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現古墓群,專家拎出兩麻袋「渣渣」,今成「不可複製」國寶

2021-01-17 微醉說歷史

自周文王「一石定中原」開始,河南就成了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在漫長的歲月中,這片土地下也埋藏了歷代王侯的「奇珍異寶」;去過河南博物館的朋友或許知道,這裡的鎮館之寶名字叫「雲紋銅禁」。或許在很多朋友看來,這僅是一件先秦青銅器,殊不知它還是「禁止出國境展覽」的國寶;更令人驚訝的是,雲紋銅禁出土時竟然是兩麻袋的「銅渣」,今天的樣子是修復專家「拼湊」出來的。

說這話還得回到河南南陽淅川縣「丹江口水庫」,1977年,南陽附近發生了罕見的三年大旱,水庫水位急劇下降,導致某些區域河床都露了出來。令人驚奇的是,水位下降還露出了河底的一座土丘,當地稱為「龍山」;有聰明的朋友或許已經猜到了,但凡與「龍」有關的地方,多與古代天子有關,「龍山」也不例外,傳說這座土丘是古代某位帝王陵寢。話雖這麼說,但「龍山」埋葬的究竟是誰,又屬於哪個年代,這些信息早已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在修築丹江口水庫時,「龍山」也被淹沒在水底,這一淹就是二十多年,如今再次出現倒成了孩子的遊樂場。

這天又有幾個孩子在土丘上追逐玩耍,誰成想居然發生了地面塌陷,幾個孩子嚇得跑回家找大人幫忙,這一消息也驚動了考古部門;其實這點不奇怪,如果「龍山」是實心的,就不該發生地面塌陷,如今證明是空心的,那就很可能印證「龍山是古墓」的千古傳言。簡單的說,考古隊趁水位較低,對龍山展開了全面勘測,結果不僅發現塌陷處是座古墓,在其附近居然還隱藏著數十座大大小小的墓葬;但遺憾的是,由於上遊降雨,水庫水位再次漲了起來,考古隊只能暫時放棄發掘,但可沒有忘記這裡。

此後,隨著水位的五漲五落,考古隊前後經歷一年多的時間進入龍山發掘,又數次掩埋以防止水淹古墓;不管怎麼說,龍山古墓終於發掘完畢,考古隊經歷的艱辛自不必說。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次考古發掘收穫頗豐,共出土各類文物萬餘件,古墓年代也基本確定,居然是距今2500年前,曾問鼎中原的「楚國」貴族墓葬;其中的金銀玉器、兵器、青銅器等珍貴文物數以千計,但這裡要說的卻是考古專家從古墓裡拎出的兩個麻袋,裡面裝著十幾大塊和數不清的「銅渣」零件。說到這或有朋友猜測「這是清理古墓,需要丟棄的垃圾嗎?」

結果卻恰恰相反,考古專家並沒有將這兩麻袋「銅渣」丟棄,而是拿回博物館,直接交給了文物修復專家;修復專家看到這些東西後也嚇了一條,把這些碎成「渣渣」的東西拿給自己,是要修復嗎?想到這,修復專家不禁有些生氣,理由其實很簡單,所謂的「文物修復」其實就是修修補補,在文物大體原型的基礎上,將一些殘缺零件填補上即可;可如今這兩麻袋「銅渣」,別說修了,就是原型什麼樣都看不出來,讓自己「修復」出一件2500年前的青銅器,這幾乎等於「憑空再造」一件文物了。

據修復專家回憶「當時的文物原型就是個殘破不堪的『光板』銅案,長方形的,其中一個邊兒上還塌陷了大半拉子;整個案子裂為七八塊,就像經歷了一場大地震」。公正的說,如果僅「光板」銅案,尚有修復的希望,關鍵是「與銅案同時出土的,還有難以計數的彎彎曲曲的銅梗」,而這些「銅梗」又不是同一造型,究竟裝回到哪裡,該怎麼裝,這些在當時完全摸不著頭腦。當然,考古專家並不是故意出難題,而是這堆銅渣實在太珍貴了,經專家聯合鑑定,這應該是一件僅出現於史書的「酒禁」;更難得的是,其製作工藝很可能是傳說中的「失蠟法」,其重要意義自不必說,因此這才拿來「為難」文物修復專家。

這裡稍作說明,所謂「酒禁」是一種先秦時代的青銅器,史載起源於商滅周興,周代統治者認為夏、商兩代之所以會滅亡,其主要原因就是「酒」,因此西周曾頒布「禁酒令」,規定只有祭祀時才能飲酒;當然,這堆「銅渣」的年代是春秋時期,但嚴格來說仍隸屬「東周」,專家推測,春秋時雖然已經可以自由喝酒,但表面上依然奉行「西周」的禁酒令,如今發現的這件殘缺文物,或許就是提醒世人不要貪杯的「青銅酒禁」,其本身又相當於一個放置酒杯的桌子。

簡要的說,河南博物院高級技師王長青,帶著他的幾位徒弟「臨危受命」,在沒有見過文物原型的情況下,硬是將這些「銅渣」一個一個對比著找出原來的位置;說起來很容易,但「兩麻袋」的零件,這麼一點點的對比拼接,其「工程浩大」的程度還是能想像的出來; 還不止這些,之後專家弄清全部結構和鑄造方法,又先後採用整形、加固、雕制石膏樣版、補缺配件、鏨花、大焊、鑄接、粘接、著色、作鏽等多種修複方法,歷經4年時間,終於完成了這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文物修復任務。

大體來說,修復後的「銅禁」由禁體、12條龍形附獸、12條虎形座獸三部分組成。在銅禁不足5釐米厚度中又有五層結構:第五層由特粗直銅梗組成口字型、第四層細銅梗,一端附著在第五層口字型銅梗上,平伸後彎曲向上或向上分叉後支撐第三層銅梗、第三層銅梗為較細直梗、第二層立於第三層銅梗上,是逐漸變細的小圓立柱或下面分叉的人字形立柱;這四層銅梗穿插連接,形成一個長方形的框架,支撐著雲紋圖案,起到穩定及承重作用,第一層也是最外一層「雲紋」,大多由C形、變形人字紋、X形紋組成,它們互相交錯卻又互不交叉,形成了透雕的雲紋平面。

這麼說或許「枯燥無味」了,整體來看,原來的兩麻袋渣渣,如今變成了青銅器上的朵朵「雲彩」;銅禁四周又攀附12隻怪獸,有序排列,曲腰卷尾,探首吐舌,呈「群龍拱衛」造型;禁體下又蹲伏著12隻虎形異獸,張口吐舌,好似不堪重負,又似氣喘籲籲,更加烘託出了「銅禁」的莊嚴與神聖。尤其是24隻「怪獸」,像虎又似龍,再加朵朵「祥雲」襯託,將整個銅禁裝點得恰似騰雲駕霧,似夢如幻;正因為青銅器以「祥雲」為主,因此專家一致將其命名為「雲紋銅禁」。

還要說明一點,「雲紋銅禁」的橫空出世震驚考古界,誰能想到一堆「渣渣」居然會被修復到這種美輪美奐的地步,在充分體現修復專家功力的同時,也證明了2500年前古人的超凡智慧;因此「雲紋銅禁」剛剛修復完成便代表國家遠赴海外展覽,並再次引起轟動,可載譽歸來時卻被攔在了北京。理由很簡單,就因為「雲紋銅禁」的歷史意義和複雜的鑄造工藝,北京的專家說:這麼珍貴的東西一定要留在首都,但河南專家卻犯了難。

河南專家說「『雲紋銅禁』價值是很大,一位年邁抱病的老師傅,帶著4位徒弟,沒日沒夜費4年時間,花了河南4萬元,修復好之後,別說河南人,就是河南博物院很多人都還沒有見過它,如果就這樣留在北京,恐怕不只是我受不了,將近一個億的河南人都受不了。」這話說得軟中帶硬,當然也是事實,無奈北京的專家只好放行,「雲紋銅禁」再次回到河南;說到這或有朋友會說「至於那麼麻煩嗎,原件留在北京,再複製一件給河南不就完了嗎?」

這種理論上這是可行的,但事實卻完全不可能。或許有朋友會想到如今火爆的「3D列印」,其實專家也曾有這樣的想法,但經過掃描後發現,電腦居然不能完全掃描出銅禁的整體構成圖,原因是文物結構太過複雜,僅無數「雲彩」的掃描就難以完成;沒有構成圖,想「複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也是以後數十年都無人敢於嘗試的主要原因;這裡還有個關鍵點,2500年前的古代,論科技不可能與今天相提並論,現在都做不出的東西,古人又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或許正是這個原因,雲紋銅禁也被國家認定為「不可複製的」、「禁止出國(境)展覽」的國寶級文物;如今就陳列在河南博物館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相關焦點

  • 古墓被洗劫一空,專家憤怒踹向墓門,門後掉出只「牛」成絕世國寶
    有許多古墓遭到盜掘,甚至被洗劫一空。曾經有一座西夏古墓,就幾乎被盜墓賊搬空,考古專家憤怒的在墓門上踢了一腳,最後卻有意外發現。1971年,寧夏的一支部隊施工時無意中發現了許多石碑殘片,上面刻著古色古香的文字,卻又不是漢語,部隊的官兵們認為這可能是古代遺留下來的文物,於是便專程請專家前來鑑定。
  • 13歲少年拎回一麻袋廢品賣了7塊,16歲中學生巧賺八千,哪個丟人
    13歲少年拎回一麻袋廢品賣了7塊,16歲中學生巧賺八千,哪個丟人?哪個更值?13歲少年拎回一麻袋廢品賣了7塊好孩子很多,比你優秀的孩子比你更努力。有學生在開學第一天就登上熱搜榜,成為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成為老師眼中的「優秀學生」,成為同學們心目中學習的榜樣。
  • 考古專家:長豐古墓群宜原址保護建遺址公園或博物館!
    考古專家:長豐古墓群宜原址保護建遺址公園或博物館!2019年4月12日傍晚,在長豐縣下塘鎮埠裡社區淮南北路北延施工現場,工人施工時挖掘出疑似古墓。15日,省考古研究所張義中一行赴下塘鎮現場勘探古墓。通過對古墓形制、棺槨考證及土層檢驗,考古人員初步判斷該墓葬年代為北宋。
  • 四川老農挖糞池發現古墓群,出土造型怪異青銅器,專家:巫師禮器
    四川老農挖糞池發現古墓群,出土造型怪異青銅器,專家:巫師禮器生活總有無數意外在等著我們,而有些意外的發現會讓我們感到驚喜。對於文物界和考古界來說,有些古代歷史文化遺址和墓葬群被意外發現,往往讓他們驚喜不已,四川老農頭墓葬群就是這麼一個讓人驚喜的意外發現。
  • 鹹陽機場擴建發現古墓,出土銅鼎內發現2400年骨頭湯,專家:奇蹟
    眾所周知,陝西省是我國的文物大省,在其境內發現的古墓文物可謂是數不勝數,而鹹陽作為大秦帝國的都城,更是被稱為「天下第一帝都」。鹹陽更是一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在鹹陽北部的黃土高原和關中平原的交界地帶,埋葬著中國歷史上漢唐兩代的眾多帝王,形成了渭北帝王陵墓群。
  • 春秋蓮鶴方壺是國寶中的國寶,它的主人是誰?
    在我國,不管是物品還是非物品,都可以被列為國寶。世界各國都有各自的國寶,這些國寶受到所在國家的特別保護,他們大都作為無價之寶,成為國家的驕傲和象徵。春秋蓮鶴方壺是國寶中的國寶,它出自於河南新鄭李家樓鄭國大墓,到底是誰的陪葬品?
  • 長豐宋代古墓群發掘結束 填補江淮宋墓研究諸多空白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26日,長豐縣埠裡宋代家族墓地考古發現專家研討會在長豐縣舉行。參會嘉賓包括眾多高校教授、國家和地方博物館研究館員共50餘人。新聞回顧 長豐下塘發掘宋代家族墓葬2019年4月12日傍晚,在長豐縣下塘鎮埠裡社區淮南北路北延施工現場,工人施工時挖掘出疑似古墓。15日,省考古研究所張義中一行赴下塘鎮現場勘探古墓。通過對古墓形制、棺槨考證及土層檢驗,考古人員初步判斷該墓葬年代為北宋。精美文物吸引專家駐足觀摩。
  • 湖南一幼兒園建設時發現30餘座古墓 距今近兩千年
    今年7月,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在建設幼兒園時發現古墓,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人員對此進行了考古調查與鑽探,共發現古墓30餘座,隨即對其進行搶救性發掘。  11月3日,記者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目前共搶救發掘漢唐時期墓葬28座,其中土坑墓10座,磚室墓18座。其中,在磚室墓中有8座為紀年磚室墓。
  • 中國追回流失日本國寶史記
    該組青銅重器,是由湖南隨州曾國墓葬群被盜而流失日本。 聯想到抗戰時期,日本掠奪中國的10萬餘件國寶;筆者真心希望,它們都能回家!僅東京國立博物館,就藏有中國歷代文物珍品9萬餘件;而這些無恥的掠奪,竟然成了日本戰後經濟能迅速復興基礎。
  • 梁莊王古墓發現新穎結構,讓盜墓賊紛紛絕望,專家:就是個烏龜殼
    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之中,存在著熟知不盡的古墓。而且在這些古墓之中還有著很多防盜措施,為的便是防止盜墓賊對古人墓葬的盜掘,而且不同時代的防盜措施都是不一樣的,就像在梁莊王的墓葬之中的防盜措施,便是一種直接平行挖掘而成的墓葬結構。
  • 山中有塊「古怪」的地,數百年來寸草不生,專家卻發現了一件國寶
    既然金陵是「虎踞龍盤」之地,地下自然隱藏著無數古墓,直至今日仍不斷有發現國寶級文物的消息傳出;但金陵「風水」最好的地方,那還得數「西善橋」一帶,以近幾十年為例,相繼發現了南齊宜都「王蕭鏗」、南陳名將「黃法氍」、南唐左威衛大將軍「王繼勳」等50多座大型古墓。但「西善橋」也有一處古怪的小山,數十年寸草不生,直到考古專家發掘後才知道,原來地下竟是一座大型古墓;也正是這座大墓才導致了數百年來「寸草不生」。
  • 河南挖出6500年前古墓,墓主龍虎相伴脊柱被砍,專家:可能是蚩尤
    河南省濮陽市就發現到了一座6500年前的古墓,裡面驚現龍虎圖,再加上墓主的脊柱是被砍斷的,專家推斷墓主也許是蚩尤。1987年,河南省濮陽市的一家化肥廠,在修建引黃供水調節池時發現了一批古墓群,由於這附近是仰韶文化的遺存,施工隊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經過批准,考古隊來到了古墓被挖掘出的所在位置。
  • 湖北一座2000年古墓,意外發現一隻「千年老龜」,考古專家被嚇到
    有許多考古專家都會對古代的發明進行考察,去研究各類出土的文物的鑄造情況,比如所要用到的鑄造材料和磨損情況,這是為了判斷文物誕生的時間,對史書典籍記錄的真實性做相應的考量。在考古過程中,總會有那些令人驚訝的發現。湖北一座2000年古墓,意外發現一隻「千年」老龜,考古專家都被嚇到。有許多文物在出土之後,人們才能判斷它們誕生的時代。
  • 兩盜墓賊盜掘古墓,意外發現幾壇千年老酒,醉倒後稱:這酒能長生
    其實在山東、湖南和河南等地,陸陸續續都被中國考古學家發現了,很多提梁卣。在1994年時,國家確定了提梁卣的文物地位。就拿湖南省這一個地方來講,說湖南省當時也僅僅只有12件國寶的文物,其中提梁卣就佔了一個名額。可見,提梁卣的歷史考察價值有多高。那麼提梁卣這一件文物到底是什麼屬性的文物呢?
  • 羅馬古墓長明燈燃燒千年不滅,美國專家研究31年,終於發現了真相
    在北京的一座古墓中就發現了長明燈,它裡面盛著蠟質燈油,還有燈芯,但因為缺少氧氣,所以它並不會燃燒很久。中國人的墓葬傳統是非常嚴謹細緻的,一個人生前以及死後的排場,都是可以顯示其地位和權勢的。有時候,一個人去世後的排場比生前的還要重要,這是體面。因為中國人信奉向死而生,所以即使去世了,也依然需要燈光來驅除黑暗。越是富貴之家,便越是奢侈,而墓葬的禮儀與傳統便越是隆重。
  • 奉節縣古墓挖出千年蟾蜍?專家: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
    考古專家在對埋藏在地下數千年的古墓進行挖掘時,經常會挖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陪葬品。例如在發掘河北宣化的張文藻墓時,考古專家們在墓室中發現了滿滿一桌子酒菜,甚至碗碟中的板慄都還很新鮮,一點也沒有褪色的痕跡。除此之外,考古專家們還曾在西周墓中出土過2800年前的雞蛋,在漢墓中出土過千年美酒,這些從古墓中出土的陪葬品,實在是令人大為驚嘆。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曾經有過一個更有意思的考古發現。當時有報導說考古專家從奉節縣的一座古墓中挖出了一隻千年蟾蜍,這個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就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可能很多網友小時候都曾經看過這個報導。那麼,這件事究竟是真是假呢?
  • 義大利一座古墓中發現電燈,已經亮了一千五百年,專家都無法解釋
    義大利古墓意外發現電燈了解了電燈的發展史,其實我們可以發現,電燈的燈絲並不是很牢固的東西,用的時間久了之後就會斷,電燈自然也就報廢了。雖然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電燈的燈絲材料越來越堅固,但是還是不能長亮,就像世界上沒有永動機一樣,世界上也沒有能夠長亮的電燈,但是考古人員在一座古墓裡,就發現了一個神秘的電燈,竟然長亮了十個多世紀,長達一千五百多年,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湖北一座2000年古墓,意外發現一隻「千年烏龜」,考古專家被嚇到
    烏龜因其相較於人類的長壽,被譽為「神龜」,還因此衍生出了許許多多的傳說。那麼,到底烏龜的長壽是否真的達到了足以神化的地步呢?湖北的一座2000年古墓裡,偶然被發現的一隻「千年神龜」,似乎就在某些方面印證了人們對於烏龜長壽的遐想,就連經驗豐富的考古學家,都被這隻偶然出現的「神龜」所嚇到。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男子患脈管炎十年迷信偏方 吃兩麻袋蜈蚣險截肢
    腳趾頭截掉了、腿腫得不成樣,痛起來鑽心……為治病,老王尋遍名醫偏方,光蜈蚣就吃掉兩麻袋。  「這麼多年,我最遠去過鄭州、濟南求醫,省內的名專家的祖傳秘方,也全都嘗個遍。」坐在病床上的老王說,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說把蜈蚣配在中藥裡熬成水喝專治脈管炎。於是,他四處收購尋找蜈蚣,一日三餐頓頓不離偏方蜈蚣藥湯,十年下來,至少吃了兩麻袋蜈蚣,中藥用四輪車裝要滿滿一車才行。本以為會見效,孰料,病情越來越重,大腳趾頭青紫、流水、爛得血肉模糊,疼得鑽心。
  • 中山大學發現古墓葬是在哪裡?古墓葬涉及多個朝代
    中山大學發現古墓葬是在哪裡?古墓葬涉及多個朝代­  近日,中山大學一在建食堂發現古墓葬的新聞引發關注,當地考古部門已經介入勘探。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已發現的墓葬包括漢代、明清等多個時期,但受後期活動影響,破壞較為嚴重,目前考古工作者仍在現場進一步勘探。