。他說,看著像隨手寫的,比畫結構其實是講究的。我做塗鴉選題時認識了小明和其他幾個朋友。北京還在街上噴東西的人實在太少。後來這幾個哥們兒偶爾來酒館,聊起來,一個個都過得挺喪。我能明白。我稀奇古怪的採訪對象裡,有些朋友我一接觸就知道,他們也是「逃」的人。

但「逃」,也得耗盡力氣了。

第三個文身是個禁止符,右上角帶個刪除標,像個賤兮兮的尾巴。

總想逃,大概就是因為對限制太敏感。厭惡一切粗暴無禮的條條框框:什麼年紀該做這個,什麼性別不該幹那個;哪種髮型不能上電視,哪類音樂會被下架,哪些字眼不能出現在文章裡,哪個話題不允許討論;什麼口號被當做真理,什麼思想不能被質疑……等等一大堆。有形的管制,無形的規訓,別人築起來的牆和自己關上的門——全都太討厭了!

我常常生氣,又毫無辦法。所幸依然深惡痛絕。

學髒辮手藝那陣子常在店裡呆著。有一天煩透了,找文身師垚垚哥給我紋了這個紋身。在脖子根,文的時候我看不見,只能感受著針頭割進皮膚,想像紅色的墨汁打進去,細密的血珠滲出來,血呼啦一片。

6、六芒星

文 | 李純

某年的夏天,突然想幹點荒唐事。比如躺在大馬路中間看車輪從身旁軋過去,找個不順眼的人打一架,搶劫金店......只要是傷筋動骨或者違法亂紀的事兒,我都挺感興趣。可能被壓抑得太久,想打破禁忌。我想但凡是中國人民,內心深處總有點什麼被壓著了。

思來想去,我就去文身啦。也可以說,文身於我,純屬一時衝動。這事兒挺好,仗著藝術的門臉進行身體「傷害」,「傷害」完了,還能四處招搖,看,我去搞藝術了,有此處的圖形為證。

六芒星的意義很多很雜,我都挺喜歡的。比如「 每一片完整的雪花都是六角形,就像飄雪一樣,一片片的雪花在天空中形成,隨風飛舞, 飄落在地上帶下一片聖潔的國度」,「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這是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跡,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顯出他的榮耀來,他的門徒就信他了」。等等。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宗教意義和由此而生的神秘感。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入它。

總之,那個夏天,通過文身,我釋放了壓抑。

7、你有文身嗎?在評論裡留下你的文身故事唄。

———完———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有文身的就是壞人?美女文身師:我要為文身正名
    一個人身上有文身,往往會被誤以為是道上的人物,被打上「壞人」的烙印。隨著時代的遷移,雖然文身在一些地域、行業還有所限制,但它作為一種審美選擇,已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有人認為它是時尚的象徵,有人通過它寄託感情。文身師是怎樣在客人身上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記的?顧客為什麼要文身,背後有什麼故事?文身師需要掌握什麼技能?日前,記者走近文身師這個職業,並體驗了一回。
  • 文身 | 阿努比斯
    >本平臺發布的一切信息與服務,僅供您參考,不構成建議,一旦選擇請自行了解和甄別;本平臺儘量做到所收錄信息的準確性,但無法保證其中沒有任何紕漏、盜用等不良信息,如對作品出處存有異議,請聯繫本平臺及時更正或刪除;本平臺不能保證每位文身師的真實水平;不能對文身師的個人品行負責;不能保證所收錄文身師能給您帶來滿意的文身作品
  • 文身師實錄:每一個文身背後,都有不可告人的隱秘
    她還想起大學時,在那個染金髮都算招搖的校園裡,隔壁宿舍的女孩在澡堂大方地露出背上的龍圖案文身。第二天,Lexy從朋友那裡打聽來一家當地有名的文身店,拿著自己整理的一大本畫冊就去了。「當時也不知道要帶什麼東西,特別緊張地跟老闆聊。」老闆直言不諱,說她太文靜了,不像文身師,學出來以後肯定要商業化地包裝一下。比如說全身文身,文到脖子那種,或者說剃光頭,總之要讓形象更鮮明一些。
  • 主題文身 | 阿努比斯
    >本平臺發布的一切信息與服務,僅供您參考,不構成建議,一旦選擇請自行了解和甄別;本平臺儘量做到所收錄信息的準確性,但無法保證其中沒有任何紕漏、盜用等不良信息,如對作品出處存有異議,請聯繫本平臺及時更正或刪除;本平臺不能保證每位文身師的真實水平;不能對文身師的個人品行負責;不能保證所收錄文身師能給您帶來滿意的文身作品
  • 史上最著名文身,你懂的
    到了春秋戰國時,文身早已進入了主流典籍。《墨子》裡記載越王勾踐「剪髮文身」、《莊子》裡說「越人斷髮文身」,可見在兩千五百年前的杭州,上至君王下至平民,文身都是當地人的標配。在所有人都文身的地方,一個沒有文身的人全身隨時都散發著三個字的光芒:外地人。但地方風俗畢竟是地方風俗。
  • 明星身上的文身,真的有點666
    要不是兒子後來成了攝影大師,拍了老爸半途而廢的文身,這個平凡人的故事永遠都不會有人知道。餘文樂手臂上文著「666」。 文身太疼了,如果意志不堅定,就放棄吧。但在1892年,紐約文身藝術家塞繆爾·歐雷利發明文身機之後,文身不像針刺點墨時代那麼疼了,它迅速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和表現自我的方式。在文化學者眼中,文身依然是帶有暴力色彩的。
  • 西雙版納文身調查:肌膚上的文化符號
    其中以文身圖樣解讀最為重要。文身圖樣解讀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為圖飾本身的形態,為圖樣表層的意思;二為圖飾的功用,代表了文身深層次的社會意義及精神內涵,反映文刻該圖飾的原因。田野調查之前,調查者曾經對中國少數民族的文身做過案頭文獻的調研,很多論文、著述論述論及文身的起因,主要包括圖騰崇拜、婚姻禁忌、成年洗禮、追求美感等。
  • 小豬佩奇帶起"文身熱" 有人花萬元在背上文了一隻
    近期,小豬佩奇的熱度不減,竟還帶起了一波「文身熱」。4月18日,現代快報記者採訪南京一文身店發現,如今不少顧客會選擇佩奇圖案的文身,還有的顧客花了一萬多元,在後背文了一隻巨大的小豬佩奇。此外,網上售賣的小豬佩奇文身貼,也受到各個年齡段買家的喜愛,銷量火爆,但價格低廉的文身貼,存在的安全問題也令人堪憂。
  • 出租房內自製麻醉藥賣給文身店 三人被刑拘
    從網上購進麻醉藥品後,在出租房內加水勾兌,專銷文身店。近日,馮某等三人因涉嫌銷售假藥被昌平警方刑事拘留。  勾兌麻藥用灌裝機灌裝  今年9月初,昌平警方接到報警,東小口一處出租房內,存在製造假銷售假藥的商販。偵查員經過取證後,前往現場實施抓捕。
  • NBA球員文身前後大PK!最「硬」的竟然不是鳥人安德森?
    但是從他整個人的個性和脾氣上來說,全身的文身或許能讓他的抱怨和怒火大大加分~大學時期的考辛斯還是一枚小胖,身上也沒有文身,但是進入NBA後久開始「學壞」了。在表妹個人看來,文身可以提醒他生活中的種種經歷,無論是好是壞。
  • 文身曾在周代作為刑罰 唐代出現專業刺青美容師
    儘管有些人對文身的看法充滿了偏見,但文身的流行卻是不爭的事實:貝克漢姆遍體紀念文身,艾弗森脖子上的「忠」字赫然在目,王菲的後腰為謝霆鋒文過「比翼齊飛」,文章的小腿為馬伊琍文著一隻小「馬鹿」,看似蔫兒壞的陳冠希肩膀上則文著「嗨,媽媽」。
  • 少年花1000元文身,卻要花幾十萬元洗掉
    一位老師說,俊哲上課愛睡覺,經常遲到,喜歡一個人躲在廁所、後花園抽菸,「也不是我們把他開除。他自己不想來讀就沒讀了。」但徐江平覺得,兒子也是因為文身在學校遭遇到壓力。負責關注俊哲在校情況的另一位職高老師說,俊哲「除了抽菸文身,思想也不是壞到哪裡去」。
  • 紋身還是文身?有了它就是壞孩子嗎?其實古人未必這麼看
    文身是貼近我們生活的一種時尚符號。擁有文身,是現代「新新青年」追逐時髦和彰顯個性的一種特殊方式,也是令諸位家長大為頭疼的社會風尚。老祖先們怎麼發明了它?它又為什麼能延續到今天呢?,可以說去「文身」。,或是其他「略顯獨特」的習俗傳統也罷,我們都不應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它們。
  • 失足未成年人多喜歡文上「左青龍右白虎」嵊州檢察院推動文身行業...
    文身看起來確實很酷,但未成年人由於身心尚未成熟,對文身還是要謹慎。近日,嵊州市檢察院一份檢察建議,推動10餘家單位落實文身行業規範經營。檢察院在對近期開展幫扶教育的39名涉罪未成年人進行調查發現,28人有文身,第一次文身的平均年齡為16歲,有3人在13歲時就開始文身,文身的位置通常覆蓋後背、手臂,形成「花背」「花臂」。
  • 未滿13周歲少年上身50%面積是文身 你怎麼看
    2016年年底,徐某在濤濤的背上發現了大片文身,憤怒的徐某狠狠揍了兒子一頓。  處於青春叛逆期的濤濤並不理會父親的責罵和母親的嘮叨,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文身。  2017年的一天,徐某發現濤濤的手指上有一塊文身,徐某暴怒,拽過濤濤的手使勁摳,濤濤手指鮮血直流,但文身還是沒有被摳掉。
  • 韓國人花式逃兵役:裝病、故意文身
    其中,「逃兵」所用的主要手段分別為增減體重(佔37%)、裝精神病(23.7%)以及故意文身(20.3%)。據了解,該國軍方在徵兵體檢時會考慮入伍人員的體脂指數、太高或太低均不能入伍,因此操控體重就成最為常見的逃避手段。另外,由於文身在韓國社會被視為某種文化禁忌——身負文身烙印者多為賊寇奴隸,因此很多人為躲避兵役,忍痛刺上全身的花紋圖案。
  • 探秘文身師:美術功底很重要 曾在豬皮上練手(圖)
    記者陳憂子、高鶴濤攝  炎炎夏日,街頭不少潮男潮女借著涼爽的夏裝秀出身上的文身。經過十數年的發展,文身業在廣州的接受度不斷提高,有人甚至稱其為「皮膚上的藝術」,文身消費的升溫亦帶動了文身店的擴張。  然而作為一門小眾藝術,文身行業對很多人而言是神秘的。廣州市哪個區的文身店最多?文身師的工作狀態如何?文身行業的成本構成怎樣?文身消費的主力人群又是何人?本報為您一探究竟。
  • 當文身不再是異端,一個人的身體可以用來表達什麼?這是他們的故事上
    出獄兩個月後,他接受了這次採訪,跟我們聊他文身的故事。20 歲以前董偉就文了很多文身,龍虎豹……這些看起來都是很震懾人的文身。聽他講了你會發現,這些文身本意都不是為了嚇唬別人,它們要不然是要鼓勵自己堅強、有勇氣,要不然就是跟一種具體的情誼有關。採訪期間,董偉挺願意多講,因為他覺得很多人帶歧視和恐懼的眼神看他們,他願意讓別人了解他。
  • 濟南文身:女顧客不比男顧客少 用身體記錄故事
    刺青也叫文身,是用帶顏色的針刺入皮膚底層而在皮膚上製造圖案或字眼出來的手法。隨著觀念改變,文身不再是「壞人」的代名詞,一些白領也開始文身。在濟南,女文身師正成為一門職業,「三八」節前夕,女報記者走近了她們。  烈火堂作為濟南的鼻祖級文身機構,店內裝修風格同名字一樣火熱:紅黑相間,大紅色的牆壁上掛著從各地旅遊帶回來的圖騰面具。
  • 守藝中華:黎族文身 於人體上刺一部黎族歷史典籍
    從遠古時代,人類學會勾勒圖案之後,就開始了文身的歷程,那些爬滿肌膚的神秘圖案幾乎出現在地球上所有文明綻放曙光的地方。有的為了治病,有的為了祭祀;有的是成年禮的儀式,有的則象徵勇士出徵的榮譽……,這種古老而獨特的文身之美,也曾是海南黎族的傳統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