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文身調查:肌膚上的文化符號

2020-12-05 澎湃新聞

西雙版納文身調查:肌膚上的文化符號

2020-02-27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文身是古代文明,紋身是現代時尚。它們都是在人的身體上作畫。血肉壁畫,刻骨銘心,寄託著這個身體的精神企盼。今天,在不多的地方,同一個族群、同一個時空,文身居然共處同現。聚居於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及布朗族是有著密切親緣關係的兄弟民族,使用共同的文字——傣文,擁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南傳佛教,節日風俗也很相近,並且,二者均有著悠久的文身習俗。

 

傣族園竹樓

傣族、布朗族文身如同一顆明珠點綴其特殊的民族文化,又如一幅綿長的歷史畫卷傳承延續其悠久的民族血脈。時至今日,當地民間流傳著一些文身起源的故事。譬如《西雙版納傳說集粹》中的口述故事:

 

緬寺壁畫

天地還一片混沌的遠古,傣族祖先借一顆高掛在菩堤樹上的夜明珠帶來光明。一天,有個魔鬼把夜明珠偷走帶到天邊,藏在非常深的巖洞裡。世界一片黑暗,毀滅的災難即將來臨。一個叫宛納帕的小夥子,決心找到魔鬼,奪回夜明珠,讓光明重照人間。他帶著長刀弓弩踏上徵途。一路跋山涉水,邊走邊用藤子打結記事,結打得久了就會忘記。後來,他見路邊有一種流出黑樹漿的樹,就用樹漿把經過的道路和景物畫在身上。但日曬雨淋、汗水流淌,黑樹漿畫的印跡很快就看不清了。為了保存路過的標記,宛納帕就用硬刺把皮膚劃開,讓黑樹漿滲進皮膚裡。當他渾身刺滿了花紋找到魔鬼時,魔鬼嚇得抱著夜明珠準備逃跑。勇士宛納帕殺死魔鬼,奪回夜晚珠,靠著身上的標記返回家鄉,把夜明珠重新高掛在菩堤樹上。當人們重見光明時,全身刺滿花紋、滿頭白髮的英雄宛納帕卻累倒在地上,默默地離開了人間。為了紀念他的英雄壯舉,男人便開始在身上文刺各種圖案,一代一代地流傳下來,以寄託對英雄的崇拜和對祖先的懷念。

 

緬寺壁畫中人物的腿部文身

在2009年暑假清華大學趙麗明老師帶領學生成立調查組,走遍西雙版納自治州的勐臘、勐海、景洪三地11個村寨,訪問34位文身者,普查一個300餘人口村落的文身情況,並請教相關文化部門,行程總計約1000千米。

 

在曼賽囡村羅鋒師傅為調查者講解

走進西雙版納,調查者們被震撼了——文身幾乎隨處可見!接待調查者的民委幹部手臂上都有文身。文身可以說是這一地區的文化特色之一。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統計指標·人口》數據顯示:全州地區戶籍數644033人,傣族314834人,為當地第一大少數民族,布朗族44537人,名列第四。而文身主要集中在傣族和布朗族的男性身上。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文身的部位有周身以及面部、腿部、耳部等。圖案涉及動植物、佛教物品等。

 

典型的紋飾圖案

傣族、布朗族的男性幾乎全部文身,女性也有少量文身,主要是作為傣族、布朗族人的標誌。文身年齡以10 —20 歲之間較多。以勐海縣布朗山鄉曼歪村為例,全村77名文身者中,68人在10—20歲之間文身。這期間男性多在緬寺出家(受教育)。若20歲後升當大「佛爺」,則會再多文一些,所文圖案通常是象徵「佛爺」地位,如腰部的蓮花紋。腰部受文更加疼痛,也有考驗意志力的含義。也有40歲左右時文身,這主要因為其他一些原因,如在戰爭中保平安、學習武功口訣等。

 

雙臂共文一千個圈,表示刀槍不入

環腰的蓮花座中文各種動物,有羊、牛、孔雀等

傳統的傣族、布朗族文身,少數會有進香的儀式,多數是選定圖案、交費後就在緬寺中進行。文身前有人需吸鴉片麻醉,有人不要。文身時,受文者躺在地上,文身師傅坐著,用兩腳踩住或撐開要文的部位,用裝有長柄的文身針刺。文身針,多為鐵製的繡花針排成,針的根數不同則刺紋尺寸不一。針後可裝長柄。有的師傅先描圖案,但多數是直接刺。圖案有一定規律,是根據圖譜選定的經文或圖形。針只刺到皮下很淺的位置,出血不會很多。很疼,很多人會大哭。

 

背部的符咒,保佑刀槍不入

小腿文馬,表示跑得快

文身針蘸有墨汁或當地自製的菸灰墨水,用木炭燒製取其冷卻的灰燼。也有的用紅色礦物顏料調製。術後有時用當地草藥清洗消炎,自制力強者則不要——他們認為紋飾是神聖的,不能夠有東西去洗。休養一周左右,自然結痂、脫落。文一處花紋一般需兩個銀元,與文身師傅熟悉的有時用鴉片煙、米、布、蠟條等交換。當時的五個銀元相當於一頭大豬。

 

點火制墨

文身針

碗底的菸灰

此次田野調查主要包括文身人基本情況、文身工具、文身過程儀式、文身圖樣解讀等方面。其中以文身圖樣解讀最為重要。文身圖樣解讀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為圖飾本身的形態,為圖樣表層的意思;二為圖飾的功用,代表了文身深層次的社會意義及精神內涵,反映文刻該圖飾的原因。

田野調查之前,調查者曾經對中國少數民族的文身做過案頭文獻的調研,很多論文、著述論述論及文身的起因,主要包括圖騰崇拜、婚姻禁忌、成年洗禮、追求美感等。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的巖香所長總結傣族文身四大作用:傣族的標誌、裝飾、咒語和祈福。

 

文身圖譜

訪談搜集的信息顯示:傣族文身的存在依附於需求。譬如大部分文身者是在寺廟受教育時文的身。文身是有教養的標誌,也顯示男子的勇敢,以此得到族人尊重、女子青睞。也有師傅傳授武藝時,將口訣刻於胸臂,作戰時可以念誦咒語。還有相當數量刺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越戰時期,為在戰爭保平安的符咒——他們喜歡稱作「刀槍不入」。

現在,這些需求逐漸遠去。現代物質文明的進入,河面大橋、家庭浴室,人們不必再在大庭廣眾下裸露大腿;和平年代、法治社會,人們不必再為上戰場時祈禱「刀槍不入」。文身裝飾、咒語的功能不再迫切,忍受劇痛也顯得不那麼必要了。傣族文身至南傳佛教入駐是一變,漢文化等外族文明再次使之轉變。現在的傣族人喜歡在小臂上刻些經文等傣族標誌,有些是父子相傳的經文。

需求決定傣族人文身或是不文身,以及文什麼圖案。在以美飾為主要動因的年代,受文者們在紋身師傅的圖譜中選擇自己想要的經文、圖案,他們統稱之為花紋,這本身就表達了一種美感。文身師傅們則施展技藝,完成一件件獨一無二的藝術品。而當美飾不再必須,甚至感到如此反倒不美之時,文身便自然地消退了。

 

文身師在畫畫

人的需求決定了文身的去留,也決定了文身在人們眼中的美醜。人的需求隨時而變,文身亦如此,但兩者並非完全同步。就在調查者嘆惋往日傣族文身之瑰麗之時,徵鵬老師提出:文身是醜的。父母給予的自然的肌膚是最美的,把皮膚割破,怎能比得上先天的呢?徵鵬老師原姓召,是傣族貴族的後裔。他沒有文身,因為感到文身不美。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融入傣族人血液的佛教思想使得萬事皆自然。順應時代產生的過渡階段的傣族文身令這一傳統文化綿延不絕,生生不息。

父母所賜乃完美的肌體與「身體髮膚,受諸父母,不敢毀傷」的儒家思想殊途同歸。這是一種觀點。即便是現代的漢族,潛意識中未嘗不將割破肌膚視為毀容。再愛美的人也不會輕易在臉上雕刻。每當看到土著的色彩斑斕的繪面、粗獷的鼻飾、耳環,或是縝密的痕時,多數人想到的總是「視覺震顫」這個詞,也認同其原始力量之美,但決不會將之用於現代社會日常的化妝術。

 

曼歪村一角

提起西雙版納這個美麗的名字,人們耳邊立刻會響起婉轉深情的蘆笙戀歌,眼前會浮現婀娜美麗的孔雀舞,也會想起歡快的潑水節。然而隨著西雙版納地區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文身習俗面臨物質社會和現代文明的諸多挑戰,接受傳統文身人數大幅度減少,文身師傅幾近絕跡,文身譜圖多已亡佚,文身習俗作為其特有的社會文化及生命禮俗的繼承與發展日益艱難。傣族、布朗族傳統文身正步入它生命的最後一程,但其背影仍閃耀著昔日的光輝。

本文圖文均摘編自圖書《神奇的刺青——西雙版納文身調查》

 

本書對西雙版納傣族和布朗族的文身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收錄了口述史、問卷、資料庫、圖譜、調查筆記、感言等大量原始資料,為了解、解讀、研究文身和文身現象提供了真實、可靠的一手材料。對於人們了解和研究當地的歷史、社會生活以及研究文字的起源發展演變都有極大的文獻史料價值。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刺青,西雙版納,傣族,布朗族,調查,文身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主題文身 | 阿努比斯
    文身有風險,扎前需三思!珍愛皮膚,謹慎選擇!>
  • 文身 | 阿努比斯
    為了防止亡靈受到二次傷害,而導致法老無法復活,因此在法老的墳墓中都可以看到阿努比斯的身影。對古埃及人來說,來生極其重要,因此阿努比斯為人們所崇拜。>>
  • 守藝中華:黎族文身 於人體上刺一部黎族歷史典籍
    從遠古時代,人類學會勾勒圖案之後,就開始了文身的歷程,那些爬滿肌膚的神秘圖案幾乎出現在地球上所有文明綻放曙光的地方。有的為了治病,有的為了祭祀;有的是成年禮的儀式,有的則象徵勇士出徵的榮譽……,這種古老而獨特的文身之美,也曾是海南黎族的傳統習俗。
  • 明星身上的文身,真的有點666
    明星的文身通常有以下幾種:名言、漢字、愛人的名字、數字、圖騰符號。搖滾明星Pink的左臂上文了「Mr. Corky Moore」,是她那條溺水的鬥牛犬的名字。約翰尼·德普談起他的文身:「我會把對我有意義的事情記下來,永久地記下來。」所以,他文上了兒子的名字、女兒的名字,甚至他的切羅基人血統。 梅根·福克斯也有切羅基人血統。
  • 我們的文身
    尼採的深淵文 | 葉三這個文身完全出於實用主義考慮。文身原來的位置是一個疤,疤的由來就不說了,前塵往事如雲煙。我在微信上把疤的照片發給文身師,她回我說,容我想想。第二天,她發來這個圖案,又發來一句「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我有點詫異,不過除了「好」也沒說什麼。我無所謂深淵,能遮掉這個疤就行。
  • 探秘文身師:美術功底很重要 曾在豬皮上練手(圖)
    記者陳憂子、高鶴濤攝  炎炎夏日,街頭不少潮男潮女借著涼爽的夏裝秀出身上的文身。經過十數年的發展,文身業在廣州的接受度不斷提高,有人甚至稱其為「皮膚上的藝術」,文身消費的升溫亦帶動了文身店的擴張。  然而作為一門小眾藝術,文身行業對很多人而言是神秘的。廣州市哪個區的文身店最多?文身師的工作狀態如何?文身行業的成本構成怎樣?文身消費的主力人群又是何人?本報為您一探究竟。
  • 有文身的就是壞人?美女文身師:我要為文身正名
    一個人身上有文身,往往會被誤以為是道上的人物,被打上「壞人」的烙印。隨著時代的遷移,雖然文身在一些地域、行業還有所限制,但它作為一種審美選擇,已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有人認為它是時尚的象徵,有人通過它寄託感情。文身師是怎樣在客人身上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記的?顧客為什麼要文身,背後有什麼故事?文身師需要掌握什麼技能?日前,記者走近文身師這個職業,並體驗了一回。
  • 紋身還是文身?有了它就是壞孩子嗎?其實古人未必這麼看
    文身是貼近我們生活的一種時尚符號。擁有文身,是現代「新新青年」追逐時髦和彰顯個性的一種特殊方式,也是令諸位家長大為頭疼的社會風尚。老祖先們怎麼發明了它?它又為什麼能延續到今天呢?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文身」和「紋身」兩詞均被收錄其中。文身的釋意如下:1.在人體上繪製成帶顏色的花紋或造型2.猶修身。而紋身的意思是:1.物品上作裝飾的紋理或花紋2.動物身上的紋路。
  • 史上最著名文身,你懂的
    刀割皮膚會痛,刺上字之後想抹抹不去想洗洗不掉,除了肉體上的短時折磨之外,還有精神上的長期摧殘功效,堪稱性價比超高的刑罰。自從黥刑誕生之後,對待文身的態度就正式分裂為兩派:如果你愛他,就給他文身,因為文身是藝術、是美麗、是個性的象徵;如果你恨他,也給他文身,因為文身是下等、是暴力、是罪犯的標識。
  • 文身師實錄:每一個文身背後,都有不可告人的隱秘
    在成都的某一天,一個朋友看上了Lexy畫的小鹿,說想拿去文身,她就陪著去了。「我看著自己的畫在別人皮膚上這樣呈現出來,就感覺這個圖活過來了。誒,好想也去嘗試一下做這個事情。」她想起看過的某個電影,名字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電影中的女人手臂上刺著黃色彼岸花,讓她驚豔。
  • 韓國人花式逃兵役:裝病、故意文身
    其中,「逃兵」所用的主要手段分別為增減體重(佔37%)、裝精神病(23.7%)以及故意文身(20.3%)。據了解,該國軍方在徵兵體檢時會考慮入伍人員的體脂指數、太高或太低均不能入伍,因此操控體重就成最為常見的逃避手段。另外,由於文身在韓國社會被視為某種文化禁忌——身負文身烙印者多為賊寇奴隸,因此很多人為躲避兵役,忍痛刺上全身的花紋圖案。
  • 失足未成年人多喜歡文上「左青龍右白虎」嵊州檢察院推動文身行業...
    文身看起來確實很酷,但未成年人由於身心尚未成熟,對文身還是要謹慎。近日,嵊州市檢察院一份檢察建議,推動10餘家單位落實文身行業規範經營。檢察院在對近期開展幫扶教育的39名涉罪未成年人進行調查發現,28人有文身,第一次文身的平均年齡為16歲,有3人在13歲時就開始文身,文身的位置通常覆蓋後背、手臂,形成「花背」「花臂」。
  •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今年7株貝葉棕開花
    今年4月以來,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內的7株貝葉棕紛紛開花。12月5日,記者跟隨「萬物生長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的採訪團,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裡目睹了萬花齊放的這一熱帶雨林奇觀。圖片來源: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圖片來源: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據研究,在古代印度,皈依佛門的教徒把經文刻寫在貝葉棕的葉片上,創造了流傳千古的貝葉經。
  • 當文身不再是異端,一個人的身體可以用來表達什麼?這是他們的故事上
    很多明顯的證據表明,文身在中國,人們對它的態度已經越來越寬容了。但就像 Matt Lodder——一位專門研究文身,著有《文身藝術史》的學者——所說,這個世界上永遠會有兩種對文身態度不同的人,會文身的人和不會文身的人,永遠。這看起來是一句廢話,但對於文身這個東西來講,這句話有它更深刻的意義。
  • NBA球員文身前後大PK!最「硬」的竟然不是鳥人安德森?
    喜歡籃球的盆友都知道文身對於一個球員來說絕對是加分項不僅彰顯自己獨特的個性更能時刻警醒、鼓勵自己不過文身這項藝術顯然是來自美國的幫派文化並逐漸被嘻哈音樂所放大許多球員兒時就是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中長大>隨著嘻哈文化的影響力擴大在NBA球員身上見到文身也就不足為奇啦「爆炸、地溝」頭、文身、護臂小編眼前立刻浮現一位巨星阿倫·艾弗森當然啦今天主角不是AI本人而是給大家分享幾位NBA球星在「大花臂」前的樣子怎麼樣?
  • 新時代「110」公安文化符號的內涵
    「110」公安文化符號蘊含著必須牢記「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用「110」公安文化符號效應,整合資源、協同創新、聯繫群眾、服務民生,這是新時代貫徹黨的「以人民為中心」根本宗旨的新探索。要充分發揮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在黨的領導下全面聯動,用「110」公安文化符號聚集群眾訴求,充分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技術有序整合部門資源,打造「網際網路+」的「平安110」。
  • 西雙版納攻略自助遊攻略,雲南西雙版納旅遊景點攻略自由行
    各位寶寶們想要的西雙版納最全攻略來了,2021年1-3月出行的最新指南,近期打算去西雙版納度假的都可以看看~【關於天氣及穿搭】已你們寫好在下圖中【出遊必備物品】①身份證必備,有學生證的話要帶上②旅行裝日常洗漱用品、護膚品、化妝品、防曬霜
  • 「蘭山十大文化符號」新鮮出爐
    大眾網臨沂3月1日訊(記者 鄧夢嬌 通訊員 臧德三 劉昊)近日,一篇關於「蘭山十大文化符號」的信息在蘭山市民的手機上熱傳,甚至在拜年簡訊上也連結了文化符號的內容,一時間引爆了該區對傳統文化的熱議。春節前後,蘭山區通過多個宣傳平臺公布了新評選的「蘭山十大文化符號」,讓這個春節變得更富文化味。
  • 濟南文身:女顧客不比男顧客少 用身體記錄故事
    文身機在線圈帶動下發出的震動聲,一針針刺到皮膚上的圖案,讓不少人在觀看電影《刺青》時隱隱有嘗試一把的衝動。刺青也叫文身,是用帶顏色的針刺入皮膚底層而在皮膚上製造圖案或字眼出來的手法。隨著觀念改變,文身不再是「壞人」的代名詞,一些白領也開始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