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天蔽日的法桐是綠都南京的一張名片。這幾天有市民發現,一些法桐樹幹上的空洞內,被行人隨手丟進垃圾。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園林局獲悉,該局要求各區管養單位儘快對行道樹進行巡查,對破損樹洞進行清理和修復。同時呼籲人們愛護身邊的法桐。
市民
樹洞裡有菸頭、果皮
昨天,有市民在中山東路南側發現,人行道邊的一株法桐樹幹出現空洞,裡面有不少行人隨手丟棄的垃圾:菸頭、果皮、紙杯和飲料瓶等。「這不是把樹洞當成了垃圾桶嗎?」這位市民很氣憤。據現代快報記者了解,中山東路的法桐,不少樹齡在六七十年左右,在南京算是樹齡較長的大規格法桐。部分樹幹確實出現了空洞,有的空洞較大,有的是修補後又出現了空腐現象。
同樣的情況在珠江路、黃埔路、陵園路等路段也出現過。
專家
老法桐養護措施沒跟上
法桐為何會出現空洞?記者諮詢南林大一名園林專家。他表示,南京法桐數量不少,部分是在民國時期或解放後種下的,樹齡較長。南京夏季高溫潮溼,行道樹立地條件也不好,老法桐容易出現病蟲害。再加上養護費有限,多種原因導致樹木空洞現象不能及時解決。
據了解,南京每株行道樹的「生活費」,最初每年只有18元,後來升至50元。不過,園林部門工作人員表示,行道樹每年要進行刷白、病蟲害防治、搶險、清理枯樹枝和剝芽等各項工作,這筆費用不算寬裕,各區管養單位的人手也較緊張,造成一些養護舉措不能及時跟上。
園林局
將展開巡查,重新修復
昨天,南京市園林局通過官方微博對此事進行了回應。該局發文稱,「南京城區的法桐行道樹約9萬株,絕大多數生長良好,但也確有少部分法桐因種植年代較早、樹齡較長,長勢開始衰退。有的因受市政管線施工的影響,確實存在病害、空腐情況,主要集中在中山東路、中山路等道路,數量約1000多株。」
他們表示,已要求各區管養單位立即對轄區內行道樹開展巡查。過去修補過的樹洞如出現破損,將重新清理並修復,樹木如果空腐較大,存在險情,將及時伐除並清理樹根,並在適宜的季節補植。
如何對這些受傷的法桐進行管養?市園林局也在官微中進行了介紹:一旦出現空腐現象,園林部門會首先採用聲波等技術給樹木體檢,並建立樹木健康評價體系。據了解,目前南京已完成兩萬多株大規格行道樹的調查、定位和檢測;其次,園林部門將修補空腐樹木,對空腐樹洞填充輕質材料,然後封閉表面,防止雨水滲入空腐加重。
一些法桐空腐嚴重,存在安全隱患,主要枝幹已經枯萎,導致樹木完全喪失了遮陰效果,園林部門會及時伐除。到了冬春季節,園林部門會重新補植大規格法桐。近3年,園林部門已完成3100多株法桐的更新和缺株路段的補植。
相關人士呼籲市民愛護法桐,不要隨手丟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