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曇花一現為韋陀,韋陀菩薩與曇花的故事

2021-01-08 虛空法界遍光明

韋陀菩薩原是一位古佛化身,以行慈悲故而被稱為菩薩,以降魔護法,破邪顯正之故,而現金甲天神相。中國佛教寺院中,韋馱菩薩像常威武地立於最靠近寺院門口的四天王殿內,面向著寺院,以守護伽藍(即道場之意)。其形像大多為身穿甲冑的雄壯武將,手持金剛杵,或以杵柱地,或雙手合十,將杵擱於肘間。

韋陀菩薩是賢劫千佛當中的最後一尊佛。他往劫裡跟釋迦佛他們同為轉輪聖王的千子,轉輪聖王他有一千個兒子,同為千子同為兄弟。然後這些千子學佛之後各個發願,當時的韋馱菩薩聽了他們的發願之後,他就說:「你們修行成道,弘揚佛法的時候我給你們做護法,護持你們,等你們全部成佛之後,我最後一個成佛。」 所以轉輪聖王的千子成為我們賢劫的千佛,韋陀菩薩就成為最後一尊,名字叫樓至佛。 韋陀菩薩手上拿的是降魔杵,他是護法神,代表護法。手上拿的杵,就是武器。而拿的姿勢有多種,有菩薩合掌,寶杵放在手背上,也有菩薩手垂下來,寶杵在手掌中。一般韋陀菩薩塑像都是立像,代表恭敬保護道場、保護修行人。只有東天目山的韋陀菩薩是坐像,這是一個特殊的例子,因為東天目山是韋陀菩薩自己的道場,那是他自己的家,當然可以坐在當中。而韋陀菩薩在別的地方護法,多半是立像,很少看到坐像。 「曇花一現,只為韋陀」

據說曇花本是天界花神,嬌羞美麗,楚楚動人,四季常開。有一位年輕的公子甚憐惜之,於是日日照料,無微不至。時間一長,二人日久生情,彼此有意,不料卻被玉帝所知,玉帝于震怒之下抓了花神,並貶她落入凡間,化為一年只開一次,一次一瞬間的曇花。同時還把那個年輕人送入靈鷲山出家,賜名韋陀,希望能他忘記花神,忘記自己的過去。

年輕人後來真的忘記了過去,可是女子卻如蒲葦一般堅韌如絲,始終無法忘卻曾經的深情。當她知曉每年暮春時分,韋陀尊者都會上山後,她就選在那個時段開花,把醞釀、積蓄一年的燦爛在瞬間綻放,希望藉此使韋陀記起從前,哪怕只有一點點模糊的印象也好。只可惜,一年一度,春去秋來,韋陀年年下山,卻絲毫未憶起過那位美麗的,一直默默為他綻放的女子。真可謂是曇花一現,只為韋陀!所以人們又把曇花命名為韋陀花。宣化上人講述:韋陀菩薩的一段公案

杭州有五個天目山,東天目、西天目、南天目、北天目、中天目。為什麼叫天目?因為山頂有二水泉,如山上有兩隻眼睛似的,所以叫天目山。有很多修道人在此修行。

高峰妙禪師在西天目修道,他為什麼選這兒修道呢?因為他每一坐禪就打盹,一睡就不得入定,昏沉特別重。講解心經時,有講二十六種煩惱,其中有一種煩惱叫昏沉。為什麼昏沉是煩惱?因為修道一昏沉,就不得入定。不得入定,就生出散亂心。  高峰妙禪師自己想找一個方法來對治昏沉,想什麼方法呢?他知道在西天目的倒掛蓮花可以打坐,如果一昏沉睡覺,就會跌到山澗下去。山澗有幾千萬丈高,如果從上面跌下來,就是粉身碎骨。於是他豁出生命到倒掛蓮花去修道,如果他睡覺了,就會跌死。  他坐了一天沒有睡,兩天沒有睡,三天也沒有睡,到第四天就支持不住睡覺了,這一睡覺,果然就跌下去,但跌到山澗的半腰,如一萬丈,跌到五千丈時,就不往下掉了,有一個人把他託上來。  他就問:「是誰把我救上來的?」  救他的人說:「護法韋陀。」  他一聽說是護法韋陀救他上來,就很高興,而生出驕傲心,問韋陀菩薩:「老韋,世界上像我這樣修行的人,有幾個?」  韋陀菩薩說:「像你這樣修行的人,多如牛毛。你真是不慚愧,八萬大劫內,我再也不護你的法了!」  高峰妙禪師一聽韋陀菩薩於八萬大劫內,都不護他的法了,就痛哭流涕,生慚愧心說:「我真不是個修道的人,剛才韋陀菩薩來護法,我卻生出驕傲心。」  自己慚愧得哭了,哭了很久,忽然他想:「以前我修道,也不知道韋陀菩薩來護我的法,也一樣修行,我也沒有依賴韋陀菩薩來護法我才修道。現在韋陀菩薩不護我的法,難道我就不修道了嗎?不,我還是一樣要修道。」他就發心再到此地打坐,這回更精進,就是死了也要修道來參禪打坐,豁出生命也要成就道業。  於是他又坐了幾天,支持了幾天又睡覺了,又跌下去了,當跌到半空中,又有人把他託上來,他問:「這次是誰來護法?」  護持的人說:「韋陀。」  高峰妙禪師就問:「老韋!你也打妄語!你說八萬大劫內不護我的法,為什麼又救我上來了?」  韋陀菩薩說:「不是!我對你所說的話已經實現了,你生貢高心,我說不護你的法。以後你又生慚愧心,你這一慚愧,就已經超過八萬大劫了,所以我又來護你的法了!」  由這一公案,可知一切劫為一念,高峰妙禪師一念的懺悔,就超過八萬大劫,所以盡一切劫為一念也是一樣的道理。「三世所有一切劫」,過去世一切劫,,未來世一切劫,所有的一切劫,在一念之中,我就可以到十方三世一切的劫那麼長的時間,我入到那裡面去。(轉自《普賢行願品淺釋》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虛雲老和尚提及韋陀菩薩的拯厄奇蹟

一九四一年,日本軍隊侵佔香港之夕,有一位鄭子嘉居士,全家惶怖無計,唯有禱念觀音菩薩。是夜夢見一位金光四射的金甲神人,莊嚴威儀無比,指示他全家向新界東北角逃走,往北去,他全家醒來,都說同夢。在炮火隆隆聲中,他全家連夜逃向東北角,是時日軍已從大亞灣登陸,封鎖了了邊境,他全家都以為必難脫險;在黑夜之中,有一團光在指引他們,領導他們全家老小,避開了日軍封鎖線的守兵,落荒而逃,終於到達東北角邊境,全家都已疲憊不堪,若遇日兵,則斷無生還之理了。哪知東北角上邊境竟然毫無日兵巡哨,他們全家老小十餘口竟得以平安通過,進入了內地!後來他們經惠州到龍川,再北上至韶關,途經南華寺,那時候虛雲老和尚在彼處施粥贈衣,救濟難民。他們一家得以稍安,進入南華寺拜佛之時,抬頭一看,那位威武的金甲神人塑像正是夢中所見的天神!一問虛老,才知這是韋陀菩薩!他們全家慌忙頂禮叩謝,並且立刻發心捐獻修塔供養菩薩。

註:這一類真實的韋陀菩薩威靈事跡是虛老親口說的,也有那位鄭居士全家的作證,由岑學呂居士記錄,收在「虛雲老和尚年譜」一書之內。

親身經歷 兩種業報

北朝時,僧遠住梁州薛寺,不守戒律,喝酒吃肉。忽然夢韋陀菩薩憤怒指責說:「你是出家人,這樣造惡業,怎麼不拿鏡子自己照一照?!」早晨起來,自己照一下,見兩眼邊緣現暗黑色,以為是灰塵,用手去抹,眉毛隨手脫落。大驚,反省自責,痛改前非,從此穿舊衲衣,破鞋子,吃長素,只正午吃一頓飯。早晚懺悔,沉痛流淚。過了一月多,又夢見韋陀菩薩笑著對他說:「能認識罪過,又能改過,算得是有智慧的人。現在赦免了你!」他又驚又喜,醒後遍身出汗,面目有光澤,眉毛又重生出來。他親身經歷這兩種業報,便深信三世因果絕非虛假。由此至誠地依教奉行,沒有倒退現象,終於成為一位著名的高僧。(出《緇門崇行錄》)

廿年誦經 神力護持

唐朝原州龍興寺,舉辦盛大齋會。方丈年高德劭,坐在麗賓頭盧的神位下面。有個小僧從外面剛進來,一看已沒有座位,想坐在方丈下面,方丈叫他走開,他又來,這樣兩次。方丈很生氣,按他在柱頭上,要打他的耳光,剛舉手,衣袖被殿柱壓著,扯不脫。殿堂上的人都驚詫,眾人認為可能是因為這小僧人的道行高,小僧人自己說:「並沒有什麼道行,只是從幼小到現在二十多年念《金剛經》,從來沒有間斷。」眾人均讚嘆說,這是金剛神的威力護持。那位方丈就在柱前燒香頂禮後,衣袖便脫落。(出《廣異記》)

贊偈

韋馱天將,

菩薩化身,

擁護佛法誓弘深。

寶杵鎮魔軍,

功德難倫,

祈禱副群心。

南無普眼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菠蘿蜜。

相關焦點

  • 農曆六月三日 佛教護法伽藍韋陀菩薩聖誕
    成都青城山泰安寺韋陀像(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攝影:王琬)2014年6月29日,農曆六月三日,韋馱菩薩聖誕。韋馱,現在也常寫作韋陀,是佛教護法神。釋迦牟尼佛涅槃後,有一個捷疾鬼盜走兩顆佛牙舍利,韋陀及時追趕,奮力奪回。因此佛教將韋陀尊為驅除邪魔、護持佛法的天神,也是護法伽藍之一(據《七佛八菩薩大陀羅尼神咒經》說,佛教伽藍神是保護伽藍亦即寺廟的神)。漢地寺廟是從宋代開始(或說唐代道宣律師感得韋馱形象之後)供奉韋陀,稱為韋陀菩薩,站在彌勒佛像背後,面向大雄寶殿,護持佛法,也護助出家人。
  • 這些生活中的常用詞居然都來自佛教!你知道幾個?
    「一剎那」原來是古印度梵語的音譯,是古代印度的一個時間單位:一剎那即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叟,一日一晝為三十須叟。這樣推算下來,一剎那應當是我們現在的七十五分之一秒,那時間是極短的!
  • 曇花為什麼象徵佛教,而不是蓮花
    第一個 修行到一定程度曇花會出現。在晚上可以看到很多閃爍的曇花。第二個 當修行者,滿足證悟空性的條件,諸佛菩薩會放出一個法相,一種曇花,十多分鐘能證悟空性,所以曇花一現,證悟空性。第四個 佛陀的名字,含有曇花,不是音譯,就是姓瞿名曇。被人在唐末時候篡改,還編造幾個人姓是此姓。蓮花也跟佛教有關,比如第一批諸佛菩薩就是蓮花部的菩薩,蓮花部表示出淤泥而不染,僅此而已。
  • 佛、菩薩、羅漢、天神
    佛教諸神有著龐大的體系,在五臺山的寺院中常見的有佛、菩薩、羅漢、天神。佛是佛陀的簡稱,意為覺者,是佛教修行的最好境界。覺有三層含義,自覺、覺他和覺行圓滿。羅漢和天神卻最後兩項,菩薩缺最後一項,只有佛才是三項俱全。
  • 從殺敵如麻到佛教護法,武財神關羽是如何成為伽藍菩薩的?
    提到伽藍菩薩,很多人會很自然想到忠勇雙全的關二爺關羽,許多寺院的伽藍殿內,供奉的也是關羽像。其實佛教中的伽藍菩薩並不是單只某一個菩薩,而是所有護法善神的總稱,像佛陀時代的給孤獨長者、波斯王等等都是伽藍菩薩。佛教傳到中國,關羽就成了伽藍菩薩。
  • 佛教:寺廟從山門到大雄寶殿,其實已經蘊含了修行無上殊勝法門
    而後世弟子們為了紀念佛陀,比如古印度的原始佛教都是建塔,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浮屠,而傳到了中國之後,又漸漸的變成了我們現在常見的寺廟,也叫作叢林。這裡又要多說一句了,這個叢林可不是現在常提到的「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而是馬祖和百丈禪師為了在三武一宗的滅佛運動中護持佛法而創造出來的,核心思想是《百丈清規》。
  • 聖空法師講故事:三個毛驢變成的出家人 | 佛成寺
    聖空法師經常給我們講這樣一個故事有時是為了讓我們認識因果有時是讓我們正確發心如今佛成寺即將建設臨時施工圍牆這個故事也同樣適用於我們一起來聽聽吧!>寺院的三個和尚一見到他沒好氣地讓他一邊去把他趕出寺院苦行僧二話不說就到韋陀殿牆外去在房簷底下打坐天黑後寺院裡傳出男男女女在嬉笑的聲音這個人一看原來三個和尚在和一些女的鬼混苦行僧這個時候沒定力了指著韋陀菩薩罵道
  • 靜波法師:家裡可不可以供韋陀和伽藍菩薩作護法?
    供佛菩薩的意義是什麼?(圖片來源:資料圖) 問:家裡供佛可不可以供養韋馱和伽藍為護法? 靜波法師:也不是不可以,可以呀,也完全可以!供護法菩薩也無所謂。但是,你把護法供在那了,你就得向他學習,你也要護持正法。你僱他給你打工,那不行。 你得自己去感悟,自己去擔當、負責任,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不是給你幹活的,他是讓你幹活,讓你去改變你的心態。
  • 文殊菩薩是如何成佛的?
    文殊菩薩在佛教中地位尊貴。《法華經》稱他是燃燈古佛(或說龍尊王佛)的化身,過去七佛常受他電話,故被譽為「七佛之師」。事實上,文殊師利與舍利弗尊者一樣,歷史上確有其人。《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記載:文殊菩薩將取大涅槃之際,佛向四眾弟子講述了文殊菩薩出生、學道的故事。與舍利弗、須菩提、彌勒菩薩一樣,歷史上確有其人。
  • 佛教:普賢菩薩的坐騎「六牙白象」,還有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
    #中華神秘文化#今天,2020年3月14日,農曆庚子鼠年二月廿一,是普賢菩薩的聖誕吉日。農曆二月廿一:普賢菩薩聖誕吉日!這尊佛教大菩薩還化現為……我們都知道,普賢菩薩的坐騎為「六牙白象」,這也成了我們辨認這尊佛教大菩薩最顯著的特徵之一。事實上,在早先的佛教裡,乘坐六牙白象的並不限於普賢菩薩。
  • 八大菩薩分別是誰?佛教八大菩薩的來歷
    他是一生補處的菩薩。所謂補處,是此菩薩可彌補佛陀位置的意思。  彌勒菩薩在大乘佛教經典中,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摩訶薩,是世尊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未來將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來佛),即賢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被唯識學派奉為鼻祖,其龐大思想體系由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闡釋弘揚,深受中國大乘佛教大師支謙、道安和玄奘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