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柳的奇巖怪石,歷經千萬年不斷地接受海水及海風的洗禮,雕琢成今日這番絕色之姿。
野柳又稱「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島」,位於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村,野柳地質公園為大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長約1700 公尺,野柳奇巖是這裡的主要看點,它是世界奇觀之一。
野柳的石頭很怪,怪到了充滿藝術氣質,令人嘆止。野柳的怪石可分為三類一類是龜背花紋石,好像許多的海龜趴在那裡在安詳地休息;一類是石樹,眾多的石樹簇擁在一起,形成了壯觀的石樹林;一類是象形石,似人擬物。
進入野柳風景區,沿著步道而行,一路可盡覽奇特的地質景觀,如女王頭蕈巖、仙女鞋、象石、瑪玲鳥石等,行至岬角尖端,即為白色的野柳燈塔,在此展望,只見海天一色,令人心曠神怡;除了地質景觀,野柳也是眾多候鳥休憩的驛站,是賞鳥人士眼中的寶庫,也是攝影愛好者不可錯過的觀賞目標。
整個野柳各色石頭造型中,最為人們稱道和熟悉的是突起於斜緩石坡上高達2米的「女王頭」,她髻發高聳、微微仰首、美目遠盼,不論從什麼角度看,面目輪廓均端莊優雅,令人讚嘆造化之美妙。此外還有仙女鞋、梅花石、海龜石、臥牛石等等而海蝕石乳,風化窗、豆腐巖諸景都是引人入勝的美景。
每當退潮後,走在沙灘,就會發現岸邊留下的五顏六色的貝殼、海膽,再加上美人蕉、龍舌蘭、海鞭蓉、南國薊等海岸植物,使野柳蔚成一天然的海岸公園,也成了攝影愛好者的樂園,那些生命力充足的植物,那些顏色絢麗的動物,都讓人迷醉野柳,也是拍攝鳥類的最佳之處。
每年秋季,北方鳥類南下避冬,經長途旅行後,第一個落腳歇息的地方就是野柳;而春季,鳥類選擇野柳做最後的補給站後,才振翅北返。另外,冬天東北季風增強時,許多鳥兒在此停梄避風,等待雨過天晴再繼續旅程,因此除了留鳥外,每年10~11月和3~5月在野柳可以遇到相當多的候鳥、過境鳥,那振翅欲飛的狀態,在水裡嬉戲的身影,組成了一幅動人的圖畫。
黃昏暮色中的野柳,更加如詩似畫——天邊的晚霞,黛色的山、褐色的怪石、金色的海水,近處悠閒垂釣的漁人,遠處隱約可見的白帆……這些,不僅是留存在相機中,也拷貝在腦海中,久久不能忘懷。
PS:
野柳是一個拍攝候鳥的最佳之處,每年秋季。北方的鳥類南下避冬,就會在野柳停留,而春季也是選擇野柳做最後的補給站。另外,冬天東北季風增強時,許多鳥兒在此停棲避風,等待雨過天晴再繼續旅程。在這裡,你可以見到戴勝。紫綬帶鳥。赤翡翠。灰卷尾等鳥類
交通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島基隆西北方約15公裡處
由臺北前往:
1.國光客運1815路(臺北-金山青年活動中心),可於國光客運臺北東站B棟或市政府轉運站搭乘。約15-20分鐘一班車。臺北上車,單程票價96元,市政府上車,單程票價84元。於"野柳"站下車。
國光客運由臺北站發車後,會繞經臺北市區,費時較久。建議可直接搭乘捷運至臺北市政府站,行至一旁的客運轉運站搭乘本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