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不止是愚人節,還是「國際愛鳥日」。
大家應該看到過各種各樣的鳥兒,高顏值的,醜萌的,可愛的......微信使用頻率很高的表情包GIF圖裡,有趣的鳥元素也屢見不鮮,那你在現實中見過多少種鳥兒呢?
北京地區的鳥種類很豐富,北京的鳥類分布每年都有新記錄,2019年北京的鳥種記錄接近510種。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幾種北京的「林子裡」能見到的鳥兒。
>>>>北京雨燕
北京雨燕(Apus apus pekinensis),也就是很多北京人口中的「樓燕兒」,這種自帶北京戶口的鳥兒是英國著名博物學家羅伯特·斯溫侯於1870年在北京首次發現,並定為物種的模式種,它是世界上少數以北京命名的動物之一,我們從這個名字也可以看出,北京是北京雨燕主要的繁殖地和集中分布的地區之一。
北京雨燕屬雨燕目、雨燕科,是一種小型候鳥,壽命可超過20年,它們4月份來北京,夏天在北京繁殖,到了7月中下旬就開始遷徙,跨越近20個國家和地區,最終到達非洲越冬(最遠的能夠到達南非),全年遷徙距離約為3.8萬公裡。
北京雨燕體型較小,體重僅40克左右,但它具有極強的飛行能力,它們總是在不停地飛,飛翔速度能達到110千米每小時。
北京雨燕喜歡在高大建築的屋簷棲息,想一睹雨燕風採的小夥伴,可以在北京師範大學主樓、北京大學的仿古屋頂、天寧寺橋和北國貿橋的橋洞縫隙等地方找到它們。
>>>>黃腹山雀
黃腹山雀(Pardaliparus venustulus)是在北京有分布的中國特有鳥種(其他中國特有鳥種還包括山噪鶥、山鶥、黑頭鳾、褐馬雞等),是北京市一級保護鳥類。和北京雨燕一樣,北京人也給黃腹山雀取了個上口的別稱——點兒。
黃腹山雀是山雀科、黃腹山雀屬的鳥類,體型較小,全長只有10釐米左右,尾巴較短。雖然黃腹山雀體型不起眼,但它腹部有鮮明的黃色(類似於螢光黃),十分亮眼,而且它圓鼓鼓的身材,看起來十分軟萌。
這麼可愛的鳥兒在哪裡能看到呢?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北京植物園、翠湖溼地公園等地都能找到它們。
這裡提醒一下,大家在觀鳥的時候,在一旁靜靜地觀賞就好,千萬不能捕捉、傷害它們,黃腹山雀屬於保護動物,私自捕捉就是違法犯罪。
>>>>鳳頭麥雞
北京春天能看到的鳥兒,基本上是居留型鳥和少數迷鳥、冬候鳥,鳳頭麥雞(Vanellus vanellus)是在北京最早過境的鴴鷸(héng yù)鳥類之一。三、四月份在北京過境的鳥類有很多,之所以介紹鳳頭麥雞,是因為它的「髮型」很獨特,一眼就能認出。
鳳頭麥雞屬於鴴形目、鴴科、麥雞屬,別稱達達燕,體長29~34釐米,身體上半部為黑紫色,下半部為白色,頭頂有一根細長而稍向前彎的黑色羽毛,看起來俏麗又神氣。
鳳頭麥雞在中國廣泛分布,想在北京看到它,可以去香山、百望山、野鴨湖等地,運氣不錯的話,還可以看到一群鳳頭麥雞在水中覓食、洗浴、整理羽毛。
>>>>綠頭鴨
綠頭鴨(Anas platyrhynchos)是北京地區最常見的水鳥之一,一般的湖泊、溼地裡都能看到它們。大家經常去的城區的公園湖泊裡(北海公園、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玉淵潭公園等)都能看到綠頭鴨,有時候還會看到綠頭鴨和鴛鴦們一起在湖中悠閒地遊弋。
綠頭鴨,也叫野鴨,屬於雁形目、鴨科、河鴨屬,我們吃的家鴨就是它們經過馴化而來的,所以綠頭鴨和家鴨的外形、大小相似。
要說綠頭鴨的長相特徵,最典型的就是頭上綠油油的羽色。但只有在繁殖期時的雄鳥頭上才是墨綠色的,非繁殖期的綠頭鴨雄鳥和雌鳥長得差不多。不過,就算分不出綠頭鴨雄鳥和雌鳥,但也別將綠頭鴨誤認為鴛鴦哦~
這兩口子才是鴛鴦(這猝不及防的狗糧......)
>>>>紅嘴鷗
紅嘴鷗(Chroicocephalus ridibundus)不止在昆明可以看到,北京也可以看到它們。
紅嘴鷗是鷗科、彩頭鷗屬的鳥類,又叫黑頭鷗,它的羽毛是白色的,只有喙部和腳呈紅色。紅嘴鷗在繁殖季和冬季羽毛的顏色有差異,主要的變化在頭部,繁殖季頭部是黑灰色,到了冬季就會變成白色。
很多人一看到紅嘴鷗,就會大喊「你看,是海鷗!」其實,我們常看到的並不是海鷗(Larus canus),而是紅嘴鷗,海鷗的嘴巴是綠黃色的。
紅嘴鷗是北京4月份比較常見的鷗之一,延慶、昌平等地(延慶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昌平十三陵水庫)在2月份就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紅嘴鷗,紅嘴鷗是最早來北京的一批候鳥。
4月正是觀鳥的好時節,北京的鳥類很豐富,大家可以在溼地、公園、水庫等植物多樣性豐富、水源充足的地方找到它們,比如在北京植物園就經常可以看到喜鵲、灰頭綠啄木鳥、金翅雀、珠頸斑鳩、白頭鵯、棕頭鴉雀、黃腰柳鶯等鳥類。
當然,觀鳥是一種樂趣,愛鳥護鳥才是我們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