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柳沒有野柳,有的是海天一色和嶙峋怪石

2021-01-09 風的旅者

野柳的奇巖怪石,歷經千萬年不斷地接受海水及海風的洗禮,雕琢成今日這番絕色之姿。

野柳又稱「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島」,位於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村,野柳地質公園為大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長約1700 公尺,野柳奇巖是這裡的主要看點,它是世界奇觀之一。

野柳的石頭很怪,怪到了充滿藝術氣質,令人嘆止。野柳的怪石可分為三類一類是龜背花紋石,好像許多的海龜趴在那裡在安詳地休息;一類是石樹,眾多的石樹簇擁在一起,形成了壯觀的石樹林;一類是象形石,似人擬物。

進入野柳風景區,沿著步道而行,一路可盡覽奇特的地質景觀,如女王頭蕈巖、仙女鞋、象石、瑪玲鳥石等,行至岬角尖端,即為白色的野柳燈塔,在此展望,只見海天一色,令人心曠神怡;除了地質景觀,野柳也是眾多候鳥休憩的驛站,是賞鳥人士眼中的寶庫,也是攝影愛好者不可錯過的觀賞目標。

整個野柳各色石頭造型中,最為人們稱道和熟悉的是突起於斜緩石坡上高達2米的「女王頭」,她髻發高聳、微微仰首、美目遠盼,不論從什麼角度看,面目輪廓均端莊優雅,令人讚嘆造化之美妙。此外還有仙女鞋、梅花石、海龜石、臥牛石等等而海蝕石乳,風化窗、豆腐巖諸景都是引人入勝的美景。

每當退潮後,走在沙灘,就會發現岸邊留下的五顏六色的貝殼、海膽,再加上美人蕉、龍舌蘭、海鞭蓉、南國薊等海岸植物,使野柳蔚成一天然的海岸公園,也成了攝影愛好者的樂園,那些生命力充足的植物,那些顏色絢麗的動物,都讓人迷醉野柳,也是拍攝鳥類的最佳之處。

每年秋季,北方鳥類南下避冬,經長途旅行後,第一個落腳歇息的地方就是野柳;而春季,鳥類選擇野柳做最後的補給站後,才振翅北返。另外,冬天東北季風增強時,許多鳥兒在此停梄避風,等待雨過天晴再繼續旅程,因此除了留鳥外,每年10~11月和3~5月在野柳可以遇到相當多的候鳥、過境鳥,那振翅欲飛的狀態,在水裡嬉戲的身影,組成了一幅動人的圖畫。

黃昏暮色中的野柳,更加如詩似畫——天邊的晚霞,黛色的山、褐色的怪石、金色的海水,近處悠閒垂釣的漁人,遠處隱約可見的白帆……這些,不僅是留存在相機中,也拷貝在腦海中,久久不能忘懷。

PS:

野柳是一個拍攝候鳥的最佳之處,每年秋季。北方的鳥類南下避冬,就會在野柳停留,而春季也是選擇野柳做最後的補給站。另外,冬天東北季風增強時,許多鳥兒在此停棲避風,等待雨過天晴再繼續旅程。在這裡,你可以見到戴勝。紫綬帶鳥。赤翡翠。灰卷尾等鳥類

交通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島基隆西北方約15公裡處

由臺北前往:

1.國光客運1815路(臺北-金山青年活動中心),可於國光客運臺北東站B棟或市政府轉運站搭乘。約15-20分鐘一班車。臺北上車,單程票價96元,市政府上車,單程票價84元。於"野柳"站下車。

國光客運由臺北站發車後,會繞經臺北市區,費時較久。建議可直接搭乘捷運至臺北市政府站,行至一旁的客運轉運站搭乘本班車。

相關焦點

  • 美麗的野柳
    右邊便能看見蔚藍的大海,漸漸地能聆聽到大海拍岸的波濤聲,海水中、巖石旁還散落著一些粗樹幹,有的在海水中漂浮著、浸泡著,有的爬上巖石靜靜地等候著,聽說這些樹幹是由於山洪、滑坡而掉到海裡來的。在臺灣,森林中的木材屬於公共財產,任何人不經許可是不能隨便打撈的,因此任由它自由地漂浮在海上,停歇在岸邊,讓人望去更像是一道別樣的風景。看到這景象我感到那些亂砍濫伐者真該好好反思!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你知道那些長相奇葩的怪石是怎麼形成的?
    野柳地貌的形成是因為幾百萬年前受造山運動的影響,深埋海底的沉積巖上升至海面,產生了附近海岸的單面山、海蝕崖、海蝕洞等地形,海蝕、風蝕等在不同硬度的巖層上作用,形成蜂窩巖、豆腐巖、蕈狀巖、姜狀巖,風化窗等奇巖怪石景觀。
  • 臺灣風情:野柳,奇巖怪石各盡其妙
    野柳,是一種意境,是對美的一種嚮往。野柳,是一種寄託,是對美的一種追求。古語中對柳的讚美之詞可謂是信手拈來,如清清河邊柳,古如月上柳枝頭,如楊柳春風意,如三月柳絮飛,這過美的讚譽都脫離不了柳之情懷,可見自古以來,柳和情就是一對感情篤定的情人,千百年來不曾分離。
  • 怪石嶙峋的狹長海岬,酷似女王頭像的蕈狀巖石是標誌性景觀
    餐飲野柳地址公園的遊客中心內設有咖啡廳,提供咖啡飲料及點心服務,遊客可在此休息用餐。此外,野柳地區一帶魚產豐富,景區外的東側的東澳漁港和西側的野柳漁港分布著許多海鮮店,可以品嘗到多種美味的海產。而在景區入口處和景區對面的海洋世界旁的攤販可以買到本地特產吻仔魚乾、魷魚乾,也有賣一些海菜,或者貝殼製品的小飾品。
  • 臺開放個人遊 基隆野柳地質公園成熱門景點
    野柳,這個名字更是逐漸響亮。  「野柳水拍雨瀟瀟,墨客匆匆忙聚焦;硯池走獸姿百態,清夢遠古方舟漂」……現代人的詩句描述了野柳地質公園的詩意情境,但如果不是身臨其境,你很難體味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日前,筆者用了大半天的時間對野柳一線深入探訪,對此處奇巖怪石的地質奇觀驚嘆不已。
  • 臺灣野柳的「女王頭」在海浪的侵蝕下會斷嗎?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因此在野柳地質公園的地層中可看到許多中新世淺海生物的化石和生痕化石……現如今野柳地質公園中可欣賞的海蝕地形可分為三大種類,最為眾多的就是蕈狀石林,例如著名的女王頭、蜂窩石等等。海灘上奇巖怪石密布,種類眾多,型如人物、動物、物品等無一不是妙不可言、惟妙惟肖。
  • 特寫:光影美聲——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的奇妙一夜
    在民眾的期待中,夜色漸濃,海風輕拂,波濤拍岸,《天鵝》大提琴獨奏悠揚地如潮水般湧來,野柳地質公園「野柳石光·夜訪女王」活動璀璨登場。  奇巖、音樂、海風並陳……迷離的燈光秀給野柳地質「夜訪女王頭」活動增添了華麗的視覺體驗,而特別規劃的海灘露天「女王音樂會」的悅耳音符則將公園變成了扣人心弦的舞臺。
  • 《野柳:造物愛人亦弄人》:石頭唱歌的美麗傳說,公園裡的女王頭
    我知道野柳是從中學地理課本中看到的「女王頭」圖片開始,因此,在我十多年前對臺灣還一知半解的時侯,野柳就排在我最想去的臺灣景點第三名,僅次於阿里山和日月源。後來終於踏上臺灣的土地,十年間去了好幾次,都是為了去看女王頭。女王頭是野柳的標誌。它是一塊狀巖,在地売抬升的過程中,因受到海水侵蝕和風化,於20世紀60年代形成今日的面貌,從某一角度看,與英國伊莉莎白女王頭像惟妙惟肖,因此得名。
  • 野柳天然石雕:洪荒時代的景象,大自然纖細的創造
    野柳岸邊長著的一排排耐風耐鹽的植物,像綠色圍牆一樣防風固沙。路旁黃色、紅色、紫色的小花,熱烈地開放著,它們幾乎緊貼著地面護衛著土地。攜帶鹹腥味的海風陣陣吹來,使我們品味著一種輕鬆和愜意。走進野柳景區,路邊堆積的厚厚的貝売層,好像講述著海洋生物在這裡生生死死的蒼茫歷史,而左側的一片長不到2公裡、寬200多米的與大海相接的海蝕平臺上布滿的奇巖怪石,更使我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當今臺灣著名的十二名勝之一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地處臺灣大屯山系延伸到海中的一個岬角,千萬年來的風吹雨打和日曬侵蝕使這一帶的砂巖地質形成千姿百態的風化石、風蝕溝、風蝕崖和大小不一的孔穴,遍布在海灘上的奇巖怪石種類繁多,不論人物,巨獸還是各式器物無一不是惟妙惟肖,是當今臺灣著名的十二名勝之一。
  • 人在旅途:臺灣野柳景區完全手冊-野柳的石
    野柳屬於臺灣省新北市萬裡區,位於臺灣島東北是一個深入海中的岬角。也叫野柳岬.野柳半島,野柳因為其別具一格的海蝕地貌形成的奇石怪巖而聞名於世。,遊客中心入口前方有蓋章處,有三四種圖形章可蓋,右側有紀念品和衛生間,左側有咖啡廳可休息。
  • 臺灣:鬼斧神工的野柳地質公園
    遊客穿梭在怪石之間(周黎明/攝影)等待跟女王頭合影的遊客耐心地排隊(周黎明/攝影)中國園林網11月28日消息:遊臺北而不去臺北東北郊的野柳地質公園,就好像到了昆明卻不去石林,會錯過最值得一看的風景。野柳地質公園始建於上千萬年前,這麼說並非譁眾取寵,海浪和海風的累計效應才造就了那些大自然的雕塑。女王頭的最佳攝影角度前,專門修建了木棧道,讓遊客排隊照相。這是公園標誌性的景點,如同石林的阿詩瑪。其實你完全無需圍著女王轉,因為這裡有太多可供你發揮想像力的天然雕塑,而且沒有圍欄,你可以近距離觀察,設想一下它們像什麼人或物。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
    來臺灣玩,第一站一般都是臺北,那就應該去一下野柳地質公園。野柳地質公園應該算是基隆市的、還是新北市的、應該不會算是臺北市的。我們從臺北去只要坐巴士即可。好像挺遠的,大約要坐一個多小時。乘上車子時天氣還可以,一會就下起了大雨,狂風暴雨中的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玩興大減,還要穿雨衣玩,雨傘根本沒用,經常是雨橫著過來了,被灌個落湯雞,有機會晴空萬裡的時候一定再來一次。這個就是景區大門,公園不大,隨便看看,1小時最多了,如果你慢慢欣賞慢慢體驗,應該也就2小時差不多了。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臺北故宮博物院一日遊,刷爆你的朋友圈
    野柳地質公園:看形態各異的奇巖怪石們在第二天的行程中,野柳地質公園也當然也是小夥伴們分外驚喜的景點之一。在這裡,小夥伴可以看到受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的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蕈狀巖、壺穴、溶蝕盤、女王頭、仙女鞋、俏皮公主等綿延羅列的奇特景觀。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鬼斧神工 令人心醉
    臺灣北海岸包含野柳地質公園、富貴角燈塔和淡水漁人碼頭等景點,同時也是垂釣和遊泳的場所,成為市民和遊客的休閒觀光地。 新華社記者嶽月偉攝  1月4日,遊客在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遊玩。臺灣北海岸包含野柳地質公園、富貴角燈塔和淡水漁人碼頭等景點,同時也是垂釣和遊泳的場所,成為市民和遊客的休閒觀光地。 新華社記者嶽月偉攝  1月4日,一名垂釣者在北海岸釣魚。
  • 臺北縣景點:野柳風景區(圖)
    野柳風景區  野柳是一突出海面的岬角,長約1700公尺,遠望如一隻海龜蹣跚離岸,昂首拱背而遊,因此也有人稱之為野柳龜,受造山運動的影響,深埋海底的沉積巖上升至海面,產生了附近海岸的單面山、海蝕崖、海蝕洞等地形,海蝕、風蝕等在不同硬度的巖層上作用,形成蜂窩巖、豆腐巖、蕈狀巖、姜狀巖,風化窗等世界級的巖層景觀。
  • 臺灣之旅-前往野柳地質公園和101大樓
    在101大樓裡的地球儀野柳地質公園的自拍,已經溼透了天氣太熱了,衣服已經溼透了天氣太熱了,衣服已經溼透了天氣太熱了,衣服已經溼透了天氣太熱了,衣服已經溼透了野柳公園的海天一線臺灣最有名的是珊瑚,據說這一個很貴
  • 大沽河床的野柳!
    而這些野柳,卻只是生長在河的下方,在這些本來該是水兒流淌的河道上,偶然之間生長的;它們絕對不在人的計劃之列,只是由於不經意的自然造化才被納入了這大自然的活力範疇。
  • 走進著名的野柳地質公園
    今天集合的時間是9:30,時間充裕,我和大明收拾好行李就出去了。本想到酒店對面的海灣去,卻被值班的保安給攔了下來(據說這段是私人領地,謝絕參觀)。我倆不死心,趁著保安勸退其他人之際,沿另一處入口進去了,近距離地欣賞了翡翠灣的美景。今天是臺灣行的最後一個景點——野柳,昨天因天氣原因野柳暫停開放,小婷還說不知今天開放與否。
  • 我的遊記:野柳的女王頭
    女王頭野柳地質公園經千百萬年的侵蝕、風化的交互作用,逐漸形成蕈狀石、燭臺石、姜石、壺穴、棋盤石、海蝕洞等地質奇觀。其最出名的是女王頭,俏皮的公主等自然形成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